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徘徊的灵魂 >

第6部分

徘徊的灵魂-第6部分

小说: 徘徊的灵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户的考场,可不那么容易蒙混过关。
  “维权小组”客户一:“我们的强化复合地板居然是纸做的,你们开发商也太黑心了吧,要求更换,否则退房!”
  万科工程总监陈东彪:“我们用的地板确实是纸做的——强化复合地板学名叫做‘浸质纸承压复合板’,是一种新型的地板材料,防腐蚀、耐磨、防日晒,有质量保障。可以提供相关材料供您了解。”
  客户二:“江苏省标,卫生间的面积不得小于4平方米,万科却只有平方米,违反规范。要求退房!”
  陈:“非常抱歉,的确不符合江苏省标,但卫生间大了势必压缩房间其他部分的面积,而该房型总面积只有55平方米,比较有限。万科一点面积都没偷,全部交给客户,请斟酌这些面积的分配。另外,国家标准卫生间面积是不小于3平方米,平方米的设计完全能保证使用。”
  客户三:“马桶坑距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根据国家标准,马桶装好后,水箱距墙面的距离应该在1厘米以内,万科没有做到!”
  陈:“您确定国家规范是在1厘米以内吗?3厘米以内,都符合国家标准!”
  客户三:“呃,我们是故意考你的……
  客户四:“国家规定门扇下沿与地板间距为5~8毫米,万科的达到了1厘米,不符合规范,要求整改!”

南京光明标准(3)
陈:“对不起,为我们2毫米的误差道歉!是我们做错了,保证全部整改!”
  客户五:“我们的小户型,进户门设计为内开,平白多占了面积,要求整改,统一为外开!”
  陈:“对不起,如果都设置为外开门的话,对门两家同时开门会碰撞。对于长外廊,外开门也会影响通行,甚至有撞人的危险。因此不能同意这项要求,请谅解!”
  ……
  8月21日,集中交付之前几天,交付工作小组总指挥周俊庭穿着白袜戴着白手套走进11幢1102室……
  “我被震撼了,我被感动了,这是我加入万科15年来所看到的最高交付标准的样板房,
  我们的目标是让本次交付的产品全部达到11幢1102室交付标准,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什么要穿着白袜戴着白手套?——精细保洁的房屋,力求以最佳状态呈现给客户: 以白手套接触房屋内任何位置,不得有一丝灰尘;不锈钢龙头、台面等以清晰照出人面为标准;有阳台的门扇保持一拳宽的通风口,有空调机位的窗户留有一拳宽的通风口,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物业专人负责天气监控,遇雨天,提前及时关闭门窗……
  万科集团管理层决定,自2008年9月起,在全集团范围内推广南京公司光明城市项目以下保障措施:第一,功能性设计缺陷整改;第二,质量大使;第三,质量控制及成品保护;第四,室内环境保障;第五,精细保洁。
  那么,其他各地一线公司都准备好了吗?
  【资料:质量第一,回报第二】
  我们要顾及多方面,但是有先后次序,第一是质量,第二是回报率,第三是规模。质量一定是第一,是我们的生存底线。金融风暴之后,为什么美国汽车业情况很糟糕?相对而言,德国、日本的汽车业甚至制造业就没这样被动?因为产品质量。当然,我们是上市公司,最后还要讲回报,要讲速度,但规模只能放在第三的位置,一定不能放在首位,甚至不妨说:忘记规模。如果我们一方面讲质量第一,一方面又非常明确地要求数量(规模)第一,要求不能被第二名超过,甚至不能被第二第三名的总和超过,那么给员工传达的信息很明确:你王石再说质量,也还是数量第一。不管我怎么骂骂咧咧还是不行。
  但是大家不要误解,不是说我们做到了500亿元销售规模,要退到200亿元,而是说:市场不太好,我们也是500亿元的目标;市场很好了,我们也不要超过550亿元。中国这样巨大的市场,不会没有规模,而宏观调控给了我们非常好的调整机会,可以很从容地调整,我们一定要借这个时机解决质量问题,这是非常明确的。
  我还要强调,质量是底线,不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住宅产业化才是看家本领,而质量只是底线,是我们必须要过关的。在哲学层面,我们要把产品质量当做生命来看。我常常说起一个故事:我买的日本产照相机坏了,托人拿去日本维修,反馈说维修费很贵,差不多够买一台新的机器了。我说那不如买一台新的吧。但是日本的师傅说,产品是有生命的,你把它修好了,可以让生命继续;如果你重新买一台,那是另外一个生命了。万科能否树立这样的产品哲学?这才是我们说“让建筑赞美生命”的真意。
  (摘自王石在2009年集团春季例会上的讲话)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传统中也有清教徒精神?(1)
不管按哪种渠道的统计数据,基督教信徒在中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还是很低的。而且,无论是无神论者、多神教信徒还是一神教信徒,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都深深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2008年10月,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先生逝世。出殡当日的一个细节:为了协调笃信基督教的二房及信仰佛教的三房,整个移灵没有任何宗教仪式,子女不执幡、不捧斗。家人解释:王先生生前唯一信的,是人性。电视上看到,王先生身后倍极哀荣,但他生前却十分节制俭朴。台湾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如何节俭的故事:一条做“毛巾操”的毛巾,一用就是20年;理发时,只剪头发不洗头;喝咖啡,要用尽最后一滴奶精……
  看到这些报道,我突然意识到,在儒家传统文化下生长的近现代企业家,有一个重要特质与西方清教徒精神暗合,那就是“节制”。
  这种“节制”精神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崇尚俭朴之风;另一方面,是不耽于享乐,热爱工作,专注工作。
  中国第一位现代企业家张謇,一生推崇“治人事天莫若啬”,自号“啬翁”。他说:“勤勉、节俭、任劳耐苦诸美德是大生企业(张謇创立的公司)成功之不二法门。”他在北京任政府总长时,曾写信告诫家人平时早些就寝,因为这样可省灯火。张謇还有一个信条:与其多言,不如人人行动,得尺则尺,得寸则寸。
  那个时代的“中国船运大王”卢作孚,“房子里又闷又潮,低低的天花板下面,挂着一只没有灯罩的灯泡,黑漆的衣橱年代久远,没铺桌布的写字台,竹制的书架外加两把旧藤椅,这就是房中仅有的一切”。他热心事业,早上7点半进公司大门,晚上12点才回到家,孩子很少能见到父亲,以致多年后,儿子的相册里竟然找不到一张和父亲的合影。
  荣德生有“面粉大王”、“纺织大王”的美称,是当时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他所立的《荣
  氏家训十二则》列有“节俭当崇”和“族长当尊”的训条。他兴办江南大学,请到国学大师钱穆任教。经过交往,钱穆评价荣德生:“余私窥其个人生活,如饮膳,如衣着,如居住,皆节俭如寒素。其日常谈吐诚恳忠实,绝不染丝毫交易应酬场中声口,更不效为知识分子作假斯文态。语皆直吐胸臆,如见肺腑。”
  荣德生之爱事业,最有名莫过于被匪徒绑架34天,自己拒绝支付赎金。他对绑匪说:“我是一个事业家,不是一个资本家,我所有的钱全在事业上面,要养活数十万人,如果事业一日停止,数十万人的生活就要受到影响。所谓资本家,是将金钱放在家里……”最后他甚至立下遗嘱,说绑匪索要50万美元,本来不算大数目,但企业流动资金不多,如果因为拿出这笔钱影响生产,会使工人失业,所以他宁可牺牲个人保全事业。这个遗嘱竟令绑匪大为震撼。
  事实上,西方清教徒精神影响下的企业家有“拼命赚钱,拼命省钱,拼命捐钱”一说,其中的“拼命赚钱,拼命省钱”无论用在中国近现代企业家身上,还是用在中国当代企业家身上,都是名副其实的。这可以概括为中国传统与清教徒精神共有的特质:节制。
  清教徒精神的另一个重要特质是“理性”。中国近现代企业家在“节制”这点上,不让西方清教徒,那么在“理性”方面,有没有共同之处呢?

中国传统中也有清教徒精神?(2)
新教伦理的“理性”,是工具理性,它假设人们行动的动机是追求各种功利,并借助理性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考虑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新教伦理强调通过世俗工作的成功来荣耀上帝,以获得救赎,这一主张使功利具有了真理性,使得工具理性扩张,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月31日,我参加东方卫视《头脑风暴》节目,就拐点问题展开讨论。两位同行辩友认为, “中国房地产强劲的需求态势并没有改变,供不应求的基本市场结构也未见明显松动,因此拐点并不存在”。他们“从不认为拐点已经出现,因为刚性消费需求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
  节目主持人袁岳支持“有限拐点论”,和我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但他认为:“房地产商群体对于拐点论的反对,可以说利益考虑多于事实考虑。”何谓“利益考虑多于事实考虑”?这就是价值理性,而不是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的核心是对效率的追求,在商业社会中,可以理解为:1。目标明确;2。途径精确; 3。操作上具有精确性和可衡量性。
  企业家的行为,与我们身处的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分不开。中国人的思维是缺少工具理性的,我们传统上习惯于价值理性。价值理性相信的是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强调的是动机纯正,选择正确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而工具理性是指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
  一般来说,只要有一种价值理性的存在,就必须有相应的工具理性来实现这种价值的预设。没有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的实现就是水中捞月。在政治学里,*政治必须先有形式上的*(如投票规则),才能实现实质上的*。如果连*的形式都不具备,何谈实质?在法学中,必须先有程序正义,才能走向实质正义,程序法先于实体法。在经济学中,必须先有效率追求,才能为公平追求奠定基础。
  工具理性是启蒙精神、科学技术和理性自身演变的结果。随着工具理性的膨胀,在追求效率和实施技术的控制中,逐渐出现了工具理性霸权,从而带来了人的异化和物化,是西方现代社会面临的难题。但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首要的问题是缺乏工具理性。
  【资料:工具理性——对政策的应变技术化】
  近年来,企业家的言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传媒上,这些言论无外乎表明了一家企业如何看待政策变化、市场变化,其本质,是一家企业如何自我定位——在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中,作为一个微观主体,企业和社会之间是什么关系?
  中国知识阶层有心忧天下的传统,茶余饭后喜欢品评国事,谈论政策。我一直认为,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那是政府和经济学家、学者的事。企业是搞微观的,作为理性的企业,应该做的是对政策的应变技术化。
  举个例子,在“90/70”政策出来之后,一些开发商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开始搞“双拼”,两套90平方米的房子一双拼就成了180平方米。一些设计公司迎合这种需要,还出现了一批所谓的“双拼专家”。
  万科怎么理解“90/70”政策呢?首先要看它有没有合理性。“90/70”的出台有这么几个背景:
  第一,对于社会大众而言,房价太高。房价始终压不下来怎么办呢?政府看到的方向是盖小户型——单价下不来,户型小了,总价不就下来了嘛!
  第二,我们的国策是:18亿亩红线不能动,农民土地不能动,但每年还有1%人口进入城市,大约就是1400万,这还只是机械增长率,再加上城市人口本身的自然增长率,就会导致土地越来越贵,所以就只能向上发展、向小户型发展。有组颇有意思的数据,或许能说明这种趋势:10年前,万科一年订购电梯200部,而现在是2000部。
  第三,在香港,100平方米的房子就是大宅;而内地的情况是,不到300平方米不叫大宅。内地各大城市100平方米以下户型的百分比,最高的是广州,占50%左右,上海30%左右,北京20%左右。可以看到,市场化越高,小户型越多。在市场化过程中,小户型是合理的,是一个趋势。
  企业应该分析政策背后的合理性,而不是跟它博弈。基于这样的理性,万科坚决执行了“90/70”政策。首先,连续投标拿“90/70”的地块,这样的项目已大量投放市场。不仅如此,原来的地块(非“90/70”的地块)也在按此执行。据统计,2007年我们的算术平均户型(开工面积除以总套数)是93平方米,2008年的算术平均户型将达到87平方米。
  这就是我所说的“对政策的应变技术化”,它有两层含义:首先要看大势,顺势而为;其次,要具备这种能力——房子盖得越小,对技术的要求越高。
  (王石在2008年“目标与行动”大会上的发言节选)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心惊肉跳九三年(1)
坐在我一旁的团友听完导游Z女士这么长时间的宗教“课程”,看来觉得太沉重了,试图换个刺激点的话题:“王总,你对‘拐点’的判断,是不是出于直觉?”
  “哦?”老王反问:“为什么是出于直觉呢?”
  “从市场情况和数据来判断,并不能得出拐点到来的结论啊!”团友回答。
  老王再问:“那么你当时看到的市场情况是怎样的呢?”
  团友:“手头上没有具体数据,说说我的感觉吧!我记得你元月份的时候说自己心惊肉跳, 我听到时第一反应是:市场确实没有几个月前那么好,但绝不至于令人心惊肉跳。现在回想起来,‘心惊肉跳’是很直觉的,你应该是出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