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草清 >

第178部分

草清-第178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熟悉李肆,虽然可能与李肆有过来往,但此刻是敌我之势,他绝不敢懈怠。

康熙就将满丕升为湖广总督兼管江西提督事,统一调度三省之军,掌握正奇两面。同时由南书房直发廷寄,授他征剿方略。目的就是两个字:暗战。

“不散朝廷名义,只为直击李肆,若是事成,再起大旗。若是事滞,尚可全朝廷颜面。”

这是南书房向满丕递过去的暗谕里写到的话,还要满丕回奏折后再缴回这暗谕。

总之康熙的设想是,在可控的范围里,狠狠打击李肆,如果效果出来了,就明里征讨,如果效果不好,目前这面上的和缓之势还能保住,继续温病调理,如果失败……不不,他康熙这几十年来,战无不胜,算无遗漏,怎可能失败?

“李肆之军强悍,须得重兵相击,满丕集三省绿营,怕也难握稳胜之局。”

“知兵”臣子很担忧,之前广东传来的消息,李肆的兵,一个能打五个,他出动一万,五万才能抗衡,要稳胜的话,没十万可难有把握。

于是有臣子就建议,让广西出兵北路,加强湖广,福建和广东本地也一起动手。

这个建议很好,但是得看时机。如果动手太早,李肆没出广东,就察觉到动静,如此四面围剿,他径直就在广东举旗了,不就等于明里征剿么?到时候广东打成白地都还是小事,如果他出海泛洋,甚至跑到台湾去折腾,南方可就永无宁日了。

康熙把广东福建一路的行动规划为第二阶段,他苦口婆心地教诲臣子,这是一场有限之战,是不是要变作全面征剿,得看第一阶段的结果。如果李肆在第一阶段遭了重创,再启动第二阶段不迟。

“治大国如烹小鲜,清毒瘤也是如此道理,诸卿要以大局为重,万不可逞一时之快。”

康熙在暗谕里如此训导参与此事的督抚要员,他自然想不到,这样的局面,本就是李肆刻意为他营造的。

韶州城南芙蓉山,李肆站在山腰,用望远镜观察地形。武水在西,浈水在东,像一个T字,在芙蓉山北面偏东七八里外汇和为北江,山下东北就是韶州城,四周山峦丘陵环抱,把地形切割得无比零碎,也就是北面黄岗山东西两面,以及芙蓉山下,韶州城外有大片开阔地,这战场有些头疼。

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打一场有限之战,将清廷和康熙打痛,不仅能震慑广东人心,还能争取更多的时间。这是李肆的目标,这样就能避免被动,主导局势。

可战场的选择却有些犯难,最终决定还是在韶州,深入江西的话,后路要被湖南来的清兵截断,缩得太里面,清兵未必会全军扑下来。而且这一战必定有两个战场,如果离英德太远,有什么意外,还不好兼顾。

“为什么不直接占了韶州城?引敌人聚在城下,一举歼灭!”

吴崖不甘心地问着,山下一两里地就是韶州城,据城诱敌很方便。

“这是留给他们的坑,怎么能占了呢?”

李肆从军事层面上做了回答,而在政治层面上,他也不能占,这就是明反,清廷的面子怎么也难抹下,有限之战就要变成全面大战。

啪啪的零星枪声从北面传来,那是游哨在驱赶清军的哨探。韶州城里,白道隆面无表情地对韶州知府陈训说:“开始了,我们……”

每响一枪,那陈训的身子就要哆嗦一下,可他脸肉却是紧紧绷着,向北拱手说:“下官舍却性命,也要守住韶州,以报皇上天恩。”

白道隆翻翻白眼,把剩下的话吐了出来:“我们……老老实实看戏吧。”

他很彷徨,可对象不是李肆,而是朝廷。之前多番运作,都没能调离韶州镇,原因居然是朝堂在康熙颁布了“温病调理”的“李肆攻略”后,认为韶州是李肆的巢穴,贸然更换韶州总兵,难保会引发李肆的疑惧,从而坏了大局。

所以白道隆继续当一块膏药,死死贴在韶州,还领了康熙的暗喻,要他“镇之以静”。

白道隆却是清楚,他也只能静,想动也动不了。他的韶州镇标,三年来在英德跟李肆“相濡以沫”,已经被侵蚀得不成样子。名册上虽还是足员,可三年里的缺员不仅一个没补,还因为李肆的拉拢,不断出缺,三个营的实际兵员估计就七八百人。

还不止如此,左营基本完全是李肆在操纵,中营周宁还被诓去参与了袭杀王文雄的滔天大案,不必李肆动什么手脚,军心早就散了。右营情况好一些,也就能出动个两三百人,当当他的护卫,在这韶州城里装装样子。

得知战事将起,白道隆深刻领会了康熙交代给他的任务:存在就是胜利。

白道隆也知道,李肆对这什么韶州城可没兴趣,一直以来,他对占地据城都没兴趣,所以在韶州城里看热闹,应该是最安全的。而他自己的前途,就得看这一战的结果。想到前途,白道隆很彷徨,因为他隐隐觉得,朝廷要败了,自己才可能有前途,李肆要败了,自己估计还要遭清算,纠结啊……

刚才那阵枪响,跟他的韶州镇标,跟韶州练勇,乃至跟广东官兵都没关系,那是湖南兵的先锋。

十月初四,李肆聚兵韶州外,未及“流窜”江西,就被湖南兵拖住。十月初五,江西兵自东北而来,李肆应变不及,龟缩南北两处山头。十月初六,负责前线指挥的湖广提督高其位领督标提标万人到达,观察了战场形势后,兴奋地给满丕发信说:“开门大吉。”

第二百四十八章 空前的压力

长沙,偏浣巡抚衙门外,兵丁肃立,刀枪如林。衙门里,第一进的照壁前还立着上百官员,惨呼声不断从里面传出,这些官员冬帽上的翎子也都抖个不停。

“长沙府王宾!”

一个戈什哈叫着,站在那帮官员前的王宾转身对众人道:“王某进去劝劝年宪台,大家休得慌张。”

官员们松了口气,王宾是长沙知府,他说话,那年羹尧怎么也得听听吧?这家伙初上任,就把按察使拉进巡抚衙门,以“通匪资敌”之罪,杀了一圈官,不过几天,就得了“年屠夫”的名号。

一颗心稍微松动了点,就听里面传出高呼:“我是四品官!你敢杀我!?”

冷厉的沉喝跟在后面:“本宪行的是军法!管你几品!来呀,速速取下他的头颅!”

该是他的亲兵直接动手,不过片刻间,又一声凄厉惨呼响起,照壁外的官员们几乎都瘫软在了地上,这年羹尧,连四品知府就能当面杀了!

“这个……什么罪名……”

正堂门外,跟年羹尧分坐左右的按察使早已满额汗水,地上那具具无头尸身,他根本不敢抬眼看,之前年羹尧一口气杀了十多个跟广东李肆有牵连的知县佐吏,他还能强自稳住,帮着年羹尧找借口。可现在年羹尧一句话就砍了长沙知府的脑袋,他不得不艰辛地憋出这一句。

“湖南义商于颂行刺李肆未果,这王宾将于颂绑了送回广东,难道不是资敌,不是通匪!?”

年羹尧冷冷说着。

“可……可现在不是战时,皇上都在说,要以大局为先。”

按察使不甘心地顶着,他跟年羹尧可不一样,万一要算后账,他得先抹清,所以必须逼年羹尧把态度表坚决。

“暗战,那也是战!”

年羹尧哼了一声,再不理他,此时一个亲兵上前附耳,年羹尧指指侍立的一人道:“元方,你继续”,那是他的幕席胡期恒,此前是夔州通判,他转任偏浣巡抚,就将胡期恒也带来了。

进了内堂,一个人纳头就拜:“小人庞泽盛,兄长为那李肆所害,愿附骥宪台,替兄复仇!”

年羹尧径直问道:“你说你知李肆内情,还募了红苗?”

庞泽盛叩头应是,年羹尧挥手:“本宪保举你一个千总,带上你的苗人,就跟在抚标下行事。”

他朝外招呼:“李卫!”

穿着一身四品官服的李卫进来了,他得了衡永郴桂兵备道的职衔,跟着年羹尧一同行事。

“你来问他那李肆的内情。”

年羹尧把庞泽盛交给了李卫,然后又招呼了一声:“岳钟琪!”

一个壮实的年轻军官踏步而入,朝年羹尧利索地打千行礼,头也不抬,就等接令。

“苗兵也归你统带,此番出兵韶州,好好用上!”

岳钟琪应着嗻,等他们都退下了,年羹尧绷着的脸肉渐渐散开,化成浓浓的不甘。

“那陈元龙,该死!”

年羹尧没能抢着独掌一路的职权,在广东周边几省的巡抚里,他资历太浅,年纪太轻,只被满丕委以靖平后方,筹办粮秣之责,同时还要将自己的抚标交给高其位统带。

相比之下,广西巡抚陈元龙就不一样了,他不受满丕节制,独自领下了自连州抄袭李肆后路的重任。可在年羹尧看来,那陈元龙不过一腐儒书生,根本掌握不了这一路“奇兵”。

“只盼这岳钟琪,能经得住这番大阵仗,能顶得住高其位的压力。”

尽管只是后方襄赞,可年羹尧依旧不死心,千方百计要寻找建功的机会。这岳钟琪是昔日四川提督岳升龙的儿子,在松潘镇屡建战功,是个勇将。他调任偏浣巡抚后,就将他调到了抚标中营,指望倚他为刀。

“希望赶得及吧……”

现在抚标还没出发,不管是李肆胜,还是高其位胜,都不是年羹尧希望的。

“还不够呢……”

韶州芙蓉山,得了最新的探报,在军令会,吴崖摇头说着,他还不满意。

现在是十月初九,高其位在芙蓉山西北十里,黄岗山西面八里处的黄朗集扎营,手下除了督标提标,还有镇竿镇、永州镇两镇的镇标。另外还见到了江西提标的旗号,江西兵很辛苦,李肆占了黄岗山,正好占住武水浈水交汇处的制高点,不敢直接泛舟和高其位汇合,只好从仁化县绕道丹霞山。

算下来现在聚集的清兵数目已经超过两万,这只是十来天功夫,康熙时代的清兵,至少在调动速度上还保持着正规军的水准。

“本就是等着他们,只是……四千对两万,感觉有些吃力。”

张汉晋捏着下巴,有些忧虑。

这一战,李肆只出动了大半中营,外加北营两翼,还不足四千人。加上以守为攻的战略,预想是要面对十倍之敌。

让张汉晋忧虑的是,这种地形,不适合他们这种火枪兵发扬火力,以往的大宽面浅横阵没了用处,虽然火炮有了增强,但具体会打成什么样子,心里没底。

吴崖、张汉晋、方堂恒、罗堂远等人看向李肆,却见他正盯着冬日平缓的江水出神。

“我是不是太自大了?”

“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这一战的局势能不能控制住?会不会打成全面之战?”

李肆这时是在紧张,保卫李庄,李塘对战杨春,迎击王文雄,从几十人,几百人到千人,现在是几千人。以往是一个战场,现在是两个,不,三个战场。以往是单纯的军事,现在是政治带军事一起。

所以他紧张了,工商之事,前世所知的那点皮毛就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而文化思想,更是他以前所专注的方向,自己有所心得。但在这军事上,他只是个军迷,连专业外行都算不上。他的军队扩充太快,战斗规模也次次升级,前一次的经验都应付不足,远没满到能支撑他压住这压力。

更要命的是,还没人能把他的压力分担下去,他得承受一切。即便只以军事论,他这个团队还太稚嫩,人才太少。能充任参谋长角色的贾昊在白城坐镇,能充任副手,观察和稳定军心的范晋在青浦坐镇,严三娘……不,这次他依旧不理她的抗议,不准参战,甚至都不准她在白城乱动弹。

“针对这样的地形,制定的作战方式,到底能不能奏效?”

“这一仗,是不是打得太仓促,原本该没这必要?”

压力汇聚而起,最终形成的就是这些怀疑,进而让他决心晃动。

“总司,白城来信!”

气氛正凝重时,李肆收到了好几封信。

“夫君为天下,为黎民而战,妾身等无力相助,仅以家宁人安为报,盼夫君勿为妾身等为念。”

这是三个妻子的信,就劝他专心打仗,正文该是安九秀写的,信末则是她们三人各自的签名,三种不同的香气混在一起,让李肆的心也隐隐迷离,滞重的胸腔也松缓了不少。

“箭在弦上,心在靶上。”

这是段宏时的信,就八个字,李肆微笑,压力再缓解了几分,开弓没有回头箭。

另外还有关凤生、田大由的信,都是说大家都在准备酒宴一类的话,在他们看来,李肆战无不胜,青田司卫有如天兵,多少官兵来也是白搭。

刘兴纯彭先仲的信更坚定了李肆的必胜决心,广东本地人也都从各个渠道侧面知道了这一战,不少人都希望李肆能赢,打痛了朝廷,他们头上的天能更明朗一些。更多人则是抱着置身事外的心态,甚至好赌的东莞人还开了赌局,给出的赔率是,李肆一,官兵五,就如同现在的兵力对比一样。让李肆又是好笑又是摇头。

甚至李朱绶还来了信,提醒他广东官员有些异动,估计是想看这一战打成什么样子,然后好决定是不是趁火打劫,将广东的局势翻过来。从这信里就能看出,李朱绶也是看好李肆,对这一战抱有信心。

“确实有些麻烦……”

李肆这么说着,让众人心头也是一沉,总司信心也不足了?

“告诉那些神枪手,认清了官服,千万别再打死一个提督,不然康熙那张老脸可挂不住了。”

李肆这么说着,愣了片刻后,大家一起笑出了声。

“可不能光看兵,除了神枪手,我这还有秘密武器呢。”

炮翼的翼长罗堂远拍着胸脯,信心满满。

“李肆绝对没有一万兵,看他现在这营帐,最多不过四五千人,等江西督标和年羹尧的提标到了就动手!”

高朗集一侧的山头上,高其位放下单筒望远镜,也是信心满满。

“兵少,还分作两处,缩守待攻,地势凌乱,不便枪炮发挥,桩桩劣势,他都占全了!这就是个根本不知兵的懵懂傻子!”

他歪嘴笑着,就算枪炮犀利,可在这些劣势下,怎么也难挡他五六倍军力的冲击。想必那李肆,是把他当作王文雄那样的莽汉了吧。当年他高其位在湖南跟吴三桂恶战无数场,枪炮早就见识惯了,之后更是专任火器营操练校尉,对火器再熟悉不过。

若不是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