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暴君刘璋 >

第106部分

暴君刘璋-第106部分

小说: 暴君刘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预期,明天来的动物会更少,怎么办?”

法正沉默一会,摇摇头,再这样围猎下去,也不会有多少成果了,白白浪费时间,可是法正自己又不能变出动物来。

这时后面幽幽传来一个女声:“一定要动物的尸体吗?”

刘璋和法正豁然回头,看见眼睛平视前方一脸淡然的樊梨香,都是面色一怔。

ps:昨日之事,今日无颜面对书友。

第224章月黑风高掘尸夜

第224章月黑风高掘尸夜

天际一片红霞,洒在汉水一堆一堆的动物死尸上褶褶生辉,川军将吃饭剩下的残食,骨头,以及排泄的粪便,全部倒入汉水之中,河水冲流,古襄阳上游五里,散发着难闻的臭味。

而最重要的是这些有机垃圾引来苍蝇和各种昆虫,在烈日的炙烤下,加速着动物死尸的**,动物尸体堆积的地方,泛起了粘稠的白色,无数蛆虫在游动,河流两里之内,几乎不能近人。

“樊将军,今天你说的未必是动物尸体,什么意思?”

黑夜,外面的月光一片洁白,刘璋单独召见了樊梨香,猎杀动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刘璋害怕功亏一篑,有些忧心。

“难道主公忘了我们有现成的腐尸吗?”,樊梨香虽然还不明白刘璋和法正的用意,但是至少知道一点,那就是汉水中尸体越多越好,

刘璋抬起头看向樊梨香,樊梨香抿嘴一笑,解释道:“主公,与荆州军大战这么久,难道还少了尸体吗?”

“人尸?”刘璋吸了一口凉气,不是刘璋没想过,而是这样做在古代太无人道,古人讲究入土为安,就算是战场上,战败一方的士兵尸体,也会有战胜的一方收敛,集中埋葬,如果刻意暴尸于野,与时代道德不容。

可是如今,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

如果不孤注一掷,粮草断绝,川军数月努力功亏一篑,几万将士白白阵亡,自己近年的辛劳付于一旦,川军也错过了最佳的壮大时期。

“主公。”樊梨香话中带着寒意道:“古襄阳攻城十余日,阵亡数千人,荆州军两次偷袭我军大营,全部有来无回,加起来近万,如果再加上我方阵亡的……”

“绝对不行。”刘璋打断了樊梨香的话。

“为什么?”樊梨香不服气:“他们已经死了,死了就是死了,难道主公也相信鬼神之说吗?他们生为主公战死,死了再尽一份力有何不可?”

“这不是鬼神的问题,我说了不行就是不行。”刘璋负手道,语气坚决,他不想过多解释,他知道樊梨香清楚他的想法,只是不赞同罢了。

樊梨香做事除了目的,什么都不在乎,只要目的明确,各种恶毒的念头都能从她脑子里冒出来。

刘璋没法和樊梨香这种人解释。

“好吧。”樊梨香松了一口气:“不用川军尸体,这样的话,襄阳城下的荆州兵尸体不够,如果主公要横尸于江,必须从白川挖掘荆州兵尸体,五万具,应该够了吧?”

刘璋凛然。

…………

深夜,月黑风高,空旷的原野上吹着阴风。

樊梨香带着手下农民军来到荆州军的埋尸场,这里埋葬着上万具荆州兵尸体,攻击甬道战死的,偷袭严颜大营战死的,偷袭杨任大营战死的,全部集中在这里。

铺盖的泥土还是新的,黄色的土皮与周围截然不同,士兵在上面挥汗如雨,那些刚刚入土的荆州兵再次“重见天日”。

樊梨香坐在草坪上,手里拿着拔出鞘的剑,在眼前比划,神色平静,随口对旁边的陈应和刑道荣道:“问你们个问题。”

“是。”两人应了一声。

“本将军不懂军事,但是据我看来,战争要取胜取决两点,一是天道,二是人术。

天道是上天之道,孙子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什么口号啊,大义啊,仁义啊,乱七八糟的。

二是人术,就是手段,为了取得胜利采取的手段。你们觉得这两者,哪个更重要?”

“两者都重要。”陈应答道。

“废话,那你也得两样都能选才行,明明一种手段能更快获取胜利,但是这种手段伤及天道,你又能怎么选?”

“那我选天道。”陈应答道。

“为何?”

“天道乃大势所趋,一只军队丧失天道,必然遭受敌军殊死抵抗,甚至内部决裂。”

“可是每次战争都要顾忌天道,畏首畏尾,增加每次战争的风险,同样非常危险,谁又能保证一辈子好运呢?”

陈应无言以答。

“你呢?”樊梨香转向刑道荣。

“我,我……”刑道荣脸部扭曲,这样的问题实在不是他那大脑袋能思考的,半天提了提自己的梨花开山斧道:“我还是更相信自己的斧头。”

“哈哈哈。”樊梨香轻笑出声,在黑雾弥漫的月隐之夜,上万人埋葬的坟场中,一大堆人在面前无声的掘尸,樊梨香脸上淡淡的笑容看起来格外让人心悸。

“真希望独领一方,让我试验一下天道与人术,孰优孰劣。”

樊梨香冷声说着,脸上充满渴望,她清楚刘璋的用意,不用川军尸体害怕伤及天道,即使是樊梨香有办法向将士隐瞒真相,宁愿远赴白川收纳尸体。

樊梨香对刘璋的做法不以为然,在樊梨香看来,人术立竿见影,天道……太飘渺了。

“报,报告将军,尸,尸体已经都启出来了。”一名舌头打结的校尉前来报告,脸色煞白,嘴唇紫红,显然惊怕过度,头皮一抽一抽的。

“既然启出来了,就装车吧。……等等。”

樊梨香从地上站起来,拍了拍粉臀上的草叶,走向校尉,紧张的校尉吓得后退一步。

“你很害怕吗?”樊梨香隔着校尉两尺的距离问道。

“不,不怕。”看着樊梨香洁白无尘的面容,校尉这时真的不怕那些死尸了。

绑着面巾的士兵将尸体一具一具装上推车,这些尸体埋葬数日到数十日不等,雨节刚过,地里非常潮湿,尸体早已腐烂,头部模糊肿大,全身因为尸胀而变成一根根泡泡的粗柱子,血液循环停止,因为重力关系沉积,形成一块块白色的尸斑。

上面到处爬着喊不出名字的恶行的虫子,从鼻孔嘴巴,戳穿的眼窝钻进钻出,那些死尸的伤口更是蛆虫的乐园,一旦打开,一包一包像切碎了的熟面条一般蠕动,踩死都嫌脏,从尸体上滑下来在地上爬行,吓得士兵不住后退。

一些尸体上还有呕吐物,那是士兵挖掘时留下的,加上那些被锄头挖开的腐烂身体,连杀猪匠刑道荣都觉得恶心,在原地干呕起来。

樊梨香平静地看着这些尸体,在各辆大车上扫了一眼,半响叹了口气:“太少了。”

…………

两天之后,从白川运来的尸体送到,这些尸体比樊梨香挖出来的尸体还要不堪入目,这些尸体埋葬于数十日前,中间又经历了十余日大雨,到现在早已没了人形,腐烂程度与井里发现那两头猪差不多,铁锹一敲,全部变成了稀饭。

大车被层层包裹,押运尸体的队伍臭味五里可闻,押运士兵每人发了两贯钱,全身包裹只露出眼睛,可是即使如此,还是许多士兵受不了晕倒在路上。

六万具尸体倾倒入汉水,分铺五里,真正的隔江断流,沿川军修筑的堤坝而下,从上往下俯视,尽是臭气熏天的腐尸,人兽混杂,有的五官清晰,有的五官模糊,有的只剩下肉块,稀释的五脏到处散落。

刘璋与川军众将站在堤坝侧近的高山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刘璋向张任示意了一下,张任手猛地一挥,令旗兵高举令旗,汉水两岸几百名士兵拉动几十根纤绳,爆喝用力,纤绳一点一点绷紧,只听“轰”的一声,大地震颤,堤坝决堤,积蓄十余日的大水掀起滔天巨*,俯冲而下。

洪水滚滚向前,卷起汉水中的尸体向古襄阳俯冲而去,大浪劲风,天地变色,数万具发臭的尸首被洪水带向古襄阳城中。

刘璋和法正看着眼前的洪水,刘璋缓缓舒了一口气,自己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完了,接下来,就只剩下等待了。

…………

“报告,川军掘开河堤,大水正向城中冲来。”徐庶正在与众将商议军情,士兵紧急来报。

徐庶丢下手里一把小旗,和荆州军众将快步出屋,角落的张德一边吃着烤肉,一边撇了撇油腻腻的嘴,不屑地道:“鸡飞狗跳的,有什么好急的,莫名其妙。”

“刘璋没有等到暴雨蓄水就掘开了河堤,洪水一定会顺着城中河道流入,先生快下令堵一堵吧。”

古襄阳内河流过府衙,李严看着水位明显上升的河道对徐庶急切地道。

“不行。”徐庶摇摇头道:“这条内河就是用来疏通洪水,贯通城内的蓄洪池和储水巷的,若是堵住,护城河根本挡不住洪水,我们就会跟两年前下邳吕布一样的下场。”

徐庶一直担心在暴雨来临之前出什么意外,这时川军突然泄洪,徐庶眉头皱成一个川字,他不担心洪水,就算是暴雨到来也对古襄阳没多大用处,但是徐庶总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阴谋,特别是川军这么早就泄洪。

死尸。

徐庶突然想到这一点,刘璋前些日不可能无缘无故猎杀动物,横尸于江,又倾倒那么多荆州军尸首,与禽兽尸首混杂,引起荆州众将的愤慨,纷纷要求出城迎战。

徐庶当时还以为是川军的激将之举,严令将领不得出城,为此还斩了两名将军。

而现在看来,显然不是那么回事,这些死尸必然随着洪水进入古襄阳城中。(未完待续。

第225章恐怖而死沉的光

第225章恐怖而死沉的光

腥臭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当混合着浓稠污血和腐烂死尸的河水,如泥浆一般翻卷着各种各样的微细菌推向古襄阳城,站岗的士兵掩住口鼻,百姓纷纷掩蔽门窗,街道上行人纷纷奔逃。////。。

一瞬间,让人无法呼吸的臭气遮蔽整个古襄阳城,翻腾的河水如一锅浓稠的骨头汤一般,一些百姓遮住口鼻向外看,看到那些浮起又沉下,在浪涛中翻滚的断肢腐头,满满填充于整个河道。

无法抗拒的视觉冲击力和近在咫尺并穿入体内的尸臭,百姓头晕,呕吐,晕倒。

站岗的士兵再也不能坚持,纷纷向墙壁后面逃窜,可是那些臭气无处不在,一想到河中的场景,哪怕只看到一眼,那些还有眼睛和鼻子被冲入浪花的画面,让这些城头杀敌的士兵也不禁全身酥软。

古襄阳的防洪措施非常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蓄洪池和引水渠,并且彼此连同,全部汇入内河,而现在内河河水暴涨,向蓄水池倒灌,腐臭的尸水顺着引水渠弥漫,走遍古襄阳每一个角落,将整个城池包围。

有了蓄水池的分流,内河河水上涨放缓,河水冲势慢慢减弱,两个时辰后,河水的流速接近正常。

“骨头汤”缓缓流淌,混合了大量动物死尸之后,流速变得更加缓慢,在内城中堆积,腐烂,浸泡了几十天的数万具尸体,被浪流掩盖的气味完全散发出来,腐臭弥漫整个内城。。

这样的气息令人窒息,而它最大的杀伤力,在于人们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散发出来的气味,无论是百姓还是士兵,都充满了恐惧。

腐臭无孔不入,避无可避,杀伤力远超人们的想象,几乎就在河水流速放缓的一个时辰内,许多抵抗力弱的老年百姓,窒息晕厥,死亡。

那些活着的人,用湿润的布捂住口鼻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无论躲到哪,都避不开臭味从七窍入体,头昏脑涨,焦躁不安。

时间慢慢过去,川军开始使用前些日搜集起来的清水,煮沸饮用,营地里洒满了草木灰,不再攻城,而是在山丘上,哨楼上,静静地看着黑夜降临在古襄阳。

而对于城内的荆州军民,度日如年,经历着人间最惨痛的炼狱,在腐臭弥漫的情况下,生计已经完全停止,无法睡觉,无法饮食,满脑子都是河流中那些尸体的印象,许多人开始生病,身体虚弱。

而对于那些健壮一些,抵抗力强一些的年轻人来说,现在最大的威胁还不是疾病,不是周围臭气,而是没有饮用水。

古襄阳的特殊结构,让尸水可以弥漫每一个城区,每一个院落,而那些与河水分开的井水,也逃不过尸水的渗透,已经许多百姓和士兵,因为饮用了被尸水污染的井水而生病,而这种病比那些窒息和虚弱恐怖得多。

因为饮水生病的百姓开始冒虚汗,额头滚烫,四肢抽搐,谁都明白这是什么病,瘟疫的梦靥与周围的尸气一起缠绕着襄阳城,人们再也不敢饮用那些水,可是这样一来,古襄阳再也没有一滴水可用。

短短三天,大量的百姓和士兵死亡和晕厥,那些晕厥的,再也不可能醒来。

街道,屋内,花园,到处都是尸体,不分贵贱,不分贫富,只看谁先抵挡不住,就成为下一个。

幸存下来的人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避难所,古襄阳几乎家家都有地窖,这是幸运的地方,但是地窖也只是让他们拖延得久一点,没有干净的水,死亡一直在他们头上盘旋,如果不幸周围哪一个突然得了瘟疫,那么,就是一地窖的尸体。

尸水的攻击力量远远超过刘璋的想象,也远在徐庶预料之外,古襄阳城的居民和军队到了绝境。

终于,在第五天,徐庶从一个很大的地窖钻出来,带着荆州军的将军,在地面上,组织了一次突围。

可是这时突围已经晚了,士兵在尸气弥漫的情况下,战力和士气急剧下降,现在别说打仗,就是要他们走路都很难。

徐庶利用求生,唤醒意识还算清晰的士兵力量,同时请求襄阳蔡瑁赴援,可是能作战的士兵数量太少了,怎么可能冲得出去,十余次突围,折损数千人,也丝毫没有撼动川军的防御,而那些尸体,再一次被投入汉水之中。

蔡瑁派出了一支军队赴援,被川军一击而溃,狼狈逃了回去。

…………

还算宽敞的地窖中。

徐庶的嘴唇已经干裂了,脑袋因为缺氧发热,两天以来,徐庶只喝了小半杯水,还是用沙子净化出来的,徐庶并不知道干不干净,但是无论那水是否干净,喝的人都会觉得不干净。

不过好歹,两天以来,自己还没有发烧迹象,而在同一个地窖中的两名将军,因为额头发热,被拖了出去,徐庶现在还记得那两名将军悲哀的眼神,两人都是在抵抗川军攻城中立下了大功的,就是因为身上伤口没有愈合,更快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