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清朝种田记 >

第44部分

清朝种田记-第44部分

小说: 清朝种田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是想,越是馋,越是蠢蠢欲动。到南方走一遭的念头越来越按捺不下,引章禁不住心底强烈念头的yin*,跟鱼儿私下密谋了两天,终于跟安寄翠摊牌。当然,应付安寄翠,她有非去不可的理由——为了生意需要生意上的事,安寄翠也不耐烦听她细说。而且,经过这一年多,安寄翠也习惯了她现在的脾性。除了交代路上小心之外,一定要她带着鱼儿在身边。引章自然遵从,收拾收拾,择了宜于出行的好日子,带着鱼儿、大脚,招招摇摇又出发了。

    照例是在杭州转道。

    本来引章是想去广东,后来一想,浙江与广东之间还隔着一个福建,穿越福建不是不敢,而是路途太远,时间太长,实在不划算。何况,广东有的,闽南也照样有,于是便决定就近造访福建。其实说近也不近,因为引章选择的目的地是漳州。漳州,靠近广东已经很近很近了。

    这些事大脚不会多嘴,鱼儿是小姐说什么好就是什么好,独独只怕吴管家阻拦。于是,在杭州辞行时,引章只说去福建转转。吴管家手头上一大堆事忙着,也没注意细问,依他看,福建就在浙江旁边,就近转转也没啥,不料引章这一转就转到了两千里之外

    过了吴管家这关,雇了一辆宽大结实的马车,大脚充当车夫,三人慢慢悠悠的上了路。这一趟身无公事,引章也不着急,为贪看路上风景,特意放慢了行程,掀起车帘看个够,有时候还出了车厢坐到大脚旁边。

    福建地势与广东相似,南边是平原,北边是高山,引章选择的道路正是由北往南,经过武夷山脉地区,途径南平、三明、永安、章平,最后到达漳州。

    要说古代的生态环境就是好,一路上风景如画,青山巍峨,插天拔地,藤萝密林之间,鸟鸣啾啾,山泉清澈,时有白练似的小瀑布从崖上泻下,给浓翠的山峦平添一道亮丽生动的花边。引章来到古代,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便和遗憾,唯独现在,她是多么多么想要一个数码相机

    经过武夷山区时,引章本来很想很想爬上武夷山来个“到此一游”,顺便见识见识传说中的名茶“大红袍”。据说,这大红袍生长在武夷绝高处游岩峰之上,危岩四壁,高不可攀,当地采茶人为采这珍贵之茶便专门训练猴子,到采茶季节让猴子来个飞檐走壁,上岩采茶。故而此茶产量极少,一年只有寥寥几斤,极其珍贵。

    不料,山路陡峭,羊肠道曲,别说马车走不了,就是那两匹可怜的马也差点磨跛了蹄。加上一入山四处山高林密,幽静沁人,时不时听到怪鸟叫嚣,青山幽幽,四壁回音,把个水乡女子鱼儿吓得坐立不安,最后不得不打消此念头。转而往官道上来,一路南下。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80章 漳州

    第80章 漳州

    南方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树木格外高大,与江南大不一样。干粗叶密,一棵棵巨木交臂连接,仿佛巨人,呈现异样的勃勃生机,遮得一路阴凉。鱼儿从未见过这么多这么大的树,一路上惊奇不已,东张西望,眼睛里闪着亮亮的光芒,比引章还要兴奋。

    途径林间,时不时遇见各种成熟的野果子,马**、山葡萄、棒槌子、七月瓜、山捻等等,引章必然叫停,三人摘食许多,引为美味。或者忽见某处湖水特别清幽,某处山坳开满山花,某处远眺特别宜人,引章也总要停下来好好欣赏一阵,这一来,赶路就更慢了。三人花了近一个月,才来到漳州。

    漳州平原乃是福建十分富庶之地,此地瓜果最多,柚子、柑橘、橄榄、杨梅、龙眼、荔枝、菠萝、杨桃、枇杷、芒果、甘蔗数也数不过来,尤其著名的是香蕉园。放眼四望,连绵起伏,一望无际的香蕉林宛若汪洋大海,围拢着当地特色的民居——土楼这充满热带风情的胜景别说鱼儿,就是多少见过世面、眼界开阔的引章亦深深着迷贪恋不已而素来不变不惊的大脚,眼中也情不自禁露出讶然神色。

    引章本打算带着两人直接拜访当地农户,蹭吃蹭喝,无奈语言不通,连比带划亦不能交流,只得先到漳州城里。安置下来,特意雇了个伙计兼导游,开始了漳州十日游。

    雇的伙计叫阿福,十分能干,也十分能言善语,带着引章三人逛遍了周围,尝尽了美食水果,不独鱼儿是“闻所未闻,见过未见,食所未食”就是引章也好好过了把瘾。别的还罢了,让引章惊喜无限的是尝到了极其名贵的一种叫做“绿荷包”的荔枝。这种荔枝又叫“皇帝荔枝”,不易护理,产量极少,整个闽南地区只有五山乡出产,每年产量不过五十来担。绿荷包顾名思义,果皮湛青泛绿,果实玲珑晶莹剔透,皮薄核小,肉嫩汁多,清甜可口,气味芬芳仿佛桂花却更清淡清远,堪称荔中极品。更难得的是,此种荔枝保鲜时间特别长,常温下保存得法,可保一月仍鲜美如初,较一般品种大大不同引章听了甚为心动,不由自主便想假如这种荔枝想个法子提高成活率,扩大种植规模,岂不是能够直接运往江南销售?可惜,一摸衣襟,不禁又泄了气,这桩事情要办下来,没有万八千银子只怕难,如今她哪里来这么多钱?眼前可以细问了解,付诸行动只好将来再打算了

    吃了水果,参观了当地土楼,又去了百花村参观花田。漳州水仙驰名中外,这时亦已颇具规模,一望无际的良田中,一垄垄皆是碧绿如蒜的水仙——初见时,鱼儿还真把它们当蒜了虽然此时无花,亦可见其逸然清奇之姿,想象着一盏盏“玉玲珑”和“金盏银台”绽放的姿容定然不俗。引章欢喜无限,也顾不上到没到时节的说法,磨着花农买了十个拳头大小的茎鳞,埋在湿软的沙土中,准备带回家。

    后又去了***田。同样一望无际的花田中,满满皆是半人高的***,此时两季花期皆已过,花农们正在紧张的松土、施肥、修剪,以期来年花事繁盛。闽南出产的***,也是为了熏茶所用。说起来,以花薰茶,福建还是首创,后来随着闽商才传诸各地。购买了几盒当地的花茶,品尝了几杯花香茶香交融四溢、清香沁人肺腑的茗茶,引章和鱼儿感慨不已,比起她和鱼儿临时捣腾糊弄连桂卿的花茶,简直就是天渊之别。引章甚至还有些不大好意思起来,虽然连桂卿当时并无不悦,她却有种丢人丢到家了的感觉

    十天时间很快过去,引章心满意足,买了许多当地闽南特产,茶叶、小件漆器花瓶、泉州木偶、闽南剪纸、功夫茶茶具、德化细白瓷、荔枝干龙眼干等各色干果,装了半个车厢,慢慢往回程赶。

    回程引章突发奇想,改道而行,一路上,三人还是不紧不慢,随着心情赶路,有时马不停蹄,有时走半天歇半天,有时清晨趁早,有时又中午启程。要说,在平原地区策马狂奔最是过瘾,及进山区,道路曲折幽静,行速又慢了下来。某天,由于山中行路,看不出天色早晚,三人竟错过了打烊宿头。

    眼看天色越来越沉,周围景色越来越暗,茂密的森林投下浓浓的阴影,黑魆魆的黛色仿佛隐藏着无穷的诡秘。凄厉的枭鸟桀桀怪叫,回荡在深林山间,令人由身到心寒浸浸的,顿时毛骨悚然。

    “怎么办”引章也急得慌了阵脚,和鱼儿两个把惊恐的目光齐齐投到唯一的成年人大脚身上。在这荒郊野岭、密林深山之中无遮无挡的度过一夜,引章是真的害怕鱼儿挨着她,颤声低语说怕坏人,她更怕的是毒虫毒蛇猛兽,南方密林之中,毒物本多,若是碰上了给咬上一口,上哪里找大夫去?

    “大脚,怎么办啊”引章和鱼儿可怜巴巴的望着大脚。

    “小姐不用着急,我想,再往前赶赶,没有城镇,总会有村庄人家。要是天黑了还遇不上人家,就只好捡个干爽干净地方过一夜了。”

    引章听他说得波澜不惊,仿佛在诉说一件极平常之事,不免有些一拳打空的感觉——自己当做一件大事,人家却是不以为意这么想着争强好胜之心顿起,当即干脆决断道:“好就听你的安排那么乘着天没黑透,快马加鞭吧”

    话音刚落,便感觉马车稍稍一顿,马鞭“呼呼”落下,两匹马长嘶一声,拉着车飞驰起来。

    眼看天色黑透,透过颠簸飞驰的马车车窗,可见繁星点点,引章已经做好了深山密林过夜的准备。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大脚突然叫了起来,沉声道:“小姐,前边不远有灯光,看来,必是有人家处了。”

    “真的?太好了”引章大喜,和鱼儿两个喜极相拥,眉开眼笑,没着没落的一颗心也渐渐安定,稳稳的落回胸腔。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81章 柘树

    第81章 柘树

    拐过一道弯,引章和鱼儿也看到了灯光,而且不是一点孤灯,而是十几二十点星火,散落在山腰之间,看样子是到了一个小村庄。其中有一座房屋最高,料想大脚原先所见灯光便是那屋中的灯光。

    虽然近在触目可及,山间道路狭窄难行,加之七弯八拐,大脚放慢了速度,很费了一阵劲才来到村前。

    敲开一座不好不坏的普通黄泥小院,出来一位目光浑浊、头发花白的老头,似乎被他们搞糊涂了,眨着眼,偏着头,微微张着嘴,直愣愣的望着他们,半响,才叽里咕噜问了句话。

    惨了引章暗暗叫苦。正宗闽南话她不懂,山里的话支系更多,在闭塞的地方,一村一种语言再平常不过说是“鸟语”都不为过,她更不懂了憋着劲张口结舌,正琢磨着怎么沟通,一旁的鱼儿却连比带划的开口了。引章一愣,大感惊讶,没想到短短时日,鱼儿竟学会了几句闽南话。虽然不纯熟,吃吃艾艾的,但口语加上手语,一来二去,老人总算听懂了,从头到脚打量了他们一番,终于咧嘴而笑,客客气气的将他们请了进去。

    老人一家六口,老伴、大儿子、大儿媳、小儿子、小孙女。他们三人赶得倒巧,进的门来,人家儿媳妇正在盛饭。引章等有点不好意思,好像是特意蹭饭一样。不过面子抵不过饥肠辘辘的肚子,闻到饭菜香味,引章假意推辞一番,也就与两人顺势坐下,趁热吃饭。山林茂密的地方,生活倒还不错,恰好这天这家大儿子猎到一只山獭子,就着山里采的蘑菇,合着野葱、山姜炖了一大锅,浓郁的肉香菇香令人胃口大开意识到人家有意把好肉让出来,笑眯眯的看着自己三人,引章脸一热,又感动又不好意思,心想只好明天多留下一些银子了。

    最让引章意外的是,这家的小儿子居然会说官方话。聊起来才知道,这家人姓林,大儿子叫林大全,妻子江氏,夫妻在家务农;小儿子叫林小泉,在泉州学堂念书。受了人家恩惠,本就于心不安,此时能交流得上,总算可以好好致谢一番,林小泉客气回礼,转身叽里咕噜和跟爹娘大哥一说,几个人都叽里咕噜笑着摇头又点头,林小泉便又笑着翻译过来,是说他们太客气了双方彼此都有好感,话更投机,这一聊,就聊到了深夜。

    胡乱和衣一睡,醒来时日已三竿,林家人早已上地的上地,进山的进山,忙忙碌碌去了,只留下林老太太、小孙女和林小泉留着热饭菜殷勤招呼,弄得引章三人大不好意思。

    寒暄一阵,吃过早饭,引章站在门口远眺,入目风景极幽,又兼遇上热心人,引章心血来潮便打算多住一日。于是让大脚和鱼儿去村上别家买了两只肥鸡,二十个鸡蛋交给林老太太,请她晚上好好做一顿饭。林小泉再三客气,直说破费,林老太太也是一口的破费语气,引章笑了笑,道:“是我们打扰了,这是应该的小泉哥哥,你再这样我们怎么好意思”

    林小泉只得一笑住了口,做势拱了拱手道:“却之不恭,只好从命了”

    引章不由乐了,笑道:“小泉哥哥文绉绉的,必是好学问”

    谁知林小泉眉毛微挑,矜持微笑,似不以为然。

    引章大感诧异,心想科举以来,底层百姓翻身的唯一机会就是读书、考试、当官,光宗耀祖,从此摇身一变,从“劳力者”变为“劳心者”。看林家并不富裕,显然务必要省吃俭用、勤劳苦作才能供得起林小泉读书,个中艰辛困窘林小泉不会不知道。按说听到别人夸他学问好,他即便真的不好也会高兴才是,就算内心有愧无形于色,也不会这副不以为然的神态嘛奇(提供下载…3uww)怪,太奇(提供下载…3uww)怪了

    引章虽然觉得奇(提供下载…3uww)怪,也很知趣的转换了话题,兴致勃勃远眺绿水青山,笑道:“小泉哥哥,南林村山明水秀,真好景致,带我们转转好不好啊?”

    林小泉微微诧异,怔了不答。引章见他如此,心思动得很快,暗悔冒失,心想人家是读书人,有时间当然要读书了,哪里有空闲陪他们这几个闲人逛那从小看烦看厌的山啊水啊不知不觉间,她是被李清白的读书如痴的表现给洗脑了,在脑海中深深烙下了“读书人等于李清白”的印象

    “小泉哥哥,我随口说说罢了,你忙你的去吧我们在村里随便转转。”引章忙笑着亡羊补牢。

    林小泉却笑了,拂了拂袖子,道:“我没什么好忙的,嗯,咱们上南山那边走走吧,那边景致不错”说着又道一声“走吧”在前引路,带着三人一径去了。

    南山风景清幽,乃是南林村周围最高的山峰,山峰棱角分明,时不时可见大片裸露的灰白石崖,爬满了藤藤蔓蔓,远远可见一道银白的大瀑布从半山泻下,伴随着哗哗的水声。

    对经过了武夷山区的引章等来说,这样奇、险、高、飞瀑流泉的山峰并不出奇,就连这段时间来常常惊叹的鱼儿也觉不过如此,但是对比与周围雄浑厚重、丰腴低矮的山峦来说,南山确实是鹤立鸡群,唯一的“怪山”,也难怪林小泉一听说好景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里。

    四人一路迤逦而去,远远便可望见那高峭硬朗的山峰。一路上举目四顾,引章突然停了脚步,信手摘下路边一片树叶,笑道:“小泉哥哥,你认识这是什么树吗?”

    “嗯?”林小泉有些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