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墙角的小婷婷 >

第7部分

墙角的小婷婷-第7部分

小说: 墙角的小婷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一愣:“为什么?我已经不及格了啊!”
  老爸笑着说:“换个角度思考一下看看吧。如果你这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考了全班第一,接下来你是更紧张还是更轻松了?”
  我想了想:“哦!这么一来的话,似乎更紧张了!”
  “对了!”老爸说,“下面你就不得不提心吊胆,唯恐下次考试考不到第一名啊!而且如果想一直保持住第一名,实在太不容易了!”
  “是啊!”我点点头。
  “所以,你这次考试不理想,反而空间大了啊!下次你的目标也不必定得多高,只要超过前面一个,那你就是进步了啊!是不是?”
  “对啊!”我听了爸爸的话,如醍醐灌顶,压力突然间消失了好多。
  我带着微笑的心情,和老爸告别,骑着自行车向学校飞驰而去。不知什么时候,雨已经停了,太阳从乌云背后慢慢露出了笑脸。天不再阴沉,阳光开始灿烂,空气如此清新,甚至还夹带着几丝若有若无的花香!啊,新的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六岁的小鹰要单飞(1)
时间说慢也慢,说快也快。转眼间,高二结束,我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会考,也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令人望而生畏的高三。
  一个星期天,我依照惯例,到爷爷奶奶家里和爸爸会面。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我隐隐预感到,一件特别的事情将要发生。果然,在奶奶家,爸爸非常郑重地对我说:“婷婷,有一个大事,要和你商量商量。”当时,我的心一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大事。
  原来,早在高一时,辽宁师范大学的一位张教授到南京来开会,了解到我的事情,并作了一番深入调查,现在他表示非常希望我能去辽宁师范大学读书。
  我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和其他同学一样,读高三,参加高考;另一个选择则是,不读高三直接保送到辽宁师范大学。如果选择后者,我十六岁就可以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了。
  站在人生的岔口面前,我犹豫了,不知道往哪里前进。能从高二直接保送入大学,当然是件好事,这样就不必浪费一年时光去经历黑色的高三。虽然我相信自己如果参加高考,一定能考上一所合适的大学。然而从心里说,我实在不想浪费如此宝贵的一年光阴仅仅去应付高考。所以,对上辽师大这一条路,我不禁有点心动。
  但一想到自己才十六岁,习惯了在南京的生活,习惯了父母亲人的呵护,突然一下子要离开生我养我的家乡,要去遥远的人生地不熟的北方上大学,觉得有点怕怕的。
  就在我犹豫不决,取舍不定时,爸爸对我说:“婷婷,想不想听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
  在一个很远很远的深山里,山上终年白雪皑皑。山腰处有一个天然的山洞,在那里,有一只老狐狸,独自抚养着两只年幼的小狐狸。小狐狸在妈妈的看护下,幸福地成长。每天清晨,妈妈总要不顾生命危险,到山脚下茂密的森林中觅食,还要历经千辛万苦,把觅得的食物带回山洞里,给两只小狐狸分享。看着小狐狸狼吞虎咽的样子,妈妈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四周白茫茫的一片,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此时,两只小狐狸也差不多长大了,快和妈妈一样高了。一天黄昏,狐狸妈妈一反常态,用一副从来没有过的可怕眼神盯着小狐狸们。小狐狸在妈妈的逼迫下,一步步地后退,一直退到山洞门口。
  门外寒风呼啸。两只小狐狸非常不情愿地站在山洞门口,看着妈妈。此时,狐狸妈妈猛地上前,把两只小狐狸一下推出了山洞。落在雪地之中的小狐狸,冻得直抖,赶紧跑回温暖的山洞,哪想到狐狸妈妈竟然狠狠扑上来咬了它们。两只小狐狸只好忍着疼痛,悲号着逃出山洞。
  没多久,山洞门口再次出现了两个身影,原来两只小狐狸冻得受不了,浑身颤抖,躲在山洞边上,想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回到温馨的山洞里。这时,狐狸妈妈发现了,毫不客气地冲了上来,再次狠狠咬了它们。
  此时此刻,两只小狐狸终于知道,这个温馨的家,已经不再属于它们了。在妈妈的一步步紧逼之下,在妈妈凶狠的眼神中,两只小狐狸终于转过身去,无可奈何地进了深山。
  夕阳映红了白茫茫的大地,两只小狐狸的身影也渐渐远去。过了好一阵子,狐狸妈妈才抬起头来,对着夕阳下一串串伸向远方的依稀可见的脚印,悲哀地长嚎起来。
  故事讲完了,我还深深地沉浸在令人伤感的情节之中。沉默了片刻,老爸说:“女儿,你十六岁了,该是出去闯荡的时候了。”
  我默默地想了想,是啊,我十六岁了,不能再待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中了,是应该出去闯一闯的时候了!我真的要学会放下内心的所有恐惧和担忧,独立面对属于我的新生活!好吧!我咬咬牙,说:“老爸,我决定了,去辽师大!”
  妈妈知道我作出这个决定后,最初也极其地舍不得我,舍不得我这么小就离开南京,独自一人到大连读书,怕我在异乡不适应,怕我不在亲人身边感到孤独,怕我吃不惯北方的食物……担忧得太多太多。然而,到最后,妈妈也毅然作出决定,让她唯一的女儿到大连上大学!因为,妈妈心里清楚,把孩子搂着抱着,孩子永远也长不大,只有让孩子外出闯荡,她才能更有出息更有发展前途!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十六岁的小鹰要单飞(2)
就这样,十六岁那年,我勇敢地踏上了新的征程。从此,在父母亲人怀抱中幸福成长的小鹰,终于要离开温馨的小窝,在广阔的天空中展翅翱翔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1)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1996年11月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就在那一天,我第一次见到了盲人同学筝。其实早在上大学前,我就听说班上除我这个聋人学生外,还有一个盲人学生。没见她之前我多次想过,她该不会是总戴着个墨镜吧?
  很快,11月8日那天清晨,一个寝室同学告诉我:“婷婷,知道吗?筝到学校了!”
  “真的?”我赶紧冲上三楼筝所在的寝室里,想看看筝是什么样子。
  推开寝室的门,只见屋里已经站满了人,原来都是来看筝的。大家见我过来,心照不宣地给我让开一条路。其中一个同学对我说:“婷婷,你第一个做自我介绍吧!”
  我就走到筝的面前,说:“我是周婷婷,从江苏南京过来的,我耳朵不好。”
  这时,筝转过头来面对着我,还看着我的眼睛和我握手,说:“你好!”
  我不禁诧异万分。她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个盲人啊!眼睛还一眨一眨呢!
  我好奇地问她眼睛怎么还会一眨一眨的,她笑坏了,说:“其实我不是全盲,眼球外表是好的,只是内部出了点问题,看周围的东西时模模糊糊的,从外表上其实看不出来!”
  遇到筝,我觉得我和她的相识就像是冥冥之中有人安排好了似的。我们俩特别投缘,一般人认为的盲与聋无法交流的情况在我们身上根本不存在,因为我会看口型啊。而且我发现全班同学中,筝的口型我最容易看懂。筝也很兴奋地告诉我,我说的话,她也全都能听明白。
  她和我,一盲一聋的两个特殊学生,彼此惺惺相惜,我很自然地就向她倾诉了我的烦恼:“你知道吗?听不见有时很麻烦啊!当寝室同学们说着笑着的时候,我就像个局外人,什么也不知道。这种感受,真的很难受,你能理解吗?”
  筝很认真地点点头,说:“我深有同感啊!同学们讨论一本小说时,我看不见小说的文字,不了解内容,也成了局外人啊!”
  说到这里,我们沉默了。突然,筝开口说:“婷婷,以后只要班上有任何事情,只要我听到了,我就会立即告诉你!”
  我听了,也非常认真地对筝说:“以后,我会把我所看到的都说给你听的!”
  我们两人心中,升腾起一股暖流。是啊,大家都觉得我们两个应该是最难交流的,没想到却成了最佳的搭档!从此,在大学生活中,我的生活不再孤单,因为我有了一个可以当我耳朵的筝!而筝,也多了一个可以做她眼睛的我!
  当夜,我拉着筝的手,激动地跑到电话亭边,告诉了父亲这个消息。父亲听了以后也非常高兴,说:“真的太棒了!对了,美国有位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很了不起!而你们一个聋一个盲,互相帮助,不就是‘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吗!”就这样,“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诞生了!
  从此,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们俩总是形影不离。
  学校没有盲文课本,而普通课本筝又无法使用,所以每次上课前,我都会把课本里的内容读给筝听。到了上课的时候,我因为看不懂老师的口型,只能坐在最后一排自习,筝就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做笔记。课后,她再把老师课上讲的内容给我复述一遍。这样,我们就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看到的、听到的信息了。
  闲暇时,我拉着筝的手,领她去了很多地方。而她也经常告诉我,班上这天发生了什么事,那天发生了什么事。
  在食堂排队的时候,我就会盯着里面的热气腾腾的菜,对筝一一报着:“今天有红烧茄子、炒芸豆土豆、酸菜肉片……”
  开班会的时候,筝就会坐在我的旁边,取出纸和笔,为我飞速记下大家谈话的内容,我则一会儿抬头看着大家的口型,一会儿转头看着筝在纸上写的内容。
  后来,因为大家说话实在太快,筝就改变方式,在我旁边复述大家所说的话,只是说话声音很轻而已。
  然而,正因为看口型,难免有出差错的时候,所以,我们之间,经常闹出一些笑话来。
   。。

“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2)
一次,从食堂打饭回来,我们聊着聊着,突然她嘴里冒出了一个新学到的英语单词“straight face”。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以为她说的是中文,就根据她的口型,问道:“一嘴痱子?”“什么?”她一听,肚皮都笑痛了。
  还有一次,她和我从热水房里打水回寝室的路上,谈到了我们的一位老师张教授。当时,她说:“张教授是老学究。”
  我盯着她的口型,一怔,然后很惊讶地问:“什么?张教授要退休?”
  她听到我的问话,赶紧把水瓶放到地上,蹲在地上笑得起不来。
  最有意思的事情发生在1997年夏季。那时正值香港回归,我们全班同学坐在电视机面前,一起观看香港主权交接仪式的现场直播。当时,同学特意让我和筝坐在第一排。筝对着我复述着现场直播的解说词,我紧盯着她的口型。
  当她说到:“英国方面前来参加仪式的有:王子查尔斯、首相布莱尔……”
  我大惊,高声问道:“什么?英国首相不来了?”
  顿时,全班哄笑,让我莫名其妙。
  筝笑岔了气,解释说:“婷婷,不是不来了,而是首相的名字:布——莱——尔。”
  “哦!”我顿时脸红了。
  接着,电视画面上,两国首脑出场了。我赶紧给筝描述着电视的画面:“江总书记神采奕奕,而查尔斯王子愁眉苦脸……”筝听着我的描述,仿佛看到了真实的画面,很开心地笑了。
  1996年的圣诞夜,我的阑尾炎发作了。在寝室同学的陪同下,我住进了学校附近的医院,一住就是五天。当时,面临着大考,时间很紧,可还是有很多同学来轮流陪着我。特别是筝,在我住院的短短五天里,来看了我三次。每次她过来,我都非常高兴。我对她说,虽然我现在生病了,不能和她并肩作战,一起参加期末考试,但是只要手术一结束,我就会尽快返回校园,让我们的联合舰队继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后来,因为家里不放心,我就回到南京去动手术。手术前一刻,我还收到了筝发来的传呼留言,她说:“亲爱的舰长,我已经回到沈阳老家,你最近要动手术了吧?希望你能尽快恢复健康,到时我们就可以一块儿并肩作战了!想念你的政委。”看着传呼上的信息,我笑了,心想,筝打电话给寻呼台的时候,那个电话接听员可能还真以为是哪个舰队上的舰长和政委在联系呢!
  在大二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半边天》、《东方时空》等栏目曾先后来到大连,就中国首位聋人少年大学生的主题,对我作了电视采访。因为我和筝形影不离,而节目的录制方式又是跟踪拍摄,因此工作人员拍下了我们俩互帮互助的镜头。节目播放后,许多观众为我们感人的故事流下了眼泪。半年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邀请我们俩来到北京,在崔永元的主持下,录制了一期感人的节目。一经播出,“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的故事立即轰动了全国,雪片般的来信飞往大学校园,接踵而来的记者们敲响了教育系办公室的门,接二连三的采访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学习时间。
  谁也没想到,“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就这样迅速走红了,来采访报道的人越来越多,占用了我们很多课余时间,打破了我们平静的学习生活。在不断的应对中,我慢慢发觉,筝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她听到的东西都转达给我了,我想我们大家都累了,也没太在意。可是后来的一次次采访中,我被一次次地冷落,记者只和筝滔滔不绝地对话,他们在说什么,我只能看懂一小半,其他就不得而知了。比起我来,记者们更愿意与筝交流,毕竟那样更方便,速度更快。我好像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先是感觉失落,接着发展为不满和愤怒——作为聋人,我听和说的权利被剥夺了,成了一个局外人!这种苦闷,向谁说去?
  在不断被冷落的痛苦和压抑之中,我和寝室里新来的同学梅开始更多地交流起来。她是一位很优秀的女孩。通过慢慢地接触,我惊讶地发现,这样一位相貌口才书法主持样样出色的女孩,居然有严重的自卑心理!自卑导致了她对周围事物的不满和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