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还珠之时光回溯 >

第60部分

还珠之时光回溯-第60部分

小说: 还珠之时光回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皇后率众人向太后请安,礼毕,太后命皇后率领福晋们制做佛前的供花,皇子福晋率领皇女、格格、郡主,县郡,格格等布置佛前供品,太后自己则和裕皇贵太妃闲话家常,众人一直到午膳才忙完,除了有准备的,大家都饿的前胸贴后背。
    午膳刚过乾隆手书的二十张三尺见方的福,寿字赐到了慈宁宫,下午近晚膳时分,乾隆率领众皇阿哥和王爷,贝勒,贝子,近支宗室,满蒙各王公及满汉二品大员,至慈宁宫给太后老佛爷行辞岁礼,这种礼节,是满洲旧俗,先由礼部赞礼郎等在殿上唱满语赞礼歌。
    此再由乾隆及各亲王在太后面前随歌声对舞,乾隆和和亲王弘昼一对打头,众皇阿哥也各自寻交好或是顺眼的,促成一对,皇帝、王爷、众皇阿哥和近支宗室,满蒙王公共二十余对,载歌载舞,都很高兴。
    舞毕之后,乾隆在前,众皇阿哥和诸王公大臣在后,向太后老佛爷行三叩礼大礼,太后各赏荷包一双,说了些堂皇话,然后乾隆众皇阿哥和与诸大臣才返回乾清宫。
    乾隆退后,裕皇贵太妃带着谦太妃给太后行礼,贺新年喜,完礼之后皇后再带着众妃嫔,贵人,常在向太后行礼,贺新年喜,其后是定安亲王福晋率领三福晋、四福晋、四格格、七格格,八格格、九格格两个小的由奶嬷嬷抱着,紫薇、晴儿、各王府郡主,县郡,格格等人向太后行礼,贺新年喜。
    最后才是各府邸的福晋,命妇向太后行礼,贺新年喜,期间由内务府女赞礼官唱导,又有礼部乐师吹拉弹奏,气派非凡,到了最后是宫女,太监等给太后老佛爷叩头,太后命慈宁宫总管太监,每人赏银十两,太后这才能退回寝室休息。
    之后是皇后带着众人给裕皇贵太妃带着谦太妃贺新年,众人又给皇后行礼参拜,一级接一级,紫薇等带着众格格、小姐向裕皇贵太妃带着谦太妃、皇后请安辞岁,倒得了不少辞岁礼,满人礼节就是这样的,凡是未出嫁的格格小姐,金贵非常。
    除祭祀礼佛叩头,或对君后叩头外便不再叩头,就是对亲生父母,也不磕头,因为旗籍女子未出嫁前,在家庭中是至高无比的,当然也有皇帝选秀制度的功劳,就这样,一直到最后,连紫薇她们这些未出阁的格格们也要受礼,着实庄严肃穆,宫女,太监等个个都得了赏赐和压岁银,笑的合不拢嘴,恨不的天天过年才好。
    除夕之夜子时的钟声刚到,(就是现在的晚十一点、二十三点)太后命众人齐至殿上,排好长案后,由御膳房将事先预备好的各种素菜端上桌,命众人一齐下手做素馅煮饽饽,(就是现在大家过年吃的饺子,清朝过年并非山珍海味,而是很普通的饺子,其中还有些典故,清入关前,满族人生活在气候寒冷的东北和大漠一带,食品主要以肉类和奶类为主,面粉之类的粮食显得很珍贵。每到过年前,满族人包好许多饺子贮存在大缸里冷冻,自除夕夜开始吃饺子,连续十几天不间断,表示吃隔年饭,年年有余的意思,虽然后来建立了强大的满清王朝,全国物产丰富,但清代宫廷过年一定要吃饺子,将这满族习俗延续下去,而且吃的仪式十分隆重,繁琐,以示不忘过去,珍惜现在。清朝皇帝过年吃饺子是清宫中极其重要的习俗,这并不是迎合汉文化中岁更交子典故,其实是清朝皇帝入关不忘祖宗的表现。)
    水饺是汉人的说法,满人称为煮饽饽,煮饽饽中要包有金银,御膳中程给皇帝的饽饽,碗上面的一两个便是金银饽饽,据说端给皇帝的饽饽,虽然强调不知其中是否有金银饽饽,但预先都会设计好,让皇帝自然能吃到,皇帝吃到金银饽饽,龙颜大悦,表示吉利,一年喜庆。
    切的切,剁的剁,大殿之上霎时叮儿当儿乱响。切剁好后,都交到太后老佛爷面前,皇后、太妃等人拌馅儿,口味咸淡,由太后老佛爷决定,到天蒙蒙亮时,饺子已包齐,只等下锅,太后又命大家退回更衣,从新梳头打扮,这时众人其实有十几个时辰没有休息了,将近一天一夜,不大工夫后,众人又都回到殿上。
    饽饽已经煮好程上,列满了案子,太后老佛爷坐在案端,皇贵太妃、贵太妃立在两侧,那拉皇后带着紫薇等人站在案旁,各就各位,太后这才笑语说了几句吉祥话,又郑重的开口道:“此刻是新年新月新日新时开始,咱们不能忘记去岁的今日今时,今天咱们能吃一碗太平饭,这就是神佛的保佑,列祖列宗的庇护,好了,我老婆子也不多说了,大家快用膳吧!”
    说完后皇后带着大家向太后叩头谢恩,才开始吃煮饽饽,一番规矩、礼仪,饽饽都凉了,大家也都不缺这一口,也就意思意思,象征一下,到了天大亮,太后终于吩咐各府福晋,命妇,格格们回府,皇后、各宫妃嫔,贵人和几位格格们留了下来。
    紫薇、晴儿也松了口气,这时候就没她俩什么事了,再怎么说,她俩的名分上并不属于正式皇女之列,紫薇记忆里往年这时分都开始回去睡回笼觉了,但晴儿没有退下,紫薇也就陪着,太后老佛爷感动之余,劝道:“你们立了一整天了,快回去休息休息,别累到了。”
    “老佛爷没睡,晴儿哪里睡的着,一会皇上要带文武百官给您拜新年,晴儿不陪着怎么行?”晴儿扭着身子不肯退下,知道太后还要忙一阵,她怎么能安心休息。
    紫薇听晴儿一说,才明白记忆中的晴儿在这个时候从来没有跟他们一起走过,每次都会留下,而她竟然没有留意过这件事情,原来她是为了陪太后,老佛爷也不容易啊!这么大年纪,折腾了一天一夜,还不能够休息,一定要坚持到年礼完成。
    这就是尊贵的代价吗?一行一动没有自由不说,再累该坚持时也要撑着,哪里有她在济南时随意,紫薇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什么,微笑的放下手炉,走到太后身后,轻柔的替太后揉捏僵硬的肩膀、脖颈,边揉边道:“老佛爷,紫薇可不想走,进宫以来头一个年,紫薇还没看过皇阿玛如何给您拜年,听说百官朝拜,可是威风极了,老佛爷,无论如何也要让紫薇看看嘛!”
    “听听、听听,呵呵,只要紫薇丫头有求与人时,这声音就特别柔、特别甜,让人骨头都粟了,不应都不行。”太后笑咪咪的受用着紫薇的侍奉,舒服的眯了眯眼睛,知道晴儿、紫薇贴心,不让她们留下,她们也不能安心休息,也不再坚持,自跟皇贵太妃、皇后在哪里打趣。
    祖孙之间的事情,裕皇贵太妃也不插口,她本来就是个寡言少语之人,太后也不以为意,皇后则顺着太后的口气说道:“这是太后的福气,有这么好的两个孩子陪伴,紫薇格格一向稳重,能让她这般的,也就只有您老人家,可没听万岁爷说过,紫薇格格会撒娇。”说完拿着啪子,虚捂着脸,笑了起来。
    “皇后娘娘是不是吃饽饽时放醋了,晴儿听着怎么有点酸,要不晴儿也跟您亲近亲近,正好老佛爷偏心紫薇,晴儿正没人疼呢,皇后娘娘快疼疼晴儿吧!”晴儿给太后端上热茶,正听到皇后打趣,伶俐的接过口,放下茶碗,动作优雅的向皇后靠过去。
    那拉皇后被晴儿逗的一笑,忙揽过晴儿,笑语道:“晴儿可是太后的贴心人,我就是想要,太后也舍不得,这般冰雪聪明,实在惹人喜爱,可惜兰馨回王府了,要不然你们亲近、亲近,还不跟亲姐妹似的,一个娇憨可爱,一个冰雪剔透,再加上紫薇的温柔如水,三个丫头都聪慧非常,老佛爷、儿媳越说越觉得这出彩的人物都生在咱们家了。”
    “谁说不是呢,可惜今年兰馨不在,要不然就真的十全十美了,光想想这三个如花似玉的丫头,哀家就心生欢喜。”太后听了皇后的话,看了眼晴儿,心中一动,皇后的话确实中了她的心思。
    晴儿在那拉皇后的身边扭了扭,脆声道:“看皇后娘娘说的,晴儿跟兰馨一直很投脾气,早就亲近的很,比亲姐妹还亲呢,她回去这么久,晴儿都想她了,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
    “总要住阵子,她阿玛、额娘去的早,眼看着要到赐婚的年岁,兰馨说要回王府看看,等回来时,也该到了指婚的年岁了,想想真舍不得。”皇后语带不舍的说道,眼却望向太后。
    太后被皇后看的一笑,取笑道:“看看,就知道皇后在这里等着哀家呢,皇后放心吧!哀家也是看着兰馨长大的,一定会给那丫头找个称心如意的额驸。”
    “那儿媳多谢皇额娘恩典,有您照看兰馨,儿媳就安心了,说起来,这准备嫁女儿,儿媳可是头一次,想想都舍不得。”那拉皇后给太后正中行了一礼,真诚感谢。
    紫薇在一旁听的浑身一抖,兰馨,兰馨的那个额驸是太后挑选的,不是说是皇阿玛吗?就那样的额驸,还称心如意,他连给兰馨提鞋都不配,想想那时明明是花样年华,却半生尽毁的兰馨,自己痛苦之余,闻听皇后失宠,忙来劝慰,不愿天忧人,只怪自己识人不清,她是个好姑娘,绝不能让她在受苦了。
    慈宁宫几人正闲话家常,赞礼太监就高声道:“皇上、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六阿哥、八阿哥、十一阿哥、十二阿哥给太后老佛爷贺岁来了。”
    太后满脸高兴宣他们进来,妃嫔,贵人们往侧面的屏风后避了避,乾隆身穿明黄龙袍,身后是已经成年的三阿哥永璋、四阿哥永珹、五阿哥永琪、六阿哥永瑢等,除了生病的十四阿哥,从长至幼都列在乾隆身后,整齐的步入殿中,乾隆双手捧着一柄如意,带着众阿哥等人跪在太后面前奏道:“儿子谨贺大后新年新喜。”
    “祝国家日益富强,愿皇帝身体康健。”太后亲手将如意接过,回了一句吉利话,乾隆正式向皇太后叩首后拜年,太后满脸笑意,笑看着众皇阿哥们给自己拜年贺喜,并献上礼物,笑咪咪的命人接过,态度和气极了,等最年幼的十二阿哥流利的拜完年,念了整篇贺岁诗。
    太后开心的直点头,一等永璂诵完,就开心的把他搂进怀里,让大家起来吃饽饽,乾隆忙又给太后叩头,太后入座,众阿哥又给皇后行贺年礼,连小小的永璂都重新站在殿中,做的有模有样,那拉皇后最近心情不错,这样的场面虽然依旧严肃,眼底却少了以往凌厉的锋芒,让这些阿哥们少了紧张感。
    早在乾清宫众阿哥已经给乾隆拜过年了,倒不用再拜一遍,之后乾隆就和众阿哥在慈宁宫的殿上吃素馅煮饽饽,皇后在一旁服侍乾隆,将早准备好的有料饽饽程上,乾隆心里有数,笑看了那拉皇后一眼,轻轻咬下,果然第一口就是个小金锭,高无庸忙在旁贺喜,略带俏皮的说吉祥话。
    太后也笑的合不笼嘴,乾隆开始咬第二个,果然又是个银锭子,又是好兆头,高无庸嘴里的吉祥一箩筐、一箩筐的,小小一叠饽饽,各种吉利兆头都有,五谷杂粮,全在里面,到最后真成了高无庸所说的,金满库、银满库,五谷丰登,样样全了。
    待乾隆吃完,几个阿哥也意思的吃了两口,其实忙了这么久,谁还有胃口吃东西呢?何况是山珍海味吃惯的皇子们,乾隆等大家都吃了几个,放了筷子,笑着对太后说道:“今年的素馅子很好。”
    “今年的香油比往年香。”太后接道,然后皇后带着宫女给乾隆漱口净手后,又有宫女、太监服侍众阿哥们漱口净手,待一切完礼,案子也撤了下去,刚刚避去的嫔妃们又在皇后带领下,给乾隆行礼,贺新年。
    乾隆按品级赐下赏赐,等到四格格她们步上殿来,紫薇、晴儿也跟着过去行礼,乾隆心情不错,逐个夸奖几句,赐下压岁银,和赏赐,几个格格都是一样的,让紫薇、晴儿心生感激,按规矩她们俩比皇女们底一级,乾隆此举,却是一视同人了。
    待紫薇他们之后,却是早就侯在侧殿的常在、答应们行礼贺岁了,乾隆依然依规矩赏赐,到最后宫女、太监们也口称“新喜”给乾隆叩头行礼,拜年贺喜,乾隆受礼之后,按往年规矩赏赐,待一切完毕后,乾隆才带着众阿哥退出,赴保和殿接受群臣贺礼去了。
    乾隆走后,众嫔妃也散了去,格格们也回去休息了,只有紫薇、晴儿和皇后留了下来,这次和之前不同,殿上太后宝座前,垂了层帘子,在外面看里面,雾蒙蒙的看不清楚,一会儿功夫,又有和亲王打头,带着宗室要人,和各王爷们给太后、皇后拜年贺岁,一拨接一拨。
    紫薇这才知道,记忆中的她赶的到热闹处不少,像这样郑重的场合,从没有过她,记忆中的她真是太天真了,那时的她跟那些散去的命妇们没有区别,真正皇家人行礼时,她都不知道留下,也没有人告诉她是应该留下的,太后说散了,她竟然真跟着小燕子走了,她是不是太可笑又太可悲了。
    至此,万分忙碌的大年总算过去了。

第七十九章
    相比过年前的紧张、忙碌感,年后的人们都懈怠下来,乾隆也乐的在开印前乐和几日,每日也闲不住脚,后宫中也因为年前之事,一时风平浪静,这样轻松的过了几日,乐和的人们却没有想到,就在元宵节前夕,自动请缨出战后,就一直没有消息的努达海终于传来了战报。
    却是一份败阵战报,努达海首战于天池寨失利,看时间已经是十天之前的事情,努达海兵败天池寨,因为只带领骑兵出战,夔东十三军设下陷阱,伏击而败,被抢走不少精良马匹、兵器,将士们也有折损,重伤的也不少,这一份战报让宫内闲散的气氛立时紧张起来。
    乾隆每天黑着脸,连后宫都不去了,其实若是平日里接到战败消息,乾隆也不会动声色,偏偏在正月里,元宵节还未过时,接到这么一份战报,迷信的乾隆觉得这比他杀人见血都晦气,深感今年他会诸事难以顺心如意,这才大怒。
    为了挽回这种失利,乾隆誓要在正月里将夔东十三军剿灭,每日跟将领大臣们讨论巫山地形,如何才能取胜,这边还未拿出个好主意来,那边新的战报又到了,努达海全军与夔东十三军的人马在巫山脚下密林处触礁,激烈交战,副将军纳南阵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