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喋血中原 >

第5部分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喋血中原-第5部分

小说: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喋血中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典韦来说,现在是爹亲娘亲不如曹操亲,典韦能干也能吃能喝,一个人能顶得上几个人的饭量酒量,没当兵时娘老子啥时管过酒足饭饱?而曹操却是酒管够、肉管饱,不为他拼命为谁拼命?曹操当然也没拿典韦当外人,这次曹操去兼职夜袭队长,也照例把典韦带在了身边。

  与曹操身边的武人才典韦相比来说,吕布现在身边的文人才则更要重要得多,这就是兖州军叛乱的主谋陈宫,陈宫我们前面简单介绍过,其人嫉恶如仇,且又多谋善断,尤其是极为熟悉曹操的作战习惯,对曹操本人以及青州军更是了如指掌,现在与勇冠天下的吕布合作共事,可以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可惜现在的吕布还未能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

  濮阳城里,陈宫对曹操亲率大军来攻濮阳甚为忧虑,他对吕布说:“曹操为人奸诈无比,作战经验极为丰富,将军万不可大意,尤其是曹操行事,为达目的向来不择手段,从不知道义为何物,偏又极会收买军心民心,现在他依仗人多势众,来犯濮阳,势必不达目的不罢休,如被他大军围困了濮阳,我军兵力无法展开,局面将大为不利,将军还是及早出城,以将军擅长的机动作战与之角逐于旷野,方是取胜之道。”

  吕布不以为然:“舍坚城不守,而与敌较脚力,岂非痴呆?待曹操攻城之时,我西部偏师动出击其侧背,我提大军迎头痛击其主力,曹操就是天神临凡,又能何为?”

  “我担心的正是西部偏师落单,曹操如先以主力围攻,其势必危,一旦将军救之不及,该军休矣!”陈宫还是极力动员吕布出援该部。吕布倒也对陈宫言听计从,答应明天便亲率大军接应该部靠拢濮阳。那曹操远师疲乏,总要略微休息人力马力吧?

  谁知一夜未过,天未放亮,西营的少许残兵已飞骑逃回濮阳:该部已尽毁于曹贼也!

  陈宫马上意识到:这是曹操本人所为,符合他惯于亲自冒险的性格,但长途奔袭,兵力决不会多,只不过打了西部驻军一个措手不及而已。便力主吕布立即出动,围截曹操的袭击部队,击败曹军,在此一举!

  吕布大怒!这曹操也太过目中无人?随即亲率濮阳全部主力,舟马并举,杀向曹军。

  而曹操在偷袭吕布的偏师得手后却是大意了,全歼敌军后并没有及时退军,被缴获的敌军辎重耽误了时间,毕竟那也是曹军最为迫切需要的东西呀,等发觉吕布大军已截断归路时一切都已经迟了。

  无奈何,只得以敌之残寨为工事,组织士兵尽力防守待援。谁知陈宫早已将重兵部署于曹操大营方向,当地又水网密布,绝不利于曹军的救援突击,一上午的恶战竟然使曹操与主力越离越远,曹操快绝望了。

  那吕布偏又发起了恨,亲自跃马持戟,疯狂冲锋,曹军的确无一人是其对手,眼看便要被吕布冲破竭力组织的防线,曹操只得避入来时乘坐的小舟之中,只是两岸箭弩如雨,船上的士兵瞬间死伤过半,小舟却是寸尺难移。

  水路是冲不出去了,曹操只得舍舟上岸拼命,自己亲自出马带队冲杀,眼见得越杀敌军越多,自己的残部竟然被敌人围了个水泄不通,那吕布反而更加耀武扬威,胯下的赤兔马竟如血染,来往驰骋,自己的将士遇之无不一合毙命,士兵们越来越少,难道今日的曹操反成了被猎杀的懦鹿?

  坐以待毙的绝不是曹操的性格!紧急组织敢死队,典韦第一个站了出来,但此时仅能集起十余人而已。

  十几名勇士扔掉了盾牌,身披两层重甲,双手舞动长枪,典韦双铁戟开路,全然不顾势若飞蝗的箭矢,径直向前冲杀,挡者无不披靡,有时敌人七八杆长矛一起捅来,典韦情急拼命,一戟扫过,竟然立断群矛,敌军大骇,纷纷避让。

  十几人舍命护住曹操且战且走,吕布亲自督军从背后围了上来,众人大为恐怖,急忙招呼典韦回身应付吕布,那典韦正舍生忘死于前面开路,怎能回过身来?就是连回头看一眼也没有瞬隙!

  只听得典韦大喊:“敌人到十步距离的时候告诉我……”

  话刚落音,众人已经齐声高呼:“已经十步了!”

  “五步时再告诉我!”

  左右大喊:“已经到了背后了!”

  典韦忽得猛冲几步,前敌避退不及,被戮数人,突然转身,手中却多了十数支几寸小戟(袖珍型的?)!随手而发,一戟一命,所追之敌无不应手而倒,别说一般追兵,就是那吕布也不免心惊,不敢近前了。

  主帅却步,吕布军士气大为低落,真豁上与不要命的人去拼命毕竟没有几人,曹操万幸随典韦冲出了重围,再加上天色已暗,总算又一次天不灭曹,被曹操逃出生天,陈宫之灭曹大计竟被典韦毁之于一旦,谁说傻哥不是金贵人才?

  首战吕布就这样以惨败收场了。当晚就有濮阳的田姓大户派人给曹操送来降书一封,申明在濮阳城中尽受吕贼淫威,征粮索财实难聊生,素来仰慕孟德公已久,愿以献城作为进见之礼,举族投效义师!并约定时间,定好暗号,接青州军入城。

  这田氏乃濮阳之大族富户,名声甚佳,不会以全族性命当作儿戏,应该尽可以信得。这实是如同吕布凭空得州牧一样,是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曹操当即决心孤注一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破濮阳,速战克敌,夺回这个战略要地!

  这其实是吕布给曹操挖好的一个大陷阱,当然还是陈宫的建议:对田家施以淫威是真,却不是征粮索财,而是以田家全族性命为质,迫使田氏送上诈降书信,要赚曹操入城,让曹操自己送上门来,完成不用巡航导弹的“斩首行动!”

  而曹操的确是配合了吕布的工作,坚决拒绝了众谋士及所有将领的劝阻,一定要再次去兼任突击队长,连别人替换他都不干,理由是:

  “既然有风险,那就该派别人去冒吗?胜败在此一举,我身为主帅惜命不肯冒险,谁人愿意出死力向前?” 。 想看书来

第十章 尝了一回做俘虏的滋味
“无间”一词子金山一直没查到准确出处,只知道是出自于佛经。《法华经》《俱舍论》《玄应音义》等佛经中提到无间时都是把它用在地狱前面,成为一个专用名词,又被译作“阿鼻地狱”─那是音译,“阿鼻”的意思就是无间。

  在无间地狱之中,永远没有任何解脱的希望,除了受苦之外,绝无其他感受,而且受苦无间,一身无间,时无间,形无间。香港电影《无间道》一推出,无间这个词就变了味道,观众们不去体会编导起这个片名的深意,而是顺手牵羊把这个词偷过来用作了“卧底”的代用词,而且获得了包括子金山在内的普遍认可。

  大概是因为《孙子兵法》十三篇的最后一篇是“用间篇”的缘故,子金山的这位前辈本家把这个“间”字一气侃了五百余言,却并没有提到“无间”的“无”字呀,无,不就是没有么?跟“间”搭配在一起,不就成了零距离接触的意思了吗?例如:亲密无间。

  不离题千里地胡侃了,反正现在大家都明白子金山嘴里出来的“无间道”的意思,可惜濮阳城外的曹操却没明白吕布这次“无间道”的意图之所在,依旧兴奋地按约定时间率军进了濮阳城。

  濮阳城内吕布的大军早已做好了关门打狗的准备,并专派了见过曹操的士兵盯住了城门,眼见得曹操一马当先率部进了濮阳城东门,万事大吉!开始捕杀行动吧!

  曹操刚进濮阳东门便发觉了情况不对,空荡荡的大街上人影也没一个,就算是三更天也应该有守军吧?不好!上当了!亟待掉转马头退出东门,却已迟了,东城门瞬间火起,烈焰顷刻冲天,退路已经不存在了。

  耳听得城内呐喊四起,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捉曹操啊……!”

  凶险万分,来时瞬间,来得那么合理,来得那么突然,似春天一声惊雷,唤醒了万虫踊动出土,只不过那是吕布的万千军丁;又如春天里的一把火,火光熊熊照亮了我,只不过此时的曹操最恨的就是东城门的那把火。

  关键时刻,方显出英雄本色,危机之时,才考验将军风范。现在最需要什么?是将军的镇静,对生死的无畏!陷入死地的士兵们在看着自己的将军,心胆俱裂的左右在盯着主帅的举止,围捕的吕布大军已经逼近了!现在,曹操你还能做些什么?

  别慌乱,要镇静,将士们,濮阳城我们地理透熟,且随我杀遍四城,搅他个地覆天翻!两军相逢勇者胜,将生死置于度外才会更安全,举起你的刀吧,那就是我们的路引,催动我们的战马,让我们共同迎接明天!—还能看见天明吗?

  这时候口号喊得再响亮也没用了,树倒猢狲散的普遍现象在此时最易重复续集,士兵们几乎一哄而散,左右的将领瞬间仅剩了几员,曹操心里那个苦啊!

  举城喊杀烽火路,满目刀光映天明。

  这一刻,曹操看到了什么?是娇柔慈爱的妻子?还是秀色可餐的美妾?或许是年仅七岁的幼子?也可能看到的是徐州十余万百姓的冤魂,更应该看到的是那塞断泗水的浮尸!这一切,都不得而知,只记得: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好一个将来的魏武,心中只存一念:冲出去!

  曹操现在理智极为清楚,什么杀遍四门?待在濮阳城内,自己就是待宰的兔子,连拼命的资格也是没有的,唯一的生机就是从哪里进来得从哪里冲出去,越是烟火弥漫之处,自己趁乱逃生的机会也就越大,不过,如果没有将士们往四门乱突,那也是没有成功的可能的,只要自己这个目标一旦被吕布军盯上,那就只有等死了。

  身边还有数名亲信将领,这样更好,人少目标小,便于趁乱接近燃烧的城门。谁知刚调转过马头,一大批吕布的铁骑便将他们包围了。

  “放下武器!缴枪不杀!”—不对,那时候没那玩意儿,是子金山小时看战斗片过多的原因,应该是—“早降免死!曹操在何处?”

  随着曹操眼色暗递,几个人抛弃了手中的刀枪,大家都很明白,只要扔得慢一点,就会瞬间变为肉泥,首先要活着才有机会,没有人愿意马上变为养狗的饲料。

  天色昏暗,吕布的骑兵们没有像曹操在徐州时那样以杀俘泄愤,这时候中国历史轨迹的改变其实就在这几个士兵的一念之间,万幸,大家的关注点都在还不认识的曹操身上,来了个战地突审:

  “曹操现在哪里?”

  曹操抢先招供:“刚离开,那不?前面骑黄马的不就是曹操吗?”

  随着曹操手指的往西一指,大家全体兴奋了,捉住曹操?那是多大的功劳啊?砍下一条腿来也会奖励个将军吧?随着几个性急的骑兵催马而去,没有人能沉得住气了,抢功就是抢官抢钱,谁不争先恐后?必要时连自相残杀也是顺理成章的。

  还是天不灭曹那句老话,不但想捉住曹操他们几个的骑兵一哄而去追赶那骑黄马的曹操,连在东门放火的士兵也猜到了大家向西追赶的是一条大鱼,不约而同地脱离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一起追向曹操—捞外快去了。

  大好时机,此时不走,更待何时?曹操催马直奔着火的城门,急磕战马穿火而过城门之时,一根被大火烧断了的横梁从城上呼啸而下,恰横在曹操的战马胸前,又过不去了!

  曹操情急之下,还顾得什么烧伤,什么手疼?以手托住火梁方使战马得过:一种说法是一个叫司马楼异的部将把跌下马的曹操扶上了战马,并且地点也挪到了白天的战场之上,此说可信性不大,战场旷地,何来得专烧曹军的大火?战场经验丰富的曹操岂能连一点防卫纵深不留?任由吕布军这么轻易地突入中军?

  还是采用《献帝春秋》的记载:曹操就此突出了濮阳东门,回到军中,才痛心将士尽折,再战吕布就这样以完败收场。

  这仗还能继续打下去吗?一因吕布的旧日威名,二因曹军的昨夜新败,众将士惧意无不显示在了脸上,大家现在考虑的是:能全师而退吗?那勇冠天下的吕布怎会就此罢休?欲轻松地脱离战场?估计只能是曹军的一厢情愿了。 。。

十一 濮阳解围靠“蝗军”
人逢逆境时都会做出本能的反映,至于所采取措施的对错却就要另当别论了,大败后的曹操会作何选择呢?

  面对将士们对吕布的恐惧心理,曹操忍住被烧伤手臂的剧疼,巡查各营,振作士气,回到军帐,召集谋士、众将,宣布了他明天的行动计划。

  将军们实在对吕布有着不好意思说出口的畏惧,谋士们对新败之战局也着实无什么取胜良策,不过大家有一点能够确定:尽快与敌脱离接触,以便整军再战。

  用不着与部属们商量,曹操直接宣布了作战命令:全军马上行动,备好攻城器具,连夜出发,包围濮阳,再战吕布!将士们听后几乎晕倒了。

  没有人表示反对,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没有人能提出更有效的取胜方略的时候,绝对信任自己的领袖就是胜利的保证,有时候人也是需要一点盲从精神的。

  濮阳城内,吕布摆开了庆功宴。虽然没有达到初战的最终目的,但一场大胜还是极大地振奋了全军的士气,之前对曹操的迷信立马转到了吕布身上来了,吕将军的确名不虚传!大家觉得这次的老板可算选对人了。

  吕布准备接受陈宫的建议,不给青州军以充分的休整时间,明天便亲率主力出城,迂回向青州军的背后,待曹操不接受教训再来犯城时从背后给曹军一击,彻底打掉曹操再战的勇气!这个计划是根据吕布的猜测做出的:估计曹军经此大败,非休整三至五天不能再战。

  陈宫曾作为曹操充分信任的部属,对曹操的性格、心理及作战方式极为熟悉,他告诉吕布:曹操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很可能现在就在做再战濮阳的战前动员,不会给濮阳三五天的备战时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