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三国变成蟒 >

第138部分

回到三国变成蟒-第138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变成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大威龙王教也算是有了地盘了,望海和临江两个城池,现在又加入了黄家。倒是应该立些章程出来了。”
黄承彦主持临江城的内政,肯定最少也得来一个县令之位吧,那安忠直的亭长之位就显得尴尬了,所以名称就得改变了。
当天,林北回了望海城后。便召集了安忠直和卞吉,说了下自己的想法,卞吉和安忠直自是点头同意,章程越早确定就越好,免得以后摊子大了显得麻烦,安忠直还很欣慰,大人可算是想到了,他现在还被人天天亭长亭长的叫呢。
“大人,大威龙王教不能改变,大人这教主之称也不用改变。”卞吉首先道。
“可以。”大威龙王教是核心,现在望海人都信奉大威龙王教,已经深入人心了,确实不应该改变。
“那大人,学生这龙神使?”
“也不用改变,夫子一直都做得很不错。”林北夸奖道,这些是老人,自然不能让他们寒心:“就是忠直的职位需要确认一下,可不能再当亭长了。”
“如今忠直主事望海城一应事务,忠直,你想当什么?”林北又问道:“县令如何?其实就是一个称呼而已,不管县令还是亭长,忠直在我望海城都是最大的。”
安忠直赶紧跪下:“大人,忠直可不敢当此言。”
“开个玩笑,那就当个县令吧,原来主掌之事一应不变,你看如何?安县令?”
虽然职务没变,但是名称变了,县令肯定要比亭长威风,安忠直自然没有任何不喜:“谢大人。”
“大人,那崔兰呢?”卞吉问道。
崔兰以前是卫长,不过因为出了事儿,所以贺明顶替了卫长之位,卫长的职位比千夫长高,可统辖所有的千夫长,等崔兰回来,林北还一直没安排,不过崔兰的地位还是超然的,就连贺明见到崔兰也得行礼,现在也只是差一个名头。
“不若给崔兰以大将军之位?”
卞吉和安忠直眨眨眼睛,大将军?
汉朝的大将军地位可不小,大将军为一品官职,文臣有三公领衔,武将就是大将军最高,所以大将军和三公的职位是并列的,不分高下,林北给崔兰直接定一个大将军之位,可谓是盛宠了。
不过以前崔兰也是军事方面的统帅,就算后来徐庶和孟获展现出了相当高的军事才能,也一直处于崔兰之下,卞吉和安忠直早就已经猜测到林北肯定会把崔兰捧到高位的,所以虽然现在林北封崔兰为大将军,卞吉和安忠直也能接受,在两人心里,崔兰才是林北最信任的人,他们还要稍稍差一些。
“大人,予崔兰以大将军之位并无不可,不过忠直这个职位就有些尴尬了。”卞吉笑道。
听卞吉一说,林北想想果然如此,安忠直的名头是一个县令,而崔兰是大将军,对比太明显了,沉默了下道:“我望海以大威龙王教为根本,其下为龙神使,护龙卫,今日,护龙卫这个名头便除去,不再设护龙卫一职,增设龙神阁,能入龙神阁的都必须得是我亲近之人,龙神阁中设阁主,长老,忠直便入龙神阁,当一个长老吧。”
“大人,这个龙神阁有何说法?”
“入龙神阁,便是我大威龙王教的核心,见官之时便增三级,另外,如果龙神阁之人如果犯错,只有本大人有处置的权利,你们看如何?”
卞吉和安忠直对视一眼,齐齐点头,卞吉却又道:“如此,龙神阁人数可不能太多。”
“然,龙神阁长老最多十人,阁主一人,副阁主一人,总共十二人便可。”
林北一时之间其实想不了太仔细,所以龙神阁以后肯定还会完善,正如他所说,大威龙王教才是根本。
“夫子,我大威龙王教成教已经日久,尚未有教义出来,你便拟一个章程出来,到时候我看看,另外,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这些不太对,也可推翻,重新设立。”
“诺。”
对这方面,林北真是搞不定,但是卞吉不一样,林北让他拟出一个章程,这家伙便躲在家里冥思苦想了好几日,最后拿出来的章程让林北吃惊不已。
。。。
中平元年的十月已经快要过去,这个月望海城的发展热头仍然很迅猛,水泥的运用让望海城修路的节奏大大加快,如果一切顺利,最迟十一月末,南山路便会彻底贯通,有望在这一年里打下莆风族的第三个部落,也在这个时候,中原的乱局终于出现,因为刘宏在这个月死去了。
刘宏的死几乎没有人感到惊讶,因为这家伙日日笙歌,已经透支了自己的生命力,反倒是死因让人觉得很可笑,因为这家伙不是病死的,而是摔死的,是骑自行车摔死的。
自行车在这一个月里席卷了中原的各大州,成为了今年最火爆的一件商品,初步估计,光是这一个月,甄氏商行售出的自行车便高达百万辆,其余的各大商家因为没有流水线作业方式,所以造出的自行车并不多,可能只有二十万辆左右,除了这些商家,靠着自行车发家致富的人并不少。
刘宏也正是因为自行车的火爆便起了兴趣,特地着人运了一辆自行车入宫,当天很罕见的没有召唤嫔妃,而是骑起了自行车,最后却从自行车上摔下,然后死去。
这死因是相当有疑点的,比如刘宏身边的近侍们没有适时救下,比如太医迟了近一刻钟才赶到,而且据说抬回刘宏的寝宫的时候刘宏其实并未死,但是随后吃了太匠开出的药后却一命呜呼。
这些原因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刘宏终于死了,刘宏的两个儿子,刘辨才九岁,刘协才四岁,刘宏死得也太快,连遗诏都没有立下。
刘宏一死,首先宫中就乱了,大将军何进在当晚便带着禁卫军进了皇宫,随后,宫中大火,以张让和赵忠为首的宦官带着刘协逃出了皇宫,直奔长安而去。
何进随后便言张让和赵忠胁持了皇子,张让和赵忠为逆贼,并以大将军印信向周遭各州县下令,讨逆救主,而赵忠和张让则是拿出了玉玺,言何进才是真正的逆贼,并且胁持了皇子刘辨,也以玉玺下令周遭各州县行那剿反之事。
事情变化的实在是太快,何进有大将军印信,身后还有刘辨,是大皇子,赵忠和张让却手持玉玺,身后站着刘协,羽林军和五营将士根本不知道该听谁的了,一部份去了长安,一部份留守洛阳,随后大战了一场,这场战争开始轰传天下,也让天下人知道刘宏已经死去。(未完待续。。)
ps:  。。。


 第255章 静观其变

刘宏死了,这是中平元年十月最大的一件事情。
刘宏一死,虽然有许多人震惊,但是却也有许多人欢欣雀跃,因为他们早盼着刘宏死掉。
而刘宏之死也是一个导火索,原本汉朝已经像是一个膨胀的火药桶,现在这个火药桶爆炸了,这一炸之下,中原马上陷入了大乱。
首当其冲的就是曹孟德与张角兄弟之间的战争。
刘宏死亡的消息传到了并冀两州,张角和张梁抛弃了成见,悍然出击,官军因为刘宏之死而人心惶惶,士气暴跌,曹孟德大败,官军死伤七八万,曹孟德带着吕布和荀彧仓惶逃走。
此战之后,荀彧失去了风度,跟曹孟德翻了脸,破口大骂曹操为国贼,言曹孟德怠误战机,才有此次大败,曹孟德虽然对荀彧之才很是垂诞,但是在如此情况下,曹操也不忍了,与荀彧分道扬镳。
张角和张梁虽然大胜,但是随后的矛盾却日益加剧,随后也终于翻脸,张角占据并州,张梁入了冀州,这两兄弟各占一州之地,因为刘宏死亡,何进和赵忠张让根本无力指挥官军围剿,如此,黄巾之势终于成了。
而在凉州,出现了一个英雄人物,此人正是马腾,和韩遂展开了数场大战,各有胜败,凉州局势不明,随后,何进用大将军信印策封马腾为西凉太守,统御凉州事务,张让和赵忠毫不示弱,下诏任马腾为西凉刺史,马腾是两个旨意都接了,态度莫名,如此,马腾一家顿时便崛起了。
曹孟德率军欲入颖川。绕路过南阳的时候,袁绍联合南阳太守张咨,于路上设伏,欲杀曹孟德这个国贼,被吕布拼命救出,逃往冀州。南阳太守张咨也被吕布的方天画戟刺死,随后,在南阳豪强的推举下,并未请求荆州牧刘表,袁绍自任南阳太守,并向荀彧示好。
逃亡的曹孟德在冀州遇到了韩馥,此时张梁率大军也入了冀州,曹操和韩馥与张梁的大军交战,又败于张梁之手。曹孟德不得不前往青州,准备休养生息,而韩馥却仍在冀州,却只能退往安平国,张梁一时杀之不得,便并未再管此人。
北平太守公孙瓒此时也名声鹊起,他手下的白马义从染尽了乌桓和鲜卑人的鲜血,闻听张梁再入冀州。公孙瓒于是决定讨伐黄巾,尽起其下之军。也入了冀州。
这些地方本来就很乱,所以就算此刻更乱,其实也没有什么,不过连荆益徐三州也都乱了。
长沙太守孙坚上奏荆州牧刘表,欲入京师勤王,刘表问之欲勤何王?孙坚言自是刘辨。刘表大怒,说刘协手握玉玺,乃国之正统,驳回了孙坚的请求,孙坚不满。认为刘表欲拥幼而无长,同为逆贼,悍然起兵,攻打襄阳城,刘表想不到孙坚居然敢反,根本没有准备,襄阳城很快易了主,刘表只能逃往江夏郡。
如此一来,袁绍在南阳自任太守,孙坚又猛如虎,刘表这个荆州牧有点名存实亡了,不过刘表乃汉室宗亲,在荆州影响力仍有,他必须得夺回襄阳,同进也得把袁绍赶出南阳,于是荆州也开始陷入了战乱。
益州的北越人也趁这个时候起事了,因为他们早就不堪汉族官员的压迫,几个大郡里的夷人攻入县城,杀掉官吏,同时,扬州之地会稽郡的山越人也开始闹事,同样杀官造反,屠杀汉民,汉人也奋起反抗。
而这个时候,各州县残余的黄巾也再次起复,把中原的局势搞得乱七八糟,朝廷的威慑力名存实亡,为了保命,各大地方豪强纷纷建筑营寨,并且压迫其下的庶民,庶民流离失所,要么就是奋而反抗,中原的净土已经越来越少。
汉朝十三州现在除了南越境外,其余各州居然都是烽火处处,人民痛苦不堪,南越境反倒成了天堂,荆州和益州两地的庶民开始偷偷潜往交趾,蛮帅大开方便之门,言只要进入交趾,便是其子民,一时间,蛮城的人数暴涨。
甄氏商行自然也不堪寂寞,秘密资助袁绍,让其招兵买马,甄氏富庶之极,袁绍的势力也飞快膨胀,很快便把南阳周围的两个郡:义阳和汝南郡拿下,兵逼颖川。
除了资助袁绍外,甄氏商行也没有忘记林北这位龙神大人,甄氏商行各地都有,他们源源不绝的把一些流民送到交趾来,甄平分批把流民运走,这段时间蛮城人口暴涨,所以并未引起蛮帅的注意。
。。。。。。
“刘宏居然已经死了?”接到线报,林北有些吃惊:“张角都还活着呢,刘宏居然就死了。”
林北真是有些想不到,跟原本的历史相比,刘宏的死亡提前了五年,而张角到现在还活蹦乱跳,并且已经成就了一番事业,春风得意之下,张角会病死的机率相当小。
“果然,刘宏一死中原就乱了,马腾,韩馥,公孙瓒,孙坚,袁绍,这些都起来了,这些人可都是胆大包天之辈,先前刘宏还在,汉朝余威犹存,现在只余两个黄口小儿,并且被何进,赵忠和张让胁持,这些人自然就不怕了,说白了都是逆贼,谁怕谁啊。”
“襄阳也被孙坚攻破,也不知道儒家学舍如何,以孙坚的眼光,应该不敢动儒家学舍,毕竟那里可是有两个大儒坐镇。”
事实上孙坚也没有动儒家学舍,而是亲自前往了儒家学舍,求见司马徵和庞德公,俗请两人出山或是派学子出山,但是两人避而不见,孙坚虽然很愤怒,却仍然不敢动儒家学舍一草一木,孙坚可不是林北,他怕天下人的口舌。
“大人,如今中原大乱,虽然孙坚不敢对儒家学舍如何,但是毕竟处于孙坚治下,恐有危险,不若让元直回来如何?”卞吉说道。
“看元直自己的意思吧。如果想回,便随时回来,如果还想游历一番,便随他去,有司马徵弟子身份,徐庶必定无碍。”
大儒的名头还是很有威慑力的。除非是董卓这种残暴人士,否则各方豪雄都得以礼相待。
黄承彥问道:“大人,如今我望海城该当如何?”
“静观其变。”林北说出了这四个字。
林北一直都不想掺与汉末的逐鹿当中,中原虽然已经大乱,但是现在也还不到真正的时候呢,刘备还未发迹,孙权头上还有孙坚和孙策,曹孟德反而挺惨,被荀彧斥为国贼。袁绍居然也落井下石,不过虽然名声败坏了,曹孟德实际的好处却不少,他拥有了吕布这员猛将,并且追随他的还有万余精锐官军,这已经是不小的势力,等到他回老家再召集家族人才,曹孟德的势力会变得相当可怕。另外,虽然曹孟德一败再败。但是正因为败了好几次,所以必然让他积累了经验,他没有伤到元气。
黄承彥听到后,脸上有些失望之色,虽然早已经知晓了林北的决定,黄承彥还是失望。那可是一个大舞台,可惜龙神大人却不准备参与,实在是憾事。
林北也不理他,看着天空道:“也快三个月了,甄氏应该快把人送过来了。等到甄平前来,水泥制法就能通过甄氏传往中原,等到修成路后,群雄之间的火拼想必会更加剧烈吧。”
水泥的出现肯定会让中原的战争越加频繁,也肯定会出现超长距离的大战,战争越多的话,势力便会被清洗得越快,最后说不定连三国都不会出现,至于谁能笑到最后,林北现在看不出来,不过曹操肯定是林北重点关注的对象,至于袁绍,现在虽然也占据了三郡之地,但是袁绍不是雄才,所以可能会一时得势,但是却不能一直持续。
中原大乱,望海城却一片平静,一点影响都没有受到,望海人还在辛苦的修着路,南山路已经快要修好了。
十一月中旬,这个时节中原有些地方应该都下雪了,日南郡这边仍然是阳光普照,非常的温暖,天气好得很,雨也下得少了,南山路也于这个时间成功修好。
南山路秉承了林北的意志,路面宽度都是五丈宽,全长四百一十二里,从望海城西门出发,绕过森林,呈一个不规则的u字形,最后直通密林中转站。
南山路的修成,意味着蒸汽车可以从望海城直达密林中转站,中间不需要停车,意义非常重大,可以把人和资源迅速的运到密林中转站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