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把门锁好 >

第23部分

把门锁好-第23部分

小说: 把门锁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学校这么久了,也不知道当时热情投注的七人小社团还在不在?
    谢海桐毕业后的境况与我类似:先是在报社当地方记者,然后转战杂志圈,现在成了编辑。其实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台北人,但退伍后却留在高雄谋生,和我正巧相反。
    他私下有个非常特殊的嗜好,就是研究神秘学。举凡魔法、秘术、各地轶闻传奇、古代宗教仪式及其他关乎超自然力的东西,均多有涉猎。他在求学时即此一领域兴趣浓厚,新诗创作时动不动就引用什么卡巴拉哲学思想的譬喻。
    …hqszs
    回复'99':好了;继续发玩吧
    …alanyanyan
    回复'100':原本我在高雄逗留期间,想抽空与他见面叙旧,但彼此的时间一直搭不起来。我在电话中提到最近在创作新的小说,内容关乎中世纪的魔法,却十分缺乏佐证资料,所以希望他可以提供我一点意见,或是协助我搜集这方面更多的资料。
    事实上,虽然我早知道目前撰毕的稿件内容,全是吴剑向的妄想,但心中却充满矛盾。我并不想尽数按照他的陈述内容发表,但更不想放弃这个曲折玄异的题材。我改变初衷,决定不以罪案纪实的型式发表,因为我发现在我出院后,很多人以“忧郁症”来攻讦我的名声。
    我不希望再和任何精神病症扯上关系。我很明白,假如我发表了这本以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为主题的罪案纪实小说,必定又会引起有心人士恶意的联想。所以我要将故事写成灵异小说,换掉书中的所有人名,并更动故事部份情节,尤其是那个血腥到极点的不团圆结局。
    为此,我有必要对魔法有更多认识,看看能不能从中获得新灵感,让书中的男女主角化险为夷,成功化解诅咒的危机。
    谢海桐满口答应,但我知道他这个人有点善忘,所以在挂掉电话前还不断提醒。待我回到台北后半个月左右,我才收到他寄来的包裹,里面全是相关范畴的参考书籍,并附上一张“祝写作顺利,不再坐困风雨愁城/学弟海桐”的便条纸。
    妻在那天深夜我工作返家后将拆开的包裹交给我,我带着这些书进入卧室。
    让我相当讶异的是,其中竟有《灵媒人格探勘》!
    记得夏咏昱的书房也有一本《灵媒人格探勘》。吴剑向正是藉以自学召魂术,将夏咏昱的灵魂召回人间。不知道眼前的这本书,到底只是恰好书名相同,抑或根本就是同一部著作?
    我翻开这本书,并取出我在病房内与吴剑向合作写下的手稿互相对照。时间已近子夜,妻对我就寝前却把工作带到床上来感到相当不满,她沉默地转过身去,将自己埋入被窝深处。
    我没有理会她的反应,迳自扭熄日光灯,在柔和的橙黄床头灯灯光下继续阅读。
    一面比对,我逐渐确定两者真的是同一本书。前面的章节,同样都描述着世界各国历史上著名的灵媒:派波太太、马修.曼宁、珀尔.柯伦……而,书末的第十三章,亦确实是〈灵媒自我修炼之初阶技巧〉。
    自灵媒与生俱来的特殊体质之介绍始,〈灵媒自我修炼之初阶技巧〉谈到了世界万物对灵媒生理和精神上的隐性影响、召唤预言幽灵与召唤死去亲友在作法上的不同,以及冥想入定跟呼吸控制的方法……内容果然完全一样。
    不,不对。实际上,并不完全一样。
    我忽然发现原稿中提到的一段描述,在书中找不到相合的段落。这令我大惑不解。
    原稿中写道——
    “召唤死去亲友灵魂的法术,与召唤预言幽灵的方法基本上并无太大差异。不过,在施行召魂术前,有一个前提必须先予以说明:所谓的召魂术,并非是令死者复活的法术。施法者所招来的魂魄,事实上只是死者于临终前的最后意识。
    “此一临死意识为死者之精神力量,它能重现死者在临死前心中所思想、意志所专注,却无法让死者在人间恢复行动力或判断力。亦即,魂魄仅是死者残存于人间中意识的无形聚体,它可以回答侦讯者一些简单的问题,却不能取代被附身者进行太复杂、太长久的活动。
    “死者的魂魄会随时光之逝去而逐渐散淡,因此如要施行具有一定效果的召魂术,则必须选择逝者死亡之处,把握时间尽快进行,以召回死者最清晰之意识。”
    但以上三个段落,我却未能在第十三章找到。
    也许是吴剑向在口述时记错了吧?在别的章节看到的描述,却以为是这个章节的内容,这种事并不罕有。我一时兴起,继续翻找书中其他章节,但仍然没有找到相关描述。
    …hqszs
    回复'101':吴剑向是不是误植了其他书上的内容?
    我仔细回忆,却开始觉得浑身不对劲——因为,我想起这一段内容,就是吴剑向在某夜将我摇醒,要我立刻补充的描述。我的脑海中浮现他执拗的表情。他并没有搞错。
    那,为什么他急着要我写下这么一段在原书中根本不存在的内容?
    本段内容,只不过在说明:“召魂术并不能让死者复活。所招来的魂魄,事实上只是死者于临终前的最后意识。”而已啊?
    我愈想愈不明白。重复读过这几个段落,我陡地想起故事中一个不合逻辑之处。
    噬骨饿魔洪泽晨在一九九五年已遭枪决,然而他的阴魂却出现在钟思造所住的四○一室与夏咏昱的自宅。但是,既然魂魄仅是死者残存于人间中意识的无形聚体,在人间没有行动力或判断力,为何洪泽晨的阴魂能在这两地遂行谋杀?
    无论怎么想,都会感觉它自相矛盾。
    难道说……这段内容根本就子虚乌有,全是吴剑向捏造出来的?但,为什么他要这样做?
    我内心疑云满布,不自觉喃喃自语起来。这惊动了床畔倦容满面的妻。
    “铁诚,你怎么搞的?”
    “没事……我只是睡不着,在想事情。”结婚这几年来,我和妻的感情逐渐疏离淡薄,只在两个女儿面前维持最底限的亲密。即便现在同床共枕,我们的话题也只剩寒暄。
    纵然我在外界文名响亮、叱吒风云,在妻的眼中我仍不过是个阴郁畏缩的丈夫。她看穿了我在镁光灯下的亮眼表现,充其量是在掩饰内心的卑屈与怯懦。我在她面前无所遁形,我真的是个需要靠掌声来支撑内心自尊的可怜人。所以我才亟欲撰述能广激话题的争议性作品。
    “你最近好奇怪!晚上经常不睡觉,偷偷溜到客厅里到底在干什么?”
    “我没有碍…”见妻疾言厉色,我嗫嚅地低声否认。
    妻因无法入眠而态度强硬。“你就是有!”
    ——我真的在三更半夜离开过卧房?但我真的一点记忆也没有啊!
    瞬间,我感到一股恐怖的颤栗!
    一切的谜团都解开了……我终于明白那段“不应该存在的内容”意义为何了。
    事实上,魂魄不只是死者残存于人间中意识的无形聚体。就像噬骨饿魔洪泽晨的亡灵一样,他同样具备死前的行动力与判断力,足以屠戮世人。
    那段内容确实不存在。因为,它是吴剑向伪造的。
    不,不能称呼那个人为“吴剑向”,应该叫他“夏咏昱”才正确!
    若将故事中的剧情与现实状况互相比对,其实可以明显地判断出在这几个人当中,唯一真正研究过黑魔法的,并不是汤仕敬,而是夏咏昱。汤仕敬是个对神虔敬有加的教徒,他不可能拥有修炼巫术的禁书。
    也就是说,真正施下“犹大的狱门”魔咒的、真正让张织梅感觉邪恶透顶的男人,不是汤仕敬,而是夏咏昱。
    在原稿的故事中,这才是应该代换的姓名。如此即能完全符合逻辑——夏咏昱应该不可能是阿格里帕的嫡传弟子,也不可能活了五百年,但他在生前的确沉迷巫术世界。他必然在某次机缘下学得“犹大的狱门”,并将其与催眠术、梦呓及睡游结合应用。他在追求张织梅遭拒后,即心生歹意,对张织梅下咒,杀害了她的情人钟思造。但没想到自己也将作法自毙,以张织梅为媒介的魔咒亦加诸于己身。
    接着,聪颖优秀的刑警吴剑向涉入了此一事件,从戈太太家的巨鼠追查到四○一室的钟思造腐尸。但这正好落入夏咏昱的陷阱,夏咏昱想藉召魂术扳回一城,从钟思造处找出自救的方法。夏咏昱虽为鬼所杀,但他最后却幸运地藉着吴剑向的召魂而暂返人间。
    就在吴剑向召唤夏咏昱的魂魄后,夏咏昱终于附身在他体内。和那段赝作的描述完全相反,魂魄绝不止是临死意识,事实上他可以支配宿主,控制宿主的行动。
    …hqszs
    回复'102':吴剑向并不知道自己已被附身,他仍然努力寻找失踪的张织梅。然后,张织梅潜意识的魔咒再度发威,让这对相爱未久的恋人身陷致命危机。
    吴剑向是否早就认识汤仕敬,且对他有极大恩情?他们的因缘际会如今已无从查证。也许他决定带着张织梅,前往教会求他协助。对神极端忠诚的汤仕敬此时毅然扣下扳机,是不是希望以殉死作祭,来解救这对可怜的男女?
    但汤仕敬的鲜血显然流得于事无补。恶鬼洪泽晨依然现身,而且先后杀害吴剑向与张织梅。夏咏昱终于逮到绝佳良机,他借尸还魂,在吴剑向被掐死后重新复活!
    实情不可能如故事所言,吴剑向被勒紧脖子五分钟后仍可因战栗感的冲击而恢复意识。他一定当场死亡,而尸体及其所拥有的记忆,则全由夏咏昱接手!
    夏咏昱的魔力不足以与恶鬼相抗衡,他仍然需要解救复活后的危机。他从吴剑向的记忆中习得“圣物理论”,知道虔敬教徒的鲜血没用,并不表示他的尸骨无效。于是他立即前往市立殡仪馆,折下汤仕敬的手指做为护身宝物……夏咏昱为免以吴剑向的身分鎯铛入狱,遂编造了一连串的谎言,让精神鉴识人员判定他罹患妄想病症。法庭上的两造争论,至今仍未平息。
    夏咏昱在医院里巧遇了我,他内心残酷的恶意再次涌起。一个当红的小说家不断向他探询可供创作的题材令人烦不胜烦,所以他决定在我身上施与“犹大的狱门”。
    他曾于深夜时分端坐在我的床缘,事实上是正在施法。而当他说完编造的故事以后,他的诅咒则同时完成,所以他不再与我说话,只在我出院时对我报以最终的微笑。
    但我未曾做过那个关于考内里亚斯.阿格里帕的恶梦。我伸出右手,也不见那个绘有五芒星魔法构图的血痕。也许夏咏昱又发明了新型态、更难缠、更无法察觉的“犹大的狱门”?也许我只是在睡梦迷蒙间,知觉模糊地上了几次洗手间?
    原稿中多了一段不该有的内容,我不应该妄加猜测。也许《灵媒人格探勘》的作者为这本书前后写了多种版本,这一段内文在此版本存在而在另一本被删去……妻是否也被我施咒了?我一直怀疑妻背着我外遇,那么,这个魔咒是否会经由她传给与她亲蜜接触过的不知名男人?
    也许吴剑向根本就没死,他只是患有严重妄想,空口捏造不可能发生的故事。
    我是否被有关魔法的妄想所传染了呢?我发现自己早就无可理喻地相信魔法确实存在。没错,魔法必然满布在我的身边,以各种标语、图案、声音诱惑我,陷我进入疯狂。我不知道复活之后的夏咏昱在我四周设下了哪些圈套,引我做出不由自主的怪异行为。
    也许张织梅与所有男友在人海中相遇、相恋,并不是致命危机下保护者与被保护者的关系。她是酒家小姐,这些男人、包括敬虔的汤仕敬……之间的相互杀戮,也许只是男欢女爱的争风吃醋,而与杀人魔法毫不相涉。
    夏咏昱是否透过我的朋友,对我施加魔法呢?
    不,说不定“他”真的活了五百多年。阿格里帕的嫡传弟子——他既然会借尸还魂,也许这五百年来他的魂魄就像寄居蟹不断替换新壳一样,在人间不断寻找新的宿主……夏咏昱、吴剑向只是他暂时寄生的躯体而已。
    他为何不直接杀了我,寄生到我的尸体上以逃脱刑责?也许他自认一定能得到减刑?也许他早已对我施下催眠,随时都可以召唤我回到他面前以供使用?
    他有没有催眠我的主治医师,让我立即出院,以便替他散播“犹大的狱门”之咒?
    但,我的手上没有汤仕敬的指骨。若我真遭“犹大的狱门”所诅,厉鬼随时会在日落之后前来索命。虽然我很确定,我并没有听见门外曾传来恶鬼的呼吸与喘息声,但我只要一听见厨房水龙头的滴水声、微风吹过百叶窗的轻响,或是其他我无从判断的微音,我就会害怕得睡不着觉。我的耳朵中好像不断发出窸窣声,既像耳鸣又像幻听。
    我不会让恶鬼进房门一步的。我镇日待在图书馆中翻查存档报纸,搜集过去在我家附近因任何事故身亡的旧闻,我得知道那些厉鬼到底会以什么模样出现;我在睡前,一定会近乎偏执地检查各扇门窗,不给夺命厉鬼有侵入的罅隙。
    我得把门锁好。但我必须郑重声明,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
    …hqszs
    回复'103':我是说真的。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症,我只是把门锁好。我并没有妄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