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江湖三神仙 >

第12部分

江湖三神仙-第12部分

小说: 江湖三神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伙一面吃,一面聊,还一面赏月。
  老偷儿道:“日子过得真快,一幌六年了,我们几个老的这点玩艺,也全传给你(你)们了,明天起,你们就打点下山行道吧!”
  水清华道:“大师伯,我们下山以后怎么着手?”
  “孩子、我们六个已跟社会脱节了,还是问你师父吧!”
  老郎中道:“孩子,你六位师伯的这点家当全传给你们了,尤其是你,可说学全了,下山后做什么,就由你决定啦!至于你师弟妹他们没学到的地方,以后也要由你转授啦!”
  “师父,我们终感到年轻,没处世的经验。”
  和尚插口了,道:“清华说得对,她们是年轻,我看还是咱们俩跟着下山走一趟吧!”
  “也好,走一趟吧!”
  狂医这六年经两位恩师指点,医术突飞猛进,道:“弟子也愿追随二位恩师下山!”
  老郎中道:“好!起下山,不过咱们这么多人开始做啥?”
  和尚道:“虎妞她们以前不是练‘跑马戏’吗?咱们何不组织个马戏班出现江湖!”
  “好主意!由明天起,咱们分头准备!”
  第四章 暮春三月下扬川
  扬州!为全国着名古城之一。
  始建於周政王三十四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它,地处江淮之间,东依运河,南临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是苏北门户,南北交通要冲。
  扬州!人文会荟,风物鼎胜!城分新旧,旧城为明太祖洪武初年所筑,新城是嘉靖年间所建,风景雌美,临近运河一带,遍植垂柳,故有“绿杨城郭是扬州”之名句!扬州!名胜古迹中,又多楼、桥、多寺庙。
  楼!明月楼与迷楼在旧城。
  明月楼因赵子昂的题咏“春风阅苑三千客,明月春风第一楼”,盛名至今不衰!迷楼是隋炀帝所建,曰:“使真仙游此,亦当自迷。”而得名,后来隋炀帝流连不返竟迷死该处。
  文选楼乃梁昭明太子选文处,故名文选楼,因年代已久,残破不堪了!骑鹤楼则是因有四人作客於此,各述其愿,一愿作扬州剌史,一愿腰缠十万作富家翁,另一愿跨鹤飞昇邀游物外,第四人总括三愿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由此可见扬州的魅力,能与神仙、富、贵鼎足而三,包涵了人世间所有的奢望!桥!其实扬州桥并不多,要比苏州三百座名桥差远了!那是由於小杜(杜牧)的诗句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而传名的!庙!扬州有名的寺庙,确真不少!而且规模宏大,壮丽无比!如天宁寺、法净寺、古观音寺、石塔寺、旌忠寺,兴教寺、铁佛寺………等。
  天宁寺位於天宁门外,创制很古,居扬州八大丛林之首。
  这天寺外来了一个马戏班。
  他们人虽不多,可是一起来的道具却不少!死道具不说,光活道具就有八匹骏马,四只猴子,两只老虎,一头狮子,还有一只骆驼,四条狗。
  狮子、老虎是猛兽啊!那年头跑马戏的班子,谁也不敢养这些猛兽,有几匹马跟几只猴子就算大班子了。
  今儿箇这个班子不但有狮子、老虎,而且连栓都不栓,就这么自由自在的跟着走。
  后面远远的跟了一大群人,想必是观众,可是谁也不敢近前,那是害怕老虎吃人。
  为什么有这废多人跟来呢?那是这个班子一进扬州,就作了宣传!他们由北门入城,沿着几条大街转了一圈,一路上敲锣打鼓,好不热闹,把人全给敲出来啦!看见他们这个班子,人手虽然不多,但是阵容强大!最前面走的是一骑顶马,骑士是个肥头大耳的青年,好像化了装,那长像跟猪八戒差不多,可是手中拿的不是钉耙,而是面马戏班子的旗帜。
  后面两骑是一对金童玉女护旗!再过来兽队。
  一个非常滑稽的少年,也不过十二、三岁,骑在高大的骆驼上,后面紧跟一对老虎保驾老虎后面狮子背上坐了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少女,一身侠女打扮,紧身衣、小蛮鞋,凸显出身材之美,该高的地方高,该细的地方细。
  远远望去,真如观音化身,可是到近处一看哪,会让你说上帝造人不公平,原来是个大麻子!有人就给她送了个外号——麻皮亲音。
  再过来是一群猴子,头上戴着小花帽,有的拿着锣,有的跨着鼓,一路叮噹、咚隆的敲个不停。
  后面马上一位,不知是老是少,因为戴着个猴型面具,四条大狗紧跟在马后。
  后面是四辆双轮马车。
  头一辆驾车的是一位年轻侠女打扮,美!简直美得不带一丝人间烟火气亡身后坐着一对龙女,也不过十二、三岁。
  第二车也是位侠女打扮的人驾车,比第一车那位年轻点,约莫十七、八岁,同样美得不可方物。
  这辆车就是她一个人,车上拉的全是行李道具!第三车是中年书生,车上也只他一个人,拉了几个大药箱,拉药箱干啥?难道他们另外还带卖药?最后一车,是两个老的,看样子有五、六十啦!可是与众不同,一个郎中、一个和尚,难道他们也跑马戏?这个马戏班,到了天宁寺外的广场,开始佈置场地。
  后面跟着的人,看狮子、老虎都很驯良,跟了一路,胆子也大了,於是全都围上来,豁,足有二、三百人!大夥在准备,这时金童、玉女,各手拿一个流星锤,上来打场子。
  打场子?怎么打?就见他(她)俩上来之后,一句话也不说,就要开了。
  流星锤是什么玩意儿?原来是用丈长丝绳,栓上个多角的大铁球,轮起来可达两丈方圆,乖乖隆的咚,那要捺上一傢伙还得了!站在最前面的观众,纷纷后退亡中央空出来足有十丈方圆的空地,他俩看地方够了,向四周观众作了个罗圈揖,一句话没说,回去了!这时开锣了!锣鼓点一响,走上来刚才那位带猴脸的。
  他刚一抱拳,就惹得哄堂大笑。
  他等大夥观众笑够了,才作了个四方揖,道:“各位扬州的乡亲父老,小班子初到贵宝地,一切人生地不熟,也不知弟子大爷家住何方,来不及登门请安,也不知那位是龙头老大、官府地方,未曾顶礼,还请多多包涵!”
  交待完了场面话,马戏节目开始。
  这时锣敲喧天。
  上来了四男五女。
  原来除两位老的——和尚同郎中没上场,及儒医与虎妞司锣鼓之外,全上啦!先是一阵滚翻大车拚!接着是交叉鱼跃过龙门。
  最后是九人四层塔的叠萝汉。
  这时场外观众掌声不绝。
  青雷也似的叫好。
  这场完了,下场是小虎一个人表演骑术。
  他人小,却骑了最高大的一匹马,真跟猴骑骆驼一样,上来他还来了句场面话,一抱拳消:“各位乡亲父老,我叫小虎,班子里的小男生,所谓笨鸟先飞,打旗的先上!”
  想再往下说,可没词了,只好一吐舌头。
  逗得大夥又是哄堂大笑。
  接着他开始表演,先是马上倒立、竖蜻蜒,任由马在场子内跑了两圈,然后是在马背上大滚翻,人真跟大陀螺一样!观众又不停的鼓掌叫好。
  接下来是马身还绕及磴里藏身。
  表演完了,一抱拳下去了,别看他小还有模有样呢!下一场是八骏齐飞。
  除小虎外,全上了!别看场地不大,马全经过特殊训练,跳高不跳远,热闹、好看而不松散。
  一上场全是马背站立,马则是成一路哟跑着小快步,然后是马上小滚翻,马一面跑,个人在自己马上滚翻。
  再下来是中滚翻,是由第一骑翻到第二骑马上,最后是大滚翻,由第一骑翻到第三骑上观众最后只见马在下面跑,人在上面翻,简直眼花撩乱啦!这个鼓掌叫好哇,幸亏是露天,要有盖,非给顶飞了不可。
  这场完了,猴子又上来啦,对大家一抱拳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所谓无君子不养艺人,小的们前来献艺,各位大爷,有钱的帮个钱场,没带钱的帮个人场,站脚助威!”
  对,该要钱了。
  这时就见金光闪闪,往场子里丢。
  猴子不住的四方道谢,这时四个真猴拿着小箩筐上来捡钱啦!捡满了之后,回去交给儒医,原来他管财政。
  下一场是兽戏!扬州人由筑城以来也没见过真狮子、老虎下场表演,这一回可开了眼界啦!就见虎妞站在狮子背上,用麻姑献涛的姿势,进场了。
  她根本没有言语,只是滋牙一笑,好一口雪白的牙!接着她跟狮子一阵轻吼!大伙观众以为是耍噱头,嘻嘻哈哈的笑。
  谁知狮子也对她一阵轻吼,而且抑扬顿挫!观众不笑了,才知她真通兽语。
  他对小虎一招手,小虎顶着个大彩球出来放在场中央,然后一个翻跟斗回去了。
  她又对着狮子轻吼!狮子人立而起,她把彩球放在狮子鼻尖,从此,一人一兽就耍了起来。
  观众不停的鼓掌叫好!表演完了,她又对狮子一阵轻吼,狮子乖乖的回去,卧在墙边。
  然后她又一声轻啸,两只老虎懒洋洋的姗姗而来。
  进场后,她又一连轻啸,这两只老虎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起恋爱来啦,母的舔舔公的,公的舔舔母的。
  接着她一声长啸。
  两虎同时扑向了她,这时二虎一人滚在了一起,把老虎在山岗的动全表现了出来。
  扑、掀、剪、扫,虽然是在平地,场子里居然起了风,真是龙行天上行云雨,虎动山岗起异风,观众紧张得连叫好都忘了。
  表演完了,虎妞对大家挥挥手,领着二虎回去了。
  这时大家才轰雷也似的鼓掌叫好。
  没等要,大家就纷纷解囊,场子中落了一大片制钱。
  下面是猴戏,由假猴子带四个真猴子,骑着骆驼上场了!也表演了一套精彩节目,不必细表。
  下一场四个小男生全上了!小虎头一个,可是戴了僧帽,身披架婆成了和尚。
  后面跟着猪啰、猴子跟小滑稽!哦!观众明白了,这场是唐僧取经,看他们怎么演。
  和尚也走出来站在场边上。
  小虎到场中一站,作了个四方揖,道:“这场是大戏,由我们弟兄四人来献宝(丑)!不过这场叫口吐莲花唐僧升座!得请神仙帮忙,不然就演不成,可是我请神的时候,大家一定要静,一乱,神仙就不来啦,不知各位能不能配合!”
  大伙异口同声道:“能!”
  “好!从现在起各位可别再讲话啦!”
  他说完之后,一声“起锣!”
  就听锣声“噹噹!噹噹!”很有节奏的敲!场子上静,静得连心跳都可以听到。
  这时小虎唱道:“小子去求仙!”
  打锣的这时“噹!噹!”打了两下。
  接着小虎又唱:“随着师父上茅山!”
  噹!噹!“山上有个茅老道!”
  噹!噹!“收在门下把艺传!”
  噹!噹!“师兄师弟整八个!”
  噹!噹!“倒有七个成了仙!”
  噹!噹!“小子不成材,才被师父赶下来!”
  噹!噹!“下山没事干,只好变个戏法混三餐!”
  噹!噹!“先变狮子滚绣球——”
  噹!噹!“再变珍珠倒卷帘——”
  噹!噹!“最后要把囗吐莲花变!”
  噹!噹!噹!“只好鸣锣来求仙!”
  噹!噹!噹!“一请天地动!”
  噹!噹!“二请鬼神惊!”
  噹!噹!“三请茅老道!”
  噹!噹!“四请姜太公!”
  噹!噹!“五请诸葛亮!”
  噹!噹!“六请是关公!”
  噹!噹!“七请沙和尚!”
  噹!噹!“八请是唐僧!”
  噹!噹!“九请锺楚红!”
  噹!噹!“十请刘晓庆!”
  噹!噹!噹!“早请早到,晚请晚到,若请不到,铜锣相叫!”
  噹!噹!噹!噹!噹!噹!“请神接神,八抬大轿!”
  噹!噹!“净水泼街,黄土垫道!”
  噹!噹!“众位神灵,快到扬州,天宁寺外报到!”
  噹!噹!噹!“抬头观看,众神来到,众神来到哇——”众位观众抬头看了半天,什么也没有,哄然大笑。
  就在哄笑声中,小虎大喊一声:“喷!”
  猪啰、猴子、小泥鳅,各据一方,向场中上方各张口喷出一条水箭,分红、白、绿三色,到达场中上方之后。
  绿色水箭,散开有圆桌面大,真像荷叶。
  红的在上面,散成圆球,太阳一照,真像莲花。
  白的成一条,根本未散,远看成了一节藕。
  真是,荷叶、莲花、藕,三教一原流。
  这时小虎一个平地大跃翻身,居然到了莲花顶上,双手合什跌坐。
  观众这时鼓掌叫好,手都怕肿了。
  和尚在旁边出手一煽。
  这荷叶、莲花、藕,到了观众最多的头顶上。
  小虎跌坐莲花顶上,那是仗着他们在黄山这几年所练的气功。
  莲花等有猪啰三人气功顶着,他借力浮在上面,莲花被和尚这一煽跑,叭咕一下,就摔在了地下。
  观众看莲花飘到头上时,变了一场雨,酒得满头满脸的水珠。
  再看小虎,摔在地上,跟小猴子吃辣椒一样,毗牙裂嘴翻白眼,晴屁朝凉大海龟。
  全都哈哈大笑了。
  这时老郎中走到场中央。
  他来干什么?也表演吗?不!他是卖药来啦!听:“小班子初到贵宝地,多蒙乡亲们照顾,我在这里谢啦!”
  他说完,作了个罗圈揖,接着道:“今天小老儿要跟乡亲们结个善缘!”
  有人问:“结什么善缘?”
  “小老儿有十粒金丹,功能治咳嗽痰喘,五痨七伤,陈年老病,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具皆治之!”
  “哟!你这不成了仙丹吗?”
  “的确是仙丹!”
  赫!好大的囗气!又有人问了:“多少钱一丸?”
  “千两不多,一文不少!”
  “到底多少钱一丸?”
  “阁下没听人说过,穷人吃药,富人给钱!”
  大伙还真没听人说过,哄堂大笑!另一位说了:“我娘是陈年老病,痰中带血,能治吗?”
  “包治!”
  好!肯定!“我买一丸,您算多少钱?”
  老郎中对他眷了一回道:“凭阁下身份,该收两百白银,念阁下是孝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