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 >

第38部分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什么事需要瞒?是乐管事是你的亲大伯吗?”
    梅香一下子闷了,她跪在了地上,“梅香不是有意隐瞒,只是,梅香也想不到,这世还能碰到他。”
    梅兰妮一把拉起她,“别动不动就跪。这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梅香说,“可是,他,他…”
    “他怎样?不就是砍了两个人渣吗?”
    “砍了什么?”梅香没有听懂。
    “我说是杀了两个坏人。”
    梅香又跪下了,磕头,“谢谢师傅收留我大伯。”
    梅兰妮拉起了她,“有话起来说,别动不动就跪下。不过,这些话不要和你伯伯说,让他只管放心在我们家干活。”
    后来,梅朵背着梅香和梅兰妮说,“嬢嬢何苦骗梅香?”
    梅兰妮回答,“我没有骗她,我是实话实说。只不过用了她能接受的语言。编谎容易,圆谎难。我想过了,许多事瞒不过她的,与其让她猜疑,不如明的告诉她。以后,有了什么奇事发生,她都能自己找到解释。”
    轮到梅朵无语了。
    梅香知道自己和一群神仙住在一起,不自在了几天,秦炼,边峰他们感到很奇怪。梅朵告诉他们原因。他们才恍然。
    几日后,梅香觉的和过去的日子没什么两样,渐渐的又放松了。心里还疑惑,是不是梅兰妮在骗她。有时觉得自己的责任很大,要好好保护师傅一家。守着师傅家的秘密。
    且不说梅香在那里独自胡乱猜想。老乐干活倒真是有成算。他先和边峰,秦炼一起去了李木匠家里。核对了木料。虽然还在年节里,李木匠已经在家工作了。手艺人凭的是勤劳。
    然后,又和兄弟俩一起拜访了林永青,并下了定单,订购了一种小竹架子。这种竹架子,林永青不知是派什么用场。问了小兄弟俩,人家并没有瞒着他,直接告诉他是阴干瓷砖的架。
    十五还没到,他又去了砖瓦店,找到看店的小伙计,说了订购熟瓷土的事情。这年代,做生意的,态度都很好,人家仔细的问了数量和要求。并和他讲,十五让他再来一趟,带好定金。
    然后,老乐拿着点心有带着兄弟俩拜访了孝义坊曲大明师傅,当是整修孝子庙的泥瓦工就是请的他,和他讲了华家要拆墙建个水桥头,并一个门。曲大明拿出了黄历,查看,见正月十八是“宜修饰垣墙。”随定下了十八去华家开工。
    安排好这些,他由抽空,把华家给王重搭的棚屋修理了一番。把那些抽水马桶和各类配件装进竹匣子里。还把明细表交给了梅兰妮,梅兰妮看了要二百一十二两银。自己仔细算了,没什么错。便让边峰把钱交给了他。
    他又给了边峰另一张工作明细表,说明下一步要做什么。
    其中有十六这日去拜访林山一家。要带的点心和礼品。说明是详细讨论建房细则。并请了林永青做陪。
    梅兰妮见他办事十分老到。放了心。便认真做缂丝,刺绣。
    梅香也是个帮家的,时常在梅兰妮面前为自己伯伯说话。她告诉梅兰妮,过去,伯伯帮人走镖,路上千难万险的,从未失过镖。要不是受了她家的牵连,镖局的人真舍不的放了他。梅兰妮从老乐的所做,知道梅香的话不假。齐逸更是开玩笑的说她是“举贤不避亲。”
    056 知趣
    更新时间2013…12…5 2:14:46  字数:3393
    有了老乐伯侄的加盟,梅兰妮顿感轻松。十四这日完成了知趣系列。三胞胎检查绣品。越看越喜欢。和底料同色的丝绳打成各类中国结。整套挂件又有趣,又文雅。在画的题字‘知趣‘下,有一方小小的‘梅氏女红‘和一个葫芦形的小章‘不易居‘。题字只在眼镜袋上,其他挂件上并没有。
    前面的绣品和缂丝都卖出了高价,这套小东西,并不指望卖出高价,只不过卖个名气。梅兰妮把它们包好。交给边峰,让他去一次无箴绣坊。
    这时的苏州,荷包扇袋都有卖,其中锦芳斋的荷包和三珠堂的扇袋都是有名气的。梅兰妮的这套挂件,与那些不同,是成了套的,所以占了便宜。
    三胞胎拿出的另一套小挂件的画稿,还简单,每幅画面有两只蛐蛐,或斗,或逃,或躲。背景还要简练,一,两片红叶,一株小草。但是,画面生动活泼。题的是‘斗趣‘,这一套是八件套:两个荷包,一个香囊,一个扇袋,一个火镰包,一个表袋,一个鼻烟壶袋,一个眼镜囊。用的是藕色软缎做底料。完全和传统的刺绣挂件不同的风格。
    边峰拿了绣件,准备离开。三胞胎也要跟着去。梅兰妮给了他们一些银两,替他们穿戴整齐,帮着雇了小船,送了他们出去,也是左叮嘱,右吩咐。还让他们别忘了买一对银丁香回来。梅香的耳洞一直穿着茶叶梗。
    十四这天,城中的店铺大多开张了。早市也恢复了。茶馆的评弹,说书也开始了。年节中,艺人们并不空闲。许多有钱人的家里喊他们去堂会,他们是东家出来进西家,比平时更忙,拿到赏钱自然也比平日里多。
    梅兰妮早上出门买菜,买了斤草头,一斤小波菜。吃多了荤菜,可不就想吃蔬菜。早市上,除了新的蔬菜价钱贵了些,其他,如猪肉,鸡蛋等的价格都回落了。
    时节已过了谷雨,江南的春天已经来了,河边的柳树已有芽意了。风吹到脸上感到柔和。不象严冬里那种凄厉。可是,华家人的棉衣都没有脱下。中国有句老话,“捂春冻秋”,梅兰妮身临其境才体会到这句话中的无奈。不象现代社会,每个人有许多的衣服。脱了棉的,有毛的,有夹的,有呢的,有绒的,怎么都不会受寒。可是这会,脱了棉的,穿夹的,总是不够的。所以只好捂着。
    一年之计在于春。
    华家今年的大事是造房子,建家园。自然有许多事情要张罗。出头露面的事情都由老乐做。但是,整个华家都在忙,梅朵,三胞胎,夜夜做帐,打预算。
    十五元宵节,是一个大的节日,从十四到十六要点三天的灯。这三天又叫上元节,十四的灯称为‘试灯‘,十五的灯是‘正灯‘,十六则已是‘阑灯‘。这年头的几乎没有夜生活。店铺一到酉时都陆续上了门板打佯。唯有上元节是开了夜市。城里几乎家家都外出看灯,小商贩也趁机赚一票。
    这天是正日,三胞胎说还没有逛过古代的灯市,就和梅兰妮念叨外面已经张灯结彩,晚上的灯定是好看。梅兰妮没有心思逛灯市。让边峰护着他们,秦炼留下陪梅兰妮,他怕梅兰妮一人在家,万一有什么事没有帮手。
    梅兰妮让他们带上梅香。吃了晚饭后,帮他们穿戴整齐,带了些钱,再三关照不要乱吃东西。当心病从口入。这些人口里应了,实际上早就策划好要尝各类小吃。
    梅兰妮画了一张地图给他们,“沿着卧龙街向南,不到饮马桥有一条街,往东是十梓街,沿街向东行,到了平桥,过桥朝南,沿路前向南,有一个醋库巷,那里有个花灯庙会热闹的去处。几个听好了,不要乱吃,带好梅香。不要走丢了。”
    梅香这时已经穿戴好了,正对着镜子照耳朵上的银丁香。
    边峰收起了草图,对梅兰妮的吩咐一一答应了。和两枝梅,三胞胎一行六人出发了。
    家里一下子走了这许多人,一下子清静起来。梅兰妮和秦炼二人,清洁了厨房,准备好洗澡水。来到房里。谈论了一会儿建房的准备工作和打算,又谈了一会儿老乐。渐渐地,梅兰妮不淡定了。支起耳朵听大门的动静。
    秦炼笑她,“他们哪有这么快就回来的。不在外面逛够是不肯返家的。他们都算是大人了,真用不着为他们担心。”
    梅兰妮有点汕汕地,“知道你们都是大人,可不知怎得,在我眼里,你们都还是小孩。真碰上了强人,小身板的,哪里抵的过。”
    秦炼安慰她,“有边峰在,怕什么?你不知道,那家伙真是足智多谋,十个成年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梅兰妮说,“他,我是不担心,那三个小的,两个女的,都会拖累他,他再长出三头六臂来,都未必护的周全。”
    秦炼说,“这你更不用担心了。今夜,老乐和小弟们也一起去了。”
    梅兰妮听得,方有些放心。到底还是有些坐立不安,索性,拿着蜡烛,到堂屋里缂丝。
    那几个玩兴也太大了,梅兰妮都到门口张了好几回了。直到亥末才着家。
    梅香兴奋的脸儿红红,手里拿着好几盏花灯。自然是三胞胎的战利品了,“几个师兄好厉害,把那灯迷猜了好多,赢了好些彩头,这几个好的我挑了出来,还有的都给小乙他们了。”
    梅兰妮看她手里还有竹子做的小风炉,麦秸编的小扇子等玩具。做工都精致。想着苏州人做事真仔细,连玩意儿也与众不同。
    等大家都梳洗完毕,时间已到子夜了。梅香上了床就人事不知了。
    边峰他们正和梅兰妮说见闻。
    边峰说,“还亏得娘今天没去,今天我门遇到了织造府的余管事。”
    世界还真小,梅兰妮问,“他认出你们了?”
    边峰摇摇头。“他在看灯的途中遇见了熟人。那人还偏偏和他讲起了我们家的刺绣。他还派人去无箴绣坊打听过我们的住址。”
    梅兰妮气愤地,“这些人到底要怎样。三不罢四不休的。”
    齐逸说,“他们无非是想垄断。看见民间有了高手,自然是不舒服了。你还别说,苏州人还真识货。娘的女红已经很有名气了。”
    梅兰妮说,“绣画,画工是最重要的了。多亏有你们的设计。”
    梅朵说,“你们肉麻不肉麻,整日相互吹捧。”
    梅兰妮笑道,“我们讲得是事实,并没有吹捧。我和三胞胎是黄金组合。”
    楚濂忙说,“赶紧讲正事。”
    楚源说,“昨天我们几个送挂件到了无箴绣坊,特地在那里看了看荷包等物的价钱,好的约在二两左右。我们合计了一下,觉的我们这一套,能卖到二十两银,那就很不错了。已经包括了品牌效应了。”
    梅兰妮说,“能卖二十两的话,我们能得十六两,我们一家一月的生活费和老乐的工资,几边峰小弟的赞助费,全在里面,还有剩余。”
    齐逸笑道,“结果卖了六十两。”
    梅兰妮惊奇地说,“昨天,你们并没有提起这件事。”
    楚濂说,“巧了,今天我们在摊上吃圆子时,…”
    梅兰妮已是蛾眉倒竖了,“再三关照你们不要吃摊上的食物,到底不听话。”
    几个人做着鬼脸,楚濂说,“有比较才有鉴别,那摊上的圆子都没娘你做的好吃。”
    梅兰妮苦口婆心地,“摊上没有洗碗处,一桶水从开张洗到收摊,不换的,你讲有多不卫生。如果,你们人大点,抵抗力也强些,眼下你们都是幼儿的身体,稍微不当心,一场痢疾都会要人命的。”
    齐逸讨饶道,“没有下一次了,以后决不在外面乱吃东西。”
    梅兰妮克制住自己,没再多说,到底这些也不是真小孩。
    楚濂说,“我们正吃着,我们相邻的摊位上坐着两人,讲起无箴绣坊的事,引起了我们注意。边峰说,有一个是余管事,另一个不认识。那个不认识的,正告诉姓余的,讲有位彭公子昨下午去了无箴绣坊,要买些手信,到北京送人,他要去参加今年的殿试。后来,看中了我们这套挂件,当时有一个人在他前面看中了,两人就竞争了起来,自动竞拍了起来。加到了六十还不都肯放弃。后来,还是陈老板打了圆场,答应那一个,下次得了梅氏的绣活,一定替他留着,决不给外人知道。这次因为彭公子要去殿试,就让给他。陈老板说,如果彭公子考得好,苏州人脸上也有光不是?那一个在陈老板再三保证后,方放弃了。这些都是那个人讲给余管事听的。”
    边峰补充道,“和余管事说话的这个,余管事叫他方信,下次要记得问陈老板是否认得这个人,要堤防他。彭公子名澍葵是十全街状元彭家的子孙。和他相争的人姓文,住桃花坞那边。”
    边峰一说,人物关系就清晰了。
    楚源说,“那余管事向方信抱怨,说,梅氏东西没有人传说的好,上次得了她一幅屏风面,结果贵人们并不喜。姓余的还被上司申斥了。他还要让方信多注意梅氏绣品的消息。报与他知。”
    梅朵说,“这家伙不知打什么主意。两,三个月了,还对嬢嬢你念念不忘。会不会强抓你的皇差?”
    边峰说,“不用怕,从他的话里看来,织造府对我们家的绣品还不怎么了解。这段日子我们低调,一时也不会有作品卖出,这种小挂件,不会引起太大的轰动效应。”
    齐逸想了想,说,“近来,海保的日子也紧张,新皇登基,对他是好还是坏,他还没确定。据史料记载,他在乾隆初年,积极组织戏班。想讨好新皇。他这人对于织物绣品之类的并不专业。所以暂时还想不起来我们这里。”
    秦炼说,“我们家今年的大事是建家园,在织绣方面尽量低调,如果,资金不够,我们到远点的地方去卖一些宝石。其它的事徐徐图之。”
    057 买窑
    更新时间2013…12…6 1:08:53  字数:3379
    年节过了,该忙的得忙起来。十六那日,老乐请了林永青做陪,带着秦炼,拿了两包点心,一起去了林山一家。商谈了华家盖房的一些事宜。
    十八这天一早,梅兰妮把隔夜准备好的卤猪头装在一个大盘里。在另一个盘里堆放了金桔。又一盘堆放着点了红的馒头。再一盘堆放着薄荷方糕。等曲师傅带着人来的时候。老乐和秦炼迎了出去。并和他们一起,拜了土地。撤了祭品。开工做水桥头。光做水桥头,只要半天时间,但要开墙,要做门,就慢了,整干了两天。这两天时间,梅兰妮带着梅香每日替他们煮午饭,和上下午的点心,茶水,很忙了两天。每顿饭都由老乐和秦炼陪着。梅兰妮就不用出面了。
    二十日,老乐定的熟瓷土送来了,有了自家的小码头,运东西很方便。
    第二日,老乐就找了两,三个短工,帮着做瓷砖,和烧瓷砖的匣架。三胞胎在那里帮忙,外人看上去以为他们在玩。也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