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 >

第127部分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第127部分

小说: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津战役,11 月 21 日—1 月 31 日,它结束了政府在华北的抵抗;淮海战役,
11 月 6 日—1 月 10 日,它扫除了共产党南下长江和渡江作战的最后一个主要
障碍。
辽沈战役。这是林彪在满洲发起的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进攻性战役,
更加巩固了他在军事史家和中国公众中作为中国最伟大的军事领袖之一的声


② 惠策恩和黄震遐(音):《中国统帅部》,第 312 页;《美国对外关系,1948 年》第 7 卷,第 340—343
页。
③ 蔡辛:《共产党征服中国》,第 177 页。
① 毛泽东:《关于情况的通报》,《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295—1302 页。
② 《中国问题白皮书》第 1 卷,第 319—320、331—332 页;毛泽东:《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毛
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357 页注(二)。《中国内战》, 第 156—157 页;《中国的军事战役》,第 158—160
页;《美国对外关系,1948 年》第 7 卷,第 464、467—471、478、480—486 页。



望。①考虑到作战的规模,东北的这次战役的结束对政府来说,来得几乎就像
在济南一样快,虽然不像济南那样不光彩。林彪部队发动最后一次满洲攻势
的人数接近 70 万人,而政府方面的部队大概不足 50 万人。三个主要攻击目
标是政府军集结的几个地方,即北宁铁路上的重要补给中心锦州、沈阳本身
和长春。最大的集团是兵力为 23 万人的沈阳守军。
对锦州的攻击于 9 月 12 日开始,不过由于佯攻长春,出击的目标并未立
即暴露。锦州附近的政府军在不到两个星期之内,不是被包围,就是被孤立。
至 9 月底,飞机场遭到攻击,弹药已经耗尽,不得不靠空投供应守军。尽管
在附近一些地点尤其是在义县,最初的战斗很激烈,但锦州的守军在共产党
军队不停顿的攻击下还是抵挡不住,政府军的两个师战败,该城于 10 月 15
日被攻克。
10 月初从沈阳派出的约 10 万人的援军,未能及时突破阻击解救锦州。
因而林彪接下来的第二个主要目标,就是将这股援军在其未能撤回沈阳之前
全部歼灭。他假装向西南进军,却反而将其主力从锦州向东北方向移动。尽
管再次激战,援军也没能逃脱林彪极其迅速地布下的陷阱,在 10 月 28 日遭
到覆灭。由于沈阳守军已有半数兵力折损,该城只在极微弱的抵抗后,便于
11 月 2 日投降了。与此同时,长春军民因共军的包围,已窘迫到几近饿死的
程度。以不可信任的云南人组成的第 60 军,于 10 月 17 日叛逃到共产党一方。
该地的其余部队也在不久后相继投降,于是所有抵抗就此收场。
尽管杜聿明将军早先已被证明无能,但在这次会战期间,他又再次担任
了东北的指挥,而蒋介石则从他在北平的指挥部亲自接手对军事行动的指
挥。共产党的强大与政府的虚弱形成了对比,要想化解这一印象决无可能。
但是如美国驻沈阳总领事 10 月 27 日的电报所说:“如果政府不是落得如此
悲剧性的下场的话,那么它上星期在东北的军事策略就像是犯了喜剧性的错
误。”11 月中旬,恰恰在林彪渡过松花江发动他的第一次进攻的两年之后,
政府在东北的最后一批守军不是投降,就是南逃。在东北会战的最后阶段,
政府至少损失了 40 万人,包括它的某些最精锐的部队,以及他们的所有武器
和装备。①
平津战役。林彪的军队在取得满洲的胜利之后,立即开始南下。随后的
平津战役中,华北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的共产党正规部队会合在一起,总兵
力达 89 万人,由林彪全面指挥,而政府较为得力的司令官之一傅作义将军率
领的部队大约有 60 万人。林彪的主力部队向长城以南疾进,进入平津地区,
在西面得到已经威胁张家口的聂荣臻领导的华北野战军的支援。聂荣臻在张
家口附近的任务,过去是阻止傅作义削弱北平的防御力量,派兵增援东北。
现在随着东北地区局势趋于安定,聂的新任务是阻止傅作义向南增援苏北的
政府军集团,这个集团是共产党 11 月初发动的决定性的淮海战役的进攻目


① 重新评价林彪 1949 年以前的军事经历,发生在 1974—1975 年,是全国批林 运动的一部分。这方面的批
判,见《学习与批判》 1974 年第 9 期,第 19—26 页和 1975 年第 8 期,第 18—22 页;《红旗》1975 年
第 1 期,第 39—44 页; 《历史研究》1975 年第 1 期,第 24—30 页。
① 《中国内战》,第 124—129 页;《中国的军事战役》,第 155—157 页;毛泽东:《关于辽沈战役的作
战方针》,《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337—1342 页;惠策恩和黄震遐(音):《中国统帅部》,第 312—319
页;《美国对外关系,1948 年》第 7 卷,第 457—458、463、469—470、474、477—487、486—487、501—504、
508—509、520、522—525、527—532、537—538、548—549 页。



标。因此,共产党在平津地区的战略意图是,先将傅作义的部队包围在五个
点上,而后依次各个解决,以便切断他们的逃路,也防止增援部队向他们靠
拢。
在主力部队于 11 月 21 日开始向关内进军之后的两个星期内,林彪的部
队抵达天津外围至唐山西北的一个重要的新发展地区。在两个多星期内,他
们已经巩固了自己的阵地。第一个主攻目标是傅作义最薄弱的一点,北平西
北的新保安,那里的守军在 12 月 22 日被聂荣臻的部队击败。张家口也在两
天之后陷落。与此同时,共产党对北平和天津的包围也在不断加强。天津的
国民党守军司令决心抵抗,为阻止共产党前进,放水淹了城外大片地区。其
后他拒绝未经战斗就放下武器,但共产党军队在 1 月 14 日—15 日的天津会
战后获得胜利。附近的塘沽港两天之后陷落,50000 守军从海上逃走。傅作
义值此紧要关头,逃路已被切断,左近所有集结的部队已经战败,他在北平
的 20 万部队在人数上现已处于绝对劣势,于是谈判了一项解决办法。他同意
于 1 月 22 日将其部队和平撤出城外,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共产党军队于
1 月 31 日进入北平。在平津战役中,政府又损失了近 50 万军队,丢掉了中
国两个最重要的城市。①
淮海战役。内战的第三个决定性战役,与平津作战同时展开。这一著名
的 65 天的淮海会战,从 1948 年 11 月 6 日进行到 1949 年 1 月 10 日。其主要
作战区域位于陇海线以南、淮河以北,故以淮海为名。战斗集中于政府的“剿
总”司令部所在地徐州市周围,该市处于陇海与津浦铁路交会的战略位置上。
这次会战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和中原野战军的司令员陈毅、刘伯承和陈赓
的合作达到了顶点,他们在这一地区已共同作战了一年多。
双方正规部队的兵力大致相当,每方都拥有 50 万人以上。但是,共产党
已有很发达的民众支前网络,能够另外动员 200 万农民从事支持战场作战所
必需的大量后勤工作。军方和民众的支前工作实际上扩展到江苏、山东、安
徽和河南四个省,由邓小平领导的特设淮海总前委协调。政府军的主要司令
官是刘峙、杜聿明和黄维,刘峙任总指挥,蒋介石还像最后一次满洲战役那
样亲自督战。
淮海战役大体上——虽然不是精确地——是按照 1948 年 10 月 11 日发出
的、毛泽东起草的三阶段“作战方针”展开的。整个战役如计划指示的那样,
在两个月之内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是歼灭黄伯韬兵团。这一任务是陈毅的
部队在陇海线徐州和大运河之间的碾庄附近的会战中完成的,这次会战按计
划持续了两个星期,从 11 月 6 日至 22 日。
第二阶段,11 月 23 日—12 月 15 日,位于徐州以南、靠近津浦路的双堆
集一带的政府军被歼。共产党原估计政府的援军将会来自陇海线的东端,即
从青岛海运来。然而蒋介石却命令由黄维指挥的部队从华中开来增援。纵然
有这种变化,黄维兵团还是被迅速合围。由安徽蚌埠附近淮河地区以北派来
救援的纵队,被共产党的游击部队赶了回去,从徐州出动向南增援的大部队
也没能靠近黄维,因为他们自己也被包围,并在战役的第三阶段中被歼灭。


① 《中国内战》,第 142—144 页;《中国的军事战役》,第 165—167 页;毛泽东:《关于平津战役的作
战方针》,《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367—1371 页;《美国对外关系,1948 年》第 7 卷,第 532—535、
557、592、638—640、643—650、663—673、680—681、691—693、700—705、723—725 页;《美国对外
关系,1949 年》第 8 卷,第 19、30—31、36、44、46—59、71—72、75—77、87—88、98 页。



第三阶段,也不是在共产党原计划所预料的作战地点作战,而是在徐州
西南的一个地区——苏皖边界的陈官庄一带展开。共军把政府军的三个兵团
装入口袋,并就地予以消灭。这支徐州地区的主力总计近 30 万人,他们是按
照蒋介石增援黄维的命令出城后

被围的。由孙元良率领的先遣兵团遭到包围,实际上在 12 月初就已被歼。杜
聿明指挥的是徐州的残余守军以及邱清泉和李弥部。杜的军队最终被陈毅和
刘伯承的联合部队团团围困,靠空运不能得到充分供应,陷入几近饿死的地
步。在 1 月 6 日至 10 日的攻击中,他们终于全军覆没。
在淮海战役期间,政府又损失了 50 万人的军队,其中 30 万人被俘,其
余非死即伤。司令黄伯韬和邱清泉阵亡,黄维和杜聿明被俘。孙元良和李弥
将军分别化装成乞丐和商人逃离战场。这一失败消除了政府在长江以北的最
后一道主要防线。①
对于在淮海的失败,蒋介石及其指挥官们只能指责他们自己。这一战役
不仅标志着政府在中国大陆的有效抵抗的结束,而且也标志着多年来已成为
国民党作战特征的军事失误、管理失当和叛逃现象已达到顶峰。据信蒋介石
本人做出了在徐州平原作战的决定,而不是像所建议的那样撤向淮河这一天
然屏障,而且他把这个战场的总指挥权交到并非他最得力的将军刘峙和杜聿
明的手中。最后,在战斗进行期间,他还亲自干预作战计划,发布作战命令,
这是他的一贯作风。由于权力如此集中于一个人手中,失败的责任也只能由
一个人来负。
尽管政府军的很多部队在战场上也表现得很英勇,但他们发现自己再次
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战略战术所制服。共产党照例攻击薄弱之点,先是
在碾庄,然后在双堆集,而这时政府的主力部队却在徐州闲着没事。当这些
部队终于出动时,他们也像往常那样,动得太晚,太慢,他们的车辆拥塞在
城外公路上。然后按照久享盛名的游击战传统,他们被追赶,被包围,在陈
官庄被一点一点地吃掉——所不同的,只是这次交手的地方是一个总共有
100 万人投入的广阔的战场。
政府的指挥官们从没有学会有关速度和果断的课程,而这是他们的对手
早就精通的。但是政府的指挥官们对机械化部队作战和使用空中力量,又缺
乏充分理解。因此,他们决不可能从这两个他们完全独占的方面得到应得的
好处。他们的防御之所以很糟,不仅是因为相互不团结和犹豫不决,还因为
战术计划不当、情报和后勤支援不充分。结果,他们发现自己屡屡遭到袭击、
被围困和难以调动。他们在这一战役以及其他战役中的表现,使一位最忠实
地支持国民党的美国人威廉?C.蒲立特的判断更让人信服,“面对 200 多万
人的共产党军队的进攻,政府方面没有任何一个将军具有处理全面后勤问题
的军事素养和专门技能”。①
相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司令员能面对变化着的战场形势通权达变。在


① 惠策恩和黄震遐(音):《中国统帅部》,第 178—186,240—243 页;西摩?托平:《在两个中国之间
的旅行》,第 24—48 页;毛泽东:《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355—1357
页;《中国内战》,第 157—160 页;《中国的军事战役》,第 161—164 页。
① 《蒲立特给对外经济合作(中国)联合委员会的报告》,第 80 届国会,第二会期(1948 年 12 月 24 日),
第 12 页,引自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第 491 页。



把战地灵活性提高到防御战最高技巧的战略的运用中,他们合作多年,从而
最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接着,他们又成功地将这些原则运用到规模日益扩大
的进攻性作战中。民众的支前网尤其是他们取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要素。马
车、独轮车和扁担成了共产党供应线上的主要运输工具,它突出地应验了一
句古老的格言,原始的东西,只要用得上,就比用不上的现代化东西好。共
产党人在最近便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基础上,精巧地制成了他们的战争机器。
其结果是,他们的民众人力网络为维持他们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后
勤和情报支持,最终使政府军原先所享有的人数、训练和物质上的优势化为
乌有。
更一般地说,随着共产党人在 1947 年不停顿地展开进攻,政府的司令官
们就陷入了消极防御的战略,再也没有摆脱。1946 年曾被他们逼得全线退却
的敌人,一旦开始转入全面反攻,他们便茫然不知所措。撤到城里的陈旧习
惯一直支配政府军的军事思想,当共产党在战场上的行动已使这种作战思想
过时之后很久,也还是如此。而当政府军终于出城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