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南宋军神 >

第326部分

南宋军神-第326部分

小说: 南宋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亏金兀术病倒的消息始终没有走漏,否则岳飞指不定真会不顾朝廷命令,趁机冲杀上去,将这一支金国精锐,全歼剿灭了。不过话说回来,当岳飞知道金兀术病重的时候,恐怕是早已经知晓韩世忠变节一事。
因为赵构给岳飞的密旨里就已经提及韩世忠可能会变节一时,岳飞在接到确切消息之后,心中首先的感觉,除了惊讶之外,也只有浓浓的惋惜了!对于韩世忠这个人,过去岳飞还是非常尊重的,毕竟算起来,韩世忠也是岳飞的先辈,乃是“抗金名将”,曾经还是岳飞的楷模!
如今,楷模变节了!虽然不是向岳飞深深痛恨的异族投降,但这种抛弃朝廷的做法,仍旧是让岳飞感觉到不齿!
而对于岳飞来说,此时再继续追击金兀术率领的金兵,已然毫无意义,毕竟当初赵构给他的密旨之中就已经明确提及,若是韩世忠变节,就要全力搏杀,以免后患。
哪怕岳飞能够在关键时刻放大散关一马,但不代表他就能无视朝廷的命令,无视赵构的圣旨!回转部队,镇守边境,搏杀韩世忠等变节队伍,立马成了岳飞的首要任务!
事实上,就在岳飞接到韩世忠变节消息的第二天,朝廷的密旨就用八百里加急的方式,直接送到了岳飞的手中。
在密旨里,赵构首先劈头盖脸的痛斥了岳飞一顿,说岳飞没有尽职尽责,故而才让韩世忠有机会跟刘涚沆瀣一气,若是岳飞能够早早将韩世忠拿下,那就不会让刘涚白白捡了十万兵马,更不会让汉中城等一线重镇落入刘涚手中,以至于让如今的刘涚,坐拥差不多整个巴蜀!
失去了巴蜀,对于南宋的国力、民心,甚至是在各方各国势力眼中的地位,都是一落千丈,将来大家提起南宋的时候,必定会更加的不屑,只因为区区一个蟊贼,竟然就能哄骗十万大军将领倒戈,如此朝廷,当被人轻辱之。
好在在密旨之中,赵构也不是一味的指责岳飞,一巴掌之后总还得给一个枣吃,如今朝廷真正拿得出手的统兵将领还剩下几个,若是再将岳飞也给逼反了,那岂不是他赵构自毁长城,自掘坟墓了?
此时的赵构还没有疯狂到这种程度,故而在密旨的后半部分,赵构还是将岳飞狠狠的表扬了一顿,又是要升官,又要封赐什么的,甚至还提及了岳飞的长辈父母,这让向来孝顺的岳飞,对赵构心存感激。
最后,赵构提出,让岳飞针对刘涚和韩世忠谋划一系列的打击。即便不能在来年收复失地,至少也要表现出朝廷的威武霸气来,决不能就这么算了。
有了赵构的命令之后,岳飞也只能是率领队伍马不停蹄的掉头赶赴巴蜀,他原本想要对汉中城发动进攻,然而当知晓汉中城竟然驻军两万之后,岳飞就改变了注意。
硬攻汉中城必然会给宋军带来巨大的伤亡,在眼下这个微妙的时局下,岳飞是不愿意承受如此伤亡的,故而他决定避开兵马众多、城坚强高的汉中,将视线投向防守力量相对薄弱的其他地方。
盯上刘涚的,并非仅仅只有岳家军一支部队。为了配合岳家军,从快从重打击刘涚,重建南宋朝廷的威严,赵构根据秦侩等人提出的建议,不仅组织国内的兵马对巴蜀形成包围态势,对外加紧与完颜亶的联络,甚至连金弹子那边,赵构都没有放过!
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对于金弹子来说,南宋朝廷信使递来的橄榄枝,无疑是具有相当的诱惑力。
 

第511章 安乐亡,匹夫忙(中)
 第511章 安乐亡,匹夫忙(中)
 
从临安发出的圣旨,那是一道接着一道,刘涚稳重新都城,表面上看是稳如泰山,但实际上整个中央民国的高层,心中都笼罩蒙蒙阴影。
仅仅是外忧也就罢了,毕竟军事上的事情,在中央民国的高层看来,都不是问题,他们有着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最先进的军备,真正让他们忧心的,是迟迟没有王重阳的消息。
原本刘涚就不是很乐意登记当皇帝,好不容易说通了,若是因为王重阳迟迟不来把这件事情给搅黄了,那才真是让人扼腕叹息了!故而这些之所以担忧王重阳,并不是因为他们跟王重阳之间的关系有多好,仅仅是因为刘涚的原因而已!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比如说跟王重阳有着深厚感情的高玉娘,或者说高家人,都王重阳这救命恩人,都有着一份非同寻常的感情。想当初,高家里可以差点就会有两个残废,如果不是因为王重阳的师傅,清虚散人出马,高家庄哪里来的今天。
“张汉,有没有最新的消息?”
几乎每一天,刘涚都要将张汉找来,询问最新的情况,然而又是五天时间过去了,仍旧是没有半点有用的信息传回来,不仅是马钰早已经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高玉娘等人也是时时刻刻的在追问这个事情。
“大人,暂时没有什么消息。”张汉也是皱起眉头,脸上的神情也略有些沮丧,身为影队副统领,整个中央民国最强大的情报机构头子,张汉觉着自己是有些丢人了。
“不妨事!”
看见张汉这个样子,刘涚反而是忍不住开口安慰起来,“重阳那种人,他们真要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寻常人反倒很难发现他们的踪迹!”
王重阳和林英英都是正儿八经的武林高手,而且是那种高手之中的高手,若是两人要找个深山老林比试比试武功,能找过去的人还真是没有几个,哪怕就是刘涚亲自出马,也未必就能找到两人。
只不过这一男一女相互之间情愫暗藏,指不定也会弄出别的什么事情来,当初在咸阳城的时候,刘涚就曾经警告过王重阳,像林英英这样的女人,并不合适他,假若说王重阳真要寻找一个人生良伴的话,那林英英绝对不是最佳人选。
因为许久没有跟王重阳见过面,所以刘涚也无从揣测王重阳的心思,万一两人死灰复燃,真要躲起来过一段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那还真是谁都没辙。
“大人,最新战报显示,岳家军已经开始向着德阳郡方向运动,末将很担心这是朝廷即将对我们发动战争的预兆。”
说完王重阳的事情,张汉跟那些大臣们不同,他更关心的还是中央民国的安危,而不是刘涚是否要登基做皇帝。
“岳飞已经决定要进攻我们了么?传令,让小再兴回来!”
“为何?啊,大人您是想让小再兴回来替您跟岳家军联系么?”张汉的脑子还是挺好使的,一下子就想到了,如今中央民国之中跟岳家军联系最紧密的人,不是刘涚,反倒是跟岳云很是想得的小再兴。
“也不能这么说,不过岳家军若是来袭,新都城里的将领不敷使用,岳飞这个人用兵如神,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上了他的当!是了,确定金兀术已经撤走了么?”
“此事可以确定!否则那岳飞也不会轻易回师的。”
“那就好,传令大散关的吴璘等人,撤回来!”
“从大散关撤回来?为什么?”
刘涚的这个命令,让张汉彻底惊呆了!好不容易才守住的大散关,难道说就这么就不要了?那牺牲掉的将士,英魂如何能得安宁?
对于张汉的疑问,刘涚并没有解释,为了大战略的需要,一城一地的得失并不重要,况且金兀术既然返回金庭,接下来必然是他跟完颜亶之间的战斗,一时半会儿金人是腾不出手来对付大散关,若是南宋朝廷喜欢,那大散关就送给赵构好了。
若是站在传统战略的角度上,的确是很难理解刘涚的这种思路。毕竟像大散关这种易守难攻的雄关,正常情况之下谁愿意轻易的拱手送人呢?
然而刘涚的想法是不同的,在他看来,十年二十年时间里,所谓的雄关、雄城都会逐渐成为历史名词,在大炮的威胁之下,死守只会给自己换来死路,机动作战才是真正的出路。
在刘涚看来,如今中央民国虽说兵力近二十万,但这二十万兵力是包含了刚刚投效的韩世忠麾下十万兵马之后的数据。韩世忠的十万兵马,在刘涚眼中可不是符合条件的精兵,区区一个巴蜀之地,也无法真正养活二十万兵马。
故而刘涚只需要精兵,只要是真正的精兵,哪怕是将现在的二十万兵力精简成十万兵力,在刘涚看来都是值得的。
问题是,如今除开大散关和新都城之外,所谓中央民国的地盘,其实都是韩世忠的这些兵马在镇守着,一旦刘涚要精炼这些兵马,必然会导致防御力量的变化。
眼下,岳飞已经摆出即将发动战争的态势,想要替换兵马显然是来不及的,刚刚经历了大散关之战,刘涚手中能够动用的兵马根本无法驻守那么多的重镇。所以在刘涚的策划里,包括德阳郡这些重镇,并不值得他花费巨大的代价去驻守。
更重要的是,这些城镇里面居住的都是宋人,是汉人,是自己人,一旦发生攻防之战,真正受到伤害最重的,反而是这些普通的老百姓。既然中央民国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广大老百姓获得真正的幸福,那就必须要尽量避免。
可若是放弃汉中城等所有地盘,那么刘涚跟大散关之间的联系就彻底断裂了,大散关上的刘涚兵马又如何办呢?大散关刘涚可以放弃,但是刘涚不能放弃那些人马,吴璘、柴青源、胡立。。这些人为了中央民国流血流汗,刘涚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这些将领极其麾下将士的安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刘涚只能选择放弃大散关。
一旦大散关上的人撤回来,那么汉中城也好,德阳郡也罢,这些地方,刘涚都可以放弃,岳飞若是想要,就给他罢了,只要西南方向有高宠率领的兵马在步步扩张,想来用不了多久,刘涚就能从吐蕃人手中拿到足够的土地。
这些土地哪怕是远不如益州周边平原优良,但中央民国的国民,在中央民国先进而幸福的体制下,有着巨大的工作热情,只要中央民国公布的那些基本国策不变,再艰难再困苦的环境,人们都能克服!
从某种以上来说,地盘的大小如今已不是刘涚所追求的首要目标,人民才是最重要的!
刘涚相信,只要中央民国如今的国策坚持执行不走样,哪怕岳飞能够替朝廷收回那些城镇,却是挡不住老百姓的向往,就如同后世,何以有钱,有本事的人总喜欢移民一般,趋利避害是动物的天性,哪里好,人口自然就会朝着哪里流动。
只要有人,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因为刘涚站的高度跟张汉有所不同,故而张汉一时半会儿无法去理解刘涚的思想,他是茫茫然的出去了,而刘涚却还要说服另外一个人——韩世忠。
“大人,末将承认,麾下的兵马对火器不熟悉,但没人是天生就会的啊,只要给他们一点时间,他们照样会成为精锐的士兵,不需要全部解散重新选拔吧?”
一开始,韩世忠以为刘涚的话是在开玩笑。
可是等他发现刘涚是认真的时候,他就有些紧张了。身外十万兵马的统帅,刚刚投入刘涚麾下,试问韩世忠内心当中岂会愿意将自家兵马解散,按照刘涚所说的,统一重新选拔?
且不论能够选拔出来多少,这样重新选拨出来的兵马,还是他韩世忠的兵马么?很显然,所谓重新选拔自然不会是他韩世忠一手主持,那样一来,选拔出来再组建的军队,怕是跟他韩世忠就再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了。
哪怕韩世忠是个民族英雄,不代表他内心之中就没有半点的私心,若是他性格如同岳飞那样,恐怕他会死在岳飞的前面。
“良臣啊!”
在提出这个要求之前,刘涚就知道韩世忠可能会有这样的反应,所以他早早就做好了准备,务必要说服韩世忠。
“古人先贤曾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良臣以为然否?”
“此话当不假!”
“其实,你我皆是匹夫,不过是能力有大小,岗位有不同,良臣又以为然否?”
“这。大人此话乍一听令人茫然,但细细一想,却也是这个道理!”
“好!良臣既然如此通达,那我就直说了!”刘涚并没有打算跟韩世忠长篇大论,想他们这种带兵打仗的人,骨子里都有一种直来直去的畅快,总是拐弯抹角,反而是落了下乘!
“还请大人直言!”
“良臣,中央民国只有国家的兵,没有私人的兵!人人为国,国为人人!如今大家推选我当这个国家的首相,我首先要考虑的是,中央民国的每个士兵,首先都是中央民国的国民,他们愿意为国家流汗流血,我钦佩!我这个首相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让他们流血,牺牲!”
“这。”
韩世忠面色一怔,却是不知该如何去反驳刘涚了。一时间,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
 

第512章 安乐亡,匹夫忙(下)
 第512章 安乐亡,匹夫忙(下)
 
刘涚是个军人,从骨子里就是个军人,哪怕他现在被套上一个首相的帽子,但他的血液里,永远流淌的都是军人的血液。
当韩世忠两眼灼灼的瞪着刘涚时,刘涚双眼里散发出来的光芒,却是别韩世忠更加炽烈!要比气势,他刘涚谁也不怕,不仅是在新都城不怕,在益州城不怕,即便是这天下任何一个地方,他刘涚也是谁都不怕!
“首相大人高见,末将无异议!不过如今末将那十万兵马分别驻守六座城镇,听闻朝廷已派出岳家军逼近,不知首相大人在这件事情上又是如何考虑?”
最终还是韩世忠主动放弃了跟刘涚之间的对视,算是答应了刘涚的要求,或者说,是选择遵从刘涚的命令。
“由得他们去!”刘涚大手一挥,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紧张,“我们将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吐蕃、大理国。”
“大理国?我们跟大理国之间的关系不是挺好么?首相大人,此事还望三思。”韩世忠脸色微微一变,赶紧向刘涚拱手建言。
“良臣,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此话,你可曾听说过?”刘涚发出一声感慨,若他不是坐在中央民国首相这个位置上,或许他还会亲自前往大理国,去见见那个在后世听闻过无数次的国王,段正誉。
风流倜傥、狂放不羁、六脉神剑、神仙姐姐。可惜那只是出现在刘涚记得的小说之中,如今两人之间,只能说是一对竞争对手,而且还是明显一方强,一方弱的竞争对手。
刘涚相信,如果说中央民国的实力远远低于大理国,当中央民国宣布脱离大宋朝廷而存在的那天开始,就会成为大理国虎视眈眈的对象,尤其是中央民国掌握的火器制造技术,更是段正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