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安意如 TXT >

第22部分

当时只道是寻常 安意如 TXT-第22部分

小说: 当时只道是寻常 安意如 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语”。 
  容若写了很多月夜怀人之作。此词据载应作于康熙十六年前,属于容若早年的作品,柔情婉转,语辞轻倩,似丽人姿容初展,风神微露。当时容若词中即显出好用明月梨花的等清冷意象偏爱,直至后来迭遭变故,明月梨花的意象更多,蕴意也更繁复。 
  回忆里,在花径泄露春光,枕头都留有余香的美好日子里,与伊人在黄昏时见面,絮语温馨情意绵绵。清初满族上进的贵族子弟,每日晨昏定省弓马骑射,汉文满文蒙文都要学。一天的功课安排很紧。惟有黄昏时分才有空闲,这也是为什么容若词中屡屡出现黄昏夕阳的字眼,除了《采桑子》里有“月度银墙”之语,《落花时》又写:“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可知容若与伊人相会也多在晚间。 
  “刬地东风,彻夜梨花瘦。”写与伊人分别后,如今夜间的景况。东风彻夜无息,吹落一地梨花。一夜过尽后再看满树梨花竟似瘦减不少。此处明是写花,暗在写人,指经历风波后伊人的消瘦飘零。“刬地”是尽是是意思。谓风全无停息,吹落一地梨花。一夜过尽后看起来满树梨花竟似瘦减不少。此句一般刻本做“刬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据《草堂嗣响》考证,应为“刬地东风,彻夜梨花瘦。”我觉得词意更切,故从此说。 
  如今夜色沉凉,月光照在院中的红豆蔻上,那红豆蔻无忧无虑开的正盛,让人触景伤情。远处萧声微动,触动情肠。这个月下独立花径的人,从他鼻子到眉间有一种伤心流出来。遗憾是因为——他留不住,生命里最想抓紧的美好。情感毕竟不同于花开花谢循时轮回的植物,感情这东西,一旦错过了花期,就很难再有第二季。 
  容若以反问“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结句,清丽而沧桑。断肠明月照梨花。容若心田苍白,清冷如雪。显然是因为:“月似当时,人已不似当时。”这一句后来容若词中频出,竟是一语成谶。《饮水词》中同样写月还有一阕《点绛唇》,一样很经典。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庚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这也是容若在静夜静月之下思人之作,短小却简洁深长。从功底上看已远胜早年,言辞清淡,意境恰如这词里那句:“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带出的意境:冷冷清辉,清清素壁,窗前竹影横斜,深浅摇曳,似人有无尽心事。 
  下弦指农历每月二十三前后的月亮。初弦,即上弦。指农历每月初八前后的月亮。蛾眉是蚕蛾的触须,弯曲细长,以比喻女子的眉毛,此处借指月亮。 
  蛾眉之说源自《诗经…硕人》《硕人》是颂庄姜的美。对女子容貌姿态的描写到达了极至。其中第二章“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极具新创力,被人许为“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当中某些词语更成为后世文人形容美女的的专用词。后世诗词歌赋热衷与对这首诗的借鉴和模仿,已经到了流于陈词滥调的地步。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亦只是失意在作祟。初弦圆满下弦缺的是月,又何尝不是人?才开始的时候,落地的婴孩,人生如饱满花蕾,有无限期许未被破坏。然后渐渐地,绽开了,老去了,最初的单纯美好也遗失了。 
  容若二十三岁丧妻,故长以庚信自比。伤心人看到的景物总别有一番凄清不足,其实自然之物并没有承载繁复内容,所现意念只是情绪的投射面。天地间的时光流转,万物的无情相对其实是一样的,阴晴圆缺,人并没有特权被赦免。         
落花时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落花时vs很却休】 
  容若的《落花时》就是写夕阳西下时一对恋人相会时既相亲又娇嗔的约会。那是百年前,约会难得。伊人从楼上被人唤出,下得楼来与人相亲。忽然,她又“回头忍笑阶前立”,一言不发,叫人摸不着头脑。接着道破原因她嗔怪情人信中相约,却失约,故假意娇嗔说,书信中的期约竟如此不足凭信,你误期爽约。请你不必再说对我的相思了。然后大约是看见情人慌乱着急,自己心下又不忍,以俏皮的口吻转口来抚慰情人珍重春光好沉醉,不要因为犹豫而耽误了两人相处的好时光。言语间隐有“有花堪折直须折”的雅骚之意,含情女子的曲款心事,不言而喻。 
  写二人相会,容若却独从女子落笔,写的情致活泼,数十字之间将伊人的形貌神情,心波暗涌,情人间且亲且嗔的复杂心态写得清透,读来维妙维俏。“直惩”是民间口语竟然如此的意思。《水浒传》里那些粗汉子恁来恁去,一会儿又直娘贼的骂咧咧。我小时候在书上读到这些口语词就觉得辛辣,又迫切又欢喜。好象把那四平八稳的文章打翻了去,却又隐隐觉得不习惯,好象说了粗话一样不安和刺激。 
  这阕《落花时》虽写情人幽会,细致入骨。周身春光亦仿佛流转不定,眉目相时却只见缱绻未露轻薄。风流蕴籍处颇有北宋小令遗风,言辞殊丽,一似月照清荷。珍重而亲昵,这是容若风骨心境高于一般市井词人的地方。这阕《落花时》中的女子易叫人想起《于中好…背立盈盈故作羞》——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这首小令也是借女子的形象和心态抒写“离恨”的,全用百描,不假雕饰,极朴素,极清丽,几类小曲。上阕追忆往日的幽会,刻画女子娇嗔佯羞的形象,酷似李煜词《一斛珠》“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所描绘的情景。下阕写眼见耳闻之景,伴和着耳畔的笛声,笛声萦绕在空寂的楼阁中,仿佛凝滞在楼中。环境的冷寂更烘托出心灵的的凄苦。结句虚笔出之,效果惊艳。勾画了一幅月夜春溪泛舟的美妙的图画,以此揭示词中女子的心愿,进一步抒发了离恨。 
  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用语精准,情意缱绻,对离人心态把握非常真实到位。我离愁,离恨,春草般衍生。原是为你这个人而起。你回来了。我的恨就谢了! 
  容若词风艳雅,格调清标,此篇同样可为明证。同是写女子情态,容若话“手挼梅蕊打肩头”似喜似嗔,十分静雅,虽然是化自王次回,但王次回则云“大将瓜子到肩头”,几类村妇妓女。不仅轻狎,而且低俗,境界高下立判。这不是王次回功力不如容若,而是词人对女子的心态理解不尽相同,词品遂有高下之别。 
  词品同境界,其实是词人与人与物与事贴近和尊重的程度。端然亲切——是品断诗词高下的重要标准。 
  在我心里,《落花时》和《于中好》里的两个女子是一个人。“回头忍笑阶前立”和“背立盈盈故作羞”情态相似;“劝伊好向红窗醉”和“待得郎归恨却休”心态也相似。中国古典诗词里的思妇,离人都像皮影戏里的人一样,晃晃悠悠,模模糊糊。不一样的身份下,有一样黯然思归的灵魂。 
  相思不绝……洇了千年。         
琵琶仙中秋(1)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了如雪】 
  最早看到这阕词是在一个朋友非常时尚化的博客上,暗色的底子衬着字,很是生色。那一种冲撞的气味,像茉莉盛开在黑色黎明前,芳香洁净。也因此让我有感,诗词的生命如此多原化,不见得只是深藏在木匣子里的古董字画。只要当的起那份贵重,将它挂在厅堂艳丽张扬又有什么不可以? 
  自古以来,中秋对月吟者百代不绝。当中翘楚者,豪放词中要算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婉约词中当属纳兰这阕《琵琶仙…中秋》。此词是容若写于中秋的吟月怀人之作,用词谴句极显容若华丽清雅的底色。譬如“清辉了如雪”之句,不是闲逸公子未有此风骨。下阕忆往日,由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得梧桐簌簌落下可知,所写必是少年往事,又“轻纨小扇”可知所忆者乃女子。 
  两下合看,当知此词是容若在中秋夜怀念青梅竹马的恋人。这一首与苏子风骨迥异,有如杨玉环和赵飞燕的各擅风情,容若于长调中用小令作法,别有一番风味。想起还有一阕《采桑子》几乎可看做碧海年年的同题异体之作,抒写的也是月夜怀人的遗憾。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刚作愁时又忆卿”。语简情深,哀婉之处动人心魄。愁上浇愁,苦上加苦。容若心思之凄惋低徊,由此亦可见一斑。“碧落”语出道教《度人经》:“始青天乃东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满,是云碧落。”白居易《长恨歌》诗里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之语,是说贵妃死后,明皇命方士通天彻地去寻。容若作此语,说明爱人亡故。 
  由景入情,向来是词家通感。容若说“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婉约中有萧壮,竟让我想起李璟“小楼吹彻玉笙寒”——时在五代。战乱不断,赵匡胤欲一统天下节节进逼,李璟虽然软弱,也不是昏庸之辈。他眼见南唐国势衰微,有如亭外池中,满池破败的荷叶,心中震颤,想到自己国家也会如这荷叶一样,在凛冽的秋风之下,枯萎而死。一阵风送来远远的笛声,如泣如诉,不知是那个富人又在吹断肠曲。愁从心起,李璟很快写出了一首《摊破浣溪纱》——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依栏干。 
  他把词拿给冯延巳看时,冯延已说道:“陛下这道词,情景交溶,感人肺腑,尤其‘小楼吹彻玉笙寒’一句,真千古绝唱也。”冯延已文人天真赞许,单解词意境好处,却看不到李璟心里的担忧惊怕。更忘记了有句话叫“国家不幸诗家幸”。南唐都要亡了,李璟就是诗词做的再好,作为一国之主,于国家来说,他也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秋月光照耀,本该是众家欢聚之时,容若心中却荒凉如大漠。吹裂紫玉萧也难散愁心。 
  月缺时,我会心伤,月圆时,我又惆怅。越到良宵,我越有说不出的消沉难过。难道是见不得别人的美满幸福么? 
  团圆的人共渡团圆夜,不得聚首的人呢,无端添愁惹恨罢了。 
  我心湖荡漾与你种种,花间迷藏的娇痴,轻罗小扇的风流,在流年中如烟消散。 
  一地如雪清辉,耳边萧声欲碎。 
  我是桃源里酣睡的孩子,梦中繁花如锦。从你走后,我才知道,人间为什么会有良辰美景的惆怅。 
  你离去,我竟成了这样一个百无聊赖的人。 
  我想着,尽力去获得苍天的怜悯。它将我贬谪在回忆里久久不放,这样的煎熬我甘心承受,这样的话或许待我一生行尽,在云海水天相接处,会重见你的倩影。那么,这一世的悲苦都可以付之一笑,挥手落入海天之间了。         
琵琶仙中秋(2)       
  可是请你告诉我,一种暂时忘记你的方法,即使是霎那的麻醉也好,这样我就不会在有任何一点愁思的时候都立刻想到你。 
  无条件地想到你。 
  等待,与思念之间的角力,已是我余生的宿命。         
秋水(1)       
  谁道破愁须仗酒,酒醒后,心翻醉。正香销翠被,隔帘又听,那又是、点点丝和泪。忆剪烛幽窗小憩,娇梦垂成,频唤觉一眶秋水。 
  依旧乱蛩声里,短檠明灭,怎教人睡?想几年踪迹,过头风浪,只消受,一段横波花底,向拥髻、灯前提起。甚日还来,同领略,夜雨空阶滋味。 
  【唤秋水】 
  第一个将女人的眉毛比做远山的是天才,第一个将女人眼睛想像成秋水的也是天才。秋水的最早出处在《庄子》的《秋水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庄子言语所及,是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至黄河的浑然壮阔,甚至带了几分霸道凶蛮。无论是秋水的本相还是庄子的意旨与女子的清秀眼眸是相去甚远的。道家朴素的哲思比喻与柔媚的情语,能使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联系到一块去,除了爱情的力量,我们还不得不承认色相的重要。 
  感官上的刺激会最直接地激发人的灵感。像诗经里的人会赞美女子的手指是香荑,香荑是白嫩的茅草。比和兴之前必定要有隐然联系,想象力人人都有,只是有心的人会在合适的时候一击即中的想到,而粗心的感觉不到人往往会忽略。 
  第一个说女子眼眸是秋水的一定是男人,一个为美颜所动的男人。彼时醉在某女的眼波里,神魂颠倒像倒影其中的杨柳,低徊摆动。赞美女人注定是男人的事。女人看女人,再美再惊动,也带着三分刻薄。不过淡淡一笑,心下默认,赞好已是了不得,想要那么挖空肚肠地去想词称赞,是断然不可的。 
  秋天是被剥夺了快乐的季节。在文人的笔下,只要和秋沾边的,不由自主的都带点悲凉的色彩,这是宋玉悲秋定下的基调。后世的文人顺着这个调子弹顺了手,也就没几个想改弦易章的了。偶然有个诗人跳出来昂起脖子激扬一把,怎奈大局已定,也没有打破秋悲一统天下的格局。 
  秋水如女人的眼波有一种愁媚。最初喜欢这阕《秋水》就是联想到两字间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