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小地主 >

第152部分

唐朝小地主-第152部分

小说: 唐朝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人数就这点,真是少得可怜。

韩瑞感叹,快步来到秘书监官署,正监少监三人已经到朝堂听政,很是遗憾没有见到虞世南,不过也不要紧,反正只是九品小官,按照规矩,也没有资格让人家接见,直接面见著作局的几个主官,一番例行公事的对答。

见到韩瑞态度恭谨,没有因为盛名而露出骄纵之意,几个主官很是满意,叮嘱了几句,什么努力奋斗,尽职尽责之类的套话,就带着韩瑞在官署转了圈,引见同僚,由于上官仪的存在,与几个同僚也曾经会面,现在交流起来,韩瑞也不觉得生疏,轻易融入了集体。

不过笑语表示友善之后,众人却十分自觉,忙碌自己的事情去了,初次上班,总是些不知所措,想要表现,却不知道要做什么,韩瑞就是这样,见到没人安排自己,也不好打扰人家工作,干脆跪坐案旁,拿了卷书册,无聊的翻阅。

午时,韩瑞饥肠辘辘,不过古代的朝廷,还是蛮人道的,有膳食供应,没让官员空腹的鞠躬尽瘁,借着聚餐的机会,上官仪走近,微笑道:“感觉怎样?”

韩瑞笑而不答,上官仪哑然,悄声提醒道:“我当年,也是如此,过几日,就好了。”

韩瑞点头,轻声致谢,心中却明白怎么回事,这个应该就是所谓的考验,先放任几日,故意不管不顾,观察言行举止,磨练心性,俗称下马威。

见到韩瑞明白,上官仪心中赞许,笑道:“其实秘书监的工作,无非是雠校典籍,刊正文章罢了,有的时候,撰写撰碑志、祝文、祭文之类,十分清闲自在,你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尽管问我便是。”

“以后,少不了向上官秘郎请教,多多指点,下次请你喝酒。”韩瑞拱手笑道,毕竟身在官署,称兄道弟的,显然不合适,两人都明白这个道理,相视而笑。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巧了

“喝酒,怎能少得了我们呀。”

隐约听到点声音,又有几人围了过来,韩瑞轻笑,顺势答应下来,申时下班,资历太浅,自然不会安排韩瑞值夜,在一帮热心同僚的拥簇下,呼朋引友的,直奔东市而去,颇有点吃大餐的架势。

不过,真是到了东市,却是找了家普通酒楼,进到比较僻静的小院,果瓜菜肴之类没上,就开始搬坛执壶,分发酒盏,举杯对酌起来,也不算是陌生人,觥筹交错,气氛浓郁,畅谈痛饮,十分惬意。

东南西北的高谈阔论,韩瑞心中一动,苦恼说道:“眼下小弟住在城外,点卯多有不便,准备在城中安居,可是一时之间,却找不到合适的宅子,诸位兄台在京城住了许久,想来是消息灵通,人脉宽广,望请帮忙留意。”

“没有问题。”众人连声答应,有人玩笑道:“事成之后,记得再请我们吃顿好的。”

“酒囊饭袋似的,就惦记吃喝,也不问个清楚。”上官仪笑骂,认真询问韩瑞,想要什么模样的宅院。

“适中的,无论东南西北,只要在城里就行了。”韩瑞笑着,又补充说道:“最好如同上官兄家,带着点江南韵味,毕竟离乡日久,颇是有些怀念。”

“哈哈,这个可不好办,游韶的宅第,好些是他自己设计,再请匠人修筑的。”

“上官兄真是多才多艺啊。”韩瑞称赞道,眼睛微亮,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买个宅子拆了,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修建,问题在于,这样费时过久,自己等不急啊。

踌躇不决,韩瑞的表情写在脸上,旁人也看得出来,上官仪笑道:“别听他们瞎说,哪里是我自己设计,多亏阎侍郎指点,不然凭我怎会修得那样精细。”

韩瑞理解点头,又遗憾说道:“可惜,时不我待,也不管有没有江南韵味,还是赶快要找间宅第,安顿下来之后,再谈其他。”

众人深以为然,纷纷回忆起来,也有几个道听途说的消息,不管有没有用处,韩瑞逐一敬酒道谢,认真记了下来,准备回去派人了解情况,如果合适的话,那就花钱买下来,不想在郑府久住,有点寄人篱下的感觉,不怎么舒服。

喝到日落时分,赶在宵禁之前,酒楼打烊,众人也随之散去,第一天上班,没有什么特别的遭遇,称得上是平常普通,之前料想的勾心斗角,更是没有遇见,或许贞观时期的官场,没有想象中的黑暗,又或许是某些人,觉得自己没有威胁,自然不会刻意为难。

韩瑞揣测,没有个答案,不过对于自己今日的表现,还算是满意,既没有标新立异,吸人注意,又不会让人淡漠自己的存在,身在官场,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九品小官而已,就应该有和光同尘的觉悟。

其实,韩瑞也不想碌碌无为,做人总是有点野心的,那个位置就不用妄想了,不过位极人臣,高官朝堂之上,似乎是不错的选择,有上进的动力,不见得是坏事,但是路途遥远,还是需要脚踏实地,慢慢前行,总有水到渠成的那天,至于现在,当然是按照虞世南与郑仁基等人的吩咐,多听多看多做,少问些为什么。

此后,韩瑞就告别了在家逍遥的日子,生活变得……更加清闲起来,几天下来,韩瑞发现,秘书监的工作,果真如同上官仪所说,十分的轻松,所谓的校书郎,其实就是校对书籍文章的文字,但是秘书监好像没有那么多的书籍文章要校对。

之前,秘书监兼修史书,韩瑞还能有用武之地,但是现在,好像分离出去了,校书郎、正字等官员,就变得无所事事起来,目前的工作,就是整理库藏的图书,时不时拿出来翻看,检查有没有虫蛀,发霉的情况,有的话就翻抄副本,没有,那就该干嘛干嘛去了。

反正,韩瑞发现其他校书郎同僚,没事做的时候,翻书的翻书,动笔的动笔,埋头伏案,只要不打扰别人就成了,很少交头接耳的现象,毕竟这里是皇城,官署外头,时常有御吏、司谏,巡逻似的经常路过,根据几个同僚的说法,那些人的工作,就是揪住大家的过错升官求赏,然后取代自己,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给他们机会。

很形象的比喻,本来韩瑞还有点不信的,但是一个同僚得意表示,当初他可是埋伏了大半年,才捉到了这个上进的机会,有几分玩笑意味,不知真假,但是韩瑞却没有怀疑了。

期间,也见过虞世南几面,果真是如同之前猜测的一样,只是十分淡然的点头,没有多少亲近笑容,避嫌而已,韩瑞也可以理解。

至于几个主官,除了上班点卯的时候,露了个面,随之就躲在屋里,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有需要的话,就叫唤一声,自然有人奔去听令行事,总体而言,秘书监官署,就是那样的普通,不温不火,平淡如水。

然而,又过了几日,韩瑞才发现,原来所谓的清闲,只是表面现象,翻书的是在找资料,动笔的是在写文章,这些都是皇帝交办下来的任务,可惜,尽管韩瑞在外头有诺大的名气,但是在秘书监之中,还是新丁,仍在考察期间,这等事情,却是轮不到他处理,韩瑞也没有什么怀才不遇的感觉,认清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慢慢积累学习,等待机会。

世间的事情,也不只是为个人而转移,一日复一日,不是每天都那么精彩,但是韩瑞却也觉得十分充实,毕竟人类有的时候,就是那样奇怪,如果不给自己找点事情来做,就会感到无聊,没有意思。

宅子的事情,却是有了进展,韩瑞找同僚帮忙这步棋,的确是走对了,在他们的指点下,郑淖约走访之后,真的相中了一幢宅院,但是没有确定下来,其实按照韩瑞的意思,若是她觉得可以,价格又不离谱,那就直接买下来,反正最近大发横财,也不差钱。

不过,郑淖约却认真说道:“夫君是一家之主,这等大事,自然需要你来拍案决定。”

“夫妻之间,分什么彼此。”韩瑞笑道,心里却是十分欢畅,耐不过郑淖约的温柔细语,决定明日陪她前去观看。

恰好,又是元宵佳节,抓阄轮休,韩瑞运气不错,不用上班,清晨用了早膳,就陪同郑淖约她们坐车而去。

“郎君,昨日我们瞧过了,就在修政坊附近,那里就近曲江,环境清幽,郁郁葱葱,出了宅门,再走几步,就能见到江水了。”流萤说道,声音清脆悦耳,好比乳雀啼鸣,吱吱喳喳个不停。

“若在曲江苑附近,地理极佳,环境自然不错,宅院陈旧些也无所谓。”韩瑞点头笑道:“暂且住下,日后慢慢修葺,或许干脆改建。”

“郎君放心,那宅院一点也不显陈旧,犹如新建,十分的雅致……”

就在流萤的解说之中,马车飞快地行驶着,随着大道一直南下,不久之后,来到修政坊,拐过几条小巷,慢慢的停了下来。

韩瑞率先下车,搀扶几人下来,回头打量周围环境,发现的确清幽雅静,宅前几株高大的树木,枝繁叶茂,潜伏了数月,几只小巧的雀鸟,也在枝叶之间显现身影,叽叽喳喳的欢叫着,歌声清脆嘹亮,纤尘不染。

树木之后,却是飞檐斗拱,青砖高墙,几步台阶之上,就是宅门,涂着淡漆,门楹匾额十分讲究,修筑得很是精细。

仆役上前敲门,片刻,就有位老管家模样的人来开门,见到郑淖约等人,忙陪上笑脸,躬身道:“夫人来了,考虑得如何,若是没有意见,当下就可以立下契约。”

“不急,这位是我夫君,这事得看他的意思。”郑淖约浅笑道。

老管家一怔,却是大喜,若是无意,韩瑞岂会过来,连忙上前招呼,引着众人进了门,脚下是青砖铺地,丝毫未露泥土,甚是干净整洁,通过外院正中的垂花门,是间宽敞的客厅,布置简单,不过朝向采光良好,十分舒服。

顺着客厅走去,就是宽大的正房卧室,东西两侧各是厢房三间,正房与厢房之间,两个月亮门分置东西,通向后院,走过十字甬道,却见后院花圃葱郁,一方小池塘立于中央位置,碧水汪汪,清澈透明,几尾银鱼游动,活灵活现。

旁边却是精巧的亭子,花藤攀附亭盖,好像垂杨丝柳似的,悬挂两侧,就像是天然生成的屏障,盛夏的时候,坐于亭中,就近碧水,凉风舒爽,肯定惬意之极。

转了两圈,来到正房卧室,转过插屏,是小小的三间轩,再走到卧室,只见床榻几案之类的已经搬走了,不过却收拾得非常干净,也看得出来,这间正房的布局装修,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韩瑞愣是没挑出什么毛病来,眼睛带着赞赏,心里莫名多了分疑虑。

这也太巧了吧,普通适中的宅子,带着江南韵味,而且从砖瓦痕迹判断,修建的年份应该不是很长久,不过超过五年,怎么会转让呢?

“夫君,觉得如何?”

第二百七十五章 差距

好,非常不错,问题在于,太符合心意了,反而让韩瑞心有疑虑,觉得有必要多几分谨慎,免得遇上了骗局,陪了钱财,又惹人笑话,紧了紧郑淖约的纤手,韩瑞笑道:“尚可,再到厢房看下吧。”

出了正房,在走廊走了几步,望着熟悉的草木砖瓦,那个老管家,眼睛露出几分不舍,叹声说道:“郎君、夫人满意就好,若非家主年老多病,思乡心切,恐怕也不会离开这里。”

左右顾盼,韩瑞轻轻点头道:“落叶归根,也是人之常情,却不知尊上是哪里人士?”

“润州……”老管家回答,真情流露,其中的依依不舍,却不像有假。

“啊,也是恰巧,居然是江南同乡,在下扬州人士,与润州却是不远。”韩瑞惊叹,拱手道:“敢问尊上姓名,说不定我也曾经耳闻。”

迷惑眨了下眼睛,老管家自然以为,韩瑞要攀交情,然后侃价,当下笑道:“家主姓顾,却是在长安住了三十余载,应该没有扬州的亲戚。”

明白老管家误会了,韩瑞也不解释,笑了笑,继续在宅院逛了圈,又回到客厅,拉到郑淖约坐于角落,老客家也是识趣,借口端水待客,容他们商量。

“大家觉得怎样?”韩瑞笑问道。

郑淖约柔声说道:“若是夫君觉得没有问题,我们自然听你的。”

“找了那么多日,就唯独这幢宅院比较合适。”流萤补充说道,旁边的画屏也轻巧点头,露出赞同之意。

“既然如此,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喜欢就买下来吧。”韩瑞笑道,这个时候,老管家也托案走了进来,奉上几杯温水,见到众人的表情,也知道有结果了。

“老丈,这间宅院清雅宜人,的确令人心动,就是不知道这个价格……”

老管家笑了,诚恳说道:“郎君目光如炬,应该能够看得出来,这间宅院才兴建几年时间而已,是家主费了大半家私才构造起来的,而今返乡养老,价钱却不会很低,昨日已经与夫人说过,一千五百贯,不能少了。”

韩瑞略微皱眉,沉吟起来,老管家也没有催促,双手捧着杯子,也没有饮用,呆呆的望着窗外,似乎在回忆什么。

“有些偏高了。”韩瑞说道:“但是也能接受。”

老管家满意而笑,就要找来笔纸,立下转让契约,却让韩瑞挥手阻止了。

“宅院很好,我们十分满意,不过一时之间,却拿不出一千五百贯钱。”韩瑞轻声说道:“能否宽限三日?”

没有留意郑淖约三女的惊讶,老管家低头,犹豫不决,老实说道:“这事,我做不了主,需要请示家主。”

韩瑞笑道:“如此,就烦劳老丈走一趟了。”

老管家点头,招呼了下青年小伙留守宅院,随之匆匆奔了出去,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这个年头,出售家产的事情,传扬出去不怎么好听,一般躲得远远的,交给忠仆处理,轻易不会露面,所以韩瑞也不好明着打听对方的底细。

客厅之中,郑淖约三人颇有些奇怪,不明白韩瑞的意思,毕竟以韩家现在的条件,别说区区一千五百贯,就是一万五千贯,也能拿得出来,为何要拖延三天。

“元宵佳节,自然是要尽心陪你们游街观灯,不想理会这些琐事。”韩瑞笑道,只是原因之一,却哄得郑淖约她们心花怒放,深以为然。

一会儿,老管家匆匆返回,代表宅院主人,同意了韩瑞的请求,之后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约定三日之后再来,签订契约,交付钱款。出了大门,搀扶郑淖约她们上了马车,韩瑞回头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