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非主流清穿1~294 >

第119部分

非主流清穿1~294-第119部分

小说: 非主流清穿1~29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他的背影,胤礽不由再叹:索额图老了,智囊不智。往日里有什么事情,他一说,索额图必有对策,如今……唉……
    ——————————————————————————————————————————
    胤礽的心路历程淑嘉是不知道的,如果她知道了,怕是要放烟火庆祝、到佛前还愿的。她现在要操心的除了小胖子(这是最主要的),还有两件事,一、五阿哥长子百日,二、八阿哥纳侧。
    五阿哥长子百日宴,少了些隆重,却有另样的热闹。毓庆宫三阿哥百日,其政治意味极浓,而五阿哥庶子百日,宫眷们是少有的轻松。孩子的生母是侧室,做不了主人,宜妃是祖母,却不好直接管着阿哥这里的事儿。正好,皇太后提议,让淑嘉帮忙。
    老太后最疼的孙子,除了胤礽这个无法越过的太子,还是亲自抚养的五阿哥。正好,太子妃是她喜欢的,又是众口一词都说贤惠的好人,平日里太后有个什么事儿为难,太子妃三言两语就给她开解了。有了难题,皇太后就想到了她。
    淑嘉还有点为难,问皇太后:“不知道翊坤宫妃母有何打算?”
    皇太后一拍手:“嗳呀,差点儿忘了她。”
    得,皇太后还没想过问宜妃的意见。唔,太子妃每天是最早来报到的,皇太后比较单细胞,得着一个信得过的人,她直接先问了。心里还得意呢:这回中我先想到了老五那里没个女人主持不方便,我想得可真周到,正好,太子妃是嫂子名份上又是未来当家主母,多合适啊。
    这会儿反应了过来,有点儿讪讪的,老脸一红。淑嘉心里暗笑,这老太太。
    宜妃也正在为这个事犯愁呢,皇孙百日,一应事务自有内务府操持。虽说不用管事的太操心,但是宴席当日,没个像样的人支应也不行。宜妃四下一看,老大的老婆快临盆了,身子又不太好,老三媳妇也是孕妇呢,老四媳妇又年轻没操持过事情……她也有点把主意打到太子妃身上的意思,却苦于无法开口。
    现在皇太后先提出来了:“他们男人们想事儿不够周到,你倒是想个晚辈照应一下。”说完,对宜妃挤挤眼睛,还朝太子妃那里呶了呶嘴。宜妃一下子就看明白了,皇太后意属太子妃呢,想到一起去了。
    假意道:“正愁着呢,内务府是把一样一样的都列出来了,我却说,他们办事没味儿,不够细心呢。到时候家宴,难道要我已经做了玛嬷的人去出头?”
    皇太后故意皱眉道:“我也正说着呢。”
    淑嘉心中黑线,老祖宗,你的表情太假了……
    佟妃抿嘴一笑:“要我说,这里有个现成的人,我要荐对了,老祖宗怎么赏我?姐姐怎么谢我?”
    宜妃觉得陪皇太后演戏已经演够了,正好切入正题:“了了这桩心愿,你说怎么谢就怎么谢。”
    皇太后有点惴恻,犹豫着问:“你要荐谁?”可别想岔了,那就丢脸了。
    佟妃怎么会想岔呢?皇太后已经把答案都挂在脸上了,淑嘉满眼无奈,与佟妃一对眼,觉得她在笑,与宜妃一对眼,觉得她……也在笑,旁边荣妃、德妃拿扇子捂着嘴,四下里眼神儿乱飞,都在围观皇太后的纠结表情。
    佟妃终于推荐了太子妃,皇太后大松了一口气,大喜:“我也是这样想的。这样就很好!”
    淑嘉:靠!
    回来与胤礽一说。
    胤礽还说:“当初咱们大阿哥、二阿哥那会儿,都是内务府给办的,不也过来了?”
    就知道你是个不上心的,你以为真的是给孩子过百日啊?多好的社交机会呢!人际交往的第一句话,都是从废话开始的。而废话,往往就是在这样的场合说的。先是混个脸熟,然后是点头之交,再是深入结交。
    不知道大阿哥那边儿,四个闺女满月、百日,都是怎么过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除开大格格,其他三个格格那会儿,至少大福晋那里没少见女眷。
    不过她没直说,只是说:“不管怎么着,老五没娶媳妇儿,翊坤宫不适合出面,总要有人出来。我不管,难道要让大嫂挺着肚子招呼人?到时候,我高坐着,来的长辈们、嫂子、弟妹们……看着像话么?我倒宁愿这样与大伙儿说说话呢。再说,也累不着我。叫翊坤宫承咱们一份人情,也是不坏的,听说翊坤宫小厨房里有几道菜做得很好,尤其是锅子,到了冬天,讨了方子来炖了给你吃?”
    胤礽道:“你就是好心,还锅子呢,帮这个忙,就讨几道食谱?”说着,一顿,似有所悟,不再吭声了。
    淑嘉说是帮忙,也没怎么费力。老五又不是老七,上了战场还被欺负,饮食还有被克扣的嫌疑,他有皇太后、宜妃撑着,内务府也很老实。太子妃出面了,就代表着太子,还没有敢偷懒的。
    淑嘉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百日宴当年,以代理的名义,与来参加的宗室贵妇们聊天。给自己,更是给毓庆宫打广告。
    都是自家人,宜妃本就是个爽利人,这会儿人逢喜事,更是笑容满面,连带的让出席的人都跟着心情好。有些人,就是有这样的本事。
    小孩子抱出来,大家围观了一会儿。淑嘉还是觉得,孩子是自家的好,这个小孩子虽然也是白嫩的团子,终是没有小胖子可爱。嘴上还要说:“多可人啊~”就是比我儿子差点儿。
    出手也很大方,小孩子的一整配件儿,手镯、脚镯、项圈儿……又有荷包、小衣服、小鞋子等,都是让内务府做了来,然后记在她名下的。此外还有胤礽那一份子礼物,也一起拿了出来。
    遇到了宗室长辈,先国礼,后家礼(虽然没人敢受她的礼),姿态做足。遇到多铎系的更亲近一点,还是一副端庄晚辈相。看的人都悄声说,太子妃倒是知礼。淑嘉与大家打完招呼,把人送到皇太后跟前说话,注意闪了闪,今天的主角不是她——把宜妃往前推了一推:“我去看看孩子,等会儿还要再抱出来呢,叫他乳母喂一回,再收拾一下尿布,妃母先看着点儿。”
    抽身,回去,看着把孩子收拾整齐了,这才悄悄地与大福晋、三福晋坐在一起说了一回话。
    外头,康熙也出席了,毕竟他现在孙子不多,还没到记不住的地步。看着一堆儿子,想着已经有了好几个孙子,心情大好。康熙不喜多饮,底下的人也都绷着,不敢喝。
    康熙还跟福全等说话呢,他特意把太子给放到了下边儿与兄弟们坐着、只在自己旁边设了虚席,他的旁边坐着的是福全、常宁,雅布因是铁帽子王,也在左右的一席之地。康熙伸出手指一划拉下边儿:“看着这样儿,再辛苦也值了。”
    福全对这个弟弟感情还挺深,年纪相仿,心境也能理解,也说:“圣上万乘之尊,亲涉险地,臣等附尾而已。”
    “此番辛劳,我心里都清楚,只是现在还不是论功的时候儿,”康熙压低了声音,余光却瞄到了福全与常宁、雅布,声音仍然清楚地传到他们的耳朵里,“葛尔丹不死,朕难安寝,今费扬古在外,若得葛尔丹,则一切安宁,若不顺意,则还有一战,彼时——”
    康熙知道,福全是个厚道人,未必会传闲话,常宁却不是。这话一说出来,常宁必然会说出去,也算是给大家吹吹风了。本来么,费扬古这个大功臣还没回来呢,你们急什么?康熙尤其不满的是明、索两边儿摩拳擦掌的样子,还好,太子这回没为索额图说话,康熙觉得儿子很有进步,很好,男人就要独立,尤其是太子,不能总跟索额图靠这么近。
    康熙料得不错,常宁是个不太守规矩的小霸王,谁叫他有个好哥哥呢?话一传出,朝堂上的老狐狸也回过味儿来了,大家都知道,这是因为葛尔丹还没彻底完蛋。此刻,大家都盼着一件事儿:让费扬古这回不要太顺利,留着葛尔丹给咱们明年换顶子吧!
    雅布回到府中,把雅尔江阿拎到书房一通猛瞧:“明年或许还有一战。你,给老子长进点儿,明年纵使我去不成,也把你送去。”雅尔江阿有些吃惊,太子猜对了?!当下点头:“太子提点过儿子的,儿子当时不敢说出来,怕给太子惹事儿,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雅布又看了儿子一眼,一挥手:“你知道就好,不要多事,下去罢。”
    然后他在书房里转了好几圈儿,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本来就是对正统比较热心的,现在看儿子跟太子关系还不错,关键是太子对雅尔江阿也不错,终于决定,明年雅尔江阿功劳一捞足,给他请封世子。
    这样的话,最近一旦有什么活动,就要给雅尔江阿争取一个名额多露露脸了,雅布盘算着。
    ——————————————————————————————————————————
    雅布的盘算比较靠谱,接下来宫里就有一件事情,很适合雅尔江阿出场——八阿哥纳侧。
    这一回就用不着太子妃了,有八阿哥养母惠妃在、有住得很近的大福晋在,自然由她们来收拾处理了。胤禔说:上回怎么让老二媳妇出头了呢?
    淑嘉乐得露个脸就闲坐着,与三福晋、四福晋一处说说话,然后就说:“乏了。”回去看孩子了。她心里对老八纳侧室总是有点感觉怪异,亲历传说中很专一的人纳妾,怎么能不觉得奇怪呢?
    外边儿,新郎倌儿快被他大哥、二哥的善意烧死了!他那个见人肿了下眼皮的二哥,居然笑得那样温和,他那个傻了吧叽的大哥,跟个吃醋的妇人似的,太子跟他跟一杯,大阿哥就要跟他喝两杯,以示他才是跟八弟关系最好的……以此类推。
    雅尔江阿看了大阿哥的表现,决定:要站在太子这一边,大阿哥……真是太二了!
    寻了机会,他与太子碰了个头:“奴才阿玛说……”
    胤礽点点头:“汗阿玛已经叫銮仪卫准备了,老八此事一了,就要启驾,你也回去收拾着。”
    果然,没几天,康熙宣布:出发。他又出远门儿去了。
        内外两处皆谋算
    康熙要出行,京中亲贵们打破了头,就为争一个出行的名额。想在皇帝面前露个小脸儿的,自然是卯足了劲儿,大家伙儿都猜出来了,皇帝还要有动作,谁不想借此机会挣一份功名?
    即使是淡泊名利的人,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到京外透透气——这年头的旗人看着是风光,生活也很悲催,他们是被朝廷圈养的。不在旗的人,领个路引还能旅个游什么的(当然这样的人很少),在旗的只好见天窝在一处。
    所以每当皇帝要出巡的时候,就是很多人活动的时候,求亲戚告朋友,想弄个名额跟着见见世面。
    终于,名单最后确定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能随驾的自然欢欣鼓舞,不能随驾的也算是有了定论,被人求请的好歹是脱了身不会再被一堆人缠着——名额有限,给谁是给谁不是呢?
    现在好了,尘埃落定了。
    康熙的原意,是要去会一会蒙古,再次夯实满蒙联盟的基础,为彻底剿灭葛尔丹作准备。得了宝贝金孙,带上了去显摆未尝不是显示国祚绵延、后继有人的大好招牌。康熙还没乐昏头,记得这年头小孩子的存活率不高,而小胖子还没足岁不适合作长途旅行,
    本来呢,让皇太子夫妇一起随行,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大清国没有国母很多年,只有一个很不靠谱的老太太撑场面,有个太子妃过来搞搞夫人外交也是不错的。康熙也想让胤礽跟着去一趟的,不管怎么说,有个这么满意的太子不拿出来显摆实在是暴殄天物。
    现在好了,国宝级的保护动物小胖子横空出世,生生把他爹娘给拖在了紫禁城里,不得外出。康熙随行的队伍里,就没有看到皇太子夫妇的身影。相反,他把老大、老三、老四、老五、老八、老九都给带上了,留下腿脚不灵光的老七跟太子作伴儿。唔,还有一堆未成年。
    胤礽很想挠墙,一方面,康熙外出而把他留下来了,是对他的信任与肯定,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他与康熙相处的时间又结束了。康熙临行前是与他有过一次长谈的,除了叮嘱注意事项之外,还告诉胤礽:“十一月里就会回来了。”
    十一月里就会回来了……
    “十一月里才会回来啊!”胤礽对淑嘉这样抱怨着,“四个月,这一年,汗阿玛才在京里住了几天?”
    淑嘉没见过胤礽这样多动,两人相处的时候,胤礽不像在外面那样端着,却也挺稳重的,现在这样子,倒像是身上安了弹簧一般。
    “汗阿玛上半年是有大事儿,下半年,你也说了,为了翦灭葛尔丹会盟蒙古。”
    “那也不用把老大一直带着吧?”
    原来,此君的不满皆源于此啊!“也不独带着他一个,不是把老三、老四他们都带上了么?”
    “老三、老四不会给我砸黑砖!”
    这倒真是个问题,沟通不良,很容易生出误解。普通父子之间的误会,儿子挨两句骂,解释一下就好,遇上脾气暴躁一点的爹呢也就是抽一顿算完。到了皇家这里,老子一句话,就能把儿子扁个不成人形。后果确实比较严重。
    “多写写信也是聊胜于无,要我说,大嫂的产期就在九、十月里,到时候……跟汗阿玛请旨,请大哥回来也不是不行啊。”
    胤礽道:“明明老大已经是容不下我,老爷子偏偏还想要兄友弟恭,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做父母的,总想着儿女和睦。老爷子想什么,咱们就做什么给他看,实在不行,错也不在咱们,汗阿玛最是圣明的,怎么会看不到呢?”
    胤礽对这个话题有些不耐烦了:“看得到看不到也就这样儿了。回回如此,老大就是做错了,汗阿玛也不肯狠罚他,还要我优容他。”
    淑嘉不知道胤礽是不是对自己的‘劝谏’不高兴了,当即闭嘴,不过这么些日子取来她至少弄清楚了一点:提到胤禔,只要不是胤禔倒霉,胤礽一准心里不舒服。也许是两者都有吧,淑嘉心里下了个断定,也不能怪康熙啊,胤礽是他儿子、胤禔也是,胤礽、胤禔已是仇敌,但于康熙来说,都是儿子。
    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淑嘉决定过两天再提醒胤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