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开个飞机去明朝 >

第193部分

开个飞机去明朝-第193部分

小说: 开个飞机去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武将来说,多尔衮主战。

就算他心中认为范文程和洪承畴是对的,一般情况下也不能同意,因为他说话代表的是军方的意见,军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怯战。

而且,有了多铎这个底牌以后,多尔衮心中也非常渴望能和朱常渊一战。

世人都知道朱常渊如何如何厉害,可是却没有看到这位大清十五弟的光芒:第一次随皇太极出山,绕道蒙古从碾子口直入北京,便是这位年纪轻轻的十五弟打先锋,而且几乎是一路所向披靡,长枪之下,无一合之将。

第二次,松锦大战之时,洪承畴调集四十万大军围住了皇太极的主力部队,又是这位十五弟多铎,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和能力挺身而出,连番冲突之下,找到了唐通这个突破口,一鼓作气突出重围,之后杀了个回马枪,率军复又回到原地和明军大战。

后来舍弃步卒只带着骑兵,一路夺取了锦州、宁远,兵锋所向,直逼山海关。

多铎两战成名,可谓战功赫赫彪炳千古,和那位在中原地区南征北战的大明皇叔朱常渊相比,至少数据上确实不遑多让。

所以,多尔衮生出和朱常渊死磕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可!”

然而,作为一国统帅的皇太极,想的要远得多。

兵法有云:夫庙算,未算胜,先算败。

皇太极此刻就是先算败。

多铎是厉害,凭借着大清国强大的骑兵优势,确有和朱常渊一战的实力和资本,可朱常渊也不弱啊。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万一失败的是朱常渊,那么好说,到时候不但整个到手的辽东会进一步稳固,还能将山海关攻占,更加可能的是可以**裸的直视明朝的心脏。

但是,万一多铎败了呢?

这个后果可比大明朝败了以后严重的多。

依照朱常渊那种不追死人不罢休的尿性,恐怕整个爱新觉罗家族都有可能被灭种。

当年朱常渊追击张献忠,那就是前车之鉴啊;就算李自成,不也被他赶出了甘肃吗?现在恐怕已经不知道在西域那个旮旯里面逍遥呢。

想明白了这些以后,皇太极从心底断然拒绝了多尔衮的建议。

“十四弟明日就给朱常渊修书一封,就说,我们要议和,看看他有什么要求?”

主动议和,肯定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不过,对于皇太极来说,只要能撑到这只老虎被他的主人弄死,一切都是值得的。

+++++++++++++

此时的朱常渊,在蓟辽督师府中过得是非常的快活。

眼前,陈圆圆盈盈而坐,妙手轻音的弹着琵琶唱着歌,用她那可以秒杀任何男人的呖呖嗓音,缓缓的唱着: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刚刚唱了两句,就被朱常渊拍着桌子喊停。

“陈姬啊,不要老是唱这个好么?就算是整天大鱼大肉,老爷我也有吃腻的一天,更何况是这曲子,换一个吧!”

朱常渊其实还挺爱听这首曲子,可是一想到陈圆圆唱着这曲子,眼中泪水濛濛,心里想着远在万里之外南国中的冒辟疆,心里就一阵酸溜溜的。

虽然表面上答应帮她找冒辟疆,可是私心里却已经将陈沅看做了自己的禁脔,别说冒辟疆,就是崇祯皇帝,赶过来动一下试试。

所以,再一再二不再三,便是再大度的人,也不能忍受自己的女人想着别的男人,何况朱常渊这货很小气呢。

“是,君侯!”

陈圆圆对朱常渊很客气,朱常渊让换个,那就换个呗。

“烟里秦淮泊画舫,

扁舟**谁家郎。

回首再看飘然去,

恨凄凉!

江心江雾重,

风吹妾柔肠。

南国剑麻带雨立,

。。。。。”

好吧。

朱常渊一下泄了气。

虽然换了个曲子,这唱来唱去还是一个调调,即便是再怎么好听,朱常渊也不禁觉得有些厌烦了。

“停了吧。”朱常渊摆摆手,道:“陈姬弹了一上午,或许累了,先回去歇息吧,这几日就不用来伺候了。”

这种伺候,吃不着不说,还有种给别人养老婆的感觉,用度日如年这四个字形容朱常渊现在的心情,再合适不过了。

陈圆圆下去不久,朱常渊就接到了一封书信。

皇太极的书信。

书信文字绉绉的不好理解,不过朱常渊还是大致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差不多就是说不想打仗了,想要议和。

“议和,很不错啊,正合我意!”朱常渊看到末尾的时候,摇摇头,喃喃自语道:“议和是好,可是你皇太极要学孙权是个毛的意思,想要单吃老子么?”

第150章单刀赴会

皇太极很狡猾,来信给朱常渊说要议和,地点却选择在了朱常渊的老革ming根据地宁远城,这算个毛啊。

要是在以前,可以说没有丝毫问题,可是现在,只能呵呵了。

宁远城现在就在皇太极的手中,镇守宁远城的人正是大清国威名赫赫的大将,皇太极的十五弟多铎。

让朱常渊去宁远城谈判,还不是摆明了要单吃。

当然了,皇太极在书信中并没有说要朱常渊一个人去,要不他的吃相也忒难看了。

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

即便朱常渊率领一个百人小分队的使者团,人数也就已经顶天了,可是现在人家宁远城可是驻扎着足足三万骑兵,两万步卒。

算了。

想来想去,朱常渊还是决定不带什么使者团了,直接就自己去得了,自己去了可以说不会有任何问题,就算皇太极弄来一堆**,只要给他一秒钟的反应时间,应该都能逃跑。

但是带了使者团的话,如果谈不拢很可能就会变成悲剧了。

自己去!

既然你玩孙权那一出,老子也唱唱关公,单刀赴会么,谁特么不会。老子不但会单刀赴会,还会单枪赴会你信不?

于是,在接到了皇太极的书信的第二天,朱常渊就准备好了脚程,决定单刀赴会。

不过,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更加悲壮一点,他还似模似样的给自己弄了一个自我感觉颇为悲壮的告别仪式。

仪式是向爱妾陈圆圆举行的,目的就是看看,自己现在都已经马上要上战场快死的人了,能不能在这娘们那里博得一点同情,然后来个临行献身,也好让自己吃饱了再走。

不过,结果却是非常的令人懊恼甚至说是尴尬。

陈圆圆果断无情的无视了他的悲壮,只用了一句话就将朱常渊酝酿了半天的情调击的粉碎:“君侯一路保重。”

除此之外,在没有别的表示。别说尼玛献身,就是吻别都没有一个。

“好吧!”

朱常渊苦苦一笑,挤出了一个便秘的笑容。

原来这一切,都是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陈圆圆现在满心满脑还都是那个叫做冒襄的家伙。

“君侯!”陈圆圆见朱常渊上马,紧跟在后面,突然开口。

朱常渊还以为陈圆圆回过神来要那啥,激动地差点从马上跳下来,可是还没有扭过头就知道自己再次会错了意。

“听当地人说。祖山之阳有座观音庙,臣妾想去观音庙替冒公子祈福,希望他。。。”

“停停停!”

朱常渊赶紧止住,说道:“你特么给老子开什么玩笑,辽东之地兵荒马乱,男人不在家就想随处乱跑,万一遇到山贼土匪怎么办?”

当然了,这只是朱常渊一根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其实他内心实在是,伤痕累累。感情这陈圆圆的情商也就那么一点点吧。这尼玛还真的天天在老子面前说思念冒郎。

我去你大爷。

“哪里都不许去,在家等我回来,多则三五日,少则两日,我回来以后再做打算。”朱常渊说完,骑马提枪,奔驰而去。

这边朱常渊刚刚走,另一边,吴三桂的总兵府中,吴应虎就飞身跑过来报告。

“走了?”

吴三桂抬起头问道。

“恩。刚刚走,现在截杀的话正好,要不要现在就派人追过去?”

吴应虎抬头,气喘吁吁的问道。

“不!”吴三桂右手成掌半伸到耳边。稍一凝思,道:“朱常渊力大无穷,平常数十人不能近身,听说当年张献忠召集诸多英雄好汉,合力也非其对手,便是派一百个人去。也无法奈他何?”

“那,就这么放过他?”吴应虎迟疑了一下问道。

“当然不会!”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说道:“我已经安排好了,且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虽然口中说成功的可能性极大,不过,只有吴三桂自己知道,也并不是一定会成功,万一失败,后果不堪设想,至少他这个山海关总兵官算是当到头了。

“应虎!”

看了看面前这个仍然充满了疑惑的子侄,吴三桂深吸一口气,说道:“你这段时间带着族人先躲出去,就回到京师那边。”

“为什么,族叔?”

吴应虎不解的问道。

“你别问,反正,你只需要知道,这次我的策划如果一旦实施成功,朱常渊必死无疑,若是不成功的话,我可能就会葬身在这里,最理想的情况也是丢了官职。”

“所以,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到京师提前做好准备。”

看到吴三桂郑重的模样,吴应虎吃力的点了点头。

+++++++++++

话说另一边,朱常渊骑着马,提着枪,只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就到了宁远城。

其实宁远距离山海关很近,用现代的尺寸丈量的话,大概在一百公里左右,而且两个城市都靠着渤海北岸,中间并没有大山阻隔。如果朱常渊最快速度行驶的话,肯定用不了一个时辰。

之所以用了一上午才到,那是朱常渊在想,这议和的条件该怎么开口。

本来到辽东来想要把皇太极吃了,然后将整个辽东作为一个试点,开始带着这块地和地上的人走现代化的步子,突然间人家皇太极要议和,不能让老子守着个山海关给你议和吧。

“最少要给我几座城池。”

反正,这辽东什么时候收复无所谓,他也不太关心,现在手中有了皇帝陛下给的那个对辽东生杀予夺的大权,也不会担心有什么后顾之忧。

在辽东随便玩就是了!

只要皇太极不碍了老子的事,老子说不准还会给他开开绿灯,让他以后有事没事多骚扰一下大明边境,好让这大明提前玩完。

不是朱常渊心黑手狠,非要颠覆大明。

而是,这个朝代其实已经从里到外黑成了一团,想要拯救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只能破后而立。先打破那些已经将天下土地兼并的差不多的大地主的势力,将整个国家重新分配,才能实现所谓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世界领先地位。

否则,和那些数都数不清的旧有势力整天扯皮跳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完成任务呢。

胡思乱想了一阵子,朱常渊已经在宁远城头愣了好一阵。

宁远,这个经过多次战火、大炮洗礼过的城市,依然矗立在海边,坐北朝南极具气势。它那弧形的城门和城头的大炮,就是最大的亮点。

城门上数十枚黑黝黝的大炮口,像是怪兽一样,时刻注视着城下过往的行人、军队。

朱常渊在宁远城下注视许久,终于,有一队清军打扮的骑兵小分队到了他的身前,几声喝断,打断了他美好的回忆。

没办法,实在是朱常渊的这身装束太过扎眼了。

别忘了这里是清军的地盘,而现在朱常渊却大刺刺的穿了一身正宗到不能再正宗的大明军装跑过来,还大摇大摆的在宁远城下驻足观看,人家不直接一箭射过来就是很有礼貌了。

“别动!”清军为首的,竟然操着一口纯正的汉语,朝朱常渊喊话。

尼玛!

看来,这清朝后来入关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实在是带路党太多了。

“上去,把他绑了!”

为首的军头一挥手,下面十几个骑兵各自从马上跳下来,将朱常渊一人一马围拢在正中间。

而且,看朱常渊无动于衷,几人心中窝火,一个个将腰间的武器抽出来,竟然同时朝他围攻并且砍杀过来。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常渊连马都没下,就在马上翻腾几下,银枪飞舞,二十秒的时间将所有近身的士卒抽翻在地,一个个抱着膀子在那里哀嚎。

“你!你!”

领头的想说两句狠话,可是看到朱常渊后,又怕狠话找来一顿胖揍,终是你你了两句后,便偃旗息鼓,不敢言语了。

“住手!”

城门下有人欺负袍遥В厦婺切┦爻堑氖勘匀灰彩强床幌氯サ模斐Tê傲艘簧ぷ樱缓笏潮闩牧伺纳肀叩拇笈冢档溃骸柏D切∽樱俑叶幌拢揖陀门诎涯愫涑扇饽唷!

朱常渊冷笑,想开炮,下面那么多平民百姓你敢吗?

可是,作为一个上位者,自然也没有必要继续跟这些低级士卒瞎搅和,不然还真是低了自己的身份,于是乎,拿出一个神器—大喇叭,打开电源大声说道:“吾乃,大明蓟辽督师朱常渊,前来宁远和多铎商议两国诸事,烦请通报。”

朱常渊名震华夏,大名鼎鼎,其发迹之地就是在这辽东,所以即便是辽东人,听到他的大名以后基本上也都竖起大拇指,内心深处暗赞军神。

是以,他这么喊了一嗓子,对面守城的士兵都一个个不吭声了,也没有人再敢对着大炮说轰他一炮了,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上报给自己的上司。

最不堪的是距离朱常渊最近的那些骑兵,刚刚耀武扬威,被朱常渊揍过以后满心不服,想要趁机偷袭,可是当听到朱常渊的大名以后,就开始变得瑟瑟发抖起来,甚至有人,忍不住**,还尿了一裤子。

朱常渊在城下继续欣赏这座好几年没见的建筑,大概十五分钟以后,便看到一身戎装的多铎,率领一队威武雄壮的军士从城中鱼贯而出,直向朱常渊走来。

第151章洪承畴吐血

多铎!

朱常渊还是认识的。

两年前就在盛京城有过一面之缘,交手几次,还差点将他生擒,可惜最后还是被这货跑了。

不过跑了又能怎么样?还是洗脱不了你是老子手下败将这个事实。

当然了,对于朱常渊,多铎除了仇恨之外,还有一点点的顾忌。

多铎率领一队兵士,缓缓却极有规律的从城门内列队出来,对面不远处,那衣甲鲜明的一人一骑,正是朱常渊。

自从出道以来,大小十余战,多铎从来都是身先士卒,而后所向披靡。无论为先锋开路,还是为主将伐国,皆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唯独,而且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