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唐砖 >

第58部分

唐砖-第58部分

小说: 唐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胡说,可不敢胡说,只要你好好的,就是喝稀饭奶奶也心甘情愿。”

“孙儿当一段时间的农夫,给其他农夫指一条过好日子的道,您想想,这得积多大的德啊,云家要千年传承,没有这样的好德行是没法子传千年的,金银珠玉在时间面前只是一堆没用的垃圾,还容易招来灾祸,只有积德才可以保证子孙三代平安。”

“烨儿,奶奶没有你那么长远的眼光,只要你觉得好,就去干吧,奶奶只是心疼你,怕你吃苦,你从小就没有吃过苦,哪受得了农家的苦日子。”老奶奶抹着眼泪对云烨说。

“农户的苦日子?孙儿是要当农夫,却没说要吃苦,如果和农户过一样的日子,您干脆拿刀砍死我算了。”

一句话说的奶奶笑了起来,他这孙子有常人没有的聪敏心思,也有别人没有的善良念头,几乎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孩子,就一样,根本就吃不了苦,不过连这样的好孩子也吃苦,上天也就太瞎眼了,我孙子就该是富贵一生的命。

搞定了家里让云烨长长松了一口气,这些人是他最在乎的人,不想让他们伤心,所以解释起来就会很麻烦,越是在乎的人,就越要让他明白你的心思,人的感情就是你来我往的交流之后才建立起来的。

至于别人,云烨会在乎他们的想法?笑话!

李泰详细计算了土牢里的土方量,为此他专门找云家的木匠给他钉了一个三尺见方的箱子,装满土,压瓷实,然后称量了重量,他很细心,可能是李家的传统,找不到合用的大秤,就用小秤一点点称量出土方的重量,把过程,结果详细的记录在案,他没有在意,云烨却知道这是一份正规的科学实验记录,也许一千年以后,这会成为科学家考据密度的最原始的资料。

把李泰的作业重新验算一遍,没错,看来他已经掌握了简易几何的知识要点。

云烨陷入沉思,也许,可能把李泰培养成一位数学狂人也会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就是不知道权利的吸引力到底对他有多大,想想后世的那些变态的数学大师,有哪位表现出了极强的权力欲?好像没有吧?他们都沉浸在自己的数学王国里胡作非为,大概没空理会那些尔虞我诈的权力游戏。

李泰现在就没工夫管云烨是不是要当农夫的事,他沉迷在和黄鼠的斗智游戏里不能自拔。李恪就有些八卦,专门跑过来问云烨:“烨哥儿,你真的要当农夫?”

“都和李纲先生三击掌了,你以为会有反悔?”云烨不耐烦的回答,这家伙和李承乾,李泰比起来少了一分大气,多了两分阴柔,他似乎从根子上就看不起别人,源于自己比任何人都高贵的血统?也不知他母亲杨妃是如何教育他的,给他灌输了一些什么东西,如果这样下去,被长孙无忌搞死可就不奇怪了。

“云侯为何自贱身份与泥腿子混在一起,有失我等君子体面。”

“陛下年年都要赤脚下地耕作,皇后娘娘都要亲自喂养桑蚕,什么缘故让你认为农耕是一种下贱劳役?”云烨有些生气。

“父皇,母后只是每年为了祭天,才做这些事,其他时间是不会干的。”李恪有些委屈的说。

云烨心头一软,到底是一个小孩子,说皇帝,皇后只是作秀,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怎么能从他嘴里说出来。

知道李恪在自己面前没有太多的防备,他是信任自己才说话不经过思考。既然被人家信任,就需要做到师长的责任,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至少现在,他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年。

云烨把李恪拽到外面,两人站在书院门口的草坪上,拍着李恪的肩膀问他:“你告诉我,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

“宋先生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是为君子,小人就是君子之外的人。”

有些小智慧,云烨有些发笑,在他脑袋上轻拍一下说了句:“取巧。”

李恪有些喜欢云烨的这种小动作,斜着眼睛问云烨:“烨哥儿以为君子是什么?难道是农夫?”

“小恪,你记住,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君子,几千年以来有无数种解释,你刚才说的就是一种,我总觉得一个人的高贵应该是灵魂上的高贵,而不是身份上的高贵,能完成自己到人世间责任的人,我都认为他们是高贵的,把养育自己的父母送走,把自己养育的孩子养大,对妻子有爱意,对他人有信任,对我们身处的世界有帮助,就算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论他身处什么样的地位,都是高贵的。”云烨把自己的理解讲给李恪听,至于能听进去多少,看他的造化了。

他的血统是他最危险的敌人,如果他不能把这个概念模糊掉,无论是谁当皇帝,他都难逃一死。即使长孙无忌不动手,也会有李无忌,王无忌之类的跳出来干掉他,要知道,满朝堂都是他外公的逆贼……

第22节 不好笑的笑话

抛开杂乱的心思,云烨一头埋进书房,在开始自己的农夫生涯之前必须整理好书院的算学教材,前面关于小学内容的算学基础已经写到了第三部,只要把手里的第四部完成,初级算学就有了完整的概念。

这里有对数学符号的认知,还有简单的实际应用。虽然李泰他们对一个管子进水,一个管子抽水,问几时可以把水抽干这种白痴行为大加反对,无奈在云烨的高压之下,不得不仔细研究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把水抽干。

他们不想在自己的考卷上留下一个大大的零蛋,后世的应试教育在大唐展现了强大的威慑力。

长安城里现在老友相逢已经流行问:“你家二郎考试成绩如何?”这种新颖的谈话方式,考得好的学生,家长一副趾高气扬的神态,却在嘴里谦逊的说:“一般一般,书院第三”。

至于考不好的学生,每月一次的回家,就如同过鬼门关,日子过的战战兢兢,毫无生趣可言。

写完最后一个字,云烨放下手中的炭笔,用湿布擦一下脸,推开房门,见老庄挎着横刀,站在门前,如同门神。

没办法,老奶奶现在要是发现云烨写字,只要是白天,就会紧闭大门,谢绝访客,亲自坐在摇椅上守在门口,写完后就会殷勤的给孙儿收拾书房,不让别人沾手。

至于到了晚上,家里最最忠心的庄三停就会出现,久而久之,家里的仆役丫鬟,没有重要的事,就绝对不会踏进书房院子一步,这样的变化,让老奶奶很是满意。

“老庄,已经三更天了,去休息吧,我今晚已经写完了,你不用总是守在这里。”

“侯爷,您的大事重要,俺老庄身子壮着哪,少睡两时辰不碍事。”

“哪好,就陪着我说说话,这闷了两天了,身子都快生锈了,松快一下,说说,家里怎么样了?你才成亲,多陪陪婆娘才是真的,没事干守着个书房算怎么回事,别弄的婆娘埋怨。”云烨对奶奶把书房弄成白虎节堂有很大的怨念。

“俺那婆娘是乡下人,粗手粗脚的,要不是看她一副好生养的身板,小的才不娶呢,还敢搀乎老爷们的事,抽不死她。”说起婆娘,庄三停就一副眉开眼笑的弥勒佛样,听说是好人家的闺女,老庄用钱打败了N多求婚者,才顺利抱得美人归,成亲那天,云烨去了,这时候没有蒙盖头的恶习,新娘子穿着大红的新嫁衣,浓眉大眼大嘴巴,标准的关中闺女,身材高大健硕,和老庄很配,就是年纪小点,只有十六岁。

“别臭美了,背地里不知道是顶板凳呐还是跪炕沿,现在跑这里装大爷。”云烨就不信老夫少妻会有平等这么奇怪的事。

“真的,侯爷你可不要糟蹋人,俺老庄顶天立地的汉子,会被婆娘指三指四的?您要不信俺现在就去揍她。”

“消停一会,谁让你去揍婆娘了,没出息的汉子才打婆娘,把家里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军伍上的人二百五就是这样的来的,经不得激,一激就炸。

姑姑拎着一个食盒从月亮门那边过来,见云烨和庄三停在说话,就把食盒打开,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从大碗里舀出两碗粥,又取出两只小碟子,里面的菜很少,还有一小碗盐水煮蚕豆,酒壶里是葡萄酿,云烨睡前有喝一点的习惯,这是从后世带来的坏毛病,奶奶却认为这是富贵人家才有的好规矩。

招呼庄三停坐在自己对面,给他倒一杯,自己也来一杯,庄三停早就熟悉了云烨的脾气,也不客气,一口就把酒抽干了,端起粥碗西里呼噜的就灌了下去,菜是一口没动。

姑姑进了书房悉悉索索的在整理书稿,不用说她就是奶奶派来的。

“老庄,现在庄户们的日子过得怎样?还能不能吃饱饭?”

“侯爷,这天底下的庄户都是一个样,粮食总是不够吃,这也奇怪,越是穷人,就越是能吃,小的在府里吃饭,米饭有三碗就够了,在家里不吃四碗就觉得没吃饭,也不知是个什么道理。”

“没油水,你知道么,人就不是光吃粮食就可以的,还要吃肉,吃菜,吃各种杂粮,吃果子,才可以,府里的饭食花样多些,你多吃一口菜,就会少吃一口粮食,多啃一个果子,也会少吃一口粮食,再说了府里的饭食用的油多,自然扛饿,这不是你家里能比得了的。”

云烨很失望,庄三停避开了农户的实际生活情况,用自己的一个不可笑的笑话岔开话题。

云烨调查过,庄子上百分之九十的人处于赤贫阶段,就是说,家里没有能够支撑一年的粮食,要靠野菜,野果来度饥荒,要想靠副业养殖是不可能迅速让他们脱离贫困的。

让他们养鸡养猪是在增加他们的生活负担,人都吃不饱,何谈其他。夜半三更还在地里刨土的庄户不是没有,不是白天没空,而是为了怕干活把衣服磨烂,赤着身子躲着人在夜里种地。

云烨要当农夫的心思就是听到了这个笑话才起的。

书院很重要,在云烨看来,自己的梦想就是要靠书院来实现,这里是培养高端人才的地方,将来要开枝散叶的。从那个笑话里云烨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没有民众基础的高等学府,只能是昙花一现。

这是往自己脖子上套枷锁啊,明明有快乐逍遥的日子不过,自讨苦吃,人自从有了野心,就要面对痛苦,一切都是自找的,但是作为一个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时代的人,他的自尊不允许自己的领地出现这种状况,因为那是对人的一种亵渎。无论在后世的云烨,还是大唐的云烨都不会允许这样的笑话再次出现。

佛经有云:“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一会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

抬头看着中天的明月,云烨久久不作声,庄三停悄悄的起身在四周巡梭,姑姑收拾完书房,见侄儿发呆,就把身子隐在房檐的阴影下,担忧的看着,不作声,她感觉得出整个院子里都充满了不甘。

第23节 强迫致富

谣言就像风,有一条小缝它就会钻,然后变成很大的一股。没两天,蓝田侯打算做农夫的事就传遍了玉山,不但书院每个人都知道,就连庄户也知道了。

程夫人不知是听谁说的,特意打发管家带着长安名医来探望云侯,话里话外就是试探云侯是否得了失心疯,由于侯爷和孙思邈的名声太大,没敢让医生给侯爷切脉,只是不停的瞅脸上的气色。

云烨这几天日夜赶写教材,人都有些憔悴,顶着两个黑眼圈无精打采的模样,更证实了侯爷心智失常的传言。管家刚一回去,程家就放出话来说:云侯只是日夜操劳,一时迷糊了,谁要是在敢说侯爷疯了,就是和程家过不去。

这下完了,没人在明面说,只是躲在被窝里,密室里神神秘秘的交头接耳,把一个好好的云烨云侯爷愣是给说成一个缺心眼的二百五,还加上无数神奇亦或诡异的桥段。

一时间,云侯的风头一时无二,长安城里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打发管家送来无数定心安神的良药。连东宫都送来一个硕大的银元宝,说是太子吩咐的,云侯一看到元宝就会立刻好转。

@。@元宝收下,送东西的人被云烨用棍子撵出去,谁让他一脸的好奇。

@炫@只有孙思邈乐呵呵的接收了所有的药材,说是药材对自己正在研究的秘方有大用处,云侯不妨多病几日,好再弄些皇宫里的秘藏灵药。

@书@而且他身体力行,只要是权贵私下向他打听云烨的病症,他老人家就长叹一口气,摇摇头,神色凄凉……

@网@现在满庄子的农户没人看云烨顺眼,老爷子瞅一眼满庄子乱窜的庄主就叹气,老奶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说日子没法过了,成年男丁的神色阴郁,比天上的黑云还要难看,再也没有孩子给旺财刷毛挠痒痒了,弄得旺财总是往孩子跟前凑,有经不住诱惑的孩子刚要上前,就被大人抽两巴掌,哭着被拎回家,让旺财觉得很受伤。

农户们是勤劳的,只要是能耕种的土地上面全是庄稼,齐膝高的麦苗,正在吐苞的油菜,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生机勃勃。没有以前在农场见到的麦子那样茁壮,也没有那样齐刷刷的仿佛刀削。

这里的麦子高矮不一,大小不同,叶子显露出一种柔弱的淡黄色,肥力不足啊!现在的田地根本就不施肥,只是草草的把麦秆烧着,留下草木灰就当是施肥了。

每亩收获两三百斤已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了,要是今年蝗灾来临,云烨都不敢想像会是何种惨状。

自己太功利了,云烨有些后悔,早在年初就该动手,现在时间有些仓促了。李二的不作为让他心头怒火万丈,好吧,你的子民你不在乎,我的庄户我在乎。

云烨看着天,喃喃的说:“你们当蝗灾是什么?我给出来你办法,你们不理会,在蝗虫还没有飞起来的时候是最好的消灭时机,李二啊,你以为在长安存粮就可以解决问题?你根本就不知道大群的蝗虫有多可怕,后世非洲蝗灾视频让我手脚冰凉,你大唐的国力难道说已经超越了一千四百年后的肯尼亚?飞机农药都没法子的事,你指望靠手抓?我倒要看看你能卖给我多少蝗虫,老子就是破家也收,用不了那些做药,老子用来喂猪,喂鸡总可以吧。”

可惜这满地的庄稼了,都要喂了蝗虫。

庄稼地是指望不上了,只有指望副业生产了,这是云烨没办法中的办法,他想逃离蝗灾这个让他处在危险境地的元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