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南宋军神 >

第389部分

南宋军神-第389部分

小说: 南宋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生活在新都城里的中央民国老百姓来说,还有一个更加值得兴奋的消息,关于中央民国第一猛将,高宠的消息。
高宠引领区区一万余兵马,在西夏国境内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连带着破灭了西夏国七八支队伍,拢共合计数十万人次兵马的拦截,阻截,更是利用刘涚为其配备的火炮,破城无数,直接杀将到了庆州城下。
西夏人对中央民国的观点已经是发生了彻底的转变,想当初他们完全没有将高宠这一万余人看在眼中,然而结果却是令人震惊!
一万兵马,直杀的西夏国人仰马翻,甚至让人家兵临城下了!
今年不过十九岁的西夏国王李仁孝,继位时间也不长,可以说对管理这样一个诺大的国家毫无经验可言。正是因为皇帝年幼,当高宠寇边的消息传来时,李仁孝才会被身边的大臣所左右,认定高宠不过是来送死而已,丝毫没有引起重视。
等到觉察到情形不对劲的时候,却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加之没有找到对抗火枪兵和火炮的有效方式,每每派出军队跟高宠军对战时,根本无法对高宠形成有效的威胁,承受不起几个波次的火器进攻,就会全军溃败,加之高宠此人在领兵打仗的时候自信程度极高,从不考虑后路,只管疯狂前进,故而才会让庆州被高宠军队所围。
如今再想要说什么,都已经是晚了。
西夏国不是没有军队,事实上这年头手中没有点实力,早就被人给吞并了,又哪里还能来存活下去?不论是南宋也好,西夏也罢,甚至是残辽,手中都有相当可观的军事实力。
只不过李仁孝错就错在他太年轻,对于这个国家并没有绝对的掌控力,以至于大权旁落,让身边几个大臣主宰了国家事务。人心不齐,几个大臣为了争权夺利必然也会相互拆台,今日你说了算,明日我抓住了你的缺点一通攻击之后就成了我说了算,这样的结果也就直接导致了西夏国对高宠的战斗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之中,继而也让整个西夏国的军队,被高宠那一万余人所蚕食。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西夏国完全就是因为吃了这个大亏,以至于原本所拥有的那些军队,在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之后分崩离析,以至于当高宠抵达庆州的时候,西夏国已经无法从周遭调遣军队,唯一能够作战的,就只剩下庆州的禁卫军五万人。
照理说,用五万战斗力最为强悍的禁卫军来守城,而敌人只有区区一万多,这场战斗应该是稳赢不输的,可是跟高宠过去的战绩相比,西夏朝野并没有半点信心。
如果说来的是金军或者是南宋军队,那么别说是一万人,就算是三五万甚至是十来万,西夏人也不会轻易的认输,毕竟庆州高耸的城墙还在那里摆着呢,唯有来自中央民国的火器军,再高耸坚固的城墙,在强悍有力的火炮面前,无法带给城墙里面的人,半点安慰。
高宠来了,是战,还是降?如果说,李仁孝还能从其他地方调集军队的话,他一定会选择死战到底,好歹他也是一国之君,怎么能够轻易的投降敌人?更何况,他是王族,即便投降了,按照惯例,敌人也不会给他一家活路,倒是那些王公大臣们,今日侍奉他李仁孝,明日就可以跪拜在其他人的脚丫子前,只要骨头软一点,完全不用考虑生存的问题。
然而想要僵持防御,那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首先就是庆州城的城墙,能不能扛得住高宠的大炮?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就目前来说,还没有大炮轰不垮的城池,正是因为高宠有火炮这个大杀器,故而才会在进攻西夏的时候,一路顺风。
压根意义上来说,高宠的大军并不算是“包围”庆州,毕竟就只有一万人,怎么包围?正是因为高宠兵马数量太少,所以李仁孝等人并不慌张,而是准备先跟高宠打上几把,看看情况之后再说。
可是李仁孝以及他身边的大臣这些,完全没有猜到,高宠压根就不是那种按常理出牌的人。
受到刘涚特种战争影响的高宠,在一路杀到庆州的路上,就一直都在准备着,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庆州的这一场战斗。
就放佛是变了一场魔术,谁也不知道高宠是怎么领着精兵,通过什么样的渠道,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了庆州的皇宫知州,而且轻易的就将包括李仁孝在内的所有皇族和大臣抓捕了起来!
特种作战的魅力就在于这种可怕的渗透斩首,一路都采用正规作战模式硬扛着打过来的高宠,又有哪一个西夏国的将领会想到,在最后的庆州之战时,高宠会突然转变了作战方式,采用了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法来进行战斗。
当皇宫里响起枪声的时候,皇宫外面的禁军还在试图杀入皇宫之中护驾,然而皇宫里的枪声是如此的短促而短暂,禁军统领还没有来得及下达命令时,枪声已经中断了。
皇宫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城外的人谁也不知道,只因为宫门紧闭着,故而谁也不敢冒死去撞开宫门,万一里面什么事情都没有呢?擅闯皇城的罪名,可是要诛九族的啊!
在宫城之外的人看来,高宠没有趁这个机会发起攻城战,那当真是一种运气,他们此时压根就不知道,高宠正大马金刀的坐在他们皇帝的龙椅之上,俯视着西夏国的皇帝等人。
可怜李仁孝等人,本事高贵的帝王,而今却成为屈辱的阶下囚,甚至是跪伏在高宠的脚丫之前。若将龙椅上的人换成刘涚,恐怕李仁孝一众人还要想的过一些,而高宠,不过就是中央民国的一个将领而已,竟然也能如此的张狂,实在是让李仁孝气的想要吐血。
其实高宠也没有虐待众人,只是要李仁孝放弃抵抗,下令打开城门,让中央民国的军队进城,掌控一切。
这样的事情,照理说西夏人是做不到的,然而在高宠的威逼之下,最终李仁孝还是答应并照做,只因为高宠威胁的方式很简单,每耽搁一刻钟,就杀十个人。
被杀的人,绝对是李仁孝的至亲,又或者是西夏国的大臣,高宠也不会草菅人命,更不会拿宫中的普通宫人来出气。
如若仅仅是杀几个人,或许李仁孝不会那么服气,然而高宠杀人本就是为了杀给李仁孝这只猴子看的,每过一个时辰就砍下李仁孝身上某个部分,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当第一批人被杀的时候,李仁孝还能咬牙坚持,可等到高宠说下一次在杀人的同时,还要将李仁孝的手脚选一个砍掉的时候,李仁孝就彻底的服软了。
如是一来,高宠兵马看似轻松的拿下了庆州,而李仁孝极其整个皇族被高宠活捉,基本上也就等于向世界宣告,西夏国已经不复存在了。
或许在西夏国某些偏僻的地方,还有李家的血脉存在,然而这已经不重要了,被中央民国区区一万余人就打下来国度,这样的耻辱让西夏人再没有勇气站起来,只要中央民国还存在一天,这种恐惧和怯弱,就会深入到西夏人的骨子里,让他们生不出反抗的心思来。
西夏国破,皇族全数被捉,这消息传回中央民国之后,对国人的鼓舞是相当的激愤,可谓是全国军民上下一心,力挺中央民国的这一届政府,更是对他们的国王刘涚,表现出由衷的爱戴。
只可惜,此时刘涚并没有在国都之中,若是他在,能够走上大街举臂一呼,必然会接受到经久不衰的民众欢呼。
不管刘涚在还是不在,高宠攻克西夏国的消息始终不胫而走,传向四面八方。
残辽作为西夏国的近邻,真真是唇亡齿寒,西夏国的覆灭,让辽国感觉到严重的威胁。或许中央民国只有一个高宠,但绝对不会只有一支万人的军队,更不会只有一支炮兵队伍!
谁也不敢保证,中央民国会不会将下一个进攻目标定为辽国,慌了神的辽国国君,第一时间派出使者,向中央民国道贺的同时,也表达了辽国愿意称臣的心思!
辽国称臣,对于一个曾经无比辉煌的巨大帝国来说,这可是连金国都没有做到的事情,而今中央民国尚未对辽国派出一兵一卒,甚至连使者都没有派出过一个,却是得到了如此的“殊荣”。
刘涚不在新都城,国家日常大事都是内阁在负责,而作为内政大臣的高进,这段时间当真是忙的不可开交,即便是辽国的使节队伍来临,高进甚至都抽不出太多时间来接待,只能是暂时将其安顿在国宾馆里招呼着。
而身在湖北的刘涚,并没有错过这些重大的信息,始终以刘涚为核心而存在的影队,从不曾失去了跟刘涚之间的联系,而已经成熟的飞鸽传书体系,则是能够及时的将信息送达到刘涚的手中。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刘涚都要亲自来处理,只不过这些事情总是需要刘涚知道才行
 

第613章 这乱世,心恨谁(中)
 第613章 这乱世,心恨谁(中)
 
对于高进,刘涚是放心的,毕竟两家的关系不同,中央民国虽然是民主选举制度,但事实上所有人都清楚,至少在刘涚自己决定退位之前,没人能够取而代之。
而不管高进如何的努力,单凭他的年龄和跟刘涚之间的亲属关系,他是不可能去竞选成为中央民国的首相,即便是连任内政大臣恐怕都必须要刘涚的全力支持才能做到。
对于临安城中的赵构等人来说,西夏国被高宠领军所灭的震撼,远远不如岳飞率领整个岳家军投入中央民国怀抱来的厉害!
谁也没有想到,岳飞既然会如此果断的做出决定,并且异常顺利的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赵构等人来说,没能将岳飞抓回来,那就已经是个重大的失误,让岳飞将整个岳家军领走,更是让人感觉雪上加霜。至于说派人去汤阴捉拿岳飞家眷的事情,更是败的一塌糊涂,抓捕的人感到岳飞老家的时候,发现岳家大院房门紧闭,破门而入一瞧,不仅是半个人影不见,甚至连家中一些有意义的物件,都是被一并给搬空了!
由此可见,人家是早有准备,可怜朝廷竟然事先半点风声都没有听到,甚至当地的官府,也都是毫无所觉。
诺大的一个岳家,就这样无端端的消失,消息传回临安,顿时让已经气的不行的赵构,再度重重吐血!
而唯一可以说是好消息的,还是金宋两国的结盟,终于尘埃落定。在跟中央民国的军队交锋之后,金兀术终究还是选择了跟南宋结盟,以共同对抗羽翼日渐丰满的中央民国。
失去了岳家军,整个南宋的军事实力顿时下滑了一大截,紧张的赵构不得不从各地抽调兵马,拱卫京畿,生怕受到冤枉的岳飞,转身来攻,张俊领兵在外,谁人可以阻挡?
好在岳家军跟着刘涚去了湖北,与韩世忠的人马回合,结果就是在湖北,中央民国的军队数量,竟然高达七万人!
这七万人,可是实打实的军士数量,其中几乎没有滥竽充数的存在,如此庞大的数字加上名声在外的战斗力,可以说是异常震慑人心的。不论是金国还是宋国,都纷纷撤走湖北相邻的驻军,生怕因为自身的行动,而招致中央民国的进攻。
如此一来,在湖北附近,倒是形成了一个空心区域,以韩世忠统帅的中央民国大军为圆心,方圆近百里之内,当真是“寸草不生”,就连刘涚,都为眼下这种局势而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攻破西夏国,收复岳家军,竟然还会带来这种意料之外的惊喜。
而面对同样的局势,临安城之中的人,不论是不是秦侩一系的,但凡是心中真正还存着赵家王朝的人们,就开心不起来了。
在舆论的导向方面,秦侩无比的成功,因为岳飞越狱而逃,策反岳家军,投奔中央民国,基本上“卖国贼”这个罪名,是给岳飞坐实了,只不过坐实这个罪名,如今看来也就只有舆论上的意义而已,反倒是带给朝廷难以承受的损失。
就眼下的军力对比来说,中央民国其实已经超过南宋和金国的总和,哪怕在数量上还没有能够超过,但要论起战斗力来,只要后勤不出问题,光是一个完整建制的岳家军,就能顶住金国的主力部队,而韩世忠率领的部属,则是可以轻松的应对南宋军队。
如此一来,宋金两国同盟已经不仅仅是南宋赵构自己的迫切需要,就连金兀术,都不得不改变初衷,一力促成这次结盟。因为金兀术态度厄转变,故而这次结盟,与原本历史上金宋两国的三次同盟,又有所不同。
至少在盟书之中,南宋朝廷得到了更高的待遇,金国方面放低了姿态,不再强行要求南宋成为“蜀国”,每年要求南宋上贡的物资也是大大降低,为的就是让南宋能够死死的拖住中央民国,拖住刘涚。
在双方的协议之中,金国提出,只要南宋能够出兵攻打中央民国,那么所耗费的物资,金国愿意在南宋每年上贡的物资之中扣除一半,也就是说,南宋攻打中央民国,金国愿意承认一半的费用。
以金国惯常高傲的姿态来说,这样的承诺足以证明,在金兀术的眼中,如今的中央民国是如何的可怕。南宋朝廷虽然答应,一定不会放任中央民国日渐强盛,但却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作战计划来,赵构还没有傻到这种程度,硬是要拿鸡蛋去碰石头。
应该说,在如今这种局面下,中央民国不主动来进攻南宋,赵构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而身处湖北的岳家军,在经过岳飞简单的整饬之后,并没有继续逗留,而是拱卫着刘涚,又或者说是在刘涚的亲自率领之下,返回了巴蜀,新都城。
岳家军的到来,再度轰动了新都城,而关于刘涚偷偷潜入临安城,与国师王重阳携手解救岳飞的事迹,将刘涚在国内的威望,推上了更高的巅峰,以至于刘涚只要一出现,总是会引来一波波朝拜的子民。
虽说刘涚这个皇帝是精神上的,然而在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得到彻底转变之前,还是会遇上不少人,一见刘涚就下跪!
还好,返回新都城之后,刘涚露面的机会并不多,这一次高玉娘可是给吴安邦等人下了死命令了,要是刘涚再敢玩什么失踪之类的把戏,到时候第一个要砍的,就是吴安邦的脑袋!
这命令听着是吓人,不过吴安邦却没有半点埋怨,他自己也觉着,要是类似的事情再发生,他还真就是有去死的心思了。
人不在新都城的时候,虽说每天都有消息传来,但刘涚感觉自己还是挺轻松的,哪怕就是在临安城那种环境之中亦然,可是一回到新都城,重新面对大大小小的官员,刘涚就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