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小地主 >

第61部分

唐朝小地主-第61部分

小说: 唐朝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一郎,看,把人家害苦了吧。”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再遇

“我的宅子?”韩瑞心情异常,一阵莫明其妙。

“自然。”虞世南认真说道:“你可知道,这间宅第,以前是何人所有?”

这般询问,再联系虞世南的言行,韩瑞稍微推测,就得出结论,试问道:“难道是晦叔的……”

“不必讳言,就是我兄长虞世基。”虞世南微笑,目光迷离,显然是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轻叹道:“其实,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宅第庄田的,当年陛下欲将其全部赐还,老夫却拒绝了,只选择了这间……”

韩瑞也有点儿了然,尽管不清楚虞世基当年的权势富贵,但是通过众人留传下来的只言片语,可知其奢靡,这幢宅院虽然称得上宽敞雅致,但是离富丽堂皇还有很大的距离,或许是虞世基没有发迹前的住处吧。

“老了,难免喜欢回首往事。”

片刻,虞世南回过神来,微笑说道:“子承父业,算起来,这间宅子,应该是晦儿的,而你们关系菲浅,代为接管,也理所当然。”

“虞公……”韩瑞大叹起来,摇头苦笑道:“你莫要害我。”

“此话怎讲?”虞世南笑语吟吟。

“我真答应了,岂不是成了鸠占鹊巢,传扬出去,且不说大家会如何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晦叔知道了,说不定立即杀上长安,把我……咦,虞公,你不会在打这个主意吧。”韩瑞哭丧着脸,哀叹道:“虞公,小子对你向来恭敬有加,素无仇怨,没有必要让我受天下人唾弃之余,还和管家断绝关系吧。”

眼睛带着笑意,虞世南捋着胡须沉吟,末了点头说道:“好像也是,如此,你们随我出去走一趟吧。”

说着虞世南站了起来,朝厅外走去,韩瑞松了口气,与钱丰缓步随行。

来到前院,发现门前已经备妥马车,虞安在车驾前含笑回首,似乎等待已久,与钱丰对望了眼,韩瑞觉得,自己好像中套了。

三人上了车厢,虞安扬鞭轻抖,一个响声,骏马举蹄而行,沿着街道前进,飞快而平稳,没有多久就出了城门,朝东北方向驶去。

马车越行越远,透过帘布,望着郊野田间金黄灿灿的麦粟,韩瑞轻声问道:“虞公,我们这里去哪呀?”

“怎么,担心老夫把你们卖了不成。”虞世南回了句,慢慢地闭上眼睛,调息养神,不再搭理两人。

马车继续前行,路途也由宽敞平坦的官道,改行曲折颠簸的羊肠小道,地方愈加偏僻,树木越盛,清溪泉水潺潺,风景优美,不过偶尔可见山村田舍人家,使得韩瑞心里多少有些踏实,又过了片刻,只听马声嘶鸣,蹄声渐止,马车慢慢地停了下来。

掀开帘布,韩瑞率先而下,招呼钱丰,搀扶虞世南下车,回首打量,眼前是片山林,各种树木杂然而生,一条蜿蜒曲折的透明溪涧缓缓流下,一条平板小桥架于两岸,另外一端,却是间篱笆院宅。

宅子不大,是由泥木搭构而成,屋顶是茅草瓦片,篱笆院内,还植有两株杨柳,长长的枝叶迎风飘摇,似乎在欢迎众人的到来。

“都进来吧。”虞世南微笑道,随手推开竹门,迈步而入。

进了茅屋,韩瑞发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榻席桌案,一律不缺,而且屋内不染半点灰尘,显然是经常有人前来打扫。

打开窗户,打量周围清雅的环境,再根据茅盾的情况,韩瑞有些明了,不过还是问道:“虞公,这里是?”

“老夫隐居避世的地方。”虞世南说道:“可惜凡尘俗事太过,每隔段时间,才能前来小住几日。”

“虞公乃是朝廷重臣,自然不能贪图风雅,疏怠国事。”韩瑞说道,小小奉承了句。

虞世南洒然,微微摆手,笑道:“韩瑞,你觉得,此地怎样?”

韩瑞自然由衷赞道:“水清山秀,安静幽雅,又远离尘世烦扰,真是好地方啊。”

“装糊涂。”虞世南笑骂了句,卷起帘幕,走到内室,小小的空间,却整齐摆放几口大箱,翻开盖子,里面堆满了书籍文册。

轻抚着书籍,虞世南爱惜道:“这些,都是老夫的珍藏,却埋没于此,一年到头,才有几天得以重见天日,真是明珠暗投,令人扼腕长叹。”

史记、汉书、老子、庄子、孝经、论语、春秋……一本本书页泛黄,却完好无损的书籍呈现在韩瑞面前,征得虞世南同意,顺手拿起本论语,翻开几页,发现书页空白缝隙之间,写满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却是读书心得体会。

只要把注解看完,就可以清楚了解,虞世南对于这些经籍的思想、感悟,可谓是极其宝贵的经验,至少,能让有志于学的书生士子,少走很多的弯路。

韩瑞的反应平淡,钱丰却神情激动,差点就欢呼雀跃起来。

也难怪他会失态,要知道古人书写的经藏典籍,由于篇幅所限,往往用字斟酌,也就是所谓的微言大义,后人由于理解不同,又没有具体的参照标准,自然产生许多的注译,要是把历代大儒的心得都归列出来,犹如浩如烟海,穷毕生之力,恐怕也难以逐一读尽,只能有选择的观阅。

但是,问题又来了,如果说,读书只为研究学问,看谁的经义注解不是看,全凭个人喜好即可,用不着犯难,然而,科举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常例,辛辛苦苦研究了半生学问,上了考场,对答如流,本以为肯定可以高中,没想却落榜了。

究其根源,无非是学派不同,主考官不采信你那套,文章再花团锦簇又有何用,学术之争,没有任何道理可言,既定事实,几乎是没有可能翻盘,也只得自认倒霉了,所以揣摩上意,摸清考官的喜好,慢慢成为应试士子的必备功课。

几年下来,众人也了解清楚,尽管每年的考官不同,但是却有规律可循,他们多半是弘文馆学士,而且虞世南就是其中之一,哪怕不是知举考官,但是有了这些参考资料,只要背默诵熟,根本不用害怕给人摘拿下来。

别说明经、秀才,就是三甲进士,也有机会考上,想到这里,钱丰心潮澎湃,悄悄扯住韩瑞的衣袖,暗示道:“二十一郎,书……”

韩瑞点头,笑嘻嘻道:“既然如此,虞公不如把这些书籍,给小子代为保管,也就自然不会再让它们埋没了。”

“小子,尽想美事。”虞世南笑道:“怎么,不继续装糊涂了,以为你会说推辞不住呢。”

“在你老面前,小子也聪明不起来啊。”说了句,韩瑞敛容拱手,拜谢道:“虞公,长者赐,不敢辞,小子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嗯,此地僻静,恰好可以专心苦学。”虞世南说道:“早做准备,等候陛下召见。”

交待完毕,再停留片刻,虞世南也就坐车回去,望着远去的马车,钱丰再也按捺不住激动之情,欢呼大叫,疾步回屋,扑向几箱书籍,拼命地往怀里塞,一脸的陶醉。

没眼看下去了,韩瑞走到外面,绕屋转了两圈,发现这里的环境的确不错,在这里小住一段时间,也不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忽然,韩瑞发现个严重的问题,连忙进屋,揪醒钱丰,肃然说道:“三哥,我们有麻烦了?”

“哈哈,有了这些书,我们还怕什么麻烦。”显然,钱丰还没有从欢喜中清醒过来,表现得很轻松淡定。

“晚上,我们吃什么?”韩瑞无奈叹气,问了个不可避免,而且非常实际的问题。

一提到吃,钱丰非常敏感,猛然惊醒,这里可不是农居、客栈,不由急声道:“对呀,晚膳怎么办。”

“不止晚膳。”韩瑞抚额说道:“刚才我看了下,这里没有厨房也就罢了,连淋浴的地方也没有,夜里天气转凉,那条单薄的衾布根本难以取暖,连睡觉也成问题。”

“啊呀呀,那怎么办。”钱丰呼叫。

大眼瞪小眼,不用指望这个富二代了,韩瑞站了起来,哼声道:“留下看屋,我到前面的村子,看能不能雇车借骡,到新丰通知钱贵他们。”

“嘿嘿,那就麻烦你了,出去别忘记把门带上。”钱丰捧着书本,憨态可掬,肉乎乎的脸庞,笑容灿烂,是那么的刺眼。

忍住打脸的冲动,韩瑞挥袖而去,望着建在山明水秀景色旁边的僻静茅屋,不由轻轻叹气,怪不得这年头的隐士越来越稀少了,要么不是饿死了,就是耐不住跑了。

顺着小道,一路行去,记忆中山村是那么的近在咫尺,走起来却是遥在天边,半天没见踪影,抹着额头热汗,喘了口气,韩瑞继续前行。

忽听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有一匹快马自右边那头飞驰而来,蹄声渐渐清爽,如电光火石,直接从韩瑞侧边掠过,一阵凉风拂来,真是好生舒爽,突然一声长嘶,那匹骏马却停了下来。

“怎么每次见到你,总是在步行,难道走路比骑马还要惬意不成?”

嘲弄的声音响起,韩瑞抬头望去,却见骏马背上,是个俊朗少年,一身深色衮冕袍服,云龙暗纹装饰点缀其中,足踏乌黑亮泽的皮靴,左手执弓,箭囊悬挂马鞍,举动间神态从容,又充满了威严贵气

第一百三十二章 倾诉

“我们认识?”韩瑞皱眉打量片刻,感觉好生眼熟,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来了。

“哈哈,前几日还一起喝酒,转眼就翻脸不认人。”跃身下马,李承乾笑道:“莫不是自觉功成名就,就不须理会知交旧识了。”

“原来是李兄。”韩瑞听到声音,立即醒悟,连忙惊喜迎了上去。

“总算没把我忘了。”李承乾笑道。

“你再不出现,那就真忘了。”韩瑞欣喜而笑,口中却抱怨起来:“前两天和贺兰楚石他们在酒坊聚会,本想叫上你的,又不知晓你具体住在城东何处,所以只得独自赴约了。”

“呵呵。”颇有几分不好意思,李承乾连忙解释道:“宫……家里看得严,脱不了身啊。”

“明白。”韩瑞笑道:“有空出来就好,没时间也正常,带句话就可以了。”

“你不觉得不奇怪?”李承乾小声问道,心里已经准备很多解释理由,却派不上用场。

“有什么好奇怪的,所谓有得有失,你们这些贵族子弟,表面上自然光鲜得意,其实未必比我们轻闲。”韩瑞轻描淡写道。

李承乾松了口气,又好奇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是……贵族子弟?”

“不只是我,还有贺兰楚石,别以为换了衣裳,就可以隐瞒过去,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哪里像是普通的农家子弟。”韩瑞含笑道:“现在瞧你的装束,更加肯定了。”

这也是贺兰楚石那帮人,明明有许多机会抓住李承乾,却三番五次轻易放过的原因,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小游戏,得罪可能出身豪门的公子哥儿。

李承乾恍然大悟,讪然笑道:“你们不会怪我吧,其实,我也不是存心隐瞒……”

“自然不会,谁没有一两个难言之隐,大家都能理解。”韩瑞笑道:“对了,你家就在附近?那么我们就是邻居了。”

“不是,家里待闷了,出来纵马散心而已,你住在哪,有空的话,我去找你吧。”李承乾摇头说道,神情有点低落。

“前面的小山林,中央的那间茅草屋就是了,往后十天半个月,我应该都在的。”韩瑞回答,试问道:“怎么了,心情不好?”

“没事。”李承乾走开两步,拿起皮鞭,抽打灌木草丛,发泄郁闷的心情。

见到这种幼稚的行为,韩瑞也没有嘲笑,当年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心情不好的时候,差点没把书本课桌拆了。

“有什么烦恼之事,不妨述说出来,或能缓解,积压在心里,迟早会出问题的。”韩瑞和声劝解,给出自己的建议,微笑道:“再不然,对着空山旷野吼叫两句,应该舒服很多。”

李承乾没有上当,瞥眼道:“那你吼给我看。”

“呃,真吼呀?”

李承乾坚持,韩瑞无奈,想了想,左顾右盼,没有发现其他人影,更加放心,调了下噪子,深吸了口气,双手划圆,放声吼道:“啊,钱三,我吃饱了,晚上再回去,让你尝尝饿肚子的滋味……”

一路来到长安,途中钱丰没少鬼哭狼嚎,韩瑞自然也吼上几句,习惯成自然,噪音放得很开,吼声响彻云霄,酣畅淋漓。

听着,李承乾额头流汗,轻声问道:“钱三是谁?”

“一个好吃懒做的家伙。”韩瑞解释,喘气笑道:“忍到现在,臭骂他一顿,心里果然畅快之极,你也试试看。”

在韩瑞的再三诱拐下,李承乾半推半就,磨磨蹭蹭,终于扯音叫了下,声音轻微,连鸡犬牲畜也不如,这是韩瑞的评语,把自己与牲畜相提并论,李承乾自然恼羞成怒,狠狠瞪眼,仰天长啸道:“啊哈,韩瑞不是好东西。”

吼吧,最好叫到喉咙破了失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韩瑞躲在角落画圈圈诅咒。

“为什么只叫东西,不叫南北?”李承乾迷惑不解。

咦,对了,唐代还没有东西的说法,这样说来,李承乾还是纯洁的孩子,根本不明其意,韩瑞心情舒畅,搔头科普道:“东西,就是物事,东属木,西属金,都是有其形,拿得动的,南属火,北属水,千变万化,捉摸不定……”

“明白了。”李承乾点头,又嘶吼道:“韩瑞是个好东西,哈哈。”

“可怜的孩子,年纪轻轻就得了失心疯……”韩瑞无语,李承乾吼得正欢的时候,一阵风传来某个路过农夫的叹息声,两人面面相觑,最终,韩瑞忍不住暴笑起来,报应啊。

“唉,又疯了个……”

韩瑞笑声戛然而止,风水轮流转,李承乾的嘴角弯成了月牙,洁白如玉的牙齿,映着灿烂的阳光,分外耀眼。

“哈哈,哈哈……“待农夫走远,两人瞪眼,笑意越浓,放声齐笑。

不知道笑了多久,颇有几分筋疲力尽,李承乾犹豫了下,学着韩瑞的模样,跌坐在旁边的草坪上,双手抱腿,埋头膝间,沉闷的声音传来:“昨日,夫子训我只顾嬉游,荒废学业,我都认错了,他居然不肯放过,上告到……阿耶那里。”

“区区小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给他斥责几句,严重一点,让他打两下又如何,那也是常有的事情。”韩瑞叹气道:“唉,没有办法,为人父母,肯定希望你有出息,而且,最好每一件事情,都是按照他们的意愿为之,从来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