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三国变成蟒 >

第114部分

回到三国变成蟒-第114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变成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标,哪有写一本书便换个笔名的?这样子肯定成不了大神。
这两件事情对甄氏来说根本不算大事,甄氏有独特的记号,但是商标还并未形成,至于把人弄到望海城,甄氏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年头战乱,庶民为了活着,卖身为奴的太常见了,狠辣的豪强根本钱都不用出,随便去掳些流民也不会有人敢管,当然,数量肯定不能太多,以甄氏的能力,几千人却是轻轻松松的。
以甄平的决断,自是马上便答应了下来,林北却又道:“这些人也不是随便要的,你得帮我找一些特定的人群。”
“是什么人?”
“就是一些身怀技艺的匠人,其中,船铁木石四种匠人最为重要,其余就随便了,如果是一家子,那也可以全部带来。”
甄平心说果然,这位大人确实想得很远啊。
木石两种匠人还好说一点,一般而言,村里的匠人大都兼通这两种,就算不兼通也肯定涉猎一二,而船铁这两种匠人却不一样,在中原,按照律法,铁匠这个职业每一个都需要在官府的册中记录的,连学徒都需要查清底细方才能入铁匠铺中,现在朝廷已乱,这方面倒是管得并不太严了,船工虽然不如铁匠一般严格,但是只有特定的几个州才盛产船工,冀州边界靠海之地有一些,青州徐州和扬州也有一些,数量甚少,这位大人却想一网打尽,以望海的地利,船工在这里作用比别的匠人更加的大,过不得几载,以望海城的地势,就算有百万大军来攻,望海城也能稳若泰山,而只有民众安稳了,才能更好的发展。
“以这位大人之智,如若中原之地没有那倾世豪杰与之抗衡,将来中原定会由他做主。”甄平心里掠过这么一个想法,随后点头:“大人,甄平已经知晓,甄氏定会为大人找来这些人,时间。。就定于三月以后如何?”
“大善。”林北大喜。
现在望海城要钱没用,所以林北便想着让甄氏给他找点人,也只有甄氏这种做生意的大世家方才有能力办到了,要是换了司马或是什么荀家,虽然也有能力,但是这种世家自诩名门,不会也不可能做人口的买卖,甄氏是林北最好的选择,幸好甄平答应了,而且林北还不用太担心甄氏不守承诺。
这个时代有一个词,叫无尖不商,是尖,而不是奸,无尖不商说的是米商,这种商人在卖米称完后往往会在斗或是升的米上面再加上一小撮,堆出一个尖顶来,所以便有了无尖不商的说法,这象征着米商的诚信,对无尖不商林北保持着怀疑,但是甄平把十万金主动提高到三十万金,让林北觉得甄氏还是可以相信的,哪怕这次被甄氏忽悠了,对林北来说也损失不大,就是自行车和一些盐而已,无所谓的。
不过林北却不知道,甄平可不是因为什么诚信,诚信就跟节操一样,都是用来扔掉的,如果林北是一个庶民,甄平会做出这些事情才怪了呢,说白了,还是因为林北如今的势力和甄平看好林北的前景,这才是甄平甘愿和林北往来的原因。(未完待续。。)
ps:  。。。


 第220章 万事俱备,只差好钢

甄平来望海城的第三日。
自行车和盐之事甄平都已经和林北谈妥了,其中精盐一万五千斤,谈盐的时候,林北被盐价吓了一跳,因为盐价真的好高,怪不得是暴利呢。
甄平也解释了下,他言,今年中原之地米价疯涨,各地价格不一,其中冀,青,并,这三州的米价最高,如今已经达到了六千钱一斗,汉朝一斗是十二斤半,也就是说这三州的米价为五百钱一斤,战乱少一点的扬州,徐州和荆州米价则只有两百钱一斤,而盐和米价的价格波动是一致的,甄平买的盐都是按每斤三金来算的,是米价的六到十五倍。
林北还好奇的问了问,问甄平以这种价格买回去,那甄氏还能赚钱么,甄平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意味已经不言而喻了。
“估计精盐能达到六七金一斤,或者价格还会更高。”林北不好逼得甄平说,只能这么猜测。
甄平把生意谈妥后就想回去了,林北却干了一件让甄平哭笑不得的事情,林北朝甄平借船,一借就借了七艘。
甄平能不答应么?自然不能,林北把船借到手后,当天便带着一些会操船的军士出了海,随后四天后才回来了,货船载得满满的。
货船里面载的自然是煤炭,这次出船很是顺利,没有鲸鱼之类的在海上厮杀,只用了一天便到了煤岛,随后便是挖煤,因为都露在地面。所以用了两天便把船给装满了。
甄平看着黑漆漆的大船苦笑,他心疼得紧,但是再心疼也只能笑着,仔细瞅了瞅煤炭,甄平好奇的问林北:“大人,这些是黑石吧?”
“你见过?”林北一楞,马上便问道。
“并未见过,不过小人却听人言过此物,此物名黑石,闻之甚是刺鼻。使人只能掩面奔走。倒跟眼前此物有些相似,这种黑石在并州雁门那一带甚多。”
“雁门?雁门关?”
“那里确实有一隘口,名为雁门关,大人也知晓此地?”
“你说那里很多?”
“雁门关那里不多。雁门郡极多。雁门郡于雁门关以北百里外。已近并州边界了。”甄平倒真是了若指掌。
林北想了想,雁门关在后世的山西省,据林北所知。大同应该也是在雁门关往北的方向吧,那看样子甄平所知的黑石确实就是煤炭了。
“你有办法运些过来么?”
“大人需要多少?此物在那里根本无用,要多少便有多少,只是要运到此处甚是困难。”甄平有些为难的道。
“哦,那算了吧。”
看样子煤炭在这个时代已经被发现了,可是却没有大规模的使用,所以甄平才说此物无用,既然如此,林北也就不打这国内煤炭的主意了,还是留给后世子孙吧,反正海里和长山后边肯定有不少,先把这些国家的资源弄完再说。
花了半天时间,军士把煤炭从船上缷了下来,甄平在边上一直看着,看会煤炭又瞅一瞅林北,凭直觉,他觉得这种黑石非常得这位龙神大人的重视,所以很可能这位龙神大人知道黑石的作用,不过林北不说,甄平却也不问,但是他心里却在打算等回去后让并州那边的商行弄些回来,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林北看到了甄平的脸色却没有介意,就算知道煤炭能烧又如何,也不过是当作取暖的工具罢了,林北却要用这些煤炭当成蒸汽机的燃烧动力,这种高大上的事情,林北不说,甄平是怎么都研究不出来的。
因为大船被煤炭弄黑了,所以清洗大船又用去一天时间,随后甄平才提出告辞。
“大人,这次回去,小人准备把合浦县的商行搬到了蛮城之中,如若大人以后有什么差遣,只要派人进蛮城,打探一番,想必就能知晓我甄氏所在。”
“行,不过合浦县怎么了?为什么要搬到蛮城去?”林北有些奇怪。
甄平瞅瞅林北:“合浦县已经败落,没有什么人了,本来小人早就想搬离合浦县,又怕大人找不到,所以便一直等待。”甄平在林北面前又刷了下好感度。
“哦,让你费心了,你甄氏要搬进蛮城,那大蛮子乐意吗?”
“这点倒不需大人费心,蛮帅前些时日张了榜,言只要是商家在那蛮城做买卖,税赋便极低,如今南越境大部份的商家都已经入了蛮城,连中原之地都不时有行商前来。”
“那蛮城岂不是日渐繁盛?”
“正是,蛮城如今车马不绝,人流如织,确是极为兴盛。”顿了顿又道:“以小人观之,蛮帅实有那枭雄之姿。”说完,甄平瞅了瞅林北的脸色。
林北呵呵一笑,“甄掌柜,你们甄氏如今已经通晓自行车的制做方法,应该也会售与那大蛮子吧?”
甄平点头,表示明白:“我知大人的意思,放心吧大人,甄氏所造的自行车绝不卖给那蛮帅。”
林北摇头:“不是,我的意思让你们卖与他,而且卖得越多越好。”
呃。。。甄平楞住了,这种可以当成军备的东西要卖给对头?
“真的,我不是开玩笑,你卖吧,卖得越多越好,最好是能让蛮城人手一辆。”林北说的异常诚恳,因为这真是他心里所想的。
前面说了,自行车对路面的要求可是挺高的,一旦蛮城人手一辆自行车,那势必要大肆修路,说不定除了九日和日南两郡,别的郡都要修,到时候交通便利了,蒸汽马车也能跑得起来,打起仗来岂不方便得多?借蛮帅的手修路,林北觉得自己太英明了。
“大人是说真的?”甄平还有些不信。
“十足真金。绝无虚言,多卖给蛮帅一些。”林北再次说道。
甄平于是只能点头,他搞不懂,但是既然这位大人都不怕蛮帅有自行车,那他身为商人更不怕了,卖谁不是卖啊。
敲定了此事,甄平终于上了船,待船只慢慢远去,林北还冲着大船吼了一嗓子:“甄掌柜,一定要把自车多卖于蛮帅啊。”
等到甄平离开。林北便让军士弄了几车煤炭。同时赶去了城门口,召集了还在研究蒸汽马车的匠人。
甄平虽然来望海城好几天,不过却没有人引甄平来过这里,自行车可以让甄平拿出去卖。蒸汽马车却是核心技术。林北短时间内是不会让外人知道的。
“你等不是言过。说蒸汽的动力不足么?本大人给你们带回来了好东西,你们看看此物。”林北一指车上的煤炭:“此物为煤,以火引燃。便能持久不熄,而且火势极烈,比那木炭的温度要高上数倍,以后你等便用这煤代替木炭吧,如此一来,蒸汽动力便足以支撑马车奔行。”
匠人们都瞅着林北,一个匠人出来言道:“大人,如今不是蒸汽动力不足,而是那锅炉不行,一旦加热过猛,锅炉便会炸开。”
“啊?蒸汽动力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大人,我等开始认为是蒸汽动力不足,但是随后我等便意识到是锅炉的问题了,如若锅炉不用好铁所制,水一烧沸便只能泄出,否则必使锅炉炸裂,用木炭便已经足矣。”
“那岂不是说这些煤无用?”林北上火了。
“大人,如若锅炉能用好铁所制,而这煤也真如大人所言比那木炭更好,那倒是相得益彰。”
蒸汽动力怎么才能更足?火势越旺便越足呗,用木炭和用煤弄出来的蒸汽动力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是用木炭便足以让锅炉炸裂,所以煤用不用都无所谓,只有让锅炉最后能承受煤的时候换成煤才是最好的。
“好铁啊?”林北这下没招了,他倒是知道如果有钢便能搞定这些匠人的要求,但是他真的造不出来钢,“瞎子李呢?还没进展嘛?”
做为如今望海城最好的铁匠,为了让瞎子李能造出钢来,林北便给了瞎子李随意取用铁的权利,这都多少天了,居然一点进展都没有?
匠人们都摇头。
林北有些冒火,又看到一些匠人好像无所事事的样子,林北便有些怒了:“那你们的意思是如果瞎子李把好铁造出来后,你等便能造出蒸汽马车?”
一个匠人站了出来,言道:“大人,如若现在有好铁,我敢向大人保证,蒸汽马车明日便能出现于大人的面前。”
林北看了这个匠人一眼,发现此人却是木头,这个憨厚的匠人一脸严肃,分外给人一种信服感。
其余的匠人看到有人带头,也纷纷言道:“大人,我也敢向大人保证,如若有好铁,最多明日,蒸汽马车便能造出。”
“对,我等都快造好了,就差那个锅炉了。”
“都怪那些铁匠,耽误我等之事。”
木头从边上拿起一件物什,阻止了匠人们的吵闹,朝林北面前一摆,“大人,你且观此物,便知我等所言不虚。”
这次木头拿的不是马车,而是两个微型的车轮,在车轮后面,还有一些零件以及一些皮管子,木头沉声道:“大人且看。。。”
说罢,木头把嘴凑到皮管子的那里:“这里是蒸汽的入口,容我吹气。。。”咬住皮管,木头鼓腮朝里一吹,这一吹之下,车轮就动了,随后木头停止吹气,用一种肯定的语气道:“大人,这便是我等新近制出来的接引蒸汽装置,我们每人都做了一个出来,无一失败,所以只要有好的锅炉,这蒸汽马车便定成。”
看着木头憨实的面容,林北信了,如今蒸汽马车万事俱备,只欠好钢了。(未完待续。。)
ps:  。。。


 第221章 崔兰落海

太阳异常的暴烈。
“大人,这种天气下,庶民根本没有心思干活了啊。”
这是城主府后院的一间凉亭里,凉亭在一棵树的下方,有树荫的遮挡,卞吉走来走去,他只穿了单衣,汗珠子却仍然不时从脸上滚落下来。
“不光庶民,连我都没心思动弹了。”林北也在阴凉外,他把身子摊开,动都不想动一下,蛇类的本能使林北对这种天气深恶痛绝,而且他还不能像人一样,美美的睡上一个午觉,林北中午的时候想睡都睡不着。
赤蛟在这个时已经完全不出池塘了,小绿蛇半身在荷叶上,半身在池水里,连那三只海龟也不想晒太阳了,躲在了阴凉处睡觉。
“这日南郡的天气怎么这么热呢?”卞吉有些想不通,热得心里发烧的感觉。
“因为这里是热带气候。”林北懒洋洋的道,“所以我才让大家把城里也都种上树,好让庶民有个遮阴凉的地方。”
“看起来也没多大用处,学生在这里都感到热不可当。”
“有总比没有好。”
卞吉只能点头,突又道:“在这种天气下,那些土著人会不会造事?”
林北精神一振:“应该不会吧?不过也没准儿,来人,速速去看一看,吩咐军士们,让土著也休息一下吧,暂时先别让他们干活了,等日头过去再说。”
军士顶着烈日去了。
这已经是甄平离开望海城的第四日,七月中旬了,林北之所以没有去临江城,是因为暂时战事停止了,在等待着铁矿脉的第一批铁矿。
开始林北是打算一造完船后就进攻瓦波部落,但是城中缺铁。船底都包不上铁皮,这种船自然不行,于是干脆休养生息,先搞两城的周边建设,铺路继续,开垦农田继续。晒盐也继续。
卞吉和林北又说起农事,卞吉说以这种天气,稻米倒是长得挺快,真有可能实现林北说的一年两收。
“大人,大人。。。”
有军士急匆匆的奔进后院。
听到声音挺急,林北和卞吉对视一眼,心说莫不真是那些土著人闹事了?如果真闹事,那就杀几个来震慑了。
军士跑得匆忙,满脸是汗。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