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暴君刘璋 >

第372部分

暴君刘璋-第372部分

小说: 暴君刘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刘循,进来。”刘璋艰难地说出五个字,伏寿轻皱娥眉,将刘璋扶到椅子上做好,刘璋五指死死掐着额头,脑中的头痛又上来了。

伏寿看着刘璋,仿佛自己的心也和他的头一起痛,想起华佗的话,如果刘璋感染风寒或心情起伏,还是可能发病,这时荆州的消息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

伏寿知道刘璋一直是想趁着自己还在,为川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业,可是现在眼看自己大限将至,打下的基业竟然大面积塌毁,换做任何人,怎么可能平静无波?

伏寿完全能切身感受到刘璋心中的痛苦,看着刘璋掐着自己额头,不由自主走上前去,轻轻为刘璋按摩起来。

哪怕以前刘协无数次受了委屈痛苦,在伏寿面前痛不欲生,伏寿也只是出口安慰,从没对任何人按摩过,更别说如此的温柔。

可是伏寿现在却觉得自然无比,好像自己现在就应该这样做,抛弃了皇后的身份,抛弃了许多皇室必须遵守的礼节,伏寿轻柔地为刘璋按摩,没有任何心理阻碍。

刘璋感受到伏寿在为自己按摩,也愣了一下,可是思绪更多沉静在荆州即将沦陷之中,不想顾忌其他,安静地享受着伏寿的温柔。

伏寿年方妙龄,葱指柔嫩,按压在穴位上的感觉很好,刘璋觉得脑中的疼痛在一点点褪去,外面刘循和周不疑走进来,周不疑进来就站在了墙角,看着地面。

“父亲。”刘循向刘璋拜了一礼。

刘璋看向刘循,稚嫩的小脸上有些疲惫,清澈的眼睛中带着血丝,说明这些时日刘循处理政事还是很努力的。

第563章我叫你杀了他

实际上刘璋从来就没担心过刘循不尽力,从小刘循就很勤奋,就算没人管他,也能努力学习,风雨不辍。

勤能补拙,当年四岁写诗只能拼字的刘循,五年之后,也达到了中等偏上的水平,至少写出的东西不会让人笑话了。

而经过周不疑的教导,从各方面培养兴趣,刘循也没那么死板,对于政事军务,都有自己的见解,包括御下之术,政治权术,周不疑都有教导。

单就能力来说,刘循作为主公是合格的。

可是这是乱世,光有能力是不够的,刘循性格硬伤,注定他在这个乱世很难生存,刘璋不明白,周不疑什么都教给刘循了,为什么偏偏没有试图改变过刘循的性格。

“循儿,法正四万军队困守白川城,荆州即将失陷,你打算怎么办?”虽然信得过刘循的能力,但是刘璋还是决定考教一下刘循处理突发事件。

刘循已经听到了荆州消息,张任是忠义的武将,既然刘璋说将政事交给刘循,张任就不会有任何迟疑,在禀报刘璋之前,就已经让人禀报了刘循,只是因为事情太过重大,才找到了刘璋。

刘循道:“荆州路途遥远,已经形成困局,可派一支军队出青泥隘口,试图援助法正军师,如果援助不了,就扼守樊城,阻止攻占荆州的江东军北上。

同时派出一支部队快速返回巴蜀,扼守鱼腹关,阻止江东军进一步西向,除此之外,还是以关中为重,关中将成为攻略曹氏的基地。必须尽快恢复秩序,给养民生。”

“好。”刘璋点点头:“没有被一个州的失陷冲昏头脑,冷静应对,依然能知道川军的重点在哪里,作为主上,就应该有这样的大局观。”

刘循听到刘璋夸赞,心中没有任何高兴,甚至刚才那些话都是自己硬着头皮说的,他现在一点也不想接手政事。甚至怀恋以前在成都等待刘璋归来的日子。

那时候自己至少知道,父亲会回来的。

尤其是刘璋说了“主上”二字,刘循差点就哭了出来,可是知道父亲不喜欢自己哭,生生地忍住了。

“你说关中是我军重中之重。没错,而且我告诉你循儿,我的意思是,将治所从成都搬迁到长安,成都只作为陪都控制滇州。

长安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又有千里关中沃土。是天赐大汉中兴之地,虽然现在残破,但是只要治理好了,我军的兵锋就能随时东出函谷关。立于不败之地。

循儿,你说说,你打算怎么恢复和治理关中。”

刘循小拳头紧紧握着,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

“关中现状。流民四布,人口稀少。所以迫切要解决的就是安定流民,补充人口。

无论是长安城内,还是长安郊外,都有许多废弃房屋,房屋的主人已经外逃其他州,官府应该派人或者雇佣商人进行修缮,以低价或无息赊欠的方式让给流民居住,让他们有遮风避雨的地方。

父亲击败曹操军队后,缴获大量粮草,可以用来收拢流民。同时发动他们耕种。”

刘璋闭着眼睛仰躺在椅子上,一边享受着伏寿的按摩,一边静静地听着刘循说话。

“但是关中人口十不存一,千里沃土荒废数年,仅仅靠这些居民耕种不可能快速实现振兴。

如今大败曹军,我军七十万军队聚集关中,不可能全派出去,用不着,也没那么多粮草支撑战争。

我们大可以让一些战力不高,或年幼或年老的士兵,在关中进行军屯,一年之后,如果愿意继续当兵的,可继续当兵,不愿当兵的,按照土地令发给土地,享受退伍士兵待遇,并获得关中的居住权。

这样既可以补充军中粮食,也可以恢复关中良田耕种。

这是解决关中的恢复的问题,关中急需补充大量人口,循儿在成都已经知道商业的力量,因为作坊的兴盛,许多人要么趁着农闲,要么全职为作坊做工。

如此一来,成都人口激增,而且凡是有作坊,工匠坊,大型商户的地方,都有其他配套的食店,小商户,药店,当铺等设施,人口更多。

所以循儿想将成都的商人都招过来,让他们在长安建立商户总会,兴建作坊,私人工匠坊,另外官府的作坊,工匠坊,医馆,银行等重要设施,都全部搬到长安来,成都只剩下一个支点。

如此一来,长安人口应该会更多,再辅佐以官府鼓励政策,鼓励百姓迁入,滇州蛮族,五溪蛮族,西羌羌人向内地迁移,可大量迁入长安,关中人口恢复并不困难。”

“商人无利不起早,为什么要来长安?”

“第一,因为长安是我们川军今后的都城,也是大汉两百年的帝都,相信任何人都不会怀疑长安这样的地方能快速繁荣,不敢来的商人才是平庸没有眼光的商人。

第二。西域现在已经是商人瞄准的最大市场,从成都到西域,要翻越祁山山脉,过千里大山,无论是出货进货,都很困难,地理位置显然没有长安好。

而且长安通向中原也更方便,与益州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商人驻扎这里,既靠近都城,走西域出中原又方便,正因为商人无利不起早,才一定会来。”

“很好。”刘璋满意地点点头,淡淡道:“循儿,你刚才说恢复关中,有一点没说到,长安的世族怎么处理?”

当初杨阜给长安世族鼓劲,说曹军是诱敌之计,众世族没离开,等川军大胜曹军,很快攻破南北大营,杀进长安,除了早有准备的杨家,许多家族都没全身而退,留下大量钱财和家族子弟。

长安来就有关中世族,川军打到荆州,一部分荆州世族迁移到关中,川军打到雍凉,天水世族迁移到关中。

被川军俘虏的世族子弟不在少数。

刘璋派人将这些人控制起来,却并没有杀掉,就是想让刘循来处理。

“杀掉姜家几个家族的族长,还有曾经帮助刘备和曹操的官员。”刘璋镇定地说道。

“还有呢?”

刘璋淡淡的三个字,刘循一下就不镇定了,怔怔地站在原处,伏寿张任都看向他,门口的周不疑依旧看着地面。

“罚没家产……”

“还有呢?”

“还有……勒令世族子弟耕种土地……”

“还有呢?”

刘循绞着手指,站在原地再也说不出话来,他知道刘璋要问的什么,可是自己就是说不出口,也做不到。

“耕种土地?”刘璋轻蔑笑了一下:“长安,即将成为我们的都城,治安何等重要,这些世族子弟一生衣食无忧,自认为比天下百姓都要高一等,他会甘心给你刘循耕种土地?

你刘循杀了他们的族长,杀了他们的族中人,我们川军又剥夺了他们当官的优先权,剥夺了他们土地的兼并权,甚至剥夺了他们的名声,你觉得他们会安心的给你耕种土地?

今天你不解决了他们,难道等这些人以后充当曹操孙权的细作,贻害都城?那你今天的仁慈,将葬送多少士兵性命?让多少百姓成为无辜牺牲品?甚至断送我们的基业,你知道吗?”

刘璋声色俱厉,刘循怔怔地站在原地,眼泪在眼眶打转,一句话说不出来。

刘循知道刘璋说的都有道理,可是长安被俘有几千世族子弟,要他一次屠杀这么多人,刘循真的下不了手。

刘循摩挲着衣角,低着头不敢看刘璋愤怒的目光,只觉得自己十分不孝,又或许真是父亲说的懦弱。

刘璋看着刘循的样子,缓了一口气:“循儿,你天资不好,但是并不笨,该懂的道理你都懂,为什么会抱着这些没用的仁慈不放。

我们不怕别人诽谤,不怕遗臭万年,不怕拥有更多敌人,我们只要记住,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我们亲人,对我们士卒,对天下百姓的残忍……来人,带一名世族子弟进来,五十岁以上。”

士兵押来一名老者,老者衣衫不整跪在堂下,恐惧地看着刘璋。

刘璋坐到椅子上,解下佩剑凌空扔在刘循面前:“杀了他。”

随着刘璋冷冷的声音,佩剑清脆地掉在地上,剑刃拔出一节泛着寒光,老者畏惧地缩成一团。

刘循却没有动作,拳头死死地捏紧,好像里面捏着自己的心脏,嘴唇轻咬,不断颤抖。

感受着刘璋的目光,刘循整个腿都颤抖起来。

过了许久,张任出列道:“主公,我来吧。”

“谁叫你来了,滚下去。”刘璋对着张任大吼一声,眼神赤红,刘璋从来没有这么愤怒地训斥过自己,张任吓了一跳,不由自主后退一步。

伏寿身体一颤,细手滑落,好半响才重新按上刘璋的穴位。

“我叫你杀了他。”刘璋冷冷看着刘循。

刘循咬着牙,看着地上的佩剑,慢慢弯腰,颤抖着捡起,发出剑刃和剑鞘的撞击声,整个剑柄都颤抖起来,清脆的磕碰声,在寂静的大堂格外突兀。

ps:#暴君刘璋#感谢无名无天的打赏。

第564章《山河破碎图》

刘循缓缓拔出佩剑,转身看向老者,就在看到老者畏缩地缩成一团时,刘循的心猛地一跳。

面前的人,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无辜的人。

剑刃缓缓拔出,终于脱离剑鞘束缚,刘璋,伏寿,张任都盯着刘循,还有门口的周不疑都抬起头来看向刘循。

“啊。”

刘循一剑砍向老者,“铿”的一声,却没有砍在老者身上,长剑重重地摔在地上,刘循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剑鞘落地,一下子跑出了大堂。

周不疑跟了出去。

听着刘循跑出去的脚步声,刘璋按在桌上的拳头不断抖动,伏寿从侧方向看着面沉似水的刘璋,轻柔着声音,吞吞吐吐道:“蜀候,其实,伏寿觉得,蜀候是在让公子重蹈覆辙……”

“啊~~~”

伏寿话还没说完,刘璋突然竭斯底里大喊一声,一把将桌上的笔筒笔墨书籍全部扫在地上,响起一片“噼里啪啦”的落地声,脸上表情青的吓人。

伏寿只觉浑身一颤,小脸一白,竟然忘了自己皇后身份,一下子跪了下来:“蜀候恕罪,伏寿不该这么说话……”

伏寿猛地意识到自己是皇后,刘璋无论多大权力,在名分上还是大汉臣子,就算自己说错话,也绝没有下跪的道理,瞬间愣住了。

伏寿都跪下去了,知道跪错了,可是就这样起来,就又总觉得不合适。

张任也被刘璋的样子吓着了,伏寿跪下那一刻,惊讶地看着这一幕。

刘璋诧异地看着伏寿,竟然不知道该不该扶起来,怎样扶起来。如果自己如一般大臣一般,皇后跪下,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自己都该跟着跪下,缓解皇后的尴尬,可是刘璋显然不会这么做。

第一自己还在气头上,第二自己没有下跪的意识。

堂中气氛一下子僵了。

“张任,你出去吧,花一天时间准备五千精兵。后天我要亲出中原。”刘璋随口说道。

“主公要亲征?”

“我在长安又能做什么?”

“是。”张任愣了一下,朗声应答,也觉得自己待在这里不合适,转身退了出去。

堂中剩下刘璋和伏寿,加上一个可以当成空气的好厉害。就没那么尴尬了。

“皇后娘娘,不是因为你的话,刘璋只是心情不太好,有些暴躁。”

刘璋看着正前方说着话,没有看伏寿,仿佛没有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就没人看见自己跪下一般。伏寿心里坦然了一些,站了起来。

因为伏寿刚才这一跪,刘璋来愤怒的情绪缓和了许多,就在刚才打翻桌上物品的瞬间。刘璋还感觉头部疼痛涌上来,这时只是隐隐作痛,在太阳穴上轻轻按压。

伏寿可能已经习惯了为了刘璋按摩,心里还沉静在刚才害怕到尴尬的情绪中。玉指已经按了上去。

“皇后,你刚才说什么?重蹈覆辙?”

“我随口乱说的。蜀候不要放在心上。”

哪怕知道以刘璋的为人,不会对自己发脾气,伏寿心里还是有点后怕,刚才她确实被刘璋吓着了。

华佗说刘璋没有曹操那么易怒,只是刘璋在处理一般的事情上,不屑于去愤怒,但是刘璋心里也有自己关心的事情,当初触及到这些,他的愤怒一样可怕。

那几十万世族子弟不就是这样被杀的吗?

这时伏寿更加确信眼前这个人,就像华佗所说和自己之前感觉的一样,是真正的君王,哪怕自己皇后之尊,在为刘璋像一个姬妾一般按摩时,竟然没有任何心理阻碍,仿佛都是理所应当一般。

“姬妾。”伏寿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重蹈覆辙。”刘璋不知道伏寿心里的想法,也没心思去注意,他想到伏寿的话。

刘循性纯良,如果自己逼着他杀人,逼着他屠杀这几千世族,那与当初江州屠杀的世族有什么区别?

如果刘循心里也留下阴影,真的好吗?

可是,现在是乱世,一个不敢牵连无辜,盲目同情的人,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