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自传神雕 >

第2部分

自传神雕-第2部分

小说: 自传神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涩。这种不愿见到的失望有时会让我不可原谅的篡改、伪造和姑息,并这种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妥协,可悲地沉醉在那不明所以的幸福和麻木中(这又是一段我不想去解释的话,它会过分而准备地暴露我不愿承认的阴暗)。

收集,分类,组合,它们都是中性得不能再中性的词汇了,但在这个基础上,我却发展出了些许自我感觉良好的优点和自己深恶痛绝的陋习。

从好的说起:收集让我知识丰富起来,我能轻易地说出一段生僻的典故,分类让我有着清晰冷静的条理,组合让我有着独立独特的思路。再说不那么积极的:收集让我有些阴郁,也许与我试图独立于我要收集的这个世界有着微妙而说不出的关系;分类让我变得刻薄偏激和病态起来,我不得不幸灾乐祸和不自觉地对接触到的人们进行分门别类,贴上各种情绪却拥有同一个牌子“偏见”的标签;组合让我的思维沿着自我的方向固化,对于吸取显得不那么积极和有效,另一个坏的方面就是它让我变得有些极端了,我时常会用两个完全没必要的词汇串联和并列使用,来标榜和希冀表达出我故作玄虚地藏在句式中的思索张力和真理的思辨性质。

不管是好是坏,都不能让自己继续干着那三件有些反复的事情,但是我认为这三件事情我不是都干得那么自我陶醉式的出色。但对于组合,除了上面那一段文字对它有着轻描淡写的叙述,在本篇已出现的部分显得有些并不是那么充分。我首先是从分类和组合开始说起的,接着变成了收集分类组合的三个部分,我在自我的理解和阐述中似乎有意无意的避免着其中的某个部分,让它尴尬地成为一个名存实亡不具有说服力的说法。

我不承认自己没有创造力,但我也不会妄自浅薄地自认为有着惊世骇俗的创造力,换句话来说,我的创造力也是平庸和不自信的。换一种方式来形容,就是我看到一副大象吃香蕉的话,我可以画出新的一副画,吃冰棍或者吃榴莲都不是问题,但是我永远绘制不出一副大象拒绝吃香蕉的画来,——用前面的一个比喻,我永远只能绕着圆心划着一个一个的圆,可大可小,然而它们永远只是圆,不会是方形或者是三角形,所以我不得不承认在组合这个最重要的方面缺少着必要的天分。

任何人都不能清楚而全面地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否则它们就不会用这两个名称了),但有个比较谦虚和虚情假意的说法:擅长的和不擅长的。我也尝试着将我的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用上了各种不贴切却自以为是的比喻,毋庸置疑也是我两方面综合出的一部分了。当然,也许也存在着尽量去避免或者改进的问题,但如何做到不动声色的自然和精雕细琢的恰到好处,也是相当值得头痛的。

总之,收集、分类、组合,在我的意识中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在我完成一件事或是做出一种思维的过程中,我可能便不自觉的运用上了这三种方式,然而我又不能具体地指出某点是来源于某个方式的,同时,我也可能在用上了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是我却自认为和没有察觉到自己仅仅是停留在某个小圈子中绕着叫做狭隘的步子。显然,后一种情况更叫我不安,它可能让我拥有偏见,目光寸短,见识浅陋,居心叵测等名头,而这种我认为不太符合我所愿承担的名声会让我陷入一种空白的恐慌,什么也不能想的僵硬着。

为了避免这种不愿见到的恐慌出现,也许提前做出说明无失是一种好方法,然后希望得到宽容而友好的理解和原谅。这是最理想的情况最懦弱的方法了。要么是亡羊补牢,在出现较小影响接下来我想表达情节偏差的条件下适当地做些事后诸葛亮马后炮的调整,但使用修改会让我觉得有些内心腹诽计较的,这是较和谐的情况和较明智的方法。还有一种情况,索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不负责任和我最想使用的一种方法(从这段也可以看出我分门别类按部就班的怪癖,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种难以摆脱掉的影响)。

第一卷 不知所云若有所思的前四章 第三章 网络对我的影响

按我原来的打算,在本章中我会谈到在我过去的时光中读过了哪些光辉令人深省的读物,获取到了何等宝贵的一生的精神财富,顺便悲观而苍白地哀悼一下从我身上已经流失掉了的那些美丽的岁月,在一个人的安静中寂寞地叹着气。

然而思索半天之后我还是决定放弃这个掉书袋的想法,我不会因为一时的头脑发热而采用如此不理智的行为,——首先一千个汉姆雷特之后难免还有着李尔王之众和他们的喜好者,将自己所欣赏的加在他人头上并不是那么有礼貌的行为,而且从另外一点说,我也没有足够的自信能够从那些不凡的精神财富中挖掘到打上自己标签的东西,自作聪明永远比愚蠢更甚,缄默也是仅次于善良的美德,所以我还是选择避而不谈(实际上我在脑子中的腹稿还是异常严肃地列出了一个我自认为的一张按顺序读的数目,而拟好了必要的描述和理由,然而现在都用不到了。)

在我接触网络之前,我知道有两个听起来就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流行于那些网络的弄潮儿之中:电子邮箱和QQ。在那阵子,将前者称为伊妹儿意味着是比较酷和有个性的,后者则显得时尚和不落伍(我至今还不明白QICQ是啥东东)。于是我很快便有了电子邮箱和QQ:电子邮箱的名称是我根据某位法国作家著作中的一句话用英语的方式按中文的思路来取的,为了想出这个名字我可谓是绞尽了脑汁,挖空了心思,以致于到如今我仍无法忘记掉那个现在看起来不太符合主流审美的名称,前几天尝试着登录了一下居然发现那个邮箱已经被服务商升级了,还有其中保存着的若干网站发给我的浏览它们之前必须要激活的信件;至于QQ,在这方面我显得健忘得多,尽管那个花了我大力气取的名字我现在也没有忘记,但是我忘了QQ号码,——也许聪明的人会利用那个名称去找,但我搜索出来同一名字让电脑迟钝一下后出现的密密匝匝的名单马上打消了我看似聪明的想法,——之后请高手帮我从网上免费申请了一个(前面两个QQ分别是用一块钱和一块五买到的),马上就要他加我为好友,于是以后忘记了号码就去问他,真是麻烦他了……而现在,我就等着第二个太阳出来了,每天早上建一个群加一大串不认识的人,到晚上再一声不吭地解散;另外,为了玩游戏,并且想享受成就感,于是在经常使用的QQ上多了一个分组,叫做“游戏用”。

有了以上两件装备,我在网上冲浪再也不怕闪到腰了,我开始大量的注册,大量的点击,大量的不说话(那时候叫看贴不回帖,还不流行潜水一说),逐渐能对着显示器笑了,逐渐能将键盘敲得劈啪啪乱响,逐渐的学会了飘和路过……我从一个菜鸟和大虾等故作高深和专业化的名称以及它们背后森严的级别制度时期到了我是小白我怕谁的新时期,用一句话来总结,以前似乎大家更热衷于结果,现在大家都在忙着开花了,总之,就是草和根的那些事儿。

在网络中我飞快的成长着,我甚至能从有气无力的飘开到学会了虚弱地扶墙,颤颤巍巍地爬走。论坛的大同小异和人这种基本单位,导致我很快便对BBS的兴趣就变淡和麻木起来了,因为大家都有马甲了,开骂的是自己,被骂的也是自己,看热闹的也是自己,话题和内容无趣地死循环着,越来越只有出气而无进气来,最后真的就恰如其分的“沉了”。直到之后我慕名而去了某网站,才让我真正体会到参与的乐趣,自娱自乐的愉悦,从语言到骨子里头都滋润着的一种网络精神,分享和同好,最初我可是爱死这种感觉了的!

不过在此网站前,我还经历了一段开始接触陌生人的尝试期。QQ上的名字我一天换了数次后终于定了下来,我灰常得意的是我名字一出,马上就有人加我为好友了,而且从头像来看,是归于异性那一类的,而且其中一位还在视频的春天尚没有到来的季节里和我主动单方面视频,由于我拙于交谈而导致对方对我单方面终身潜水了,此外我也有了阴影了越来越依赖于潜水这项运动了。接下来的阶段我还见识到了不可思议的聊天机器和宣传类宗教知识的狂热人士,当然,这让觉悟之高的我对于聊天工具也警觉和疏远起来,又回归到了IE的怀抱。

在网上存在着两种生物,恐龙和FQ,个人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嗤之以鼻的产物,而后者被前者不待见而存在着,我自忖为不属于这其中一类,性别和性格的原因。于是我开始有选择性地找寻我的那杯茶,我首先是去的出林鸟的论坛们,于是如童话般简单的,我遇到了我的王子或者公主般的人生一大转折,我开始逐渐抛弃掉一切的中规中矩,开始制造和参与起各式各样的自娱自乐起来,在每一个帖子里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得意地飘过,低调地路过,华丽地刨个坑。

在这个大转折后我很快又遇到了一个必须做出选择的岔口,在路旁的两块告示牌上,一块写着“天涯往左”,一块写着“mop右转”,我不得不做出人生的第一个原则性很强的选择了。不得不说,很多时候形式比内容更具有导向性和引诱作用,追求安逸的我选择了那个看上去使用起来不那么费力的论坛,开始了注册我的全新ID(此时取名完全不追求什么,以致于后来一直嫌弃和后悔它不够哗众取宠),——值得说一下的,被我不那么经常去逛的那个可能原创和精彩的东西更加的多,形式上也更加的丰富一些,但是它实在是……实在是太混乱鸟。

我要说的这个故事起源于一个这样的帖子,“我们一个鼻孔出着气,论穿越的可能和可行”,——姑且不论是谁发了这个从名字上有些思绪混乱标题的帖,其中多半的回复也是混乱和娱乐大家逗君一笑型和没有立场捧个人场的飘过型,再或者是一群喜欢但丁的文学青年,用着互联网的贡献精神提供着那位名人的作品。我看帖子是会边看边傻笑的类型,最近由于经常独处,已经发展到了会笑出声的地步了,另外,我看帖子会逐字逐句的去看,用一颗害怕落在火星这个没有氧气星球上的诚惶诚恐,拼命吸收着每一个饱含着智慧营养的字眼和词汇。在这个帖子的第8页左右,我看到了一个这样的回复:“我最近要穿越了,老娘圈养美型男~~”,其实这个回复的内容也我接下来要说完全没有关系,只不过在我准备放弃阅读关闭掉这个水分太多的帖子时即将发生的意外让我仅仅记住了这句话,——(几道蓝色的弧光诡异诡异地出现了,伴随着耳边劈剥声和割过脸颊的生疼我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拉拽力,是向着显示器方向的;我的电脑的处境看上去也不比我好到哪儿去,明显处于异常:显示器的图像如消磁时出出现的那种短暂意味着快速地左右上下来回晃动,主机上硬盘疯狂地转着,能听到那种超负荷疲惫的声音效果,而光驱则不停地弹进弹出,指示灯的红光一直显示着“读”的状态,好半天才安静下来。

真的安静下来了,显示器前的座位上,我如虚脱般的扶着桌面,而不小心碰到的鼠标泛起蓝光,幽幽地想表达着什么,而显示器在经历过刚才的意外后变成了黑屏,屏幕上并去清晰地映着我苍白的脸。正当我想按下那个重新启动的按键时,黑屏明显地跳动了一些,接着没等我反应过来,又跳出了一个类似QQ聊天框的东西,——左上角上一个模糊的头像一亮一暗地跳着,很快便出现了一句话。

“在博士的袜子里面说:

‘你相信穿越吗?’”

出于礼貌我很快便做了答复,我也奇怪键盘按上去为何始终感觉怪怪的。

“戈尔巴乔夫说:

‘这种东西无法考证的,就像外星人一样,无法考证也无法保证不存在着。’”

接着我和对方开始了一连串的对话。

“在博士的袜子里面说:

‘那么是宁可信其有了啰?’”

“戈尔巴乔夫说:

‘呵呵,你要这么说我也不否认,不管怎么样对我都没什么影响。’”

“戈尔巴乔夫说:

‘难道你知道什么内幕?’”

“在博士的袜子里面说:

‘也对,你知道一个天雷教吗?’”

“戈尔巴乔夫说:

‘……’”

“戈尔巴乔夫说:

‘我想你要给我将一个故事吧?’”

“在博士的袜子里面说:

‘我也不能确定是不是叫内幕,我现在还不太相信这是不是真的,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你慢点打字,我快跟不上了,一问一答吧。’”

“戈尔巴乔夫说:

‘那么……好吧。’”

“在博士的袜子里面说:

‘你听说过一个叫做‘猛嗅’的ID没有?’”

“戈尔巴乔夫说:

‘不认识,不过和你的ID很配。哦,请原谅……’”

“戈尔巴乔夫说:

‘上面就是我的回复了,接下来归你来说了。’”

“在博士的袜子里面说:

‘那个叫猛嗅的的确是我现实中的一个朋友,他对我说道这个教,然后就不见了。’”

“戈尔巴乔夫说:

‘你的关联词用的很奇妙啊。’”

“在博士的袜子里面说:

‘不要用这种轻浮不正经的态度,有些人比较反感的这样子,——我查过他的上网记录,最后他是回了你的一个帖子,于是我在服务器上找到你的地址直接找你。。’”

“戈尔巴乔夫说:

‘他失踪了你应该找警察,你找我干嘛?你这人是不是有病啊?’”

我骂了他一句后对方就没有回复过来,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叹息,然后显示器又变回了我的桌面了,这时我才想到对方可能是一名异常厉害的黑客,刚才侵入我的电脑,——此时一身冷汗才后知后觉的出现在我的背上,将我沁出了一个大大的冷战。

第一卷 不知所云若有所思的前四章 第四章 故事的末端 叙述的开始

京城。

车马的长龙络绎不绝地进出着这个强大的东方帝国的心脏,尽管从这些衣装各有不同的人们脸上和装扮上都看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