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唐朝那层窗户纸 >

第7部分

唐朝那层窗户纸-第7部分

小说: 唐朝那层窗户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勇这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我本指望他改过自新,现在看,没什么指望了。

  “当年,他曾指着皇后身边的宫女,说:‘这都是我的人。’这叫什么话!

  “太子妃元氏(太子杨勇的大老婆),突然暴死,我和孩他妈都怀疑是他害死的,只是没有证据。我就此事责备过他,他居然顶嘴,扬言要杀元氏她爹!这还了得!

  “他现在宠爱的云昭训(昭训是太子小老婆的封号,云氏是云定兴之女),是云定兴在外边和别人通奸所生,而且那个女人十分*,谁能保证就是云定兴的种?

  “晋朝时,有个太子娶了屠户的女儿,生的儿子就爱杀猪。婚姻若是门不当、户不对,如何保证皇家血统的纯正?”

  “窝囊素”若是近视眼、戴眼镜,估计台阶之下,要一地碎片了。

  眼前这是谁啊?市井长舌妇?这是堂堂国君该说的话吗?私下里婆婆妈妈,无伤大雅,可您面对的是朝廷重臣,商量的是太子废立、国家大事啊!

  云定兴在隋史上,就是这么“闪亮登场”的。

  作为废太子的丈母爷之一、杨勇最宠爱妃子的老爹,“犟驴杨”登基后,对云定兴当然很不待见。好在,云定兴得到宇文家族(北周皇族)的举荐,终于东山再起,又成了大将军。

  这家伙作风有无问题,除了隋文帝说的,老高了解不多,但毫无疑问,此人“逆商”不低。“犟驴杨”被困,立功的机会来了,当即捐弃前嫌、跃跃欲试。

  可手头上部队不多啊,得,口渴了才想起挖井,赶快征兵。

  消息一出,李世民觉得是个机会,至少能到部队上锻炼锻炼,混个干部什么的。于是,报名了。

  云定兴见李世民气度不凡,又是将门虎子,十分尊重。有什么问题,不耻下问,主动和小李子讨论。小李子也感恩图报,献上“疑兵计”:

  “咱们部队虽然不多,突厥也是仓促而来,不能持久,他们想速战速决、活捉皇帝;他们担心的,是我们的援军大量而迅速地到来。

  “可我们的部队哪那么高效?所以,不如把声势造得大一点,旗帜大张旗鼓地摆,摆个几十里地,连绵不绝;晚上也不消停,什么鼓啊、锣啦,可劲儿敲,军士们扯开嗓子喊,闹市一般。突厥兵看到这情形,必定以为我们援军到齐,望风而逃。”

  云定兴点点头:嗯,小李子有点主意。

  依计而行。突厥兵的头目,叫做始毕可汗,一方面因为李世民的疑兵计,一方面是“犟驴杨”的堂妹义成公主(义成公主是隋朝皇家宗室之女,嫁给了始毕可汗;辈分上和隋文帝是兄妹关系,但非亲兄妹)从中撺掇,谎称突厥老窝遭袭,都城危急;始毕可汗只好一声令下,溜之大吉。

  “犟驴杨”一看,嘿,敌人撤啦?跑啦?不打啦?我那精致的脖子,没人砍啦?嗯,好,不北巡了,下扬州,找江南美女快活去。于是带着萧后,快活去了。这一去,就再没回来。

  兵不血刃退了敌兵,本该论功行赏、犒劳将士,“犟驴杨”不。

  被突厥大军围在雁门关之时,眼看抵挡不住,箭飞如雨、穿墙破窗,“犟驴杨”险些被流箭射伤。这时候他不潇洒了,搂着带在身边的幼子赵王杨杲(音gǎo),哭了个涕泗横流、天昏地暗。

  哭有什么用?宇文述(也就是宇文化及的老爹)建议打开城门突围,被其他大臣否决:突厥最擅长流动作战,出城突围,岂不是以己之短、克彼之长?

  谋臣给“犟驴杨”出了点子:第一,突厥有可敦(相当于皇后)参政的传统,您堂妹义成公主不是还在那儿吗?找她想辙啊。

  第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您就多许诺点吧,隋朝那么多金钱、那么多官爵,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多赏点能要命啊?

  “犟驴杨”想了想,抹了把鼻涕:成,也只能这样了。派人抄小道奔突厥,联络义成公主,同时下令:全国勤王,必有重赏!全城军民,只要守城有功的,平民、士卒,直接成六品官,赏绸缎百匹!已经当了官的,按级别晋升!

  有部电影叫《七品芝麻官》,说的是一个县太爷,级别七品。

  七品,就相当于县太爷的级别。隋炀帝许诺的是六品!眼馋哪!普通百姓,只要守城有功,立马脱胎换骨,连县太爷都不用放在眼里!

  虽然“犟驴杨”隋炀帝许诺的只是“散官”,相当于清朝的“候补官”,只是个空头衔,那也有吸引力!

  天上掉下个乌纱,“政治出身”立马鲜活,您能拒绝?

  蜂拥而至,拼命守城。老百姓啊,就是实在;坏就坏在太实在。

  哭罢,许诺罢,奋战罢,敌人退罢,“犟驴杨”又恢复了得瑟模样,所有的诺言,全部遗忘。

  全城军民,全国军民,都被“犟驴杨”涮了火锅。皇帝,就这么“洒脱”。

  后来,有人提起皇帝当初的承诺,“犟驴杨”勃然大怒,吹胡子瞪眼,杀人不眨眼。从此之后,臣子们明白:往事不要再提。

  李世民在部队混了一年多,憋不住了:老子出计救了你,你连个谢字都不说?这倒罢了,还去江南快活?什么世道!

  天下已经大乱,大隋江山,遍布硝烟。李世民耐不住寂寞,决意造反。

  公元616年,隋炀帝三下扬州,李渊被提拔为太原留守。李世民于是辞别云定兴,跟老爹到太原闯荡。

  在太原,李世民等精心谋划、计出连环,一起事关大唐政治命运的“桃色事件”,终于发端。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