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一部诡书争天下 >

第4部分

一部诡书争天下-第4部分

小说: 一部诡书争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教导吕蒙,让吴下阿蒙这个粗人发奋读书,令人刮目相看。重用资历浅,没学历的吕蒙,奇袭荆州,杀得天下无敌的关羽败走麦城。

  孙权独具慧眼,力排众议,大胆重用年轻书生、没有战功的陆逊,给他运筹帷幄的场所,彝陵以少胜多,陆郎败先帝,火烧七百里连营。

  三国三大战役,三次决定命运,改变形势。

  官渡之战决定曹操控制北方的形势。

  曹操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拿下荆州,统一天下的趋势似乎势不可挡。然而江东子弟兵赤壁一战,终结了曹操统一北方的趋势。

  刘备占荆州,连下益州、汉中。关羽围攻樊城,水淹七军,天下震动,曹操恐惧。刘备大有问鼎中原的趋势。

  又是江东子弟兵奇袭荆州,又在彝陵一战,终结了刘备问鼎中原的趋势。

  三大战役,有两大战役是江东英杰的杰作,两次决定天下大势。

  江东领袖孙权,堪称英明,拥有扭转乾坤的大手笔。他虽然用兵、用计,不如曹操、刘备、诸葛亮;但他会用人,是把用人这最难的高层次诡道运用自如的天才。他真正做到兵家诡道铭言: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他知人、善任、不疑,难能可贵。他从不干涉将领指挥。

  而那个被尊奉为智慧化身,诡近于妖的诸葛亮,却不能很好掌握用人这最难的高层次诡道。他错用马谡带兵,失街亭;不信任很有军事才能的魏延,不采纳魏延出奇制胜,奇袭长安的建议,错失良机。他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虽然呕心沥血,却不善用人,比孙权的用人本领相差甚远

  可是孙权也以貌取人,见到潇洒帅哥周瑜、陆逊,就舒服;见到相貌丑陋、道号凤雏的庞统就不喜欢。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孙权却看走了眼,失凤雏安不了天下,只有“坐断东南战未休”啦。

  英明的领袖也会犯错误而且犯大错误。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桃园结义藏最诡(2)
桃园结义藏最诡(2)

  话说回来:刘备一登场,就玩出最诡。

  刘备见到那个杀猪好汉张飞,劈面喷出大话:“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他见到关羽,遂以告之。

  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忠君就是爱国的思想根深蒂固,在人们的意识里,汉朝国家就应该姓刘,换了旁姓一准是国贼,天下共诛之。那个姓王名莽的人改制代汉,结果落得脑袋搬家的悲惨下场;那个贩子刘秀,宣称自己是汉室宗亲,打出复兴汉室的大旗,聚集了大批忠君爱国者,当了皇帝。

  君权天授的文化,让皇家具有魔力,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日本,皇军官兵着魔般效忠天皇,爆发出疯狂,令人恐怖。

  刘备具有政治头脑和权谋,扯起汉室宗亲的大旗,当唬人的虎皮,上来就唬住了忠君爱国英雄关羽、张飞;也许关、张被刘备的大耳猪憨面相给迷惑了,以为他不会撒谎;在一无证据,二无人证的情况下,就相信他的话,甘拜他当大哥;刘备也为今后登上政治舞台树立起光辉形象。

  卖草鞋的刘备,真是汉室宗亲吗?那只是他自己说的,并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也无有力的证人;可能是“水货”。也许他不姓刘,是“赝品”。元朝人韩山童,就宣称自己是姓赵的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聚众造反,点燃反元大起义的烈火;清朝也有人冒姓朱,自称朱元璋的后代,打出反清复明的大旗。

  在那个年代,人们喜欢为成功人士整出个高贵血统;曹操是宦官养子的儿子,天下人都知道;刘备汉室宗亲的血统无人知道。江东名士陆绩硬说已事业有成的曹操是西汉开国功臣,当过丞相的曹参后代,公然造假;质疑尚未成功的刘备“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履之夫耳。”,要打假。

  刘备之所以敢凭空称自己是汉室宗亲,因为他诡精,深知在那乱世出英雄的年代,要敢想敢说敢干,成者王侯败者贼。成功了,说是就是,不是也是!失败了,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刘备成功后,也无人在怀疑他是汉室宗亲了,更没有人敢“打假”了。

  刘备一登场,就施展权谋,宣称自己是汉室宗亲,为将来名正言顺地树起复兴汉室的大旗,招揽天下英雄做好准备;真可以说是高瞻远瞩的大谋略。

  这种谋略在当今仍然广泛运用,而且很有效。共产党在夺天下时,毛泽东认识到以建立社会主义的旗号,争取不到广泛的支持;他不打列宁的旗号,而高举孙中山新三*义的旗号,宣称继承孙中山的遗志,实行新*主义革命。

  在商业竞争中,有商家打出正宗百年老店、百年名牌、祖传秘方的旗号,招揽顾客。

诡道两招:战胜强敌的艺术(1)
诡道两招:战胜强敌的艺术(1)

  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三十六计是诡道的实用。

  兵法所说:示弱于敌与围师必阙,属于三十六计中的欲擒故纵。

  历史上的刘备,不愧是一代枭雄;他不只是高举道义大旗的旗手式领袖,也是在战场上浴血搏杀出来的马上皇帝。

  《三国演义》在开篇第一回合的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就让刘备表现出枭雄本色,展现军事才能。

  刘备投奔幽州太守刘焉,首战:张飞、关羽斩杀黄巾军将领邓茂、程远志,初露锋芒就展现出“于万军阵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本色。

  刘备奉命与邹靖率兵去解青州之围,黄巾军人多势众,刘备兵少难胜。憨厚相藐的刘备很懂诡道,深知要遇强智取,出奇制胜:“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

  刘备玩出“示弱于敌”的兵家诡道,利用山隘狭窄,设下埋伏;他诈败诱敌,关、张率伏兵杀出,大败黄巾军。

  刘备初露枭雄锋芒,《三国》有诗为证: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第二回:刘备又跟随朱隽围攻宛城的黄巾军,宛城断粮,黄巾军请求投降;朱隽不允许。

  刘备说:“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

  朱隽批评:“彼一时,此一时也。昔秦、项之际,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故招降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惟黄巾造反,若容其降,无以劝善。使贼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

  刘备的主张,透露出他是刘邦那样的乱世枭雄。刘备只能怪自己当时心有余而力不及,不能实行这王霸诡道;让奸雄曹操实行,招降黄巾为麾下劲旅。

  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深知诡道的刘备,又向朱隽建议采用“围师必阙”的兵家诡道。兵法说:大抵围师必阙,阙之前多有险伏。这就是说,不要把敌人包围得犹如铁桶,穷寇勿逼,逼急拚命。按刘备的话:“贼乞降不得,必然死战。万人一心,尚不可挡,况城中有数万死命之人乎?”穷寇勿逼,围师必阙,不给敌人玩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家诡道。当年韩信就是玩这诡道,背水一战,打败围攻的强敌。留一个缺口,放一条生路;缺口处布下“口袋”,诱敌逃生钻“口袋”。

  朱隽采纳刘备的建议,用“围师必阙”的诡道,歼灭宛城黄巾军。

  《三国》描写刘备在剿黄巾时,连玩“示弱于敌”、“围师必阙”的诡道,还主张采用“招降纳叛”的政治权谋,告诉读者刘备绝非忠厚仁者,而是诡诈枭雄。

  “示弱于敌”、“围师必阙”的兵家诡道,不只是运用在军事上,通用于整个社会斗争。

  政治家采用“示弱于敌”诡道,击败对手。被选入《古文观止》的《左传》故事:郑伯克段于鄢,就是政治家运用“示弱于敌”诡道的典型例子。郑庄公接连向他的政敌共叔段示弱,设下“埋伏”,引诱共叔段来攻,钻入圈套,名正言顺地予以歼灭。

  还有精通阳谋的政治大家,采用“示弱于敌”的诡道,设下“埋伏”,引诱反对派毫无顾忌地攻击,彻底暴露;待到秋后算账时,“伏兵”杀出,一举歼灭。又采用“围师必阙”的诡道,留下“坦白从宽,检举立功”的缺口,瓦解政敌负隅顽抗的心理;张网以待,一网打尽,不叫有漏网之鱼。这诡道玩的,真是:前无古人,后难来者;登峰造极。

诡道两招:战胜强敌的艺术(2)
诡道两招:战胜强敌的艺术(2)

  《三国》中的司马懿,在与曹氏集团斗争时,先采用示弱于敌的诡道,不断退让,还做重病秀,蒙骗政敌;他布下“埋伏”,抓住战机,果断出击;司马懿又采用围师必阙的诡道,留下“去做富翁,享受生活”的缺口,引诱曹爽不做拚死抵抗,放弃带着皇帝奔许昌号召勤王的打算。阙之前有险伏,“伏兵”再次杀出,彻底打垮曹氏集团。

  其实曹操好可怜,绞尽脑汁用诡道,挟天子背负奸雄的骂名,生前没敢当皇帝,死后儿孙当皇帝,曹家后代皇帝又被别人挟持。看破红尘,还是不要太诡了,免遭报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太诡得多么伟大,都遭报应,不报本人,也报后代。还是憨厚些,为后代积点德。

  唉!身在充满诡诈的险恶“江湖”,不玩诡道生存都困难,就甭想成功了。

  当今商品社会,商战激烈。在企业之间的商战中,“示弱于敌”,“围师必阙”的兵家诡道也得到运用。讲一个故事:

  外国有A和C两家公司,是某行业的著名企业。一山不容二虎,两家激烈竞争,商战烽火燃遍全球。

  A公司实力明显强于C公司,两家都看上了能够引领时代潮流的某种产品,都要全力先发制人,抢先占领市场。

  A公司投入全力,决心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打垮C公司。一场为争夺市场的大决战,不可避免。

  C公司高层,面对气势汹汹的强大A公司,要么束手无策,要么主张先发制人,抢先生产出新产品,抢占市场。

  一个华裔经理主张后发制人,理由是:敌强我弱,而且A公司是全力与我决战,要抢先投入新产品很困难。即使免强抢先半步,在市场上立足未稳,就会遭到A公司的猛烈反攻。他如此这般向老板献上示弱于敌和围师必阙的诡道。

  C公司的老板堪称英明,不仅采纳了华裔经理的建议,还慧眼识英雄,“登坛拜将”,提拔华裔经理为总经理,挂帅迎战A公司。

  这个中国大陆移民的总经理,在C公司资历浅。C公司的“众将”心中不服,冷眼看他如何排兵布阵,怎样迎敌。

  华裔主帅按兵不动。

  商战规则:市场如战场。兵贵神速,先发制人,抢先用新产品占领市场,方能显示出新的优势,方能对“喜新厌旧”的顾客,具有新的吸引力。

  这个华裔主帅却违反常规,偏要后发受制于人。难道他不懂得:兵久士气泄,货老价格跌。

  C公司老板真是比较烦,告华裔总经理之声不绝于耳;董事们也纷纷质疑华裔总经理的能力,要求召开董事会,罢免华裔总经理……

  老板支持华裔总经理,利用其大股东的权威,在董事会议上力排众议。仍有人质疑:“他是中国大陆移民,中国大学的学历本来就在世界上得不到承认,而且他又不是学经济商业的。您凭什么认定他有经商才学和商战才能呢?”

  要真的做到用人不疑,实在太难了;何况当前形势:企业兴衰,在此一战。老板难免心存疑虑,找华裔总经理谈心:“你读过多少商业经济方面的书?”

  华裔总经理看出老板对其学历有疑虑,坦诚相告:“说实话,若说熟读商业经济方面的书,我不如哈佛等世界名牌大学的经济博士;但我熟读一部东方的古老诡道秘笈。”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诡道两招:战胜强敌的艺术(3)
诡道两招:战胜强敌的艺术(3)

  “请问那部神奇的秘笈,告诉你怎样战胜A公司?”

  华裔总经理分析形势:“A公司的实力明显强于我公司,敌强我弱,而且A公司是全力与我决战,要抢先投入新产品很困难。即使免强抢先半步,在市场上立足未稳,就会遭到A公司的猛烈反攻。”他主张欲擒故纵,后发制人,把怎样运用“示弱于敌”与“围师必阙”的诡道,详说一遍。

  老板英明,下定决心支持华裔总经理。

  A公司选择欧美市场为决战之地。一面厉兵秣马,把新产品大规摸投入生产;一面运用“兵先有声而后实”之法,大造声势;不惜花巨资大做广告宣传,花重金聘请明星做新产品的形象代言人。开新产品新闻发布会,请名人做秀;向社会名流赠送新产品的样品试用,租下各城市的展览馆展示新产品,请专家、记者写文章宣传。声势浩大,新产品还没有全面上市,就已经敲开市场大门,顾客期待新产品。

  C公司按照华裔总经理的部署,示弱于敌,只对外界说了句:我公司正努力推出新产品。暗中布下“埋伏”,在亚洲的工厂,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秘密生产新产品;分成组装件。又采用迂回战术,借道东欧E国的倒卖公司,以进口材料名义引入。

  A公司从市场反馈信息:C公司目前没有拿出任何新产品的样品;又了解到:C公司的一家西欧工厂正在研制新产品,处于试制阶段。决定:在C公司大批量生产新产品前,抢先投入新产品占领市场。

  A公司大举进军市场,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突然,一声“炮”响,“伏兵”杀出。C公司的各路销售战将带着新产品杀入市场,与A公司展开大混战。

  A公司的新产品生产成本高,加上先期投入大量广告宣传费用,产品价格高。它花大力敲开市场大门,C公司的廉价产品却大量涌入市场。两家新产品的质量相当,价格相差很大;顾客很现实,当然买C公司的新产品。

  A公司紧急应对:欧美市场的形势对我十分不利,趁C公司全力与我争夺欧美市场,无暇顾及亚洲市场,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