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非主流清穿1~294 >

第116部分

非主流清穿1~294-第116部分

小说: 非主流清穿1~29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后抱着大胖小子,眉花眼笑,一面嘟着嘴变幻着表情逗孩子,一面还显摆:“哎哟,你们看他长得多好啊!”
    众人:您一直抱着,我们只看到个大红包啊!
    来客里有几个孕妇:大福晋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坐下的时候双腿并起来已经很吃力了。三福晋比她要好些,也是孕妇特有的坐姿。宁蕙倒是安静地坐在一边儿,等大家说完了她再说。
    大家的心情当然是不一样的,事不关已又有儿子儿媳要操心的如宜妃、荣妃、德妃纯是来凑趣儿的,惠妃则是心中叹息,其实宫妃各有盘算,总的来说,心情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这孩子没碍着她们什么事儿,她们乐得做好人说吉祥话。
    大福晋看向太子妃与小阿哥的眼神儿就带着嫉妒了,唔,肚子有些不舒服,大福晋知道这是胎儿在动。算了,这会儿喊不舒服不知道又要被传成什么样儿了。
    “大嫂不舒服么?里边儿有软榻,扶大福晋去歇歇。”
    大福晋正要推辞,皇太后发话了:“老大媳妇是有身子的人了,歇着去罢。”
    被扶到时间,隐约还能听到太子妃平和的声音:“三弟妹要不要也歇着?”这个太子妃,真是面面俱到,是个好命的人啊。
    孕妇与孕妇不一样,三福晋的丈夫又没有给自己找个未来皇帝当敌人,她这又是头胎,还有大福晋这个衰神当例子摆在那里,是儿是女压力都不会特别大——再糟糕还能比大福晋更不受送子观音待见么?
    是以三福晋虽有些孕妇普遍有的对未来孩子的担心,却并不很严重。相反,怀孕之后皮肤还滋养得很。
    因为太子妃横插一杠子,话题开始偏移,从孩子退到怀孕。淑嘉趁机对皇太后说:“这小子份量挺沉的,叫她们抱下去罢,别累着您了。正好也是他吃奶睡觉的点儿了,咱们也该开席了。”
    皇太后低头一看,小胖子开始打盹儿,连忙叫抱下去。
    开席,继续怀孕的话题。大福晋的怀孕反应、三福晋的怀孕反应,三福晋眉眼越发柔和,轻声道:“倒是老实,嬷嬷们说不算折腾,是个省心的。”四福晋与她熟,
    皇太后道:“你们两口子也要努力啊,你额娘还等着抱孙子呐,我也等着多几个曾孙。”把四福晋臊得满脸通红,德妃道:“老祖宗,您就别打趣她啦。她是个有福的,知理的人都会对她好的。”
    然后,话题被皇太后一拽,从怀孕退到了夫妻相处。在座的也有年轻格格,在话题转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被嬷嬷们带走了,饭也没吃上几口。淑嘉还抽空吩咐:“叫他们给格格们备吃的,想吃什么做什么,不要饿着了。”
    话题继续。宜妃道:“要我说啊,甭管什么性子,总要像咱们太子妃这样,样样都想到了,把人照顾得舒服了,才能算是好媳妇儿,才叫人放心。”西鲁特氏听了,含蓄一笑,她一直都在,只是一直只有当壁花的份儿,此时听着有人夸女儿,表情就不由自己了。
    淑嘉道:“叫您这一说,今儿要不把您伺候好了,我可对不起您这一夸了。”说得大家都笑了。宜妃道:“既如此,我可要受用这一日,虽短,也是好的。”被佟妃拿扇子轻轻拍在肩头:“你又来了。”
    淑嘉笑道:“我原是想长长久久照顾您的,又一想,您新媳妇儿要进门儿了,往后可没我效力的地方儿了。”
    好,话题又被太子妃拉转了,开始讨论未来的皇子福晋了。有些人就开始默不作声,这个,未来的五福晋父亲官职不高。在宜妃看来,总有点不够满意,心里还是有点儿意见的,但是事情是康熙定的,她也反对不得。好在未来五福晋有个好姓氏——他他拉氏,也弥补了不少遗憾。
    皇太后一拍手:“说起来咱们宫里又要添人口了,”扳着指头开始数,“老五、老七、老八都定下来了……哎,玛尔珲家的,你外甥女儿现在好吧?”安郡王福晋被点名,她外甥女儿郭络罗氏被指给了老八。
    皇太后再次歪楼,大家开始品评起八阿哥的婚事来了。安郡王福晋自然是说:“蒙主子恩典,指给阿哥,实在是几世修来的福气。”
    佟妃笑道:“您何必过谦呢?安王府的家教,大家都是信得过的,府上几位格格都是有名的才女呢。想来八福晋也是不差的。”
    宜妃也姓郭络罗氏,她在镶黄旗,八福晋在正蓝旗,估计上数十代八代可能有点血缘关系,不过到底是一个姓,听着就亲近,老八老九又走得近,便暂抛了这点不快,关心起八卦来了——心里却想,老九媳妇儿要个高点儿的门第才好呢,也不知道这回能不能说动皇帝?
    淑嘉是很关心八阿哥的,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位给她的印象就是太子之位的有力竞争者。安王府虽然显得有些没落了,可是底子还在,门人众多,势力不容小觑。正好,探探底儿,在这个话题上再添一把火:“咱们八阿哥也不差啊。”
    不意这句话得到大家的共鸣,不少人竟然齐点头。连三福晋、四福晋都说:“八阿哥是个好的,上进、用功、年轻有为。”
    淑嘉没想到,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八阿哥已经有了这样的好口碑的。于是越发在意,接地皇太后事业的继续歪楼:“咱们八阿哥这回还随军出征了呢,安王军功起家,倒是相配。”
    大家齐声赞叹:“可不是,待人也和气。”
    淑嘉很奇怪,无论她怎么引着,都没有人再能举出例子说明八阿哥‘能干’、‘贤德’,那他那样的好名声是哪里来的?!淑嘉疑惑了,老八才十六岁啊,已经名声好到深宫妇人都知道了,淑嘉一阵头皮发麻。不管传说中的八爷如何的湿温润如玉,他对毓庆宫来说,都是危险的。
    其实老大在闲着的时候也会拉着老八出来显摆,显示自己有小弟的,比起不靠谱又喜欢摆谱的老大,谦虚和气的老八在大家眼里,那就是天使==对比是如此的明显,是以宫女太监对老八印象非常好,一来二去就传到各自主子那里,太子妃不知道,纯是因为……毓庆宫与老八接触得少,太子不喜欢他。
    而且,老八生活在宫里,他的好名声当然要从宫里开始传播。太子妃在这件事的评估上,犯了一个教条主义的错误。
    等到宴散,众人也疑惑了:今天是太子妃儿子百日吧?咱们是怎么扯到八阿哥的?
    作者有话要说:爪子好麻……跑去睡觉休息。
    祝暮青丝同学生日快乐,还好,没过十二点。
        胤禩的忧心忡忡
    胤禩的忧心忡忡
    应酬从来都是一项累人的活儿,主人累忙着准备忙着接待,客人也累尤其是皇帝家请客的时候,客人还兼有捧哏逗乐歌功宏德的任务。宾主双方累得半死,可这样的活动又不能不办,还不能办少了。如果你不是沉迷于纸醉金迷气氛或者已经麻木习惯了的人,实在是各种苦逼。
    毓庆宫三阿哥百日宴终于过完了,宾主双方都累了个半死,连带的,宫里的宫女太监也跟着忙了许久。各管事太监催促着小太监:“哎,这个要收好入册的。那一样儿先别还,再半个月该乾东四所里的大阿哥过百日,要用到的,先送过去省得到时候再支领,又添一样麻烦……”
    宫女们也挺忙,各种衣服要送洗、取回,虽说各有秩序,行动间还免不了带上急促。
    接下来部分人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忙,比如五阿哥长子的百日宴。可以肯定地说,不如毓庆宫三阿哥百日这样热闹,却也不能冷清了,这孩子虽是庶子,却是他父亲的头一个孩子。并且,五阿哥是宜妃之长子,又是皇太后养大的,身份也是尊贵。
    太子妃还暗示了,半个月后能到的都要到场。
    比起宫中的忙碌,宫外又是一种煎熬人心的忙。回来之后大家也道过贺了,大阿哥也回来了,连毓庆宫三阿哥的百日宴都过了……该论功行赏了吧?
    可皇帝就是不发话,歌功颂德的折子上去了,康熙看着高兴,可也就这样了,压根儿就没理臣下们的暗示——仗打完了,您该发赏了。大家开始动各种脑筋,今儿你家老太太做寿、明儿他家孙子满月,聚在一起或是商量,或是趁机送礼给兵部、吏部、大学士们。
    要在往常也就罢了,这一回比较囧一点,党争的两大首领,自己都降着级,等着升回去呢。伊桑阿又亲近被贬,兵部尚书都换了,送礼都找不到合适的人,只好病急乱投医,觉得谁可靠就给谁,完全不像以往那样有个明确的目标。
    这其中,最急的大概是雅尔江阿了,他与别人不同,除了对领一实职证明自己能力的渴望之外,还有一重更重要、更迫切的需求:用军功证明自己,从而在康熙那里留个好案底以期得到一个名份——他还没有被正式册封为世子,目前还不算是未来简亲王!
    在外人看来,雅尔江阿身为简亲王嫡长子,原配福晋的儿子,上头连个庶兄都没有,还不是十拿九稳的世子么?可是雅尔江阿却不这么想,他的生母已经过世了,康熙当然不能让简亲王一直鳏居,又给他指了个继福晋。雅尔江阿就添了个继母。
    继福晋的出身不算很高,头等侍卫的女儿,却有个听起来很威风的姓氏——博尔济吉特氏。最要命的是,继福晋还生了三个儿子,最小的一个今年四月刚出生,比五阿哥的儿子早两天出生,最大的今年十岁了。
    而雅尔江阿生母原是生了两个男孩儿的,不幸次子扬丹在七岁时夭折了。雅尔江阿在家里,真要打起架来都没个帮手。此外,还有侧福晋、庶福晋的儿子们,一个个都眼看着长大成人要娶媳妇儿了,雅尔江阿今年二十岁了,还没有得到正式的册封。大家看着简亲王还没有请封的打算,心眼儿不由得活动了起来。
    雅尔江阿是真急了,他又没有个额娘帮他说话,他爹后院儿里一堆的女人,个个都能吹枕头风,尤其是继福晋,看着她接二连三地生孩子,就该知道她挺得雅布喜欢的,而继福晋能不为自己的亲生儿子谋划么?
    这还不像皇家,不当皇帝还有亲王可以当,虽是君臣之别,不过差那么一两级。在简亲王家,当不了世子,下面的爵位就得由着皇帝高兴了赏,这差别也就大了,雅尔江阿哪能受得了这个委屈?
    雅尔江阿是嫡长子,论嫡论长都占着了,之所以着急,乃是因为继福晋的儿子,也是嫡子。如果枕头风一吹,简亲王随便给他安个忤逆之类的罪名儿,康熙也得考虑简亲王的看法,现成的就有顶替的人。
    不能怪他这样怀疑,凭谁,二十岁了,老婆孩子都有了,战场也上了,明显的哪方面的条件都成熟了,还没有被请封为世子,也得怀疑中间是不是有人作祟。
    他跟胤礽还是真像,只是胤礽名份早定,没像他这样煎熬。
    是以雅尔江阿现在也很努力表现,征葛尔丹走了太子的门路去了,回到家里也认真侍奉简亲王。可是简亲王跟康熙一个德行,就是不松口。
    雅尔江阿想,当初能随军,就是太子帮着搭了句话,认真接触了,太子也不是不好说话的人——就是情商低了点儿,不过跟他处好了,也就不觉得他讨厌了。不如继续与太子相处下去,请封世子的事儿,固然是要简亲王请封的,但是如果内有太子,帮着说几句好话也不是不行的。
    再退一步说,就算是继福晋技高一筹,但是自己与太子相好了——这个目前看来并不难,毓庆宫释放了足够的善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太子登基了,这个王位想要回来也是不难的。
    雅尔江阿对毓庆宫的善意也给了足够的回应,太子生日是他尚在外征战的时候,也事先叮嘱宁蕙要小心在意,不但与宁蕙一道亲自准备了贺礼,甚至提前写好了一封充满兄弟亲近之意的书信,到时候一并回复。胤礽呢,情商确实不算很高,接到了信,也很高兴,回给康熙的信里也就杂了宁蕙的情况给雅尔江阿。一来二去,两个人说得话也渐渐多了,颇有一点同病相怜、抱团互暖的意思了。
    这一回,太子的嫡长子过百日,理所当然地雅尔江阿细心准备了各种丰厚的礼物。胤礽不觉得,淑嘉却是知道的,对胤礽道:“他还没有爵位呢,这些个东西,怕也不易得。”当然,同样的话,她在当时就对宁蕙说了。
    宁蕙回到家里,先得去继福晋那里问好,然后才能回到自己房里与同样从雅布书房回来的雅尔江阿夫妻开小会。与太子夫妇一样,这个时候,就知道什么是夫妻一体了。
    宁蕙仔细地把一天的见闻都说了出来,雅尔江阿是先拣对自己有利的听,然后问:“太子妃是这样说的?”宁蕙点头:“人那么多,太子妃能抽空跟我说这么两句就够给面子了,哪能记不住呢?”
    雅尔江阿自言自语道:“不知道太子是不是这样想的?”
    宁蕙这一天下来也累了,坐下来喝了口茶,才道:“这些日子你没见着太子么?他是怎么说的?”
    雅尔江阿带着一丝苦笑:“他是说我辛劳,汗阿玛必有安排。可我心里总不塌实。”
    宁蕙道:“这事儿,得阿玛上折子、皇上准了才行,皇上必不愿意拂了阿玛的面子的。阿玛、皇上,少一个点头的,都不成。”
    雅尔江阿叹道:“是啊——明儿……”再去探探太子的口风吧。人呢,只要能与别人为善,总不愿意轻易去得罪人的,与其交恶不如交好,尤其对方还是太子,还释放了善意,还真帮了点儿忙。何必给自己添这样个仇家呢?
    “也好。毓庆宫的大阿哥也快过生日了,要不今年也送点子东西过去?”
    “唔,当然。不过不用太张扬,毕竟这一回百日宴是汗阿玛叫准备的,隆重些也是应该的。这一个生日就不要太郑重……对了,今儿继福晋都说什么了没有?”
    “人太多,她也只有开头跟皇太后、太子妃请安,后来就与老福晋们一处说话了。”
    “那还好……”
    两人又商议了一回,这才去安歇。
    ——————————————————————————————————————————
    于毓庆宫来说,总是结束了一件大事儿,下面要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