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饮水思源 >

第8部分

饮水思源-第8部分

小说: 饮水思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
  
  宇文思源看着沈葭等待下文。
  
  “陛下,今日见菡萏开的正好,我等四人一时兴起作了诗几首,却分不出高低,互不服气,还请陛下能为我们点评诗文。”
  
  略微颔首,示意一直随侍在身侧的白露将诗稿呈上。
  
  接过她手中的诗稿,宇文思源有些漫不经心的翻看,她虽然不擅长写诗但毕竟记忆中有那个世界的名句无数,若是要做些点评委实不难。她并没有用过那个世界的诗句,只要她不想,没有人能要求她作诗,她也没有主动作过诗句,她并不在乎那点虚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很难想像十一二岁的世家少年们有什么惊人的诗句。这个年纪最是未填新赋强说愁的时候。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这个世界也是有春秋战国时代的,只是从原来世界中秦末汉初的历史开始改变,变为凛朝,一传承便是千年。千年时光,居然只有一个朝代,虽然也有动乱却终究没有倾覆,所以才让大凛富庶非常。对比原来那个世界的历史,她只觉得不可思议。
  
  宇文思源正在沉浸在自己莫名的感伤中,却听“咚”的一声秦舒寻已经跪在地上。
  
  “陛下恕罪。”
  
  原来是他写的,那六人中就数他最是心高气傲,一时冲动在皇宫里写下这样的感伤怀古诗句倒也不稀奇。摇摇头,舒寻到底年纪小,太嫩了。她也是,今日总打不起精神,一时不查居然就念出来了,真是太松懈了呀。
  
  悠扬的乐曲戛然而止,秦舒姌连忙上前,也跪在地上,“陛下,舒寻他年幼无知,童言无忌,还望陛下恕罪。“
  
  其他四人均垂首屏息立于两侧,默不作声,也许是要先观察下事情的发展再做打算吧。她静静的看向那余下的四人,有人的呼吸凝重了几分。
  
  宇文思源暗暗叹了口气,“都平身吧。”
  
  她与他们一起读书已经一年有余,对待她,有的人奉迎、有的人敬仰、有的人忠诚、有的人爱慕。他们期盼从她这里得到身份、地位,希望得到帝王的认同,然而藏在心底深处最真实的情感,是畏惧。
  
  无从改变,无可改变,只要她在这个位置上,便是被人畏惧的。只要她在这个位置上,就要看他人的争斗。当然她也有属于自己的挑战。世间,享有权利就要付出相应的义务,有舍就有得,很公平。
  
  这没什么,只是今天她有些累了。无心翻看剩下的诗稿,递给白露,让她分发下去。
  
  她不会像其他书里描写的穿越者那样让他们与她平起平坐,因为她不想被谏官诉为君不君、臣不臣。这个朝代的谏官对于皇帝来说还是有很强的约束力的,只要还想留个好点的名声就不会在这种事上和他们对着干。所以她只是免了他们“草民”的自称而已,还未有官职的他们尚不能称“臣”。若要去与朝臣抗争,她宁愿用这精力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改良科举、比如边防。
  
  一时间只有船破水而行的声音在几人之间萦绕,像只巨网将几人紧缚,他们保持站立的姿态,十足恭敬。
  
  “陛下,今近墨烟的母亲召集了些匠人,但是对于需要研究什么样的发明总是没有个头绪。”这基本上是没话找话,但是古墨烟思索了一下还是上前说道,陛下今日似乎没什么精神,看来是不会有心情主动缓和现在的气氛了。他看着斜靠在躺椅上,拖着下巴向湖边的望去的少女想。
  
  “只要对本朝有利的发明,无论大小,比如农业、水利、药剂方面,古将军嘛,也许钻研下火器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烟花、园艺之类的想要出线很难。”看来那道命令已经有些效用了。宇文思源的眼神微暖,很多时候当气氛陷入僵局的时候都是由古墨烟站出来缓和气氛。这个平日里有些沉默的人,却总能适当的时候站出来。对于古将军她是很敬重的,尤记得那日她爬在父君的怀抱里看她浑身浴血的站在丹陛之下调令三军,重新布置范氏姐妹逼宫后的城防。
  
  “谢皇上提点。”
  
  “舒姌、韩芝你们家里可有准备?”
  
  “回陛下,工匠倒是招了些,但是似乎母亲还未想好要做什么。”韩芝心下叨念,可要回去好好和母亲合计合计,母亲她据说是载了盆新品种的绿牡丹啊!这下可偏题了。
  
  “陛下,母亲那里眉目倒是有些,只是还未成熟。”秦舒姌见陛下点名叫她,显然并不追究弟弟先前的失误,不由松了口气。
  
  “本来母亲是有些想法的,但璇玑听了陛下的提点后,觉得还是回去与母亲再商量一下比较稳妥。”
  
  宇文思源点点头,“刚才听墨烟与舒姌的合奏,很是舒心,比之前次,进步很大呀。”
  
  “陛下谬赞了,若论音律上的造诣,若能有帝君殿下的十之一二便心满意足了。”秦舒姌很谦虚。
  
  “是呀,当年殿下与丰国皇子比试才艺,琴艺经验四座,余音绕梁,三日不止呢。”沈璇玑附和。
  
  父君的琴吗?宇文思源轻笑了一声,有些眷恋有些苦涩。
  
  
作者有话要说:T_T发现被霸王的好厉害
回复不足点击的1%,唉,被打击到了。
话说大家都是怎么找到我的文滴?我自己都找不到= =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陛下,此事还请三思啊。”早在几天前沈仲秋就被皇帝召见,授意她今日朝上要做黑脸。虽然早在改制钦天监的诏书颁布的时候就有预感,但是没想到科举变法居然会来的这般快。沈仲秋在礼部和吏部的关系较为深厚,由她做戏最为真实。这时她不得不苦笑着站出来拦上一拦,做势为依附于她的官员们争上一争,但其实不过是做做样子,尽人事听天命而已。皇帝一定要做的事情,她可拦不住。
  
  “还望陛下三思。”礼部、吏部几位官员见太师都不支持此次改革,纷纷跪下期望皇帝收回成命,谏官蠢蠢欲动。作为与科举息息相关的部门,他们的利益受到直接的威胁,百年的八股制让他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裙带关系、派系关系。而此次变法,并不再以进士科为重而是与众多其他科目并重,消减了他们很大一部分利益,所以她们的反对声音一定最为激烈。
  
  宇文思源静静的坐在丹陛之上,她并不着急,因为她知道,只要不是皇权势微,皇帝要推行的事情,是一定会被执行的,何况她已经和几位重臣打好了招呼。现行的八股制对社会的影响,没有谁比她这由别的世界穿来的人更了解的了,改制事在必行,而且越早越好。必须尽快将天下学子从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才在未行冠礼、没用真正掌权的时候就进行国子监和科举的改革,还好,父君一直是支持他的。她改制不但是为了选拔官吏,也是为了组建一所比较现代的大学,用于学术研究。现在,推行改制的关键只是在于需付出多大的代价。如今这班朝臣,是父君花了十余年时间,用尽心血培养的,她信得过父君,所以并不想用廷杖之类的威慑手段达到目的,这样会失了人心。她只需恩威并施即可,毕竟这些官员都是精心挑选的国家栋梁,来之不易。
  
  丹陛之上皇帝稳稳的坐着,并不出声,看不透她在想什么。而下面跪着的官员则不禁冷汗涟涟,心理没底,有些已经开始动摇。礼部侍郎于卉不由懊悔自己太过冲动,欠缺考虑,居然当了出头鸟,沈太师可是老国丈,帝君的姨娘,皇帝的长辈,怎么罚也不会罚到她的头上。皇帝要是真的动怒,倒霉的可是自己这样的小虾米。
  
  见火候差不多了,宇文思源道,“古都督,你对此次变法有什么看法?”
  
  “陛下,依微臣看来,此次变法甚妙。拓宽恩科常科的科目,将之推行下去,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必将使更多奇人异士为我朝效力。天长日久,吾大凛之威名必将传扬四宇”
  古一芒这一番言辞声若洪钟,响彻大殿,震撼人心。
  
  宇文思源暗自一笑,就是因为这音效才让古一芒发言。这次变法朝中大臣最高兴的也许就是这古一芒了。此次科举改制中特别添加的谋略一项,专门用于提拔军事人才。自十余年前和突厥那场大战后,近些年边关只发生了一些小型的纷争,武将难有功绩,难以提升。但是突厥经过这些年的修养生息,说不得什么时候就又会打起来,丝毫不能松懈。虽然知道只有真正的战场上才能磨练出优秀的将领,现在也不过只能挑选些好苗子罢了,但是她还是设了这门科目。也许她可以通过设立实战演习来锻炼锻炼她们。
  
  “秦左柱国,你有何看法?”
  
  “吾皇圣明。”白面虚胖的老妇人上前恭敬的施了个礼就退了回去。
  
  叹气,果然是秦氏遗传,千篇一律的口头禅。
  
  见三公中的两位已经赞同,一些倾向反对的官员的立场开始动摇了。
  
  “陛下,恩科自古就是选拔人才的祖制,怎可随意变更?”在通政使司的长官葛慧跪在地上对宇文思源施了一礼才说道,作为理学家出身的她,最重的就是祖宗法制。
  
  “如今以四书试士、八股作文,起于何时?”宇文思源面上虽不露表情,其实心里却暗暗得意,就等你说祖制,咱可早早就准备好了话稿。
  
  “回陛下,文帝十年,为示天下学子以公正,改以四书试士、八股作文。”葛慧上前答道,这些难不倒她,她最精通的就是经史了。
  
  “太祖设科举之制时,常科共有几科?”波澜不兴的声音自丹陛之上传来。
  
  “回禀陛下,太祖之时,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余种。”葛卉面上已有冷汗。
  
  “我大凛历朝历代可还有哪位帝王变过法制?”
  
  葛慧脑筋反应过来,却也只能硬着头皮答道,“我大凛自开恩科以来,共有四次变法,成祖八年删减明算、俊士、明字等科目;宪宗十三年开始实行誊录和糊明制;高宗二十年取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文帝十年以四书试士、八股作文。”
  
  “哦?”宇文思源的声音又顿了半晌,叱道,“成祖改得、宪宗改得、高宗改得、文帝改得,朕却改不得吗!这是何理?而等可是欺朕年幼,初通政务!”
  
  葛慧见皇帝叱责,连忙跪在地上道,“臣罪该万死,请陛下责罚。”
  
  殿上大臣均跪于地上叩首到,“臣等惶恐,请陛下恕罪。”
  
  宇文涟一直在一旁旁观着殿上发生的一切,见时候差不多了,他出声,给了大家一个台阶下,“皇儿休要动气,别气坏了身子。我看此次变法甚好,葛卿也是为国忧虑而已。”
  
  宇文思源对坐在自己旁边的父君一笑,示意她已经收到。又待了数分钟,宇文思源才道,“都平身吧。朕知道葛爱卿也不过是为社稷忧虑罢了,朕又怎会责罚于你。朕尝闻人谈及八股曰:‘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凛史废。八股之害,甚于焚书’。又有诗云:‘十八房一行,羣蚁趋附羶。诸书束高阁,所习唯《兔园》。’。每思于此,终日惶惶,寝食不安。是以召重臣于此,合力改之。”
  
  皇帝已然将话说死,已经实际掌握大凛权柄十多年的帝君殿下也站在皇帝这边,此时再做反对显然不和潮流,仅剩下的那点反对派也放弃了争论。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又再次跪倒,山呼万岁。
  
  宇文思源则在心里吐槽,你们跪来跪累不累啊!她看着实在累。
  
  “此次变法,朕甚为看重,本月内你们若有好的看法,即可上疏直言。海纳百川、集思广益,若有奇思妙想,实为我朝之幸,天下之幸。”
  
  宣德十年,崇德帝改科举之制,废除八股,重兴经史,并增明算(数学)、明法(法律)、谋略、格物等十余科,鼓励著书立作,自创学派。又于京师辟皇家园林为稷下学宫,后称大学馆,不治而议,格物致之,此后十余年,渐呈百家争鸣之势,史称“百家复兴”。(感觉这个称谓很恶搞“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的结合体,原谅我吧,想不出更好的了,如果大家想出好滴词汇提出来哦~我改)
  
  
作者有话要说:汗……查了好久科举资料
才知道进士最初的时候只是考试的一科而已
另:收到这么多留言好开心,呼唤留言果然还是有些用处的!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宇文涟手中握着女儿写在锦书上的方案,皱着眉仔细想了想,再看看女儿期翼的双眼,还是轻轻摇了摇头,“这事还需仔细谋划谋划。”
  
  看着女儿瞬间垂下的双肩和失去神采的眼眸,微微的有些心疼,但他还是以不容置疑的声音说道,“现在整顿兵务太早了,也不是好时机。这些年来边境较为平静,没有发生过大战,如果现在就整顿兵防,没有足够理由说服朝中大臣。”
  
  “真等到有战乱时再做整顿不就晚了吗?”宇文思源小声嘟囔。
  
  “半年前才改了科举,触动了不少文官的利益,即使是现也在还有不少朝臣游说沈太师,希望她能够再站出来带头反对。也许一直要持续到两年以后,等到变法后的第一次大考成功举行完毕,让他们看到效果,才会彻底平静。如果现在就进行兵务的改革,把武官的权分了,只怕也要把武官得罪了个彻底。而且,一时之间也没有那么多武官的人选,时机未到,这事还是再放放吧。”增设中、前、后都督府,由原来的左右都督变为五都督府,互不统辖,由兵部调任,的确可以分散了兵权。皇儿也是担心再次出现范妤那样的逼宫才做这样的打算吧。只是终是太心急了,心腹芒种会肯但是右都督韩茉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