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开个飞机去明朝 >

第265部分

开个飞机去明朝-第265部分

小说: 开个飞机去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等愿随皇帝,拱卫天下!”诸臣一个个口号嘹亮,朱常渊舍弃下面的椅子,一步步走上了御阶!

第22章旧人

朱常渊一步步的走向大殿中间,上了九阶御阶之后蓦然回头,看着群臣一个个恭立殿下,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气概。

这就是要当皇帝了么?这就是从此以后君临天下了么?这就是说,往后可以一言决人生死,看谁不顺眼就可以拉出去咔嚓了吗?

朱常渊扪心自问,而后几乎是屏住呼吸走到龙椅旁边,靠近正中央的位置端坐下来。

下面的这些臣子,有些是因为之前得罪过朱常渊,迫不得已过来跪舔把他扶上皇位,希望能得到原谅;有些则是不问世事,无论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只要他能混就行;还有一些,内心并不喜欢朱常渊,但是在大明朝确实找不到一个可以统御万方的人物,只能被迫选择他。

至于说真正的喜欢朱常渊这个人并想要将他推上皇帝宝座的,恐怕也仅仅只有张国纪、曹化淳、徐家的人等。

“跪拜!”

就在朱常渊做到椅子上的一瞬间,礼官喊话,然后,群臣呼啦啦的全部跪倒,一个个头触地,高高的撅起屁股,看着都好笑。

朱常渊却没有笑出来。

“参拜!”礼官继续喊话。

然后,群臣磕头。

“三呼万岁!”礼官按照礼节一个个的念,然后群臣齐声高呼:“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连喊了三次才停下来。

“平身!”朱常渊一伸手,让诸臣全部站起来、

到此为止,算是爬到了帝位,不过距离真正的君临天下还差那么一道程序:大典!

大典就是登基大典,包括:登基、祭天、祭地、祭祀祖宗宗庙!

等着一套大典完成过后才算是临朝称制,君临天下,当上了名正言顺的皇帝。

其实大典在祭祀祖先天地的时候,也是在向万民昭示:你们有皇帝了,你们有以后可以效忠的对象了。

“谢陛下!”群臣恭贺,并且高喊。

朱常渊点点头。道:“着吏部官员,拟定登基大典之事,并查询良辰吉时,报与朕听!”声音平稳。很轻,可是,现场的每个人都能很清晰的听到。

然后,朱常渊的话语刚刚落下,钦天监正汤若望出列。朝朱常渊拱拱手,说道:“臣,钦天监正汤若望禀报,年后正月初四就是良辰吉时,可以办登基大典!”

朱常渊还是第一次与这位洋人传教士说话,感觉他的汉语很不错,只是口语中的外国味有些重,所以说话的时候显得有些生硬。

礼部尚书姜逢元也进一步说道:“臣禀报陛下,太祖皇帝也是正月初四继位,这下好了。咱们大明的开国皇帝都是正月初四继位!”

下面的话姜逢元没说,但是众人都明白,这一下将朱常渊的高度抬到了和朱元璋一样。

不过,并没有人出来反对什么。

“那好!”朱常渊道:“登基大典就定在正月初四,望诸卿认真准备,小心谨慎!朕思先祖功业,不敢改弦易辙,仍以大明为国号。为区别对待,崇祯十三年之前之大明,称前明!诸卿可有异议?”

一锤定音!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昭告天下,老子的皇帝位置不是从你崇祯手中继承过来的,而是老子自己打下来的。

毕竟,开国之君和守成之君的功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下面的群臣听了朱常渊的话以后。没有人发出异议,都拱手朝上,齐声道:“臣等谨遵诏令!”

“好!”朱常渊微笑着看着下面服服帖帖的众臣,道:“内阁拟定年号供朕选择,明日呈报乾清宫!”

“臣遵旨!”魏藻德和薛国观同时跪地,领旨!

朱常渊道:“诸卿有事呈报内阁。退朝吧!”

朱常渊懒得理会那些闲散的事情,将所有那些婆婆妈妈的事全部交与内阁处理,反正披红的权利在曹化淳手中,有重要的事他会禀报自己,暂时也不担心那些家伙会弄权。

而且,朱常渊相信他们也不敢!

就在朱常渊正位的当日下午,内阁就拟定了四个年号呈报过来。

朱常渊将年号拿过来看了一眼,“乾圣”“兴福”“咸嘉”还有一个“正泰”。

四个年号都很好,朱常渊最中意的那是哪个“正泰”,可是读来读去看着别扭,老是和现代社会的正太弄混,且每当读到这两个字的时候,他内心就有种哭笑不得的情绪。

“就这个吧!”朱常渊指了指正泰二字对曹化淳说道:“命内阁将两字顺序颠倒,为泰正即可!”

二十九日,朱常渊召开一次小范围朝会,只让内阁中诸人和皇亲张国纪参与,他脸色苍白,眼角有泪,说道:“昨日太监们在慈庆宫找到了懿安皇后尸身,已连夜装殓,今日诏汝等前来,就为此事!”

薛国观寻思不透朱常渊的心意,稍微迟疑了两秒钟,而后说道:“既然是懿安皇后,当葬入德陵,与熹宗皇帝合葬!”

张国纪老泪纵横,仿佛真的死了女儿一般,嚎啕大哭,说道:“我前阵子听闻皇后失踪,还以为被贼人所掠。”说到这里忽然发现自己女儿是被朱常渊掠走,吓得赶紧改口说道:“臣还以为是被李闯的贼军所掠,没想到原是殉国而亡!皇后啊!”

张国纪哭的涕泪交加,如丧考妣。

旁边的张四知一脸哭相,说道:“张大人节哀,事已至此,我想还是将皇后早早安葬为妙!”

“是啊!”张国纪朝朱常渊俯首顿拜,然后道:“臣建议明日就将皇后葬入德陵,免得她灵魂漂泊,孤苦无依!”

“不可!”张四知道:“也不用如此操之过急,如今陛下登基大典为最,其余诸事都可押后!”

朱常渊脸色戚戚然,道:“死者为大吧,朕相信以诸卿之能力,登基典礼不会受到影响,就以张爱卿所言,明日葬懿安皇后与德陵!”

朱常渊现在也就是光身子皇帝,玉藻冠冕、衮服玉带一样都没有!他又不愿意穿崇祯赐给他的龙袍,所以现在和其余人一样,穿了便装。

其他人穿便装,是因为皇帝都穿了便装,他们不敢穿官服。

“陛下,臣恐丧失在前,喜事在后,会有所不妥!”薛国观朝朱常渊拱手行礼,然后说道。

朱常渊摆了摆手,“无碍,照办吧!”

“还有!”朱常渊严肃的对所有阁臣说道:“朕继位大典在即,尚无王后,将来继位后也就没有皇后。孝和郡主和固伦皆是外族,不宜母仪天下,陈妃性情冷淡,先前朕与她商榷的时候被她推脱,所以,诸位还要费心给朕选后!”

选皇后!

几位内阁的阁臣听了之后,无不震惊!

直接选皇后!

不过那啥,如果真的要立陈妃为皇后的话,需要她同意或者不同意吗?薛国观等人心中仅仅只是闪过一丝疑问,却没有真的敢开口问。

“臣,遵旨!”

根据大明历来的规矩,这皇后都不能从功臣氏族中选拔,要在民间选择。这样一来皇帝不仅可以得到心仪的漂亮女人,还能避免外戚干政,又能避免下面的勋臣互相竞争倾轧,此为一举三得。

二十九日,那个所谓的装着懿安皇后的空棺被抬出京师,开德陵合葬,举国皆缟素!

期间,朱常渊又从曹化淳口中得到一个好消息。

钱谦益、吴伟业,携带江南很多无职位的进士才子进京任职。

对于这一点,朱常渊无疑是很欢迎的。

而且,根据历史的后知后觉观点,他还专门安排曹化淳去请了几个人:比如原来的工部侍郎刘宗周、后来舍生取义的黄道周。

不过这都是饱学之士,名家大儒,能不能拉过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朱常渊也想将日月岛的那些管理者并入到大明官僚中去,可是现在明显不是个好时候。

懿安皇后的葬礼结束之后,全京师的老百姓都开始忙着过年。

由于被李自成攻打的缘故,很多京师的居民外逃,导致今年的年味比之以前淡了不少,不过再怎么说京师也是个超级巨大的城市,留下来的人更多。

过年的时候,朱常渊还专门给拉娜打了个电话。

自从她将福临的母亲大玉儿默不作声的送入朱常渊房间开始,朱常渊对她渐渐的有了一丝不满,这一点拉娜自己也清楚,所以这次进京的时候她就要求留在日月岛,不随过来。

朱常渊也没有强求,想要冷落她一段时间,让她好好想想到底是娘家重要还是夫家重要?

“怎么样?老曹!”朱常渊看着曹化淳哈哈大笑,说道:“本王说的不错吧,今年定然让你在宫里过年!”

曹化淳一脸苦笑,便秘似得说道:“陛下,您现在不是延明王了,说话应该注意点!”

朱常渊满不在乎,嘿然道:“我在天下人面前可以端着,唯独面对曹公,还是旧人!哈哈哈哈。”

曹化淳听了朱常渊的话,感激涕零,叹了一口气说道:“老臣真是恨啊,为何早生了三十年,不然还能伺候陛下!”

过完年,转眼之间就到了初四,一个对于朱常渊和大明的百官来说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举行登基典礼!

第23章大典一

大典的当日,也就是泰正元年的正月初四日。

连老天都帮忙,之前零零散散飘散的雪花竟然停了,不但停了,连太阳都出来了,虽然日光惨白,可再怎么说也是个晴天吧。

如果天公不作美给弄了个寒风呼啸的雪天可就坏了,本来天气不是主要的,但就怕有人背后用天气的事情说事。

这天,不但群臣百官,就连宫里的太监宫女都起了个大早。

朱常渊也不例外,天刚蒙蒙亮就起身,为今天一天的劳碌做准备,毕竟登基大典不是一会就能完成的,也是个体力活。

从内宮到外廷,前两天为懿安皇后祭祀所布置的白绫一夜间被扯掉,换上了喜庆的红色绸缎和代表着皇家标志的明黄。

子时开始,礼部的人就陆续进入建极殿,在皇极殿的两侧每侧架起九个巨大的火盆,火盆里面装满了桐油,燃烧着熊熊篝火,下面都是铁质的架子,黝黑坚实,在黎明前的夜里,像是两排威武的士兵拱卫着大殿。

朱常渊虽然早早的起来,可没他啥事,直到吃过早饭的时候,曹化淳才带他到中极殿休息等待。

登基大典的典礼肯定是在皇极殿举行,但是会场即便布置停当,没到最后典礼开始的时候除了那些劳作的下人,一般人是不允许进入的,包括百官、皇帝。

这个时候百官和皇帝只能在中极殿中等待。单也不是一点事没有的干等,而是在等待的过程中,许多礼官专门给百官和皇帝讲述大典上的细节,如何操作,关键的时候该如何做才不至于出丑。

有的时候,碰到皇帝不明白或者实在不懂的时候,还要做提前的现场练习,和登舞台的节目一般,要排练好几遍才能熟悉。

之前听王之心说的时候,还认为这中极殿的作用不是太大。现在被那一圈混乱的礼节搞得七荤八素的时候,朱常渊才知道自己错了。

任何事物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包括这中极殿,丝毫不能例外。不然皇帝去哪里排练。不排练又怎么保证不出差错?

朱常渊到了没一会,就被强制性的接受了很多礼仪,正在心烦意乱的时候,看到自己的两位娇妻毓敏和陈圆圆各自盛装,在一众宫女的簇拥下盈盈走来。

朱常渊当先开心一笑。背地里给她们二人做了一个只有她们看得懂的手势。

“拜见陈妃,拜见郡主!”

二人走来,一路上不停的有人行礼。

陈圆圆虽然没有被封为妃子,可朱常渊之前在外人面前多次以陈妃相称,所以这里的人喊她陈妃算是喊对了,不过孝和郡主因为没有妃子号,众人也只能喊她郡主了。

“臣妾拜见陛下!”

这是两位女人在朱常渊称帝以后第一次在正式场合称呼朱常渊,心里都有些得意,也有些紧张,同时。都很高兴。

陈圆圆从来不过问朱常渊的事业,跟了他以后死心塌地,万事都随着朱常渊。在朱常渊心中也是出了名的温柔贤良。

看着陈圆圆和毓敏,心中不禁又想起了自己另外两个女人拉娜和柳如是,想到她们二人的时候,朱常渊心中微微一叹。

“来,坐朕身边!”朱常渊一手拉着一人坐在他龙椅的旁边,说道:“第一次参加这种典礼,你们紧张吧?”

陈圆圆颔首,毓敏道:“能参加陛下的登基大典。臣妾的福分,就算紧张也是高兴的。”

朱常渊哈哈大笑,道:“你们除了跟着,也没有多少事做。朕今日是天下的焦点,紧张的不得了,比打仗都要令人紧张。”

群臣听了他的话,都哈哈大笑。

上午九点钟的样子,礼官先将百官从中极殿中接走,喊到皇极殿列队排好整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又有礼官过来,引领者朱常渊去往皇极殿。

朱常渊身后一左一右,分别是陈圆圆和毓敏。

此刻天空突然放晴,万里碧空如洗,刺目的阳光照下来,倾泻到那些鎏金的琉璃瓦上,整个宫殿显得一片辉煌。

“恭喜陛下,连老天都帮忙,今年冬天奴才还没见过这么好的天气呢!”前面引领的小太监朝朱常渊拍马屁,却被礼官训斥一顿。

后面陈圆圆和毓敏忍不住掩口轻笑!

朱常渊在礼官的引领之下,从皇极殿的最南面转过身子,面朝大殿,发现大殿的台阶上从上到下整整齐齐的站着两排身穿大红色官袍的官员,两排官员中间,是一条洁白的御道,御道之上铺就了红色的地毯,上面洒满了鲜花。

“皇帝到!”

礼官大着嗓子喊了一嗓门,然后,百官转过身,面朝御阶跪倒在地。

此时引导朱常渊的太监已经退到了一旁,由他自己亲自带着两位夫人,晃晃的在御阶上往上走。

“奏乐!”

礼官刚刚喊完,朱常渊就听见“咚,咚,咚!”几声粗狂的鼓声,然后两侧的乐声突然响起,庄严而又肃穆,同时不失欢快的气氛。

两边奏的自然就是帝王登基专用的丹陛大乐!

丹陛,原本指的就是红色的台阶,也就是宫廷前面的台阶,除了皇帝皇后和太后之外,这种台阶一般人是不许走的。后来丹陛专指皇帝和朝廷。

而丹陛大乐,是皇帝登基,接见外国使臣的时候才能演奏的乐曲,也为皇家所独有!

礼官在一旁跟在皇帝的后方,可他不能走红色的丹陛,只能在旁边的道路上走。

等朱常渊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