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命 作者:之釉(起点vip2012-08-13完结) >

第3部分

庶命 作者:之釉(起点vip2012-08-13完结)-第3部分

小说: 庶命 作者:之釉(起点vip2012-08-13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串儿醒了啊?你头上有伤,得多休息,这样才会恢复得比较快。放心吧,阿翁跑了三趟,买了三袋粗米,两袋面粉,两袋粟米。还从胡人手里买了一些便于存放的干肉。存了些盐,买了能在地窖久放的菜蔬。现在盐便宜得很,20文可买一斤。”
    串儿好奇地问萧翁“那粮呢?一袋粮是多少斤呃,斗?”
    “五斗。粮已从20文每斗涨到了50文,黑面40文,白面60文,粟50文。唉,乱世啊。那些干肉倒便宜,猪肉要600文一斤,干肉却只卖200文一斤。虽然是干肉,也能给串儿增加点营养。”
    串儿感动地冲阿翁笑了笑:“阿翁别难过,以后串儿挣多多的钱给你。如果有机会就多买些粮存着,估计还得涨。”
    “噗”,阿姆笑了,还算光洁的脸起了几道笑纹:“好孩子,倒是个机灵的。杳娘,你有福啊,串儿这么有孝心,我们都跟着沾光。哎哟,如果是我的亲孙女该多好啊!”
    串儿卖萌:“漂亮阿姆,我就是您的亲孙女啊。阿娘,哈?”。
   
                  第6章 认亲
    串儿的逗趣,让阿姆一张脸笑开了花,苍白的脸色变得红润,显得更加年轻漂亮。
    阿姆笑得十分开心,擦擦湿润的眼角:“串儿真是可爱。好孩子,能来我家是缘分。待战乱过后,不知道还能不能时常见到你?!”
    串儿调皮地一撅嘴:“阿姆,我不走了,今后就当这里是自己的家,你说能不能见到呢?就怕阿姆不愿意串儿留下。”
    “呵呵,你这张嘴哟,阿姆求之不得。杳娘,待战后,让串儿给我做个干孙女吧。”
    杳娘站起身,一下跪在了萧翁夫妻面前,唬得两人摆手直叫:“这是怎么了?快起来,有话好说。”
    杳娘倔强地跪着不起来:“蒙眉姨萧翁大义收留,我们母女才能苟活于世,再生之恩无以为报。若不嫌弃杳娘粗鄙,就收下我这干闺女吧。杳娘厚颜相求。”
    说完,恭敬地磕了一个头,直直地看着眉娘。
    老两口一愣,回过神来,欣喜地直点头:“求之不得!闺女有了,孙女也有了。”
    眉娘眼泪直流,一把拉起杳娘:“好闺女,今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看她如此激动,串儿很不解,多嘴问了一句:
    “阿姆,您没有儿女吗?”
    眉娘听见串儿相问,不由哭出了声,哽咽不止。萧翁脸色一暗,代她回答:“我们有两子两女,儿子远在西南,长女上月病故,留下幼子在夫家,你阿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病倒的。次女前年嫁到西北,很难回来一次。”
    串儿点头:“阿姆莫哭,要保重。西南方和西北方相对安全,只要他们平安着,阿翁阿姆照顾好自己,总会见面的。”
    萧翁轻轻拍着眉娘的后背:“好了,现在哭出来了,也笑出来了,身体会很快康复的。串儿说得好啊,咱要保重身体,才好与孩子们日后相见。”
    眉娘点点头:“我明白的。倒让杳娘见笑了。”
    杳娘摇头,陪着眉娘流了不是好眼泪,倒让眉娘不好意思起来:“傻孩子,好孩子。”
    串儿羡慕地看着萧翁夫妻二人,看得出萧翁对眉娘十分心疼在意。而眉娘这人气质温婉,眼神却刚毅,出身应该不错,至少也是书香世家,此刻却小鸟依人,全心依赖自己的夫郎,一心牵挂着远方的孩子。
    串儿不由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虽然对自己关注很少,可他是个好老公,坚定地站在前面为妈妈遮风挡雨,这才有妈妈多年的安定主妇生活。妈妈其实也很能干,却甘愿在爸爸的保护下做个小女人,为他打理稳定的后方。
    看眉娘她们情绪好转,阿翁找话题活跃气氛:“你们不知道,你阿姆还是我捡回来的呢。当年我到长安近郊山上采药归来,见山脚下躺着三个人,两女一男,那年长的一男一女已经死亡,只有年轻的女子尚有呼吸,便背了回来救治。”
    眉娘点头:“当时我是到长安串亲戚呢。带了奶娘和驾车的周伯出来游玩,却不想被一伙盗贼劫杀,到现在还没抓到人。”
    串儿笑眯眯地捧场拍马匹:“阿翁好手气,居然能捡到漂亮媳妇。”
    “手气?运气吧。阿翁就是运气好,这不又捡回了串儿这么可爱的开心果。”
    串儿连连点头:“是哦,是哦。我就知道阿翁要来捡,专门躺在那里等你的。”
    这下,连一直矜持着的杳娘也忍不住了,“噗嗤”一下笑了出来,还给串儿脸上点了几点“标点符号”。
    看着和乐的一群人,串儿心中掠过一阵担忧:战乱起,灾难到,战后十室九空,不知道这一大家人,能不能安然活到那时候?!
    下半夜,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先前的闷热一扫而空,代之而来的是泥土的气息,夹杂着紧张的气氛。
    串儿依偎在阿娘怀里,听着阿娘均匀的呼吸,怎么也睡不着。也许是白日里睡多了?
    潼关被破,安军估计也快到了。也不知道这长安会变成啥样?
    想到这里,串儿好笑:变成啥样,自己也没参照物。安史之乱前的长安繁华富庶,可是,自己没有亲历啊。
    摸摸头,这一整天外敷内服,疼痛好象轻了许多。大概都是外伤,才能如此见效。若说得严重些,也就有点轻微脑震荡而已。
    幸好,那些唐军只是把她扔出去,跌在松软的泥地上,若是砍上一刀,再跌在硬实的地坪,就算方辛珏能穿来代串儿活,这里的医疗条件也无法将脑外伤完全治愈。
    那样,就真的是杳娘的悲哀,一辈子的拖累了。
    奇怪!串儿本尊为什么会丢掉性命成全自己呢?难道是她曾醒来过,看见满地尸体给吓死的?
    有可能。串儿琢磨半晌,更加肯定。一个三岁孩子,在尸堆里醒来,又不见自己亲娘,恐惧之下缺氧而死是很有可能的。
    串儿抚着自己胸口,心里默默地念叨:“放心吧。我会代你好好活着,勇敢地活着,替你照顾好你的娘亲,替你孝顺她。不,现在她就是我的亲娘。”
    串儿放松下来,回想起自己在乱葬岗的情形,身子微微颤抖。串儿现在才想通自己为什么会觉得冷:虽然现在是六月,可乱葬岗那么多冷冰冰的死人,阴气太重,就算是艳阳当空,也不会有热度。再者,头部有伤,失血太多人也会冷。
    杳娘动了动,下意识地把串儿搂了搂,轻轻拍了拍,又睡了过去。
    串儿双眼发沉,睡过去之前想到的是:也许,天亮后就该睡地窖了。
   
                  第7章 躲不躲,这是个难题
    萧家并不宽敞,也就两间房,篱笆围成小院子,院门口搭了间小厨房,厨房门边三口大缸。屋后有一小块空地,三跨步的距离,稀稀拉拉地种着一些蔬菜。
    平日吃饭都在院子里简易搭成的棚架下,若天气寒冷,就端进萧翁他们那间稍大的卧房。
    按萧翁他们所言,孩子在身边时太拥挤,孩子一走,又显得太空旷太冷清,让人心慌。巴不得把这院子和屋子缩成一小间。
    天刚亮,杳娘便起身到厨房,按照眉娘所介绍的饮食习惯,用粟熬了清粥,做了几张饼。
    刚端到棚架下的木桌上放好,萧翁便扶了眉娘出来。
    看见杳娘,两人一愣,眉娘心疼地说:“你这孩子,起这么早干什么?看看你的手也知道平日在家没做过这些。”
    杳娘有几分生涩地叫了声:“阿娘,阿爷。既然你们不曾外待我,又认下我这女儿,操持家事是应该的。平日里没做,并不代表不会做。”
    “现在你要以串儿的身子为重。吃过饭,你把这清粥里加些大白菜,剁碎了煮,给串儿吃。”
    杳娘点头,为眉娘他们盛好粥:“儿明白。”
    三人无声地用餐。看起来,眉娘比昨日气色好了些,但是也没吃多少,便放了碗。轻叹一口气:
    “串儿母子要早点下地窖,安禄山那逆贼估计最迟今晚就得入城,若是趁夜全城劫掠,杳娘这样的年轻女子会吃亏的。”
    杳娘点头:“儿会带串儿早些下去的,咱们都下地窖。逆贼凶狠,可不能拿性命开玩笑。”
    萧翁摇头:“你们下去,某留下。逆贼若是看没人在,一把火烧了这地方怎么办?今后如何容身?”
    眉娘抓住他的手:“我陪你。”
    萧翁看着她,迟疑片刻:“你还是跟串儿他们下去吧。你身体还未好,好好休息。别担心,一切有我呢。”
    “不。”眉娘坚决地摇头:“我们是夫妻,怎么能放下自己的夫郎独自求生呢?”
    萧翁无言地拍拍她的手:“你这性子,有时候也太倔强了。”
    这时,串儿推开门走了出来:“阿娘。”
    杳娘扔下碗跑过去一把抱起她:“怎么自己出来了?”
    串儿羞涩地看看萧翁他们,轻声说:
    “我想”
    “哦哦,阿娘知道了。串儿内急?跟阿娘来。”
    杳娘看她憋红的小脸,恍然大悟,又十分感慨:孩子大了,知道避人了,知道害羞了。
    洗过手,串儿过来坐下,杳娘进屋拿了还未改好的衣衫给她披上。
    眉娘拉拉她的小手:“串儿好点了吗?头还痛不痛?”
    “阿姆,串儿没事了。”
    “一会儿阿姆给你找找你小姨小时候的衣衫,将就穿穿。”
    串儿点头:“谢谢阿姆。你们刚才在说什么?我们要下地窖了吗?”
    杳娘一手搂住她,一手拿着饼:“是要下地窖。可是,你阿翁阿姆不下去,怕逆贼烧掉屋子。”
    串儿皱眉:“阿翁,逆贼若到我们这个坊,那就一定是为了搜刮钱财的,若没钱财,他们会迁怒于您,这样很不安全呢。”
    杳娘诧异:“什么时候咱串儿这么懂事了?还能说出这番道理。”
    萧翁不赞同:“人经生死,生逢乱世,懂事点的好。串儿说得很对呢。可是,咱家剩余的钱财都拿去换了粮食,哪里还有东西让他们抢?”
    杳娘沉思半晌,才说道:“要不,准备点什么让他们抢?”
    串儿摇头:“就算你第一次让他们抢到了,难保他们不来第二次,第三次那是喂不饱的。”
    杳娘惊异地问串儿:“串儿,你哪来的那么多见识?字都不认识几个,这些道理从哪里听来的?”
    萧翁奇怪地看看杳娘:“很多孩子能说会道,却未必认识多少字。孩子聪明不好么?你这当娘的该高兴才是啊。”
    杳娘脸一红:“儿没经验。串儿平日里没这么活泼的,突然与平日大大不同,儿心里有点慌。现在感觉成长不少,象个小大人了。”
    串儿叹气:“阿娘,现在生死关头,您还在乎这些?先想想怎样才能活下来再说吧!”
    杳娘赶紧点头:“是是,阿娘本末倒置。就象串儿说的,没钱财抢他们会害人,有钱财抢他们想下次,儿想着,还是一起躲进地窖安全。一会儿再做些面食,能多熬几天。”
    眉娘摇头:“咱这屋子甚是整洁,一看就知道人没走远,可能就在附近。再者,这是孩子们的家啊,某得看着。这么多年多少风雨都撑过去了,现在也不需要躲。”
    这时,有人在院子外面叫着萧翁。萧翁出去后片刻即归:“陆正川让大郎送信来,他们得到消息,安军已到城郊,大军下午就会进城。估计晚上就会有兵勇前来。赶紧收拾东西,做些吃食,串儿娘俩下午就躲进去。”。
   
                  第8章 藏身地窖
    杳娘几口吃下手中的饼,径自跑到厨房忙碌去了。
    萧翁走到院子门口,向外张望片刻,关上院子门,走到那三口大缸中间,中间那口缸只有半缸水,他蹲身使劲挪开中间那口缸,露出一块方正的木板,掀开,里面是黑漆漆的洞口。
    点了烛火,小心地沿着扶梯走了下去。
    串儿趴在洞口边上,向里面张望,心里有点激动:嘿嘿,看着有地道战的感觉呢。不由心中窜起一股豪情,觉得就算千军万马前来,也是不怕的。
    萧翁放好烛火,又爬了上来。看串儿在洞口,冲她安慰地一笑:“小心,别跌下去了。”
    走进厨房,扛了粮包,几个往返,将能转的粮食都扔了下去。
    而后,再次下到地窖,把粮包挪到地窖角落码放好,松了一口气,抬头对串儿说:“这是我们生存的希望。”
    串儿眼睛亮晶晶地,使劲点着头。有了粮,至少不会饿死。
    萧翁又爬了上来,进屋拿了两床被褥扛在肩上,又送进了地窖。
    眉娘看萧翁再次从地窖出来,心疼地拿了软布给他擦汗:“看你累的。我就是个没用的。”
    萧翁接过软布自己擦汗:“你看着就好。如果我哪里做得不周到,可要及时指出来哦。”
    眉娘“扑哧”一笑:“我就一监工!”
    萧翁看着眉娘,憨厚地笑了笑,脚下不停,又奔卧房去了。
    串儿蹲在洞口,看着萧翁忙碌的身影:萧翁个子很高,按照现代标准,怎么也是1米75的帅气男子。眉眼很清秀,斯斯文文的,不象大夫,倒象学士。虽然四十来岁了,可是不显老,这跟生活状况无关。有的人天生就经得住岁月考验。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所以,才会在这样的地方看到看到这样的男子,这样的女子。
    眉娘过来,拉起蹲在地上发呆的串儿:“别蹲久了,小心头晕。还是到床上歇着去。万事有你阿翁阿娘,最不济,还有阿姆呢。”
    串儿轻轻靠着眉娘站在洞口:“阿姆,串儿没事。串儿帮不上忙,只想看看而已。串儿这心里没底,乱得很,上了床也睡不着。”
    祖孙俩看萧翁里外忙碌,同时叹气,相视一笑。
    吃过午饭,萧翁将备好的饼放进地窖,杳娘拿了要改的衣衫,又接过眉娘给的几件小衣服,牵了串儿走到洞口。
    萧翁先下去,而后伸手接了串儿下去,杳娘顺着台阶也进了地窖。
    借着微弱的烛火,串儿打量着这地窖。其实说是地窖,倒委屈了它,这地窖有小半间屋子大,有张简易木床,空气新鲜,干燥通风。
    萧翁介绍:“这地窖以前只有巴掌大,后来几经扩建加固,开了通风口,现在已算不得地窖,算是密室了。我们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