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梧桐引凤 作者:有心相约(纵横女生网2014.1.31完结,种田文) >

第104部分

梧桐引凤 作者:有心相约(纵横女生网2014.1.31完结,种田文)-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思的道:“妙妙,我有点睡不着,吵到你了?”说完就又老实的躺好了。
林妙妙一乐,道:“没事,小姑姑,我也睡不着,咱们说说话吧。”
林芳却不知道跟她说什么,林妙妙忽然灵机一动,笑道:“小姑姑,我听说啸叔也常去找猎?”
林芳点了点头,他们这个村子不会打猎的很少,不过打的好的也不多,有的时候就在山的外围打些兔子、野鸡的给家里解解馋。
林妙妙眼睛一亮,笑道:“小姑姑,啸叔也去大山里打吗?”
林芳点了点头,道:“二哥去年还进过一次山呢,说是差点逮着个人参,不过没抓住,让它跑了。”
林妙妙一听,这可真是缺什么来什么,一脸兴趣的问道:“小姑姑,那人参长什么样子,那东西不是长在地里的吗,怎么会跑呢?”
林芳也不知道,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我二哥也没说清,只说看着了头,一上手就跑了,再找就找不着了,回来的时候就垂头丧气的,懊悔了好久呢,我二哥说那东西要是拿出去卖了,能卖不少的银子呢,后来我二哥还专门找人去问了,这东西咋抓,只是咱们村子也没谁懂这些,只有那些年岁大的听过一个传说,我二哥听了知道抓这个东西没望,也就算了。”
林妙妙一愣,她还真不知道这个村子里还有关于人参的传说,这会看着林芳问道:“小姑姑你知道那是什么传说吗?”
林芳皱眉想了一会,道:“那时候家里人都好奇,二哥打听回来,爹娘就问了,二哥也把那个传说跟我们说了,不过也就老一辈的有那么两三个记得的,年轻的都记不得了。噢,对了,就是之前的老里正,现在里正的爹,他说的,不过他都去了,再找也找不着了。”
林妙妙还想问问那个传说呢,拉着林芳道:“小姑姑,你不也算是听到的一个,这会你跟我说说呗。”



第一一0章传说
林芳一想反正也睡不着,索性就把那个传说给林妙妙讲了。
从前,他们这个村子的后山上有一处庙,庙里住着师父和小弟子两个和尚。师父整天下山玩乐,每逢下山就留给小弟子一大堆活儿。
一天,小弟子正在树林里砍柴,见一个穿红兜肚的小孩,从树上跳了下来。他和小弟子一般大小,活蹦乱跳的。小弟子孤零零的正没个伴儿,这回可乐坏了。两个人不一会儿就把活儿干完了。
他俩在一起,唱呀跳呀,小弟子头一回这么欢乐。可是过了没多久,秘密就被师父发现了。他心里盘算着:深山里哪来的穿红兜肚的小孩呢?这一定是棵大人参变的。他找出一根红线,穿上针,哄小弟子说:“等小孩再来玩,把针别在他的兜肚上。”
第二天,师父下山去了。小孩又上山来玩。太阳快落山了,小孩说:“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小弟子本想把师傅的事告诉小孩,可又怕师父知道,挨揍。只得趁小孩急着回家的时候,把针别在他兜肚上。第三天清早,师父拿着镐头,顺着红线找到了人参苗,于是刨出一个“人参娃娃”来。
师父匆匆忙忙跑回庙里,把人参娃娃放进锅里,盖上锅盖,上面还压了一块大石头。“快点火!”师父催促小弟子烧大火煮。煮得差不多了,又有人来找师父下山。师父临走的时候叮嘱:“我不回来,不许开锅。”
说到这,林芳一顿,看着林妙妙问道:“妙妙你猜猜,接下来小弟子怎么办的?”
林妙妙心理一笑,不是打开锅吃了,就是老实的听他师父话呗,不过今天晚上的林芳可真是让她大开眼界,不是说小姑姑不爱说话,见人就害羞吗?这样的林芳哪里是三爷爷和三嬷嬷嘴里的林芳啊,看来一会还要好好探探小姑姑。
林芳见林妙妙没答,以为她年纪小,没听过,笑着道:“接下来啊小弟子不断地烧火,锅里的东西越煮越香。他不知道锅里煮的啥玩艺儿,好奇地搬开大石头、揭开锅盖一看,嘿!好大一个人参,香气扑鼻而来,味道好极了!小弟子忍不住吃光了所有的人参。小弟子把胆子一壮,一不作,二不休,他又把汤给小黄狗喝了,剩下的汤倒在了寺庙的周围。当小弟子正在刷锅时,听到师父喊他,他心里一急,感到两条腿弹了起来,身子腾空而起,飞了起来,小黄狗和寺庙也飞了起来,飞呀,飞呀,一直升到云彩里去了。”
林芳说完有些羡慕的看着林妙妙道:“妙妙,你说要是咱们也能吃了那人参,飞到云彩里,该有多好,那云彩里面一定是个不一样的世界,也不知道那小和尚现在怎么样了?”
林妙妙一怔,笑道:“小姑姑,不都说那得道成仙的就买到了云彩上面吗?难道小姑姑还想成仙不成。”
林芳一听忙摆了摆手道:“这话可不能胡说,小姑姑哪能成仙啊。”
林妙妙也跟着点头,有些不屑道:“成仙有什么好的,小姑姑想想,那成仙的都是没有七情六欲的,孤身一人,所谓成仙,无非是换个生活的环境罢了,身边连个关心自已的亲人都没有,那样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可不比咱们现在,身边有姐妹兄弟,还有爹娘,还有亲戚朋友,大家互相关心着,多有意思啊!”
一说到这,林芳微微有些皱眉,叹了一句,道:“那亲戚也有好坏啊。”
林妙妙一听,就觉得林芳有故事,这会小心的试探道:“小姑姑,妙妙一直奇怪,怎么三爷爷和三嬷嬷都说小姑姑是个害羞的性子,来人就怕呢,头两天我去你们家的时候,你还不敢跟我说话呢,今天晚上?”
林妙妙这样一说,林芳才觉得自已还真是说得多了,一时有些吱吱唔唔的想躲避,可是又觉得林妙妙还不足自已大呢,又是自已的小辈,一个小孩子,说说也没什么,家里她最小,爹娘一天忙的事也多,再加上嫂子生了小侄子,娘的注意力都在小侄子身上,她的心事反倒没人知道了。
想到这,林芳也不知道是想对林妙妙说,还是想对自已放松一下,叹道:“我原本也不是这样的,就是以前跟着大伯他们住着隔壁的时候,大伯娘成天隔着院墙说些不中听的话,有的时候我要是给家里做活,大伯娘就喊着我过去帮忙,我不想去,大伯娘就总骂我,又拐着变的骂我娘,后来我娘就不大让我出屋子了,我在屋里没事做,也没人跟我说话,慢慢的就不大说话了,来了人也觉得别扭。”
林妙妙这会才明白这小姑姑的性子是这么养成的,那个所谓的来人别扭,其实就是不知道要与人家说什么,只要找对了话题,小姑姑还是个很善言谈的。
这样一想,林妙妙看着林芳笑道:“小姑姑其实一点都不是闷性子的人,以后咱们住的近了,小姑姑没事就到家里来,自然就好了。”
林芳也喜欢林文一家人的性子,一个个都温温和和的,又都是读书的,就是林妙妙这个小丫头,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子书香味,让林芳很是羡慕,这会又想起她娘说的,林妙妙五、六岁上就开始学女红了,拉着林妙妙问道:“我听我娘说你的女红做的可好了,要是方便,你也交交我呗。”
林妙妙的女红都是有专人教的,林芳也不知道这是花银子还是没花银子学的,要是花银子学的,教给她是不是不好,所以才试探着问了。
林妙妙一笑,道:“这有什么不好的,反正咱们要在一处住好些日子呢,小姑姑要是不提,我那点针线都要落下了,有小姑姑在,正好也能督促督促我。”
林妙妙学习女红完全出于现实的考虑,古代不像现代,缺啥都能去商店买,这里虽然也有卖的,可是传统下来的观念,那些贴身的小衣,里衣什么的都要自已做的,再说普通的人家,除了年节扯几尺新布,做件衣裳,平时哪能时时着新衣,那都要让人家笑话的,而且就是新衣,也都是自已做出来的,那种成衣铺子里面的衣服都贵的要死,一件抵自已做的三、两件呢,所以那种成衣铺子都是给镇里有钱的大户人家准备的,像她们这样的普通人家,都是自已扯布做。
林妙妙当时就想着,自已既然来到了这里,不说随波逐流,可也不能太令类了,这种生活的技能总是多一样是一样,不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会学的知识自然也不怕多,再加上她有先觉条件,张氏和吴婆婆在女红上都有些见地,而且自身的针线都不错,两人都肯耐心的指教她,要是她再不学,可就是矫情了。
林芳得了这话,高兴道:“妙妙可真好。”
且说二丫一行,到了镇里把林浩然和林浩瀚送到了地方,然后一行人到了福记杂货铺子跟马掌柜打了招呼,本来林泽雨要去雇马车的,马掌柜刚好要给林泽雨送那处院子的房契,正好赶巧了,马掌柜笑道:“本来我也是想让小二给你们送去的,没成想你们走的这么快,正好院里的马车还闲着,你人坐马车去,也能比那拉脚的车快不少。”
林文一听忙推道:“不麻烦马掌柜了,咱们本来也打算去车马行雇个马车的。”
马掌柜一听笑道:“文老弟,咱们都来往多少年了,这点小事还值得你这般客套,那马车闲着也是闲着,再说我给你们派去这赶车的,也知道我那处院子的位置,省得你们到了州府人生地不熟的还得瞎打听,我可跟你们说,那州府的人啊,滑着呢,听他们的话,只听三分,可别全信。”
说到这,又对着林泽雨和霍清和笑道:“两位都是有出息的,只是州府繁华,乱花渐欲迷人眼,两位一心求学,且莫失了本心。”
林泽雨一乐,道:“马掌柜的多虑了,泽雨出门前,先生已是指教过,给泽雨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先生就是让泽雨记得,莫失本心。”
霍清和也跟着点了点头道:“多谢马掌柜指教,咱们出去只为求学,长见识,断不会被外面的大千世界晃花了眼睛,再说州府还只是第一步,以后咱们会走的更远,要是一个州府就阻了步伐,岂不是说我等都是目光短浅之辈。”
马掌柜的眼睛一眯,深深的看了霍清和一眼,霍清和不藏不躲,迎着目光而立,虽然年纪小,可也温顺如玉,可见长大以后定是个翩翩佳公子,马掌柜的心下一紧,从霍清和的眼光里他似乎读到了某种信息,而这种信息于小侯爷似乎有些不好。不过一想现在也都是孩子,这些事,总要过几年才定。
霍清和见马掌柜转开了目光,也收起了那份微微的了然与敌意,的确,是敌意,当他得知姬世雨的身份时,就对马掌柜的有了猜测,能跟随姬世雨左右的,自然是侯府的奴才,只不过换了一个身份隐于市井罢了,不过姬世雨对妙妙,霍清和也不能说姬世雨现在就起了什么心思,只能说妙妙是一个容易让人引起兴趣的女孩子。
马掌柜在人群中扫视一眼,没瞧见林妙妙的影子,笑着对林文道:“妙妙不与你们同去吗?”
林文笑道:“家里孩子的三爷爷要过去住段日子,我让这孩子在家帮着打理点东西。”
马掌柜的一听就赞道:“妙妙这孩子还真是少见的懂事,聪明,也不知道这孩子是什么时辰生的,回头你们去算算,这孩子没准就是旺家的命呢。”
霍清和一听这话有些紧张,妙妙现在大了,不比小时候,这生辰自该谨慎些,不能随便让人知道,马掌柜这话不得不让他多想,心理一紧张,瞧着林文和二丫的目光就有些烈。
林文原就是不在意这些的,笑着道:“咱们家也不图这个,只要孩子都好好的,什么命不命的,还不是自已一点点干起来的,就是命好,也不能坐享其成不是。”
辞了马掌柜的,一行人也受了马掌柜的安排,坐着马车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到了州府——墉州。
马车直接就停在了马掌柜的给林泽雨的那处院子前,几人下了车,谢过了车夫,车夫也不多做停留,就直接驾车回去了。
林文在外转看了一下这个院子,还好不是那种比较奢华型的,普普通通的一坐小院子,外面的围墙差不多有一人多高,林泽雨上前打开了院门,里面直接对着的就是三间正房,两侧有两间倒座厢房,隔着正房往后看,应该还有个小院。
林云曦是个跳脱的,见几人都立在门口,自已直接就往院子走去,四处打量起来,一边打量一边笑道:“娘,姑姑,这个院子还没有咱们在家里的院子大呢。”
张氏一听笑道:“云曦,这是墉州,能有这么一处小院也要不少的银子,咱们乡下地方是大,可是再大也不如这里的地皮值钱,尤其是这种位置。”
张氏刚才大概扫视了一下这条巷子,家家的构造都是差不太多的,而且整条街道很整洁,一看就是天天有人打扫的,周围没有市井的喧哗声,可见这条街道周围住的人家应该都是有些素质的,不像那种平民区,这里至少也是一般的小富之家,而且打开院子往里一瞧,这里面的院落布局,应该带出了丫头,小厮的屋子,这样看来,这附近的人家至少都是中层水平。
林文和二丫不知道这些,只是见林云曦活蹦乱跳的在院子里来回蹦着,也跟着四处看看,二丫赞道:“这处院子也不知道多久没人住了,瞧着却是处处都干净的。”
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正屋的门,屋里竟是没有落灰的迹象,二丫回身冲着张氏道:“张姐姐快看,这屋子倒像是有人打扫的样子。”
张氏眉头一皱,现在是秋季,正是风吹落叶的季节,刚才她还注意到巷子里还有几棵长得粗壮的大树,那树上的叶子虽然没有全部干枯,可是也还是籁籁而落,院子里整洁能解释为那叶子没有飘到,可这屋子里长时间不住人要是纤尘不染,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
林泽雨自然也有相同的疑惑,林云曦却是笑着开了,推开屋后面的门喊道:“娘,你快来看看啊,这里还有一口井呢,还有个小院子,比前边那个好看多了,噢,怎么两边还有两间小屋子啊?”
林云曦一边叫喊着一边就朝着那屋子冲了过去,想看看是不是也能住人的,二丫却是听说后院有口井,担心林云曦人小,好奇,再掉进去就麻烦了,忙一边喊着一边追了出去,林文也兴高采烈的跟着往后院看去,霍清和抬头看了一眼张氏,刚才他娘的表情他就注意了,这会小声问道:“娘,是不是这屋子有什么不妥?”
张氏却是对着林泽雨道:“泽雨觉得如何?”
林泽雨抬手就在窗台上摸了一把,用食指给两人看,上面一点灰尘都没有,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