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农家媳 >

第74部分

重生农家媳-第74部分

小说: 重生农家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行招生制度的弊端首先是埋没人才,一些热爱科学、有前途的青年选不上来,一些不想读书、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占据了招生名额。其次是败坏社会风气,助长了不正之风,而且愈演愈烈。连小学生都知道:“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十六字招生方针?埋没人才,卡了工农兵子弟。

7月中旬的11届三中全会,华*锋正式宣布“WAN GE”结束,小*同志官复原职。小*同志要求分管科教。8月4日?邓与30几位重获起复的科学家,大学教授举行了座谈会,决计在当年恢复中断11年的高考。这一年的高考试卷是最牛的,当时印刷试卷的纸张不敷,*平同志亲自下令调用印刷《毛选》的纸张。对考生家庭出身条件的限制,也取消了。
高考制度的恢复,让更多的人看到国家复兴的希望。自那之后?数以万计老干部到京**,要求平反。年底,中央组织部遵照党的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打开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的大门。

一切都将改变,对于这样喜人的形式,江敏真是由衷的感到高兴。这年的十月十二号,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江敏也正式的公开了自己将要试着考大学的消息。

江恒水夫妇的反应很平静?江敏一直都是一个有主见的孩子,在她结婚之后,主意更正了。上次说不盖房子就不盖了?也没有跟他们商量,自己就做主了。把材料卖给了别人,就这么算了。回来只是告诉他们一声。梁二珍当然是给自己闺女好顿训,但是江恒水考虑到闺女身边的情况,为江敏说情,这事也就过去了。

冯志彬在知道媳妇做主卖了材料之后,也没有想什么,他常年不在家,难道还能指望着事事都做主吗?江敏这样独立正是他所期望的。

江敏在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后,就写信告诉了冯志彬?她将要参加高考的事。这真是冯志彬没有想到的事。刚结婚的适合,冯志彬心里想的就是等转业之后,就回来跟媳妇种地。而在他有望升迁之后,他想的是让媳妇随军。而现在,她在军校上学,一年的学习生活结束之后?他升官的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见的人多了,接触的人也丰富起来,冯志彬还在努力适应的时候,就听到媳妇要考大学的事。这让冯志彬紧张起来。从认识江敏的那一刻起,他就自认比江敏的身份要高。他一直都是在以一个保护者的身份自居,当这样的优势不在,冯志彬不敢想下去了。他得努力。

考试临近,江敏停下了手里的一切活计。他们所在的省份报考人员非常多,据说有将近二十万人,考虑到这样的情况,省里决定进行两轮考试,要知道二十万人啊!可真是吓人。

可以参加高考了,这样的事情在整个乡里都传开了。他们乡里的读书人还是存在的。还有十几个从上边下放到农村的插队青年。据江敏所知,这次他们乡里要参加高考的人应该也不少。偶尔干说,谁谁在准备高考。大家也不担心考不上会被嘲笑,因为这个时候,能考上大学,那是祖上基德。江敏也听江恒水夫妇提起过,嫂子李淑华的弟弟也要考试,但是嫂子的兄弟媳妇可不是什么开明的人,说什么也不让考。家里简直都吵翻了天。

第一步,吵架。这个没成功,李树强,也就是上次救了江敏的人之一,这次非常的坚决。过去都是老婆骂他,他听着,这次说什么也不听话了。

第二步,回娘家。这对李树强来说更是无所谓,他正愁没有条件好好学习呢!媳妇在家总是吵,他静不下心来。

第三步,喝药。李树强媳妇喝药的事传的整个乡里的人都知道了。这是在用伦理道德的压力来迫使李树强答应了。想想,你要考试,你媳妇都喝药了,你还考,这明显是无情无义啊!更何况还有个孩子呢!

江敏听到这个情况也很惋惜,江敏对李树强的印象不错,从他的言谈举止间就不难看出,这个人有文化,有水平,也有向上的野心。被迫留下来,怕是这两口子的感情也会彻底破裂了。

江敏要考试,江恒水夫妇都沉浸在家里要出一个大学生的幻想中了。江敏也直接住回了娘家,把孩子交给老妈看着。也不去卖豆芽了,一切都为了高考啊!

江敏要考试的事,对于她的两个好朋友的触动也很大。龚小翠的成绩是不错的,可是让她离开家三四年去上大学,那估计也得离婚了。就算考不上,耽误干活儿,也不会有好日子过的。最重要的是,上大学也是要钱的,没有人会供她上。而赵桂兰倒是没有那么多的负担,但是她的成绩不好,也没有那个心思学习。

初试要在县里考的。江敏这次准备的很充分,铅笔、钢笔、橡皮、尺子都备好了。还带上坐垫,现在天气这么冷,江敏不想任何小事影响她考试。

虽然不是正式考试,但是这规模绝对不小,江敏拿出自己的准考证,确认没有什么遗漏之后,这才走进考场。江敏所在的考场是一所小学,课桌板凳都太矮了,也只能将就了,单人单桌,避免有人作弊。江敏这次报了理科,不说别的,她的政治就是一个瘸腿的科目,只能选择理科了。年的考试分文理两类。文科考试科目: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考试科目:政治、语文、数学、理化,报考外语专业的加试外语。江敏对加试没有兴趣。

这次初试,最大的目的就是‘择优,,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初试的成绩就出来了,甚至有人得了鸭蛋。在社会上还流传了几首歪诗,

“小子本无才,老子逼我来。考试干瞪眼,鸭蛋滚滚来。”

江敏的成绩很好,据说是县里第一名,作为一个女生,能够在理科成绩上突出,绝对值得大家参观一下。

江敏的总分是四百七十八分,满分是七百五十分。第二名比江敏少了三十多分。江敏最差的就是政治成绩了,和第二名的差距有将近十五分。这个差距可不小啊!看来自己有必要多刻苦学习一下了。

江敏考了第一名,消息很快传开了,无论家里有没有人要考大学的,都想看看这个江敏长得什么样?乡里的领导是认识江敏的,不过只是脸熟,这次竟然专门到江敏的家里来了,说是慰问一下,还对江敏说,如果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可以跟组织说。

江敏笑着说了很多场面话,把人送走了。

江恒水夫妇现在整天乐呵呵的,就好像江敏已经考上大学了一样。好在有外人在的时候还能保持冷静,每次有人说起江敏的时候,两口子说的更多的话题就是自己的闺女有多努力,有多不容易,一边学习,一边还得照顾孩子,甚至家里的活儿也没有耽误。这就让人更加相信了江敏的成功,完全是因为勤奋的关系。

乡里的领导来看江敏,这还只是第一拨,江敏的麻烦还在后边,接下来的一拨是原来中学的老师们!还有同要参加高考的其他人。他们是来取经的,他们想知道江敏为什么能考的这么好,有没有什么资料,而那些来求教的人,更是希望能得到江敏的指点。

一百二十五 逼上梁山
初试的试题非常简单,阅卷老师也不会太压分,因为目的就是为了淘汰那些没有多少墨水的人的。例如出现不少的零分试卷,如果这样的人都去参加考试,那是对考试资源的一种浪费。要知道,几何、代数、化学和物理等等这些科目,是很难糊弄过去的。而政治方面,如果不是系统的学习过马列主义,那写出的答案就没发看了,口号喊的再多都没有用。

江敏这次考的好,但是她的头脑很清醒,这年高考超过四百分的人寥寥可数,所以,现在的这个成绩并不能让她安枕无忧。

这个时代的人纯真而质朴,江敏几乎被大家围观了。每天都有人来找她,这严重的影响了江敏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江敏想要打发掉这些来求教的人简直是不可能的。江敏试过好言相劝,可是人家不同,觉得江敏这是谦虚的表现。江敏发火赶人。可那些人觉得这是江敏有傲气,有本事的人都有些傲气的,这个他们很能理解。古人‘三顾茅庐,‘程门立雪,的故事他们都听过,这些困难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考验。

江敏:嗷!

江敏可以拒绝、躲着任何人,但是这不能包括她的老师。刘老师教了江敏四年,三年初中,还有一年的高中,后来,刘老师就被打倒了。

刘老师,本名刘霆,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他们乡里中学的全能型老师,后来当了校长。和江恒水很熟。江敏不能拒绝刘老师,也不仅仅是碍于情面,还因为江敏自己的语文和政治还有赖于老师指点呢!

逼不得已,江敏提出一个建议开补习班!江敏贡献自己手里的资料,刘老师负责联系其他的任课老师。

并用蜡纸刻出资料,然后油印出来装订成册。资料不少,得陆续的发。大家向学校交五块钱的资料费,并且由中学的老师安排授课时间。
补习班的课程一般都安排在晚上江敏先给茜茜喂LAI,然后把她交给老妈。现在,全家都在无条件的支持着江敏,感觉好像回到了怀孕那个时候。

今天有两节课,一节是政治,一节是代数。江敏要在晚上九点才能下课大哥江富会来接她。江敏害怕没有好位置,来的比较早,但是她还不是最早的。江敏进了教室,找一个中间靠前的位置,教室里只有几个人,但是看看周围,除了正常的桌椅之外,还有许多小板凳,估计来晚的人就只能坐在那里了。

教室里陆续的进来一些人江敏忙着整理笔记,也就没有抬头看,不过还是有人认出了她,
“你……你是江敏吧?”

“啊?哦!”江敏不想让大家围观

“大家快来看,咱们县的状元在这里!”这个女人大声的吵嚷起来,那感觉好像有人在机场大喊‘华仔!,

江敏不能再沉默了,“我只是在初试的时候成绩不错,那个不做准的,大家别这么说。”如果真正高考的时候没有得第一,那玩笑可就开大了。现在捧得越高,将来摔的越惨!

看江敏这样严肃的说,大家也很快的转移了话题,分享自己的知识,得到别人的指点,这才是大家一起学习的目的,也许数理化江敏走在了前列,但是,政治和语文她可绝对不敢傲视群雄,江敏也很清楚自己的底子,还差很多的。

渐渐的,围上来的人更多了,以致于老师都来了,江敏还是没有办法脱身。不得已,江敏从自己的位置上站起来,
“同志们,大家要抓紧时间,我也是来听课的。大家要珍惜这次机会,我所学的老师都会讲到,大家在课后有时间再找我讨论也是一样的。”

江敏当然不想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但是她真的没有办法一下子得罪那么多人。所以,在大家做题的时候,她和老师一样,充当的讲解者的角色。冬天的教室很冷了,当江富打着手电筒来接妹妹的时候,看到的景象就是,自己的妹妹一只抱着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另外一只手拿着粉笔给大家讲题,地下的都在拿着笔记本记录着,另外的一边,另外一位老师的身边也围着一群人。

冯志彬听说江敏在初试的时候考了县里的第一名时,乐得不行,他以为江敏最多也就是试试而已,没有想到自己老婆这样有本事,他几乎可以肯定,江敏一定会考上的。他们夫妻以后的生活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江敏在信里也说了一些自己学习的事,现在资料缺乏,一书难求,江敏希望可以多多的做题,尽可能的多学点知识。冯志彬对媳妇的高考更加上心了。他非常的紧张,甚至有些焦躁了。他的江敏,果然没有看错,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永远都不会让他失望。

现在大多数知识青年都在农村和农场上山下乡当农民,上海刚刚出版了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据说是最好的高考宝典。每天新华书店离开门还有好几个小时,门外就已是人头攒动了,队伍排得非常长。有的人拿着小板凳,披着大衣,估计是半夜里来排队的。排队的人群里除了青年人,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来书店的目的就是为了抢购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有的甚至全家出动,为了能多买几套,寄给远方亲人,还有那本《代数》第一册,也是高考的必备用书,不过,读书人多少都有些小气,书与老婆都是一样的重要,绝对不许外借。

冯志彬马上就要毕业了,他们本来就在军校学习一年,然后就要回部队了。心里想着,如果江敏能考上大学,那么他们夫妻团圆就指日可待了。他提前跟领导请了假,然后凌晨起来就去排队,终于,在书店开门之后,他抢到了江敏需要的两本书。

足足排了八个小时的长队啊!因为距离自己放假还有好些天,冯志彬不敢耽搁,马上找人给捎回去了。这次也是委托战友给带到市里,然后让江敏安排人去取的。

冯志彬到家的时候,距离江敏开始只剩下一个星期的时间了,江敏又回了自己家,因为她实在受不了别人的打扰了,越是临近考试,越是要静下心来。

冯志彬说要回来,但是没有说什么时候到家,屋里烧得暖暖的,炕上躺着小玲和茜茜。江敏一个人坐在书桌旁学习。书桌就靠着窗户,江敏抬起头,正好看见一个穿军装的人走进院子,江敏对于这身军绿实在太敏感了。那人越是走进,江敏就越是絮张,是他!

冯志彬走进屋里,就看见自己的媳妇傻傻的站在那里,她的手里还拿着铅笔。冯志彬把包往地上一扔,伸开双手,拥抱住面前越来越水灵的女人。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享受了一下这难道的宁静。

还是江敏先恢复过来,拉着冯志彬的手,让他到炕上暖和一下。当冯志彬看到炕上躺着的女儿和侄女的时候,就从心里往外的暖。茜茜长大了,长大了很多,冯志彬稀罕的恨不得把心掏出来。而小玲也在这里,还说什么呢?她媳妇就是人好,没得说。

江敏也上了炕,给冯志彬拿了一个枕头,又铺上被子,把他的棉袄脱掉,让他钻进被窝。冯志彬一直握着江敏的手,转过头看看身边的两个孩子,再看看他们的小家,闭上眼睛感受这一切,真是幸福啊!

回到家里,冯志彬完全没有感受到城里和农村的差距在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