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梁宫词 >

第12部分

梁宫词-第12部分

小说: 梁宫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找准了位置,重光帝轻轻替她挠着,没再说话,好一会儿后,还是杜芷书出声:“谢陛下,臣妾已不痒了。”
这回重光帝倒没有再追问,直截了当地抽回了手,替杜芷书盖上薄被,才说道:“这样躺着可有不舒服,需要朕帮你挪回身子么?”
之前因为抹药,杜芷书只穿着薄薄的肚兜,被陛下瞧见了背部已是丢人,哪还敢挪回身子,遂将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道:“臣妾自小便喜欢背着身子入睡。”
重光帝也不再多说什么,站起身后,冷冷说着:“身为后宫之首,皇后的智慧需担得起这个名头,日后朕不希望再看见此等事情发生。”
杜芷书撇了撇嘴,她差些丧命,可陛下却只是觉着今儿的事情让他很没有颜面!而后恭谨答着:“是臣妾大意了,以后定会加倍小心。”
待重光帝离去后,杜芷书才是长长叹了口气,只此一回吧,再多病几次,自己怕是要减寿许多了!

  ☆、第17章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虽然因为这一场病受了不少罪,但也因此享受了好些日子的安逸。
自从上回陛下亲自替杜芷书换过药后,次日便去了皇陵,连同朝臣一起为山西大旱祈福求雨。陛下不在宫中,杜芷书便也借由卧病,拒绝了所有前来示好探望的宫妃们,一个人在锦荣殿,心情舒畅了,病也好得更快。况且纪太医的方子效用很好,几日后,杜芷书身上的红点变淡,渐渐消失,人也精神了起来。
李昭仪前来探望时,杜芷书脸色红斑已消、可下床自由行走了。
“面色红润了许多,经过几日静养,娘娘倒是比之前更加好看,美得不可方物。”李昭仪笑说着,二人之前关系就好,言语间并没有太过生疏。
杜芷书也是笑了笑,说道:“吴嬷嬷这几日总心疼说本宫消瘦了,变着法子煲各种汤,本宫都觉着有些虚不受补,如今见了汤药就头疼,怕是癣症好了,又得生生地给补出其他毛病来。”
虽是抱怨,语气里却是玩笑,李昭仪羡慕道:“嬷嬷是真心疼娘娘,也是福气不是?在这宫里头,能有个全心为着自己的人已很不容易了。”
说完,李昭仪又看了眼皇后身边的紫瑶,继续道:“娘娘如今身边可有俩呢。”
“娘娘待奴婢们也好。”紫瑶插嘴说了句:“娘娘待人都好,尤其对昭仪。”
李昭仪自然晓得,锦荣殿这几日避不见客,她如今能进得来,不过是因着与皇后曾经的情谊,当然,她今日会来,也是笃定了娘娘会念及昔日情谊,不会据她于门外。
“听宫人说娘娘的病好了许多,才敢过来叨扰,想着娘娘这几日肯定闷得慌,遂带了些话本子过来给娘娘。”
杜芷书接过,惊奇道:“都是全新的呢。”
“昨日二弟入宫时,我特地托他带进来的,据他说这些是如今建安城里最火的段子。”
李相爷府上那个不学无术的二公子倒是对这些很有研究,想想当初差些就要嫁入相府,如今却是端坐在了大梁宫里,只觉着命运很是神奇。
杜芷书将话本子收好,笑道:“还是姐姐知我心思,正巧我之前带进宫来的话本子都看完了,如今入了新书,又能打发好一阵子。”
“自小娘娘就喜欢看这些,可惜宫里没有戏园子,若能再看上一出戏,保管娘娘的病马上全好了。”
事情就有这么巧,李昭仪才说完,橙香匆匆进来,禀着:“娘娘,慈安宫送来戏单子,让娘娘也点几出戏。”
二人都是愣住,杜芷书疑惑问着:“什么时候的事?太后生辰已经过完,近日也没什么节日可庆贺,为何突然召戏班子入宫?”
“明儿就开唱了。听说是陛下孝敬太后的,建安城里从南边来了个非常有名的戏班子,怀腔唱得顶好,这个月在建安各个王府侯府权贵家里都转了一圈,许是陛下和朝臣去皇陵的路上听谁说了,一回宫,便特地命人将戏班子召进宫来唱戏给两宫太后听听。”
“怀腔?!”杜芷书一听这个便来了精神,双眼金亮。她爱听戏,其中最爱的又属怀腔了,遂赶紧接过戏单,果真都是她喜欢的,忍不住嘴角上扬。
点了两出,还有些意犹未尽,一旁紫瑶都忍不住笑了:“娘娘不必游移不定,其他宫的主子也会点戏,您没有点到的戏码,指不定别人要了,到时候都能看得着的。”
杜芷书想想也是,便把戏单交了回去,却听李昭仪轻声说着:“陛下待娘娘真好。”
“只是赶巧了,陛下一直有孝心。”
杜芷书解释着,李昭仪也只是会心一笑,而后二人聊起了小时候趣事,便也渐渐忘了这一茬。

夜里,杜芷书看话本子晚了些,便被吴嬷嬷念叨着:“大病初愈,哪经得起娘娘这般折腾,赶紧休息去。”
杜芷书倒是乖乖地任由嬷嬷抽走手中的话本,突地反手握住嬷嬷,郑重道:“谢谢。”
在吴嬷嬷面前,杜芷书多是撒娇逗趣,难得这般语气,吴嬷嬷一顿,心中明白她所指何事,只叹了口气,“娘娘也说了,这宫里您只信老奴和紫瑶丫头,老奴伺候了娘娘半辈子,娘娘要做的事情,老奴豁了性命也要替娘娘办好,只是……”嬷嬷心疼地看了眼杜芷书,道:“只是老奴心疼娘娘,事有轻重,以后莫再拿自己的身子开玩笑了。”
杜芷书双手圈住吴嬷嬷的腰,顺势侧头靠在了嬷嬷怀里,糯糯的声音,说着:“嬷嬷与紫瑶也是不同的。”
吴嬷嬷任由杜芷书抱着,怜惜地看着眼前这个女孩,不过十七岁的年纪,却已是这大梁宫的女主人了!大梁后宫是建安城各族权势的漩涡中心,却要让一个十七岁的姑娘撑起她身后的家族,何其艰难!
当初那个不谙世事的女娃娃仿佛还在眼前,转眼,却又变了。。。。。。心中感慨着,嬷嬷亦忍不住伸手抚了抚杜芷书的发顶,杜芷书生母早逝,嬷嬷又没有一儿半女,便一直将皇后看做亲生女儿,哪家母亲舍得好好的闺女进宫来受罪啊,可怜杜夫人丧的早,否则二小姐与三小姐都不该是这个命!
照顾嬷嬷年纪大,平日都是紫瑶来伺候皇后入睡,今日难得皇后粘人,嬷嬷便陪在她床头,像小时候那样,唱着童谣哄着娘娘入睡。待娘娘呼吸平稳后,才是替她掖紧了被角离开。

夜色愈来愈深,一片静谧中,突然传来细微的声响,杜芷书坐起身,道:“你终于来了。”
从窗口跃入的黑衣人顿住身形,很快反应过来转身要走,却听杜芷书说着:“良公公,既然来了,何必急着离去,本宫已等你几日了。”
黑衣人已到窗口,却又停下动作,转身,不可置信地看向杜芷书:“你,你怎么……”
“本宫怎么猜到?”杜芷书轻笑了一声:“起初也不是很确定,不过看你停下步子,便知道没有猜错。那日本宫生辰,你不是刻意想引起本宫注意么?”
“是!”良公公索性大方承认。
得到对方爽快的回答,杜芷书却没有了起初的镇定,犹犹豫豫,终是问出:“你,是谁?”
皇后已经叫了他良公公,自然知道他是谁,这一句看似多余的问话,良公公却是听懂了,说道:“奴才出身蜀地苴族,家道中落,族人先后离开蜀中,各奔前程。两年前一场疫病,家中再无族人存活,奴才也只得离家,想着来建安城寻家族堂哥,辗转许久,却得知堂哥战死沙场的噩耗,这事,想必娘娘比奴才清楚。”
杜芷书颤着双唇,若人有心查探,要得知赵九禾来自蜀中并不太难,可还知他是古时苴族后裔却不容易,“你找上本宫是何意?你堂兄为国马革裹尸,虽遗憾,却也荣耀。”
良公公冷笑:“这话娘娘居然说得出来!堂兄与十来名将士不过受命出城迎接粮草,却为何直面鲜卑一万大军?鲜卑将士虽骁勇,却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亏得堂兄曾家书回来,说遇上了个蕙质兰心想厮守一生的女子,甚至将有苴族图腾的衿缨相赠,堂兄如今在天上看着呢,娘娘当真问心无愧?”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赵九禾倾身替她系上衿缨时的话语还言犹在耳,那时的心悸她总忘不了。杜芷书低下头,屋里本就是黑漆一片,她眼角落下的那滴泪水便也不会被旁人看见。
“你是要为你堂兄报仇?”杜芷书问着。
“奴才若说是,娘娘是立刻喊人么?”
杜芷书摇摇头,刚刚在他进来的那一刻,杜芷书没有喊人,是因她信他不会伤她,上次他手下留情,便说明事有回旋。
“可否给我三年时间,三年后,本宫将这条命给你。”
“如果奴才不肯呢?”
“那本宫现在喊人,你也活不成!”说完,杜芷书认真看着良公公:“本宫倒是觉着,你并不想要本宫的命。”
“的确,我不要你的命。”良公公望着窗外天际,缓缓道:“苴族赵家百年前何等风光,先祖英勇驰骋沙场,奈何子孙不孝,未能继承先祖遗志,致使赵家败落。堂兄当初来建安也是为了有机会报效朝廷、恢复赵家昔日荣光,堂兄出师未捷身先死,如今赵家只剩我一人,身在建安城中,才知报仇无路、报效无门,窘迫下无奈入宫。再遇娘娘,只希望娘娘能帮我完成心愿,便当是还了欠堂兄的债。”
杜芷书没有说话,二人静默了许久,良公公又道:“一切全凭娘娘,若娘娘不愿,我也不强求,老实说,上一次我是真想杀了娘娘为堂兄报仇,堂兄爱娘娘至深,娘娘却可转身为后,薄情至斯!可转念一想,娘娘是堂兄最为心爱的人,堂兄在世时视娘娘为珍宝,若我真伤了娘娘,堂兄在天之灵也不会安慰。”
说完,不待杜芷书反应,便从窗口一跃而出,消失在溶溶夜色中。

  ☆、第18章

戏台搭在清心殿内,杜芷书过去时,却听见元妃戏谑的声音传来:“哟,皇后娘娘可算来了!让咱几个等着也就算了,可陛下和两宫太后都早到了呢。”
戏台子前,众人都是落座,只陛下身旁空着一个她的位置。相对于其他宫妃,杜芷书确实算姗姗来迟,却是故意为之,周婕妤的事情难免有人心中有气,她若不显出一点脾性,倒真以为好欺负了。她时间其实掐得刚刚好,赶在大戏开锣前也不算太迟。
“娘娘大病初愈,动作稍缓也是情理之中。”李昭仪帮衬说着。
因为周婕妤的事情,元妃对李昭仪有了嫌隙,如今又见她公然顶了自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正想回嘴,张太后却是轻咳一声,制止了元妃。
“快过来让哀家瞧瞧。”张太后很是亲昵地冲着杜芷书说道,笑容亦如慈母般亲和。
杜芷书走到张太后面前,正要行礼,却被张太后拉了过去,上下打量了一番,喜道:“好在没留什么斑点,气色也恢复红润了。”说完,又突地叹了口气,哀婉道:“好孩子,可怜受了这一场罪啊。”
“谢母后关心。儿臣本该早些过来,偏巧橙香那丫头笨手笨脚打翻了药碗,待宫人再熬一碗,耽搁得晚了点,这不,橙香还在锦荣殿挨着罚。”
“哀家也刚到,无碍的。倒是你姑母担心你,刚不见你来,姐姐频频往外头探去,过去与你姑母说几句话吧。”张太后笑说着。
杜芷书行完礼后,正欲往杜太后处走去,却听她道:“行了,你既身子无碍,便到陛下边上坐着吧,陛下日理万机,难得抽空陪着大伙儿听戏,莫耽搁时辰。”
杜芷书点头,亲姑侄间少些规矩也无碍,遂缓步走到陛下身边,坐下等着听戏。
铜锣开响,大伙视线便都转往戏台上,怀腔虽是民间小戏,故事却有滋有味,杜芷书听得入神之际,耳边却传入一句轻音:“背上的红点也都消了么?”
陛下这句话音量不大,加上戏台上声音嘈杂,旁人又离得稍有些距离,便都没注意到。紧挨着陛下的杜芷书却听得清清楚楚,脸上顿时火辣辣的,那夜陛下替她抹药的场景再次浮现在脑海里,霎时没了听戏的兴趣,却又不得不死死盯着戏台,只状似无意应了一声:“嗯。”
杜芷书紧绷着神经,过了好一会没再听见陛下的声音,想来刚刚或只是他随口的一问,虽不想去在意,却怎么都再听不进台上的戏文段子,浑浑噩噩地,一出戏已近尾声。
下一出戏是杜芷书亲点的,算是怀腔里她最喜欢的一出,才收敛了心神,想好好看着这一出戏,陛下的声音却又传来:“今晚朕帮皇后仔细查看一番。”
查看?杜芷书乍一听云里雾里的,联想起上一句问话才是明白过来,这回脸上更是泛红,已经不能淡定的回应了,低着头,迟迟不说话。
“世间哪有这般刻薄的母亲,三个女儿都该是心头肉啊,王母嫌贫爱富,欺侮三妹,要遭报应的!”张太后看着戏,连连感叹,眼角亦有些湿润,“皇后也是家中季妹,看了可有感触?”
半晌,不见皇后回话,众人都是诧异,张太后也转过身来,只瞧见杜芷书低着头,不知在做什么。
“皇后?”
杜太后出言提醒,声音里带了几分凌厉,杜芷书这才反应过来,抬起头,却有些茫然。
“皇后旧时在家虽也排行第三,却是受宠得很,臣妾可是瞧见过杜将军对皇后的疼爱,还曾暗暗羡慕过。”李昭仪适时的出声,打了圆场。
这出戏的故事杜芷书是知道的,听李昭仪这么一说,便猜出张太后的问话,答道:“爹爹对芷书还算疼惜,虽母亲早逝,却有两位姐姐爱护,姨娘们对芷书也颇为照顾。”
“皇后这一病,架子倒是大了许多,听个戏得让太后等着,如今连问个话都懒得答了。”逮着机会,元妃可是使劲地挖苦。
杜芷书本想赶忙跪地认个错,念在她大病初愈、精神状态不好,诚恳些也不会被追究,却有一只大掌按住她的大腿,不让她动弹。
只听陛下带了些笑意道:“皇后或许不爱听怀腔,朕既逼着大病初愈的皇后陪着听戏,也不能怪皇后觉着无趣出神了。”
经这么一说,大家也是笑笑,转而继续听戏。虽然解了围,杜芷书却是低着头,心里暗暗咒骂着陛下,刚刚她出神还不是他害的!
“朕倒是枉做好人了?”
又是轻轻一句,吓了杜芷书一跳,扭头看向陛下,有些惊愣,陛下怎么知道她心里的抱怨?
“认真听戏,你不是喜欢这出么,下回可不知什么时候再听得着。”
重光帝的眼神很是专注地看着戏台,倒显得是杜芷书听戏不够专心了,杜芷书抿着唇,此时心里恨得牙痒痒的,哪里还记得深思陛下最后的那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