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开国大阅兵 >

第7部分

开国大阅兵-第7部分

小说: 开国大阅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6年3月1日,东北###联军航空学校在吉林通化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人们习惯称之为“东北老航校”。
  在开学典礼上,通化军区司令员何长工代表###中央、###东北局讲话,并宣布了航校领导干部的任职命令,通化军区后方司令员朱瑞兼任校长,常乾坤为副校长。5月,航校转移牡丹江,常乾坤任校长,王弼为政治委员。

懂4国语言的军委航空局长与南苑飞行队(3)
常乾坤等历尽千辛万苦,3年被迫5次全校大搬迁,赤手空拳办航校——
  没有飞机和航空器材,就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四处搜集、修理日伪军散留下来的破旧“家什”。
  没有汽油,就试验或自制酒精代替发动机燃料。
  没有初、中级教练机,就打破常规直接飞99式高级教练机。
  转移时没有火车、汽车运输,就用牛马大车拉着破旧飞机转场……
  常乾坤和东北老航校的创业者们,克服了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把航校红红火火地办了起来,3年共培养出各类空勤人员560人。
  1949年3月上旬,常乾坤、王弼奉命前往西柏坡汇报东北老航校的创办情况。
  当毛泽东得知航校已培养出500多名空勤人员时,高兴得连声称赞:“了不起!了不起!”
  周恩来也夸奖说:我们的学生很不错嘛!为党争了气,立了功。
  常乾坤汇报完航校走过的历程和现有飞机装备时,毛泽东又高兴地说了起来:“很好!过去在延安办不到的事,今天办到了。你们为今后正式建立空军做了准备工作,培养出了一些种子。”
  听了毛泽东的话,常乾坤不禁想起毛泽东在延安提到过的建立空军的事。当时,曾有人向毛泽东建议成立航空队,让苏联援助飞机。
  毛泽东诙谐地回答说,延安只有碗口那么大,延安的河水也只有那么多,飞机要烧汽油,暂时还没有条件成立空军。
  仅仅过了3年,成立空军就摆上了中央军委的议事日程。
  3月17日,中央军委决定建立一个全军性的航空机构——军委航空局。
  3月30日,中央军委任命常乾坤为军委航空局局长,王弼为政治委员。军委航空局正式宣告成立,开始办公。地址在北平灯市口同福夹道7号。
  军委航空局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接收国民党遗留的机场、航空设备,收容旧航空人员;组织修复航空工厂,尽早恢复生产;加强机场管理,开辟空中航线;加速培养航空人员,为正式组建空军创造条件。
  6月2日左右,周恩来在中南海的办公室召见常乾坤。
  在简要询问了军委航空局的工作后,周恩来说:“党中央决定召开新的政协会议,保卫工作十分重要,地面的罗瑞卿同志负责,来自空中的,你们能不能出把力呢?”
  常乾坤回答说:“我们可以组织一个能担负作战任务的飞行队。”
  周恩来听到常乾坤的肯定答复,非常高兴,让他“回去拟一个计划,向军委报告”,并且一并嘱咐“要争取时间。”
  返回后,常乾坤即着手组建战斗飞行队的工作。他让方华和邢海帆火速起程去东北老航校,考察、选调飞机、航材及空勤人员,同时学习战斗机驾驶技术。
  6月4日,方华和邢海帆匆匆登上去东北的火车。到哈尔滨后,方华即去老航校牡丹江大队部办理相关手续,邢海帆则在哈尔滨招待所里等候。下旬,他们抵达长春市老航校校部,向校首长汇报了北平航空接收组入关以来工作情况,以及他们此行的使命和任务。 。。

懂4国语言的军委航空局长与南苑飞行队(4)
7月初,方华、邢海帆来到长春市附近的公主岭机场。
  老航校新成立的美国P—51“野马”战斗机训练队就设在这里。队长是红军老干部,曾在新疆学习过飞行的夏伯勋,负责飞行训练工作的是驾驶“野马”战斗机起义的杨培光,受训学员由老航校选调,飞机主要是将各地缴获的“野马”战斗机,集中在沈阳东塔机场修理,经试飞合格后,交付公主岭训练队,为成立战斗飞行队做准备。
  方华和邢海帆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尽快掌握与恢复“野马”战斗机的飞行技术。方华过去只飞过苏联战斗机,美国战斗机从未飞过,必须进行改装训练。邢海帆虽是“野马”战斗机“老驭手”,但也有一段时间未飞行,也需要恢复技术,更负有帮助方华完成改装训练的任务。
  到达公主岭第二天,方华和邢海帆就迫不及待地赶到机场,进行恢复技术和改装训练。
  方华跨入“野马”战斗机座舱实习,邢海帆为他详细介绍各种仪表的作用与性能、各操纵系统的功能与操作方法,大约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这时,机场的正常飞行训练即将结束,空中最后1架飞机正进入航线,准备着陆。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当方华刚跨出座舱,走下飞机,沿着滑行道进入跑道口处,全神贯注地观看最后1架飞机的着陆动作时,负责训练的杨培光没有注意到滑行道口有人,即开动停机线上的1架“野马”战斗机滑向滑行道口。
  邢海帆还没有走下飞机,见状大声惊叫,但被轰鸣的发动机声所淹没,无济于事。顷刻之间,眼看着方华被螺旋桨打得粉身碎骨,血溅跑道,惨不忍睹。
  这次意外事故给新中国正在起步的航空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方华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老红军、深受部属尊敬的好领导。他从小参加革命,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在新疆学习飞行技术,历经磨难才回到延安,之后又参与了东北老航校的创建工作。
  对方华的意外殉难,常乾坤深感悲痛,并决定邢海帆暂时留在公主岭,具体负责“野马”战斗机的飞行训练工作。
  此时,常乾坤完成了成立北平战斗飞行队的报告,并于7月7日呈报中央军委。
  8月15日,飞行队在南苑机场正式成立,队长徐兆文。这个职务原本是由方华兼任的。
  8月下旬的一天,常乾坤带方槐(军委航空局作战教育处长)、油江(华北军区航空处处长)等,参加聂荣臻召集的开国大典准备会议,华北军区、北平市均派领导参加。
  聂荣臻传达了###中央关于开国大典组织群众###和阅兵的重要指示,听取了华北军区和北平市有关情况的汇报。
  之后,聂荣臻把目光集中在常乾坤身上:“你们航空局能否组织机群编队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毛主席、朱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懂4国语言的军委航空局长与南苑飞行队(5)
常乾坤当即作了肯定的回答。
  聂荣臻听了十分高兴,要求常乾坤回去后很好地准备。
  第二天上午,聂荣臻又把常乾坤等叫到他的办公室,详细询问了航空局的飞机、设备及飞行员的情况,参加受阅飞行有没有困难。他让常乾坤“先搞个计划出来,过两三天再来向我讲一下”。
  当晚,常乾坤在军委航空局召开紧急会议,局机关、华北军区航空处、南苑飞行队等单位领导出席。常乾坤传达了聂荣臻的指示,强调了受阅飞行的意义,讨论了受阅飞行的计划安排,明确了各单位的任务分工。他要求大家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受阅飞行上来,积极、认真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做到中央军委一声令下,飞行队即能进行受阅飞行。
  那时,作为一个军种,人民空军还没有正式成立。要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没有先例的受阅飞行,从组织领导上来说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空中受阅飞行,既要求飞行技术过得硬,更要求政治上纯洁可靠,稍有差错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一点是航空局领导考虑最多,也是承担风险最大的关键问题。飞行队百分之八十多的空勤人员,是原国民党空军起义过来的,或是北平解放后报到的旧航空人员,要正视这个现实。常乾坤作为军委航空局的“第一责任人”,为圆满完成受阅飞行任务费尽了心血。
  没想到,这时又出了个意外情况。
  飞行队成立后没几天,徐兆文在进行训练时,因飞机故障跳伞,双脚被高粱茬子扎伤,短期难以痊愈。
  常乾坤急忙致电邢海帆,速返北平,越快越好。
  邢海帆接到电报,预感到飞行队又出了事,不敢耽搁,三言两语交代完工作,就急匆匆赶往沈阳东塔机场,驾驶1架修好的“野马”战斗机飞赴北平。
  当邢海帆降落在南苑机场后,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停机坪上停放着各型飞机,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感到很振奋。仅仅两个月时间,南苑机场就今非昔比,只是物是人非,一同北上的方华意外殉难,又不禁让他增添了几多伤感。
  南苑飞行队的起步真是“难”哟!
  邢海帆刚在队部坐下,常乾坤就匆匆赶到了。
  飞行队还未展翅蓝天,就损失了他两员领兵大将,这让常乾坤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北平防空任务艰苦,开国阅兵时间临近,飞行队不能再出意外了,他把希望寄托在了邢海帆身上。
  常乾坤向邢海帆了解东北之行的情况,当面宣布了军委航空局的决定:“鉴于徐兆文跳伞受伤,短期不能伤愈,组织上决定由你代理飞行队队长,同时担任受阅飞行总领队。”常乾坤要求邢海帆迅速挑起飞行队长的担子,抓紧抓好飞行队的训练和战备值班,做好开国大典受阅飞行的准备工作。
  飞行队临阵易将,常乾坤多少有些不放心。他经常亲临南苑机场,指导、检查飞行训练,还主持了机群编队长机在地面的沙盘作业,将飞机按受阅飞行的间隔、距离摆好,组织飞行员反复观看,牢记长机在自己风挡玻璃上的投影与位置,掌握判断、修正偏差的要领,然后进行空中预练和预演。
  10月1日凌晨5时,受阅飞行员进入机场的各个工作岗位,担任战斗值班的飞行员已做好了随时升空的准备。
  常乾坤进入天安门城楼下的大会总指挥部,对受阅飞行中队和各项保障工作做了受阅前的最后检查。
  16时,受阅总指挥部通过常乾坤给油江下达起飞命令,油江立即通过设在华北军区航空处对空无线电指挥室,通知南苑飞行中队受阅飞行梯队:“起飞!”
  1个月后,即11月11日,人民空军在北京正式成立,军委航空局同时撤销。
  常乾坤被任命为空军副司令员兼训练部部长。
  1951年3月,常乾坤担任中朝联合空军副司令员,主要负责在朝鲜境内修建机场和筹措作战物资。
  1973年5月20日,常乾坤因病逝世,享年69岁。
   。 想看书来

揭开受阅飞机“带弹飞行”的历史真相(1)
开国大典定在15时开始,受阅飞机16时升空。
  定在下午举行庆典的主要原因,是考虑了国民党空军袭扰的因素。
  当时,中国大陆还没有完全解放,西南、西北、中南及华南的战事仍在继续,成都、广州、重庆还停留着国民党空军的飞机。1949年5月4日,盘踞青岛的国民党空军派B…24轰炸机空袭过南苑机场,后来青岛解放了,但国民党空军在舟山群岛及台湾都有远程奔袭的飞机,随时可能对北平进行空袭,但天色晚了飞机就无法返航了。
  尽管如此,阅兵总指挥部和军委航空局还是拟制了防御方案——
  防空部队如何部署?
  首长安全如何保护?
  ###队伍如何疏散?
  等等。阅兵总指挥部和军委航空局的领导对此都考虑得非常细致、具体,设想了各种可能的实施方案。
  比如,如果受阅时遭到国民党空军飞机袭扰,城楼上的领导人立即到天安门的门洞里躲避;现场参加###的群众则就地卧倒。同时,用战斗机进行空中拦截,在广场外组织高炮对空射击。
  华北军区航空处航行科长李裕是担任受阅飞行的地面对空指挥员。他协助处长油江制定了一整套飞机拦截作战方案,划定好几条警戒线、起飞线、拦截线,国民党飞机从哪条航线进犯,解放军飞机在什么地方起飞,在哪条航线上拦截等,都有明确、周密的部署。
  例如,倘若国民党飞机从济南方向来犯,按当时飞机的时速到北平至少需要一个小时,随决定在半小时的航程内起飞拦截,并将其击落。如果飞机到了北平边缘地带还没被击落,则攻击的飞机暂时退出,由地面高炮部队担负起射击任务。所有这些方案,都绘制了详尽的作战地图,并且进行了演练。
  为保证受阅飞机编队的正常飞行,北平的上空当天处于净空的状态。除受阅的飞机外,不准任何飞机使用北平的空中航线。担任警戒任务的飞机在机场值班待命,随时可以升空作战。
  由于当时没有雷达监视报警系统,军委航空局不得不在华北地区和所在已经解放的地方,派出专人建立对空监察哨,组成肉眼防空通信网。一旦有情况,便把各地的情报传递到华北军区航空处飞行地面指挥部。核定情报后,再采取相应措施。
  尽管阅兵总指挥部和军委航空局对北平的防空,尤其是开国大典时的防空准备了各种预案,天上、地上也都部署到位,但还是决定部分受阅的飞机带弹飞行,以便为空中拦截国民党袭扰飞机争取更多的时间。
  那“部分受阅的飞机带弹飞行”到底是多少架飞机呢?
  翻开尘封的历史档案,我们得知,在参加开国大典的17架受阅飞机中,有4架飞机带着实弹。这4架带着实弹的受阅飞机,分别是——
  两架美国P—51“野马”战斗机,飞行员分别是:第2分队队长(长机)赵大海,左僚机飞行员阎磊。

揭开受阅飞机“带弹飞行”的历史真相(2)
两架英国“蚊”式战斗轰炸机,飞行员分别是:第4分队队长(长机)邓仲卿,僚机飞行员王玉珂。
  值得一提的是,这4名飞行员都是驾机起义的国民党空军飞行员。阎磊的肺腑之言,代表了他们4个人的共同心声:“这在当时的空中受阅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为了保证受阅安全,世界各国从来都不允许受阅带弹通过检阅台,而他们作为刚刚起义过来的飞行员就参加带弹飞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