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02徐海东 >

第4部分

02徐海东-第4部分

小说: 02徐海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3 〃 最高指示〃 的力量〃 文革〃 期间,徐的日子也不好过。1967年〃 武汉事件〃 后,有人说他是陈再道的后台。但毛泽东没有忘记徐的〃 大功〃 ,〃 当林彪抛出打倒徐海东的反动口号,加紧迫害徐海东同志的时候,毛泽东同志亲自提名徐海东同志为党的九大代表和主席团成员。周恩来同志极其高兴地向大会传达了毛泽东同志的提议,当徐海东同志坐着手推车到达会场时,周恩来同志含泪走过来,亲自给安排坐位,正在主持开会的毛泽东同志特地转过身来向他打招呼。〃 (28)会议结束时,徐当选为中央委员。

但当代中国政治的动作逻辑是,即使你当上中央委员、政治委员,也不能说你就没有问题了。1969年10月,徐仍被赶出北京,次年寂寞地死在郑州。不过,不能就此认为毛泽东说话不算数或不够力量。分析起来,有三种类型。

一是说话不算数。1966年8月贺龙的命运危危可岌之后,毛两度对说〃 我保你〃。但几个月后,得到毛的许可,〃 打倒贺龙〃 的口号已响彻北京。如何判断毛是否会出尔反尔,是党内的一门学问。

二是说了也就说说而已。打倒贺龙是毛同意的,对徐的迫害却不一定得到毛的认可,但毛也没有要人认真落实对徐的保护。在当时政治棋盘上,徐还没有重要到使毛真正抒的命运放在心上。

三是真正的〃 凡是派〃 太少,甚至干脆就没有,毛的一句并不真的顶一万句。1978年的思想解放运动中,〃 凡是〃 派的一个重要人物是中宣部部长张平化,甚至他也不真的认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例子就是〃 纪凯夫事件〃。1952年4月,武汉市第二医院发生盗窃案,报案人纪凯夫被定为作案人受到刑讯,而重点怀疑人、支部书记王清则因是老干部而消遥法外。这一处理得到武汉市副市长周季方、副书记吴德峰、书记张平化等要人的支持。后来中南局纪委派出联合检查组,推翻了这一结论。副总理薄一波在武汉得知此事后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除要中组部下令中南局将周季方开除党籍外,还亲自给中南局发电:〃 周季方压制民主,打击报复,侵犯人权,立即逮捕法办。〃 泰山压顶,除王清被法办外,武汉市主要领导人也都受到到处理:张平化被降为副书记,吴德峰被撤职,周季方被判刑。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应当说是铁板钉钉了。但就是因为此案涉及到张平化这样的高官,此后就几次翻案。1979年,湖北省纪委作出《关于撤销周季方同志处分问题的决定》,并批评当年公正处理此案的原中南局纪委秘书长李之琏。应李的要求,1981年10月,中央五部委组成审理组,再次认定〃 纪案〃 不是错案,但由于张平化等人的〃 不断写信给中央反映〃 ,这一审理结果直到1988年6月才由中纪委最后通过。(29)可见一旦牵涉到自己的名誉地位,〃 凡是派〃 人物对〃 最高指示〃 并不完全尊重。

这也说明,意志坚强、谋略精深如毛泽东,其实并不能按照他的意愿来改造中国,他的思想观念、路线政策,经过各级官员的层层过滤筛选,已有很大失真。这一方面可以解释毛制定的方针政策何以过于严格严厉,另一方面也提醒后人不能要求毛泽东为当时的一切冤假错案负责,邓小平后来就多次表达过这一意思。

徐海东简历1900年6月生于湖北大悟县(原黄陂县)一个六代窑工的家庭。

1925年4月由李树珍、吝积堂介绍入党。1926年5月参加国民革命军,在第四军任代理排长。

1927年6月,回黄陂家乡开展农民革命,先后任区农民自卫队长、县赤卫队大队长、鄂东暴动西南总指挥、鄂东警卫二团团长等职。

1931年3月,任红四军团长、红四方面军师长等职。

1932年四方面军力撤离后,留下的部队组为红25军,徐先后任师长、副军长、军长等职。

1935年9月,率红25军到陕北与刘志丹的红26军、27军汇合,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中共陕北省委委员。

1937年8月,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旅长。1939年5月,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四支队司令员。

1945年后长期休养,1955年被授予大将衔。

1970年3月逝世。

注释:(1)参见胡士华:《大将之女──大别山农妇》,北京:《文艺报》2000年9月2日。

(2)(5)(24)(25)《王首道回忆录》页15、136、198、194,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3)《小说月报》1928年第19卷第10─12期。

(4)(18)斯诺:《西行漫记》页269、271,北京:三联书店,1979。

(6)(21)(26)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三册页222─223、314、314,北京:现代史料编刊社,1981。

(7)引自陈晋:《文人毛泽东》页21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莫文骅回忆录》页650,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6。

(9)王若水:《此情可待成追忆》,载王蒙、袁鹰编:《忆周扬》,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10)(16)(20)参见张麟:《徐海东将军传》页79─80、170─172、176,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11)《王平回忆录》页61,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12)引自戴向青等:《中央革命根据地史稿》页15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3)《总前委答辩的一封信》,引自戴向青等:《AB团与富田事变始末》页140,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4)(15)徐向前:《历史的回顾》页146、160,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17)参见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1898─1949》页245,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9)《战争与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页512,人民出版社,1964。

(22)引自《叶飞回忆录》页77─78,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23)参见李涛编著:《在总书记岗位上的张闻天》页123─124,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2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页1120,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8)参见韩先楚、刘震、陈先瑞:《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怀念徐海东同志》,载《艰苦的历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革命回忆录》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9)参见李之琏:《纪凯夫事件始末》,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徐海东大将建国后的遭遇徐海东的资格很老,军功也很厚,1934年,他和吴焕先(李先念的恩师,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共同领导红二十五军,他是军长。地位和徐向前等人都是不相上下的,而且,徐海东虽然战功赫赫但是,从不居功自傲,1934年11月,他主动让出军长的位置,担任副军长,风格很高,此后,他主动要求协助张云逸、罗炳辉,担任副手,1940年1 月,旧病复发,就此退出军队,长期养病,但是,因为他的军功很盛,早年以谢子长、刘志丹、徐海东、程子华并称于西北,所以,1955年,中央和毛泽东决定仍然授予他大将军衔。

徐海东建国以后,身体本来已经好转,但是,由于他为人说话很是不注意,得罪了不少的军中要人,其中得罪的最狠的就是后来官高位显的罗瑞卿!徐海东还是在陕北的时候就和罗瑞卿不对劲,他一贯瞧不起罗瑞卿的谄媚,解放以后,罗瑞卿官运亨通,1959年以后更是成为炙手可热的实权人物,然而,徐海东并不买他的帐。

1955年评定军衔以后,不少原来他的部下都像他表示祝贺,王树声、谢富治、王新亭、许世友、周纯全等人来看他,还说了一些当年的往事,徐海东当着他们的面就说:“有什么可高兴的,老子(徐海东一贯称自己是老子,军中闻名)身上15个洞,也才换来四个星,人家不费劲就拿下了,杨罗耿以杨为首,可是,杨才是上将,没听说政委比司令大的!他不就是靠着一碗红烧肉才出的名吗?有个屁用!”

徐海东说的罗瑞卿的红烧肉故事是红军时期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故事前后是这样的:当时,罗瑞卿是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中有很一些福建过来的战士,吃不惯辣椒,偏偏有一次搞伙食改善,炊事员做了红烧肉,因为绝大多数是湖南、湖北、江西的,所以,就放了很多辣椒在里面,福建的战士就有了情绪,两湖和江西的就觉得福建的多事,双方就此吵了起来,罗瑞卿知道以后,没有大惊小怪,而是把大家找来细细的交谈,化解了矛盾,下次,再做饭的时候,把一盆辣椒放在一边,谁愿意吃就吃。这件事不大,但是,因为是发生在苏区政治气候不平常的1933年,所以,连包括毛泽东都知道了,说罗瑞卿是个好管家,红军进入陕北以后,罗瑞卿由毛泽东提议,担任红一方面军的政治保卫总局局长,因为,罗这个人一向很愿意讨好上面,所以,和那时的西北军事委员会委员后来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徐海东就不太对脾气了,徐海东听说过罗瑞卿的红烧肉发迹的故事,所以,就把它拿出来说事。

这件事后来自然传到罗瑞卿的耳朵里,于是,就有了1958年,毛泽东在军内高干会议上借着批判刘伯承的所谓教条主义顺带着不点名的批评徐海东向党伸手要官做的事情!同时,毛泽东还把以前的和张国焘的一些旧事重新提起,毛泽东的话说得很厉害,当时,包括徐向前在内的原四方面军的人都有些沉不住气了。后来,还是周恩来出面,安排徐海东到湖北借口搞调研才算了事。1959年的时候,毛泽东可能有点意识到上次批判徐海东的事情可能有点过火,于是,又把徐海东找去问他一些近况,还希望他出来工作。

等庐山会议一结束,罗瑞卿上台,徐海东这回彻底没戏了,1960年被指派去编撰红二十五军军史,此后一直是在家里闲着,也不敢有人过问。

直到1965年打倒罗瑞卿的时候,谢富治和吴法宪请徐海东写一个受到罗瑞卿迫害的书面材料的时候,徐海东才被人想起,而且,有意思的是,在九大召开前,因为,代表人数不够,特别是老同志被打倒的太多,所以,周恩来建议徐海东出来继续当选中央委员,此事,意外的得到林彪的支持,自然因为他是罗瑞卿的对头了。这样,徐海东继续当选中央委员,直到1970年病故。

罗瑞卿复出以后,按照他做事的习惯是不可能放过徐海东的,尽管徐海东已经死了,不过,没等到他有所动作的时候,罗瑞卿由于治疗断腿,于1978年猝死在东德。这件历史恩怨才算真正了结!

徐海东出身最苦的大将 徐焰红色窑工夸海东壮兮鄂豫皖,伟哉大别山。

黄麻烽火举,英豪数万千。

丛峰碧血浴,村闾尽狼烟。

窑工成名将,百战显心丹。

凯旋觅故旧,未见几人还。

丰碑今犹在,巍然云汉间。徐海东是党领导武装斗争时一个重要战略区域的代表,也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一员虎将。毛泽东高度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徐海东传奇般的经历本身,便构成一部壮丽的武装斗争的史诗。

生平共和国十位大将中,他是出身最苦的一位,也是战斗中负伤最多、最重的一人,在红四方面军中人称“徐老虎”

国民党政府把他与毛泽东、朱德并列为通缉悬赏额最高的三个人,赏额均为25万块大洋解放后,他常年靠吸氧维持生命,但仍坚持领导编写战史徐海东,原名徐元清,190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县夏店(现属大悟县)一个世代陶工之家。徐海东从小就在饥寒中生活。1925年,有一位家乡籍的共产党员吝积堂从武汉学校回来,向他宣传革命道理。徐海东明白了过去受穷的原因是受军阀、地主压迫,便到武汉找了一份码头上的差事,并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徐海东不久又想学习军事,于是到湖北军阀部队里当兵。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徐海东在被称为“铁军”的第四军中当少尉排长,在汀泗桥战斗中率一个排击溃敌军两个连。翌年,因国民党反共,他回到家乡,被中共黄陂县委任命为农民自卫军队长,参加鄂豫皖边区的黄(安)麻(城)暴动。后来,他任过县赤卫队大队长和红军的团长、师长,以勇猛著称,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徐老虎”的威名。

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在敌人“围剿”下仓促突围,鄂豫皖苏区陷入“匪区壮丁全部处决”、“粮食全部搬走”、“房屋烧光”的危境。只率一个团留下来的徐海东挺身而出,重新组织零散的部队和伤员,重建红二十五军,先后任副军长、军长。此后,他伤病交加。在“肃反”时,他因大胆批评领导的错误而被人怀疑,但革命意志从不动摇。

1934年秋,徐海东奉中央命令率红二十五军离开根据地长征,翌年夏天到达陕北,为随后到达的中央红军打开了局面。毛泽东称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国民党南京政府把他与毛泽东、朱德并列为通缉悬赏额最高的三个人,标定头颅赏额均为25万块大洋。

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徐海东任三四四旅旅长,在平型关战斗中指挥左翼突击。此后,他又率部在晋东南等地与日寇作战9 个月,因身体不支,1938年夏回延安养病。翌年秋,他任新四军江北指挥所副总指挥。1939年年末,徐海东抱病指挥部队在皖西周家岗击溃日军一个大队。战后,他向干部作报告时,突然口吐鲜血倒地。此后7 年多时间里,他一直在病榻和担架上度过。

1947年秋,他被送到苏军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