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江湖江湖 (1) >

第5部分

江湖江湖 (1)-第5部分

小说: 江湖江湖 (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一起,脑中异常清醒,他脑中忽然闪过十二岁时与石娃娃结拜兄弟时的情景。(之前未有交代)当时石娃娃给了他一把宝石,告诉过他这些石头的用处。其中有一块光洁柔和的宝石叫黄石,把它研成粉,泡在酒里,是最好的金创药。
  一瞬间,张寻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力气,挤出一丝极为微弱的声音对扎西老汉说:“大爷,你别急,我有治伤的灵药,你把我的背包打开,有个青色的小布包,里面有一些宝石,你把那颗黄色的宝石拿出来,研成粉末,和着酒让我吃下去就行。”
  一听这话,扎西老汉像见到了救星似的,迅速打开背囊,找到那块宝石,这时老婆婆也猛地清醒过来,忙说道:“你把它研碎,我去拿酒。”
  (好象稍微突兀了一点,应该再交代几句)张寻寻父心切,不顾自己重伤初愈,踏上了通往藏龙山的道路。
  连行数日,张寻来到了一座寺庙之前,只见此寺灰瓦黑柱,画栋雕梁,飞檐高翘,四面檐牙下悬有紫铜风铃。张寻知道这便是黄龙派的总坛,想到快要打听出父亲的下落了,心中忐忑不安,一路的风尘疲劳更使他如欲虚脱。
  在门前站了须臾,张寻定了定神,终于走上前去,“啪”、“啪”拍起门来。
  门“吱”地一声开了,一个少年站在门内问道:“这位少侠,你有何事?”
  张寻道:“烦请禀告纪掌门,武林后学张寻求见。”
  那少年见张寻年纪很轻,不禁露出诧异之色,问道:“你与敝掌门相熟吗?”
  张寻道:“在下张寻,家父与纪掌门很熟,今日在下有事求见纪掌门。”
  少年问道:“令尊何人?”
  张寻恭声道:“梅花大侠张卓然。”
  那少年立时耸然色动,上下打量张寻半天,怔在那里。
  正在这时,门内有一个稳重的声音道:“伟龙,门外是谁?”
  少年忙恭声道:“师父,此人叫张寻,他说他父亲是梅花大侠张卓然,和掌门很熟,他有事要拜访掌门。”
  门内人“咦”了一声,便走了出来。张寻见那人二十三四年纪,装束与在松潘的“黄龙五鬼”一样,一身灰色的布衫,衣襟间绣有一条黄龙,腰悬长剑,颇为利落。只是眉宇间的神情,却比“黄龙五鬼”要柔和得多。
  见了张寻,剑眉一扬说道:“在下方胜岳,黄龙派中‘胜’字辈弟子。授业恩师便是纪掌门。阁下乃张卓然前辈的后人,今日真是幸会。”说着,又朝张寻抱拳。
  张寻没想到方胜岳这般客气,与“黄龙五鬼”实不可同日而语。心中稍稍松了口气,不再有拍门时的那份担忧了。
  方胜岳又道:“令尊大人昔年纵横江湖,快意恩仇,侠义道人都敬仰得很,我恩师每次谈及,也是大为赞叹,只可惜其时我年纪尚幼,无缘得瞻张大侠的风采,实实引为憾事。不过听说令尊二十年前突然在江湖上消失,从此踪迹杳然,不知阁下今日从何而来。”
  张寻本来就不会说谎,又对方胜岳甚有好感,便照实说道:“不瞒方兄,我至今未见过父亲,在我出生前不久,贵派纪掌门来访,约我父亲匆匆而去,再未回来。而我母亲也在生我的当日死去。我被人收养,直至十岁,才知道自己的身世。这次拜访纪掌门,为的便是探询父亲的下落。”
  张寻儒雅而不失英武之气,刚才方胜岳一见之下,便有极大的好感。但他对张寻的身份却仍有些怀疑。现在听张寻说的诚恳,言及身世时眉宇间一股凄恻之意,便已相信了张寻确是张卓然之子,说道:“没想到张兄是为寻父而来,走,我带你去见我师父。”说着,就把张寻让进了寺内。
  张寻在寺内站定,见迎面一尊弥勒佛像大肚深脐,含笑而坐。张寻心里一乐,顿觉前景光明,从曲阜西行以来的种种苦楚,皆抛到了九霄云外。
  张寻随方胜岳一路行去,见正殿里千手观音智慧慈祥,两旁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众多罗汉佛像。正殿两侧,二楼对峙,飞檐重阁,精美壮观,左右走廊,石柱石栏,相互连接。古雅的正殿柱上,挂有许多对联,精雕彩绘着许多珍禽异兽。由此便可看出,黄龙派确实大有气派。
  出了四合院落的“罗汉堂”,张寻随方胜岳沿着沟谷,穿密林,跨小溪蜿蜒而上。方胜岳一边走着,一边向张寻介绍:“我们黄龙派居于这黄花沟中黄龙寺里,黄龙寺一名雪山寺,又名城隍白龙寺,是我们黄龙派祖师爷马朝观所建。全寺主要由三座殿堂组成。刚才你见到的主干沟口的罗汉堂,又叫黄龙前寺,而隐居山脚的正殿则呼之为黄龙后寺,在两寺中间,还有黄龙中寺,三寺间各距五里,我恩师便住在后寺之中。
  张寻抬头仰望,只见黄龙寺的整个建筑随山就势,庄严雄伟。殿阁间前呼后应,异常和谐。而那飞檐斗栱,雕梁画栋,又于幽静中透出古色古香的气息。
  两人中速上行,一路上飞瀑流辉,彩池缤纷,金沙铺地,林径通幽。但张寻一想到就要知道父亲下落了,心神激荡,对两边的绝伦美景,竟是视而不见,无心欣赏,而身边方胜岳热情的介绍,也是一句没听入耳中。
  就此走了四里多路,前面树林中转出一幢不大的草檐歇山式殿堂。只听殿里有一个声音问道:“六师弟,你带着谁上来了?”
  张寻听了,不禁一惊:这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在哪儿听到过?
  随着话音,殿中走出一个人来,张寻见了,不禁面色大变。原来这人竟是“黄龙五鬼”中在他胸口刺上一个“卞”字的卞胜嵩。
  卞胜嵩见到张寻,一怔之下,不禁大笑。对方胜岳道:“六师弟,你怎么知道他是我的人,带他上来服侍我?”
  方胜岳听得莫名其妙,不知其然。回头看张寻时,只见张寻盯着卞胜嵩两眼中似要喷出火来。呼吸急促,脸颊通红,双拳紧握着,一副准备拼命的样子。
  方胜岳不明所以,对卞胜嵩道:“五师哥,这位张公子是前辈大侠张卓然的后人,为探听他父亲张大侠的下落来拜见掌门人。”
  卞胜嵩脸上闪过一丝惊异,随即道:“六师弟,你怎么这么容易上当。这人肯定是个骗子,他若是张卓然的儿子,在我手下怎会一招都走不过?”
  方胜岳刚才与张寻一起进谷,已知张寻武功平平,但想到他从小与父亲失散,武艺不济,也是情理之中,便对卞胜嵩道“五师哥,张公子从小与父亲失散,得不到张大侠指点,所以武功暂时还未练成。这次他千里迢迢来拜见掌门,便是为了寻找父亲。“
  卞胜嵩哼了一声,说道:“这人存心不良,在松潘被我打了一顿后,一定知道黄龙派武功天下第一,便想学我们的武功,也可去打别人。他不知从哪儿听来张卓然二十年前绝迹江湖的消息,冒充他的儿子,以骗取掌门的同情,说不定会传他几手武功,那么他的阴谋也就得逞了。”
  张寻听到这里,再也无法忍受。心想即使被他刺死,也不容他这般侮辱。大吼一声,冲上前去对卞胜嵩就是一拳。
  平时张寻把父亲留下的一半《张氏梅花拳谱》练得极为纯熟,近十年来又几乎天天温习,即便是在梦中打这套拳,也是不会错了。这一拳击出,便不自觉地左腿跨前呈弓步,左拳收于腰间,又勇猛地击去,正是《张氏梅花剑谱》中的第四式“铁牛撞树”。
  卞胜嵩见拳到,“嘿嘿”冷笑一声,轻轻侧身避过,顺势用右手在张寻肩头一按,张寻收势不住,扑了出去,“啪”地一声摔在地上,鼻子和嘴角摔得鲜血淋淋。
  方胜岳见状,立即上前扶起张寻,责怪卞胜嵩道:“五师哥,张公子是客,我们是主,你怎么能仗势欺客呢?”
  “六师弟,你怎么帮外人说话。明明是这小子先动手打人,自己武功太差,挨打也是活该。”
  张寻被方胜岳扶起来后,擦了一把脸上的血,挣脱方胜岳的手,冲上去对准卞胜嵩又打。这次张寻双拳分击对方两边的太阳穴,却是一招“双风灌耳。”方胜岳阻止不及,眼看着卞胜嵩脸上微现怒色,跨上一步,避开双拳,一掌击在张寻胸口,虽然这一掌卞胜嵩只用了五成力,但张寻已是经受不住,身子被掌力震得飞了出去。人尚在空中。方胜岳赶紧上前,接住张寻,不让他再受跌伤之苦。
  方胜岳放下张寻,一搭脉,便觉得气息乱窜,显是已受内伤。张寻虽然受伤很重,但兀自双目怒视卞胜嵩,恨不得一口把他吞了下去。
  卞胜嵩被他看得发毛,怒道:“你不知你是我的人吗?还敢这样看我。”说着身影一纵,已到了张寻面前,伸出右手“嘶”地一下,撕开了张寻胸前的衣服。方胜岳不知其意,又不及阻止,眼睛随卞胜嵩的目光往张寻胸口一看,不禁与卞胜嵩一起“啊”了一声。只见张寻胸口一个碗口大的疤嫩红耀眼,显是伤愈未久,方胜岳“啊”地一声是因为这伤口实在太大,而卞胜嵩则是没想到张寻如此勇烈,把自己刺的“卞”字剜掉。但只一转眼间,卞胜嵩便恼羞成怒,说道:“好啊,你这小子竟敢把爷爷的标记给毁掉。格老子,我要在你身上再留十个标记,看你还剜不剜。”说着便拔出长剑,朝张寻刺来。
  白光一闪,长剑已到了张寻面前,张寻知自己武功与卞胜嵩差得实在太远,根本不可能阻挡他在自己身上刺满“卞”字。不禁心生绝望。“与其活着受辱,不如死了干净。”想到这一点,张寻索性闭上眼睛,朝剑尖迎去,以求速死。
  只听“当”地一声,张寻没有扑在剑上,而跌倒在地。他擦眼一看,原来是方胜岳拔出长剑,替他挡了这一剑。
  卞胜嵩大怒:“六师弟,你要坏我的事吗?”手上长剑又向地上的张寻刺去。方胜岳也不多话,再次挥剑替张寻挡开。连着几次,杀得卞胜嵩性起,竟挥剑向方胜岳刺去。方胜岳稳住步伐,将卞胜嵩的每一招都轻轻化解。
  在黄龙派“恩”字辈四大弟子中,纪恩杰用功最勤,教弟子也是尽心尽力。所以虽然方胜岳入门较晚,进境却快。而卞胜嵩的师父成恩行最为聪明,用功却少,教出的弟子也是如此。卞胜嵩剑法变化多端,根基却不扎实。待斗到酣处,方胜岳已占了上风。
  方胜岳不急不躁,步法自如,对卞胜嵩道:“五师兄,我们黄龙派是名门正派,怎可以随意伤人。如果掌门知道了。一定会处罚你的。”
  卞胜嵩此时虽感到方胜岳剑招上的忍让,但人已斗红了眼,却不肯轻易罢休,仍是奋力进攻,口中骂道:“掌门是你师父当然帮你。”说到这里,心中恶念顿生。见张寻已摇摇摆摆站了起来,便恶狠狠地说道:“我先把这小子废了,看掌门怎么帮你。”说着一剑将方胜岳逼退,随后长剑出手,朝张寻刺去。方胜岳预料未及,无法救助,眼看着张寻就要被长剑穿心,不禁急出了冷汗。张寻刚刚站稳,突见长剑飞来,他走路都很困难,更不用说避开这一剑了。心想看来今日不免一死,心中顿生万分绝望,父亲尚未见到,自己却已死了。伤心之下,索性睁着眼,看自己怎样被利剑穿身。
  长剑眼看已到了他胸口,突然有一个白色物件异常迅捷地飞来,“砰”的一声,将长剑撞歪,擦着张寻的左臂飞了过去,“当啷”一声落在山道上。
  张寻死里逃生,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茫然四顾,见一个男子经山道由上而下疾速奔到。相貌威猛,气度不凡。方胜岳马上跪倒,叫道:“师父。”
  原来,是黄龙派掌门人纪恩杰到了。
  适才卞胜嵩掌伤张寻,方胜岳与卞胜嵩斗在一起,立刻有黄龙派人禀告了掌门人。纪恩杰正在喝茶,一听出事,不及放下茶杯就赶来了。待见到卞胜嵩飞剑伤人,便掷出手中茶杯,救了张寻。
  随后纪恩杰的三个师弟屠恩敬、葛恩浩、成恩行也都赶到了。卞胜嵩随意出手伤人,见了掌门,竟不跪下谢罪,只喊一声:“掌门师伯。”便站到了自己的师父成恩行的身边。
  纪恩杰见张寻满脸鲜血,站在那儿摇摇晃晃,随时都会摔倒,不明所以,问道:
  “胜嵩,怎么回事?”
  方胜岳定定神,将事情的经过简要地讲了,当众人听说张寻是张卓然之子时,都有些惊讶。纪恩杰更是心中一震,朝张寻仔细看了一眼,依稀觉得张寻有昔年张卓然的一些特征。又见他受伤极重,仍旧兀自挺立着,不禁大起怜惜之意,过去握住张寻的手。
  张寻只觉手上微微一麻,随即一股热流由合谷穴流遍全身,知道纪恩杰正以深厚的内力为自己疗伤,心中大为感激,便欲开口说话,可是适才几番经历生死,心力交瘁,此刻松下一口气,刚说出一个“谢”字,便又晕了过去。纪恩杰伸手抱住张寻,对众人说道:“今日之事下次再作公论,现在救人要紧。”说罢便抱着张寻朝自己住的黄龙后寺奔去。
  张寻整整昏迷了两天。上次他被卞胜嵩刺了个“卞”宇,受的是外伤,将养几日就会好的。只是他心高气傲,受不得侮辱,割去了那个“卞”字,差点危及性命。而这次他被卞胜嵩一掌击中,受的却是极重的内伤,不是武学高手已无法挽救。再加上张寻家传的《张氏梅花剑谱》只有外练功夫,他从未练习气功,没有内功根基,伤也就更难好转。
  纪恩杰竭尽全力,为张寻灌输真气,护住心脉,再一处处地为张寻打通阻塞的经络。只是张寻不习内功,一掌打来时体内无一点反应,以致于这一掌的内力尽数打在他的身上,受伤实在太重,纪恩杰忙了一天,张寻仍未脱离危险。
  纪恩杰万分焦急,但也无能为力,休息之时,他查看了张寻的背囊。按理纪恩杰作为一派掌门,自不该随意翻动别人的东西。但他受人重托,弄清眼前的张寻是否是张卓然之子至关重要,因此也就顾不得了。
  纪恩杰在背囊中找到了那件张寻离开曲阜时最后放入的,(之前未有交代)袖口绣有一朵梅花的衣裳。纪恩杰知道,昔年张卓然纵横江湖,凭的是一手七十二式梅花剑。凡在张卓然梅花剑下刺出的创口,皆是梅花形的。朋友之中,都称张卓然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