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小军阀 >

第261部分

小军阀-第261部分

小说: 小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哭声也没有了,闹声也没有了。几个胆小的还悄悄的摸了一下自己的辫子。

“贾师长真是好兴趣,还有空和这些人玩。”黑铁笑了一下。

贾浩洋的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也不再看那些人,大步朝着紫禁城里走去……

这时候的紫禁城里,已经完全乱了,太监、宫女们到处奔走,想要趁乱偷走几样值钱的东西,但很快便被士兵们给赶到了指定的地点。

贾浩洋和黑铁并没有直接去驱逐溥仪,而是直接去了满清积累了上百年的财宝,位于建福宫的一座库房之前。

库门封条很厚,至少有一百年没有开过了。

士兵们揭开了封条,推开了沉重的库门,顿时,一座珍宝室出现在了官兵们的面前。

他们看见满屋都是堆到天花板的大箱子,箱皮上是嘉庆年的封条,里面是什么东西,谁也说不上来。

贾浩洋叫士兵打开了一个,里面全是非常精巧珍贵的古玩玉器之类的东西。找了个老太监来问了一下,这才弄清楚了,这是当年乾隆自己最喜爱的珍玩。乾隆去世之后,嘉庆把他的所有珍宝玩物全都封存起来,装满了建福宫一带许多殿堂库房,士兵们现在打开的,不过是其中的一库。听老太监说起边上有的库尽是彝器,有的尽是瓷器,有的尽是名画,意大利人郎士宁给乾隆画的许多画也在内。

随即来到养心殿后面的库房里,又还发现了许多“百宝匣”,这也是乾隆放精巧小件珍玩的库。这种百宝匣是用紫檀木制的,外型好像一般的书箱,打开了像一道楼梯,每层梯上分成几十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是一样玩物,例如一个宋瓷小瓶,一部名人手抄的寸半本四书,一个精刻的牙球,一个雕着古代故事的核桃,几个刻有题诗绘画的瓜子,以及一枚埃及古币,等等;一个百宝匣中,举凡字画、金石、玉器、铜器、瓷器、牙雕,等等;无一不备,名为百宝,一个小型的匣子即有几百种,大型的更有上千种。

贾浩洋和黑铁这两个军官和士兵们看的目瞪口呆,他们活到现在,就算用尽自己的脑子去想,也绝对无法想像得出皇宫里究竟有多少宝物!

这些宝物如果全部换成大洋,能武装多少个师?贾浩洋和黑铁就算算上个一年只怕也算不清。

“有这么多宝物,政府还要每年拿出四百万来养他们?”黑铁只觉得不可思议。

“立即增派两个团的士兵,把这些东西都给我看管起来。”贾浩洋指了一下这些库房:“靠近一步者,格杀勿论!再给恒帅发电,让他赶紧的把这些东西运走,不然要是丢失了,我们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黑铁叹息一声:“这些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国宝,只怕恒帅也只会妥善保管,而不会去变卖了它们的!”

“可惜,可惜,这些都是钱那!”贾浩洋摇着头道,接着和黑铁一起,带着士兵们朝着溥仪和所谓太后们住的地方走去。

外面早就已经站满了士兵!

里面传来了哭哭啼啼的声音,贾浩洋走近一脚踢开了门,看到两个老女人正在那搂着一个孩子在那痛哭。

想来这就是“皇帝”溥仪,和什么“敬懿太后”赫舍里氏、“端康太后”他他拉氏了吧?

贾浩洋皱了一下眉头:“为什么还不离开?”

“让皇上留下吧,我们走!”赫舍里氏带着哭腔哀求着道。

“来人那,给我把他们轰出去!”失去了耐心的贾浩洋大吼一声。

士兵们迅速扑了上来……

……

当看到他们的主子如同丧家之犬一样,在士兵们的押解下出来的时候,紫禁城外的哭声更加响了。

只是,再也没有人要寻死觅活的了,方才那个老翰林的教训可就放在那呢。

“皇上啊,皇上啊!”

“太后啊,太后啊!”

在那哭着叫着什么的都有。

“为什么不直接杀了干净利落。”贾浩洋不太满意地道。

黑铁笑了一下,朝边上看了看:“这可是大总统直接下的密令,非但不能杀了他们,反而还要给他们创造出条件,让他们离开北京。”

“为什么?”贾浩洋更加的不理解了。

黑铁摇了摇头:“大总统的心思,你我都猜不到。总之耐心的等待也就是了。”

紫禁城外,赫舍里氏、他他拉氏、溥仪在士兵们的押解下一步一回头的朝前走着,恋恋不舍。

他们唯一的去处就是“北府”,那是溥仪亲生父亲载沣住的地方。自己这一离开,还能回来吗?也许再也不能了,也许永远只能远远的观望了。

大清完了,大清从这一天开始真的完了,再也没有人能救得了大清了。

其实从满清入关的那一天开始,便已经注定了,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的。

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在那位强权的大总统,王恒岳手里实现的。而溥仪他们还不知道,一个更大的陷阱,正在等着他们自己主动的跳下去!

一切,都不过才刚刚开始而已!

第四百五十六章 “出宫岁月”

溥仪和那两位“太后”的内心充满恐惧!

当他们走进了国民革命军把守着的“北府”大门,进了溥仪亲生父亲载沣带着自己儿子进去的屋子后,溥仪环顾了一下这个由皇宫降到王府的地方,心中又充满了悲愤和仇恨。

这种恐惧和仇恨,从看见国民革命军代表送来的“大总统令”起,在两位“太后”的竭力鼓动下,就在年幼的溥仪心里燃烧着,进了“北府”,更加炽烈起来。溥仪一刻不停地寻思着,如何能逃出国民革命军的监视,尽早远走高飞,准备复仇。

溥仪临出宫以前,曾叫人送信给宫外的那些“股肱之臣”,让他们从速设法营救自己脱离国民革命军的掌握。这时,溥仪的“股肱”们都不在他的身边,他们奔走的结果如何还不知道,外边的消息全听不见,而溥仪却是急于想知道当前处境的危险程度,想找人商量商量当前应采取的对策。在这种情势下,溥仪的父亲让他感到了极大的失望。

他比溥仪还要惊慌。

记得那天他就没有沉着地站过一回,更不要说安安静静地坐一坐了。他不是喃喃自言地走来走去,就是慌慌张张地跑出跑进,弄得空气格外紧张。后来,溥仪实在忍不下去了,请求地说:

“王爷,坐下商量商量吧!得想想办法,先打听一下外面的消息呀!”

“想想办法?好,好。”他坐了下来,不到两分钟,忽然又站起:“载洵也不露面了!”

说了这句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又来来去去地转了起来。

“得打听打听消息啊!”

“打,打听消息?好,好!”他走出去了,转眼又走进来:“外边不,不让出去了!大门有兵!”

“打电话呀!”

“打,打电话,好,好!”走了几步,又回来问:“给谁打电话?”

尽管溥仪登基的时候满清很快就灭亡了,但从小在那种环境之中长大,虽然才只有十三岁,但溥仪却还是显得非常唠叨。

他看实在没办法,就叫太监传内务府大臣们进来。

内务府大臣这时溥仪身边只有绍英一个人。荣源住进了外国医院,治他的神经病去了,耆龄大概是忙着处理太监、宫女的问题,剩下来的绍英,他的情形比“王爷”好不了多少,一个电话也没打出去。

幸亏后来其他的王公大臣和师傅们陆续地来了,否则“北府”里的慌乱还不知发展到什么地步。

庄士敦在傍晚时分带来了令溥仪安心一些的消息:经过他的奔走,首席公使荷兰的欧登科、日本公使芳泽等人已经找到国民政府代表,提出了“抗议”,王正廷向他们作了保证,溥仪的生命一定安全。

这个消息对“北府”里的人们起了镇定作用,但是对于溥仪父亲,好像“剂量”还不足。

溥仪在一间大客厅里接见了那些赶来见自己的“大臣”,那间屋子挤满了满洲贵族和内务府的官员。

溥仪的第一个任务,是说明公使拜访外交部的结果。他们已经从载涛那里知道了那天早晨在荷兰使馆进行的磋商,所以,他们自然急于要知道以后的情形。他们全神贯注地听溥仪说话,只有醇亲王一人,在溥仪说话的时候不安地在屋里转来转去,显然是漫无目的。

有好几次忽然加快脚步,跑到溥仪跟前,说了几句前言不搭后语的话。他的口吃似乎比平时更加厉害了。他每次说的话都是那几句,意思是“请皇上不要害怕”。

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他显然要比溥仪惊慌。当他过来和把这种话说到四五次的时候,溥仪有点不耐烦了。

庄士敦在一边说道:“皇帝陛下在这里,站在溥仪旁边,你为什么不直接和他说呢?”

可是,他太心慌意乱了,以致没有注意到庄士敦这个外国人说话的粗鲁。接着,他又漫无目的地转起圈子来……

那天晚上,溥仪父亲的另一件举动,尤其令溥仪不能满意。

庄士敦到了不久,经过一番奔走,深得溥仪信任的郑孝胥来了。

他奔走的地方也是东交民巷。郑孝胥的同僚罗振玉和郑孝胥来到紫禁城之后,和日本有了往来。据罗振玉说,日本的竹本大佐是他先交的朋友。

溥仪出宫的头一天,由于情势紧张,罗振玉到天津找日本驻屯军司令官想办法去了,郑孝胥受溥仪嘱托,也约会好东交民巷的竹本多吉大佐在次日见面。

他们见面之后,商定了一条计策,由竹本派出他的副官中平常松大尉,穿上便衣,带着一名医生,假装送溥仪进医院,把溥仪运出“北府”,接进日本兵营。

按照这条计划,郑孝胥带着中平大尉和日本医生村田到了“北府”。

溥仪当时的想法,是立刻就跟他们走的。但是,王公大臣和师傅们都表示了反对。他们认为这个办法很难混过大门的士兵,即使混过了他们,街上还有国民革命军的步哨,万一被发现,那就更糟糕。反对最激烈的是溥仪父亲,他的理由是这样:“就算跑进了东交民巷,可是那些国民革命军的来找我要人,我怎么办?”

两位“太后”似乎也因为太冒险,没敢跟日本人走,可是溥仪心里对父亲是更不高兴了。

溥仪的心情从总的来说,这天晚上还算好。庄士敦的消息说明外国公使在“关心”溥仪,郑孝胥带来的日本人,又告诉了溥仪日本人的“热心”,溥仪不像刚才来时那么紧张了。

可是到了次日,“北府”的门禁突然加严,只准进,不准出,连厨役买菜也得托大兵们代劳。后来稍放松一点,只许有限几个人,即溥仪的陈、朱师傅和内大臣出进,外国人是根本不许进来的。

这一下子,溥仪又慌了。

“国民革命军还能不怕洋人 ?'…'”这个疑问横在溥仪心里,成了一个大疙瘩。溥仪身边的人也有这样担心的,也有不相信的。

后来不相信的占了多数,他们都说从民国以来还没有不看洋人脸色的当局。

话是不错,不过谁知道大门口的大兵是怎么想的呢?那年头有句话:“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

离溥仪最近而手持凶器的还是门口的大兵。万一他们发作起来,不但秀才应付不了,连“皇上”恐怕也不行。溥仪越想越怕,后悔没有跟郑孝胥带来的日本人出去。

溥仪对郑孝胥和日本兵营,简直增加了更大的感情!

正在这时候,罗振玉出现了。

罗振玉是头一天就为了溥仪而去天津的。

据他说,他在竹木大佐的帮助下,坐上京津国际列车到了天津,内战中,火车常被双方扣留,京津间交通秩序也很不正常,这趟车是根据东交民巷的意思组成的,交战双方都老老实实地不敢动它。

次日找到日本驻屯军司令部,请他们出面保护溥仪。

根据日本驻屯军司令部的指示,他又返回北京就近和他的朋友竹本大佐联系,竹本大佐叫他告诉溥仪,日本骑兵将在“北府”附近巡逻,如发现国民革命军对“北府”有什么异样举动,立即回营报告,日兵营会采取“断然措施”。

听了他的报告,又从陈宝琛那里知道了日本兵营曾想把日本军用信鸽送进“北府”,以备报警之用,溥仪对日本人的“感情”又发展了一步。

自然,罗振玉在溥仪心里得到了与郑孝胥并行的地位,而“王爷”就挤得更远了。

历史的列车在进行中,障碍被压碎,垃圾被抛开。

附在垃圾上的蝇子自然会哄成一团碰撞一阵!

刚进“北府”的那几天,争论的中心是“留在北府呢?还是设法溜出,躲进东交民巷?”主张溜走的一方是处于孤势的郑孝胥和不公开表态的庄士敦,另一方则是以溥仪父亲载沣为首的王公大臣以及师傅们。

这场冲突是以郑孝胥的失败而告终。

他们以“出洋不出洋,争不争取恢复《条件》”为中心展开了第二次的交锋。主张立即出洋的一方是金梁和罗振玉,另一方仍以载沣为首。

郑、罗、庄联合了起来,并争得了陈宝琛的参与,而问题重心转到了“皇上的当前处境危不危险,要不要先跑进东交民巷”的时候,那些王公大臣便惨败了。

载沣为首的王公大臣们,始终反对着溥仪出洋,他们是“争取复号还宫派”里的最保守者。他们对国民军怀着同样的仇恨,却又希望溥仪忍受着,等待着。

国民革命军取消了溥仪的皇帝尊号,他们认为溥仪还可以在家里做皇帝,争论的结果也造成了载沣这一派的暂时胜利。

可是无论他们如何争论,这一切都已经掌握在了王恒岳的手里。

在王恒岳看来,溥仪不过是自己手里的一颗可以利用的棋子,他并不想溥仪留在北京,离开北京的溥仪对自己更加有用一些。

现在,他等待的无非就是这些人自己跳出来而已!

第四百五十七章 敲诈

南京,1919年11月。

站在南京的街头,俞雷感慨万千。

想不到,当真做梦也都想不到。当初的自己,不过是个人人都看不起的穷秀才,是所有人眼里的一个大骗子,人人唾弃自己,人人鄙视自己。自己甚至每天要饿着肚子,却乞求别人的一点点赏赐。

这样的局面一直到遇见恒帅为止!

从第一次见到恒帅开始,这个人人鄙夷唾弃的穷秀才,就下定决定要辅佐当年的王队官做出一番事业来。

可是怎么也都想不到,这“一番事业”居然做得如此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