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南宋军神 >

第357部分

南宋军神-第357部分

小说: 南宋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说,作为与岳飞同时代的名将,韩世忠也是不输岳飞的。之所以岳飞比韩世忠更加出名,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岳飞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韩世忠比岳飞成名更早,他在对抗金人南侵之中建立的功勋也不输岳飞,至少可以证明,他有着不输岳飞的练兵带兵能力。本就已经很厉害的韩世忠,麾下的兵马从冷兵器时代猛然之间过渡到了热兵器,最开始,韩世忠还是有些不太适应的。
此番出征应对金兵,刘涚考虑到韩世忠对如何使用热兵器军队还不太数量,加之如今火炮数量有限,故而并没有给韩世忠配备炮兵,全员都是火枪兵,其中有一万骑兵。
一开始的时候,韩世忠这个大帅是很被动的,只因为他这个当大帅的,还没有下面最基层的军官懂的多。好在韩世忠这个人擅长学习,虚心受教,随着队伍的前进,他对使用火器的军队了解就愈加的深刻。
路上碰见的那些零星南宋军队,不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成了韩世忠训练自己的对象,每场战斗他都亲临第一线,说的少,看的多,听的多,按照临走时刘涚提醒他的,每场战斗结束之后都召集中高层将领开总结会,以此判断战斗得失,不断提高自己的指挥水平。
等到真正跟金兵正面相遇的时候,韩世忠已经从一个理论上的指挥将领,成长成为真正熟悉热兵器作战模式的将领。
然而金兵并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一支军队,一上来就摆出惯常的进攻模式,却不知对于他们这一套,韩世忠早已经知根知底。即便是指挥相对落后的冷兵器军队时,韩世忠都不怵金兵,遑论是现在?
战斗一开始,韩世忠就将骑兵队伍一分为二放在队伍两侧,他知道金人也会这般摆布,而他就是要跟金人打一场面对面毫无虚假的硬仗!
当金军步兵开始前突的时候,韩世忠这边的火枪兵已经排出松散的射击阵型,同时负责协助的士兵则是拿出了巨大的盾牌!
盾牌,可以替射击的士兵挡住金兵抛射的羽箭,让士兵们更加专心的瞄准射击,提高杀敌效率。
当金步兵踏入火枪射程之后,战斗,真正的打响了!
枪声,响成一片,对于刘家军这一方,这声音不啻为天籁一般的动听,然而对于金人来说,那就是来自地狱的催命之声!
金兵简陋的盔甲根本无法抵御金属弹丸的侵彻,破碎的弹片在身体里左冲右突,撕裂着肌肉,粉碎骨骼,带给中弹者强烈的痛苦,还有死亡!
一排排的枪声,就意味着一排排金兵的伤亡,当金步兵阵营前方如同割麦子一般倒下一排又一排时,金兵将领们慌神了!
他们喝止步兵继续前进,挥动旗帜,让两翼的拐子马出击,想要将那些或跪或蹲,拿着会喷火的管子的宋人士兵,砍杀在地!
然而韩世忠又岂会让金兵的算盘打响?早已经做好准备的骑兵队伍随着号角声,竟然抢在拐子马之前,出击了!刘涚多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的马场,这两年为刘家军培育了无数血统优良的战马,加上使用火枪之后,战马的负重比起使用冷兵器减轻了不知道多少,故而实际上,刘家军的骑兵,无论是速度还是机动性,都远远强过拐子马的!
虽说韩世忠麾下的骑兵不会像杨再兴带的狼骑兵那般跟拐子马硬冲硬撞,但这些骑兵使用的火枪能够保证他们游曳在拐子马弓弩的射程之外开枪,对金兵造成伤害,这种超强的远程攻击能力,带给金兵心理上的冲击,是巨大的。
拐子马追,追不上,拦,拦不住,想要远程对抗,手中的弓弩又不如人家及远,这样的仗还怎么打?
即便是拐子马想放过那些骑兵直扑韩世忠步兵中军,然而那一排排的火枪,同样不是吃素的!
一排枪声之后,冲在最前面的拐子马往往是连人带马一起倒下,结果就是成为阻拦后方同胞的障碍,如此一来,骑兵的速度优势根本无法体现。
应该说,到韩世忠领着这支五万人的军队跟金兵作战,刘涚沉寂多年的爪牙,才算是真正浮现出了水面,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网〃温馨提示:请牢记本站域名 
 

第561章 战狂归,国师回(上)
 第561章 战狂归,国师回(上)
 
韩世忠的五万兵马,在湖北一带掀起了巨大的风暴,不管是有没有跟这支军队交战过,都为其战绩而感到恐怖!
尤其是金军,在跟韩世忠的大军发生过两次战斗之后,就干脆高举免战牌,哦,不,准确的说,根本就是在躲在韩世忠的军队,根本不打算再跟刘家军硬碰硬了。
金兵统领快马加鞭的给统帅着中军的金兀术去信息,希望金兀术能找到相应的处理方式,否则的话,这次南下的西路大军,就算是废了。可金兀术又能拿出什么样的主意呢?
当他知道刘家军竟然是如此威猛之后,只是脸上的皱眉越来越多了。火器的犀利,金兀术是早有所闻,让他真正为止震惊的,是韩世忠率领的军队的数量!
五万人啊,这可不是五百人,五千人,这可是真正五万人啊!刘涚的地盘有多大呢?在金兀术看来几乎可以算是弹丸之地了,他是怎么选拔训练出这五万人来的?
想不通,金兀术完全想不通这个问题,为了避免损失,金兀术最终只能下令,让西路大军尽量避开韩世忠的队伍,不要与其发生冲突。只可惜,话好说,事难办,韩世忠在逐渐熟悉了战术之后,尤其是那种坐等战机的人?
五万军队可不是用来养着好玩的,一天没有战斗,在韩世忠这种人看来,都是在浪费中央民国的粮食!找不着金国军队,韩世忠就会用附近的南宋地方队伍来开刀,给人一种感觉,他好像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战争狂人。
事实上,韩世忠本身就是个战争狂人,尤其是当他手中有兵的时候,属于是那种根本停不下来的人,在这一点上,他跟吴阶之间可谓是有天壤之别。
如果说吴阶是大宋的一面盾牌,那韩世忠和岳飞就曾经是大宋的双剑,锋利的双剑,只不过如今其中一柄剑归了刘涚。刚开始的时候,韩世忠对刘涚也谈不上忠诚不忠诚,他是被赵构给逼的走投无路才是。
但是随着身在中央民国的时间越来越长,韩世忠发现自己渐渐的开始习惯了这种制度,同时也喜欢上了中央民国的这种氛围。当他从刘涚那里得到越来越多的理念之后,他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信仰。
信仰未必就是宗教,哪怕王重阳如今是中央民国的御用国师,但也不代表韩世忠就一定要去信奉道教,其实整个中央民国的高层也没几个人去信奉道教的。韩世忠的信仰,归根结底还是有私心的,他有后人,有子孙,他只是很单纯的希望,自己的子孙,自己的后人能够生活的幸福和快乐,仅此而已!
中国人对于家庭和后代的看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出了名的,而这种看重早在社会制度形成不久之后,就出现了,直到千百年之后,都未曾改变过。为了后代子孙,中国人可以流血牺牲,可以承受无数的苦难,只要想到能够给后人造福,中国人,不论男女,都能无怨无悔!
原本韩世忠是南宋的将领,可是当他有了选择之后,指挥队伍打南宋军队,却是一点都不手软,以至于岳飞那边还在跟金兀术大军纠缠的时候,韩世忠已经将所过之处清剿的干干净净,除了中央民国的势力之外,任何其他势力都不能存在!
这并不是刘涚给韩世忠的命令,而是韩世忠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当然,他的这种行为,在已经决定采取主动态势的刘涚那里,是绝对不会被反对的。有刘涚的许可或者说支持,韩世忠自然就没有后顾之忧,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一时间,整个湖北都被韩世忠给搅的风起云涌,照这样的趋势下去,用不了多久,湖北就不再是赵构的地盘,而是改姓中央民国了。
然而,中央民国伸出的爪牙可不仅仅是只有韩世忠这么一个,高宠,这个带着攀西高原热风的大将军,整饬完兵马,朝着西夏国的方向,出发了。
接到这个消息的西夏朝廷,先是吓了一大跳,后来等到准确的情报传来,说是高宠所带的兵马不过是两万多人事,又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在西夏朝廷看来,两万多兵马怎么是也不可能灭掉一个国家的,虽说如今西夏早已经步入颓势,但各方面的兵马加起来,拢共也能召集个七八万,哪怕就是用人命去堆,那也能够将高宠的这些兵马给堆下来吧?
如今的西夏皇帝乃是年仅十八岁的李仁孝,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好皇帝,他在位期间,西夏的国力一度振兴,如果不是因为金国衰落的太快而蒙古很快又崛起的话,或许西夏在李仁孝的手中,当真能够发展壮大起来也说不定。
对于高宠来说,前往西夏的道路是顺畅的,他当初在扫荡吐蕃的时候,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早已经将吐蕃跟西夏国接壤的地方纳入了中央民国的版图,故而只要高宠愿意,他完全可以带领军队,由曾经属于吐蕃的地方,踏入西夏的国境。
不过就在高宠正准备出发的时候,刘涚却是接到一个消息,原本驻守在大散关等地方的岳家军,尽数撤退了!
在这个时代,大散关可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卡,基本上可以说,是西夏、金、宋、吐蕃诸部交汇的地方,而今也是中央民国跟其他势力交界的地方。
只不过,随着韩世忠在湖北的军事扩张,大散关的重要性已经远远没有当初那般,而岳飞将驻守大散关和汉中城的人马撤走,其理由,刘涚也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大散关的岳家军撤走了,刘涚当下就老实不客气,让高宠打大散关出兵,前往进攻西夏,当然,刘涚还是同样会派兵将大散关占领下来,即便将来这些地方会逐渐变成内地,失去战略地位,但至少目前还是很重要的。
走大散关,对于高宠来说其实是绕了路,不过正好陪着吴璘一并前往,倒也算是一举两得。正是因为高宠这边稍微耽搁了两天的时间,让西夏国及时调动兵力,陈兵五万,在李仁孝看来,这五万兵马足以抵御高宠的两万余兵马了。
高宠并非是不知道西夏国的举措,当吴璘提出要协助他进攻西夏国的时候,却是被高宠笑着拒绝了,他告诉吴璘,刘涚给了他两万火枪兵三千炮兵,如果这样的阵容还不能对付区区一个西夏国的话,那他就该回家种田了!
要是以前吴璘听到高宠这么说,肯定会嗤之以鼻!高宠你还真当自己是军神了不成,两万多兵马就要摆平一个国家?然而从大散关撤下来之后,吴璘一直在新都城,跟着胡立等人,认真的学习火器兵种的战术运用,越是深入学习,吴璘越是感觉到火器兵种的强大。
而越是这样,吴璘就越是感觉到当初自己大哥的远见卓识,要知道,当初吴阶也算是南宋的一根顶梁柱,却是在风头最盛的时候,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刘涚!由此可见,吴阶看人的眼光是多么的毒辣!
告别吴璘,高宠领军自大散关而出。
想当初,金国数度进攻大散关而不得,但如今,大散关外却是一片平和,哪怕这些土地实际上属于金国,却是几乎看不到金国的军队,甚至是连金人都看不到,放眼一看,高宠视线内的活人,几乎都是宋人,或者准确的说,都是汉人。
这种情况,源自于当初完颜亶跟赵构之间的盟约,原本按照双方的约定,这些地方都是要归还给南宋的。金兀术再度进攻大散关,被岳飞军逼退之后,金国基本上就放弃了对这一带的实际控制。
没有军队的驻防,自然也不会再有金人愿意生活在这些地方,天知道啥时候宋人或者是别的势力就回来攻打此处,到时候平白无故成了别人泄愤的工具,那才是真正的冤枉。
“没想到,这一路就让如此平静。”
此番出征,杨再兴强烈要求回归高宠麾下,刘涚只得无奈答应,其实在刘涚看来,杨再兴已经有独当一方的能力,可偏偏杨再兴此人极其重情,宁愿不当一方诸侯,也要跟着高宠。
“将主,平静不好么?”
“再兴啊,不是说平静不好!要是全天下都这般平静,那才是真正好呢!”高宠挺直脊梁,前后左右的打望之后,才对杨再兴道:“你看看咱们身边的将士,有说有笑,这些平静的道路,很容易就让他们陷入一种平和之中,若是在自家里,心态平和自然是好事,可别忘了,这一次咱们终于轮到去当侵略者了!”
说到“侵略者”三个字的时候,高宠脸上的表情却是无比的正常,只要不是面对自己人,高宠也是那种杀伐果断的性格。
“是有点问题,属下这就是敲打敲打他们!”
“不用了,再兴,还有两三天时间,咱们就该跟西夏的军队,面对面了!”高宠摇了摇头,低声的说道。
〃网〃温馨提示:请牢记本站域名 
 

第562章 战狂归,国师回(中)
 第562章 战狂归,国师回(中)
 
虽说在名义上,中央民国只是派出了两支军队,其中韩世忠一支,高宠一支,但实际上,在原本的吐蕃境内,还有一支中央民国的军队在行动,那就是柴青源率领的,接替高宠驻守攀西高原的队伍。
名义上这支队伍是驻守攀西高原,但实际上呢,攀西高原早就已经稳稳当当的落在中央民国的手中了,只要大理国跟中央民国之间的关系存在,而中央民国的军队还在吐蕃部落里面游曳,攀西高原就会稳如泰山。
高宠之所以一路上感觉很平静,其实也有柴青源这支队伍的因素在内,周遭无论何方势力都被柴青源给清剿掉了,又岂会还有人来找高宠这支队伍的麻烦?
在治下总人口数量百万左右的情况之下,中央民国养活了近十万的军队,在这个时代看来,根本就是一个奇迹。有人说,是刘涚创造了这个奇迹,但刘涚却知道,创造这个奇迹的,是这种全新的社会制度。
当人类社会有相匹配的社会体制只能,其生产力打发展必然会得到一个大大的释放。唐宋年间的汉人,原本就有着强大的创新精神和发明意识,同时又延续了自古以来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当中央民国的制度正好符合人们的需求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释放,从而才会创造出让人惊讶的社会资源来。
就拿刘涚名下的那些火器研发和制造作坊来说。诚然,刘涚给予的高额报酬是激发工匠们努力生产的一个理由,然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