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回到古代开产科 >

第359部分

回到古代开产科-第359部分

小说: 回到古代开产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古代没有温室效应,但是夏天火辣辣的太阳底下,还是很热的,刘七巧房里一早就已经放了窖冰,不然杜文韬那小子只怕会热的满身生痱子了。

    赤芍见刘七巧这么说,只开口道:“我方才回来的时候,听见二奶奶在院子里骂人呢。”

    刘七巧这就奇怪了,这时候已近午时,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按例一早就应该从议事厅回去了,这会儿骂什么人呢?刘七巧只抬眸看了赤芍一眼,赤芍才慢慢的开口道:“我过去问了一下负责管大姑娘嫁妆的妈妈,听说是二太太整理嫁妆的时候,弄错了数字,如今东西一抬抬的都安排好了,却发现少了两抬嫁妆,这明儿大姑娘就要上花轿了,这时候去哪儿弄两抬嫁妆来充数呢?”

    刘七巧也没预料到会发生这种事情,心下倒是同情起了赵氏几分。这杜茵的嫁妆都是二太太亲自张罗的,除了请木匠打家具是公中这边统一请了匠人,一起把三个姑娘的嫁妆都打了,其他的都是杜二太太慢慢安置的。前几天杜老太太想到了,还把嫁妆单子拿去看了看,厚厚的一本小本子,看着也觉得周全,怎么就出了这样的差错呢?

    刘七巧只想了想,觉得这事情只怕没这么简单,数数的事情,杜二太太管了这么多年的家,怎么就会弄错了呢?只怕这里头也是另有隐情的。

    果然不出刘七巧的预料,这会儿西跨院里头,杜二太太正津津有味的喝着绿豆汤,翘着兰花指捏着小银勺听秀儿在回话。

    “听说二奶奶今儿正在听风水榭里头清点嫁妆呢,明天人多,今儿下午就要让下人把嫁妆都搬到外院里头,不然的话明天乱七八糟的人进园子,那可不就乱套了。可是二奶奶这左数又数的,怎么一百二十抬的嫁妆,就只有一百一十八抬了。”

    杜二太太闻言,只忍不住放下瓷碗,捂嘴笑了起来道:“我就在这儿候着她,看她来不来,平常在老太太跟前那叫一个孝顺,在我跟前就只知道应景儿,她若是不来,我这两抬嫁妆就在房里再放一放。”

    秀儿见杜二太太高兴,只接着拍马屁道:“听说二奶奶都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了,可不是要过来找太太呢,二奶奶平常也是的,尽顾着老太太,跟大太太也能说上话,唯独对太太您,倒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杜二太太只叹了一口气道:“你当我不知道,她如今是看不起我啊,齐家出了这样的事情,早在朝臣中名誉扫地,我虽然是她婆婆,可她心里还没准怎么嫌弃我呢!”

    “那就是她的不对,太太您嫁入杜家多少年了,齐家虽然是太太的娘家,可如今太太是杜家的太太,就连老爷都和老太太也没有因为齐家的事情看轻了太太,她一个做晚辈的,这么做可不就是不孝顺吗?”秀儿的一张嘴是出名的厉害,两片嘴皮翻一翻,杜二太太就信以为真了。

    两人正说的高兴,只听见外头丫鬟慌慌张张的进来道:“不好了不好了,二奶奶中暑晕倒了。”

    杜二太太这边喝着绿豆汤正等人呢,听说赵氏晕了,心里自然是一顿鄙夷,不过还是站起来,装作着急道:“晕了就快把人给抬回来,你这慌慌张张的做什么?”

    “不是,不是……二奶奶晕了,她……她下面见红了……”

    杜二太太这么一听,可是不得了了,只急忙就站了起来,慌张道:“你快点派人去宝善堂把二爷喊回来,再派人去太医院把老爷和大爷找回来,越快越好。”杜二太太在大厅里头来回踱了几步,转身道:“你快找两个老婆来,把我房里那两抬嫁妆给瞧瞧的送过去,别让人看见了。”

    赵氏最近劳心劳力,确实也是累的很,在加上这一阵子杜蘅在家,所以房事上难免就不知节制了一点。她原本也是觉得最近有些疲累的,可想着这一个劲儿的忙乱,怎么可能不累着呢,所以并没有往那方面去想。

    今儿天气本来就热,水榭里头虽然有风,可毕竟是没人住的地方,不像自己房里,有窖冰放着,清凉解暑,她在那边清点嫁妆,这一遍两遍的又数不清楚,偏偏就少了两抬,眼看着明天就是正日,可不得就着急上火了。这一着急,眼前就一片金光,整个人就跌倒在地了,谁知丫鬟们都还闷着头数数呢,只有一个小丫鬟站在一旁伺候,赵氏身子歪下来,小丫鬟急忙去扶,又哪里扶得住,两人一起都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刘七巧还在百草院逗孩子,好容易把杜文韬给弄睡着了,正哈欠连天的等着丫鬟们送午膳来,没得就听见外头小丫鬟的喊声,刘七巧急忙命赤芍就问一下究竟,赤芍兴冲冲的出去,又急匆匆的回来道:“奶奶,不好了,二奶奶在水榭里头中暑晕倒了,身下流了一滩血,似乎是小产了。”

    刘七巧闻言也只吓了一跳,急忙起身问道:“现在人在哪儿?”

    “婆子们抬回西跨院里了,那边二太太已经派人去太医院请二老爷回来了。”

    “走我们过去瞧瞧。”刘七巧想了想,终究不放心,只急忙就站起来往外头去。紫苏见闻,连忙就递了一把伞给赤芍道:“你快跟着奶奶,这会儿太阳正毒呢,别晒坏了。”

    刘七巧去的时候,赵氏房里的丫鬟都站在边上一个劲的哭,茯苓正在那边绞着汗巾替赵氏擦脸,杜二太太站在房里,面色凝重。赵氏躺在那边脸上蜡黄,没有半点血色,刘七巧只开口问道:“你们奶奶醒了没有?”

    茯苓这会儿也在擦眼泪,见刘七巧来了,只忙道:“还没醒。”

    刘七巧闻言,只开口问道:“平常有治中暑的药吗?拿过来先给你们奶奶喂一些。”刘七巧说着,只上前用手按住赵氏的人中,使劲按了几下,赵氏却没有什么反应,众人看的更是心急。

    茯苓拿了药过来,也不敢递给刘七巧,只开口问道:“奶奶,二奶奶还有着身孕呢,这药不能乱吃吧?”

    刘七巧只伸手将那药拿了过来道:“人都晕了,下面又见红,这孩子是铁定保不住的,自然是要先保大人要紧。”

    茯苓见刘七巧把药拿过去,只急忙上前,又接过了刘七巧手中的药道:“奶奶说的有道理,这药还是我来喂我们奶奶吧。”

    刘七巧倒是没想到茯苓会有这种举动,少不得心里头便有些感激,只点头道:“好吧,那你来喂你们奶奶,让她把药先咽下去。”

    茯苓跟着另外一个丫鬟把药给赵氏喂了进去,刘七巧又上前按住赵氏的人中,两个丫鬟各按住了赵氏的虎口,几人一番动作之后,赵氏眼皮忽然间就睁了下,略略翻了个白眼,嘴里吐出一口气来。

    众人只急忙迎了上来道:“二奶奶醒了,二奶奶醒了。”

    这时候杜老太太也闻讯赶来,进来就道:“怎么怀了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这下老太婆我可是闯祸了!”

    杜二太太见杜老太太也过来了,只上前行礼道:“老太太怎么来了,外头天太热,仔细中暑了。”

    杜老太太也不顾杜二太太,直接走到了赵氏的床前,见刘七巧也在,只开口问她道:“七巧,蘅哥儿媳妇怎么样了?”

    “刚刚倒像是清醒了一下,这会儿呼吸也均匀了,脉象也稳了,应该是睡着了。”

    杜老太太只蹙眉追问:“那孩子呢?”

    这个刘七巧倒是当真答不上来了,便只为难道:“我瞧着孩子只怕是保不住了,下头的血还没停,只怕是无能为力了。”

    杜老太太只叹了一口气道:“这好好的,怎么就出了这样的事情呢,明儿就是你大妹妹出阁的日子,出了这样的事情,让姜家知道了,也不吉利。”

    刘七巧见杜老太太忧心忡忡的,只开口劝慰:“老太太您就别多这个心了,若是什么事情都能事先知道了,那我们就不是人了,就是神仙了。二弟妹这事儿不过就是个意外,老太太千万别太挂心了。等二弟妹醒了,我们再好好问问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杜二太太见刘七巧这么说,便有些心虚,也只跟着道:“肯定是天气太热,中暑了,这孩子有了身孕也不说,若是早知道……”杜二太太演技逼真的擦了擦眼角。 

343|7。01|

    杜老太太刚刚一时心急,走的快了一点,外头太阳又热,这会儿老人家也是满头的汗,丫鬟们只搬了椅子让杜老太太坐下,刘七巧急忙也拿了几颗防中暑的药,喂杜老太太喝了下去。老人家略略闭了一会儿眸子,总算是缓过劲儿来,只开口道:“百合,赶紧喊了小丫鬟去门口候着,看看二老爷和二爷回来了没有?”

    百合应了一声,正要出门,刘七巧忙开口道:“赤芍你出去门房走一趟,百合还是留下来照顾老太太。”

    赤芍脆生生应了,福了福身子就往外头去了。一旁的杜二太太还在不停的抹眼泪,时不时看看床上赵氏的情况,又有外头的丫鬟来传话说,几位姨娘和姑娘们也到了门口,正问二奶奶的近况呢。

    杜老太太只回说:“让她们都回去吧,今儿天热,这会儿又是正午,少不得闹中暑了,一会儿等奶奶醒了,派人过去说一声就好。”

    丫鬟出门,和姨娘并姑娘们都说了,正巧外头赤芍拎着裙子往里头来,脑门上顶着汗珠道:“来了来了,二爷带着大夫回来了。”

    杜蘅从外头回来,正是满头大汗,身上的衣服都湿了一大块,杜二太太见儿子回来,急忙就迎了上去道:“怎么回来的这么快,快坐下来歇一会儿。”

    杜蘅哪有心思休息,只拉着在朱雀大街坐诊的李大夫上前道:“快上去看看。”

    李大夫年事已高,胡子眉毛一把白,从进来到现在还一个劲儿的喘气,见杜蘅叫他,急忙道:“哎哟我的二东家,好歹让老夫歇一口气,你这年轻力壮的不觉显,老夫可是一把老骨头了。”

    杜老太天见了,只急忙道:“李大夫,他怎么把你给带回来了,这宝善堂多少大夫你不带,非把李大夫带回来。”

    “他年纪最大,医术最好!”杜蘅只斩钉截铁道。

    刘七巧只差点儿忍不住要笑出来,杜蘅在这一点上,倒是可爱的很。

    李大夫休息了片刻,气也不喘了,脑门上的汗也下去了点,手也不抖了,这才上前去为赵氏把脉。众人稍待了片刻,李大夫才捋着山羊胡子开口道:“二奶奶这是中暑晕厥,以至小产。胎脉已经没有了,我开一副药,你们熬了给二奶奶喝下去,若是今晚胎儿没下来的话,明天还要开一副滑胎的药,要让胎儿下来,否则留在里面,也有伤母体。”

    杜蘅忙问:“那她怎么现在还没醒过来呢?”

    李大夫只看了一眼杜蘅,实在不懂这医药世家的公子哥,怎么真的连半点儿的医学常识也没有,连判断晕厥和昏睡都不会,于是只能叹息道:“二东家,二奶奶这是睡着了,这会儿脉象和气息都很正常,应该没有大碍了。”

    刘七巧听李大夫这么说,也只松了一口气,问道:“李大夫,我刚才给她吃了几颗藿香正气丸,应该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二奶奶根源是在中暑,还是要以中暑的办法来治的,这会儿房里人多,又热了起来,要保持房间里面清凉才好。”

    杜老太太见李大夫这么说,只急忙道:“那既然这样,我们就先走了,让丫鬟们好好服侍着。”

    一群人退到了大厅里头,李大夫写过药房,派小厮跟着去抓药,留下丫鬟们在里面照顾。杜老太太在厅里头坐下,这时候杜太太也赶了过来,见了杜老太太只忙开口道:“方才荣哥儿哭闹,我原本想早些过来的,只是脱不开身,如今蘅哥儿媳妇如何了?”

    “身子是没什么大碍,就是小产了。”杜老太太喝了一口茶,朝着杜二太太和杜太太各看了一眼,才开口道:“明儿是茵姐儿的好日子,不能耽误,蘅哥媳妇如今自然是要修养的,万事不能劳烦了她,大郎媳妇也才出月子没几天,是不能操劳的,明日的事情,你们妯娌两个就联手张罗一下吧,如今也不指望如何周全,只别让亲戚们笑话就好了。”

    这也算是临危受命了,杜太太自是不敢怠慢,只急忙道:“老太太放心,我们自然是尽力去办的。”

    杜二太太听老太太有这样的意思,心里也略略有些高兴,可是转念一想,这大热的天气在外面跑来跑去也着实太热了,她原本也只是想给赵氏一个教训,闹成这样倒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老太太这么说,做媳妇的肯定尽心尽力,况且茵姐儿是我的亲闺女,我也想她风风光光的嫁人。”杜二太太这会儿肠子也悔青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杜老太太见两个儿媳算是应了,又对刘七巧道:“明儿的那些年轻媳妇,少不得你要多应酬应酬,还有茵姐儿那里,还得你这个嫂子去守着。”

    刘七巧只点头应了,一时间里面的丫鬟出来回话说二奶奶已经醒了,正在房里哭呢。杜老太太闻言,只由丫鬟扶着起身进去,果见赵氏哭成一个泪人状,杜老太太只急忙上前安慰道:“好孩子,别难过,孩子以后还会有的,你这年纪轻轻的,如今就合该养好身子,都怨我,让你太操劳了。”

    赵氏听了杜老太太这话,倒也不敢再大声哭起来,她当家这大半年,处处好胜讨巧,在下人面前也是一个七窍玲珑的人,如今因为杜茵的婚事,忙的中暑小产,自己面子上也有些过不去,只请罪道:“是孙媳妇不好,没有好好保重身子,连自己有了身孕都不知道。”

    杜老太太见她哭得梨花带雨的,又这般认错,便也不在说什么,只道:“如今正好也让你好好休息一阵子,放你一个大假。”

    赵氏闻言,心中却喜不出来,好容易把这家里的事情都理的妥妥当当的,出这样的事情,当真是让她自己也郁闷了起来,只急忙问道:“那明日大妹妹的婚事呢?”

    “大妹妹的婚事有大太太和二太太,你就不用担心了,好好养着吧。”

    赵氏稍稍松了一口气,忽然想起方才那嫁妆的事情来,只急忙道:“方才我在听风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