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 >

第54部分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朵说,“安托尼讲它们要结果子的,种在露天不结果。”
    梅朵选择植物时,大都选择经济实用高的。但是,这次她提出要在暖房里种小苍兰,没人反对,因为,小苍兰的香气很宜人。所以她又引进了十几球的小苍兰。
    下午,晚饭前的一段时间,边峰安排保安队搞体育活动。比如,拔河,蹴鞠。说起蹴鞠,这里谁也不知道规则。可这难不住人家,他们把足球规则改进一下,就用上了。只是把人数改少了,一边六个,场地也比足球场小。开始,还是试着玩,一段时间后,形成了定规,大家又熟悉了,就成了男孩子们热爱的游戏之一了。只是,这个游戏需要裁判。有时边峰和秦炼也下场,他们就培养梅香和梅朵做裁判。
    这天,又有蹴鞠,梅香去做裁判。华家的人,在小会议室里开会。
    边峰在讲近日的调查进展,“‘御膳房‘的掌柜叫余勇,就是和我们争‘狩猎图‘的那个余管事。”
    梅兰妮失声道,“怎么会是他?”
    边峰继续道,“他不是海保从京城带来的人。他是在高斌时期进的织造府。开始是个小办事员。后来,在胡凤翚时升到了小管事。换了海保,织造府里上万台织机光靠京城来的人哪里管得了,再说他们也没有本事管,自然要留用一批老人。余勇也是留用的老人之一。他管着上百户织户。这个时代的织户每月都有一担二斗粮食可领。开机时,每月可领四两银。他从中克扣。当然,所有的管事都做同样的事,他也不能说是特别坏。过去,雍正对丝织品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常常批评苏州的丝织品退步了。没有好设计也是问题之一。讲到设计,你们都懂的,带着条条框框是出不了好设计的。他见到了我们家的狩猎图屏风面,觉的东西好,这也说明他是有一定水平的鉴赏能力的。他把它当稿本,用丝织复制。可是他不懂里面的窍槛。我比较过我们家的缂丝和蜡染。当用缂丝时,那图稿更夸张,圆角处都锐了,这样显的青铜浮雕味更浓。用丝缂的那幅比原来的不差。可是,由于织造府的人不懂这些,他们在丝织时更加柔和了画面,这样一来,那画原本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就被削弱了。再加上,他们不是整套拿去呈样,而是用了其中的一幅,织匠在织缂的过程中,还有意识的把夸张减到最小,尽量写实。这样一来,那幅花样当然不入眼,就被淘汰了。这对余勇来说,打击不是不大。好在他脑子还算活络,把到手的那套狩猎图卖掉了。至于卖了多少钱,暂时还不知道。照我估计是没有蚀本。毕竟,这幅屏风已经小有名气了。”
    “那他怎会成了‘御膳房‘的掌柜呢?”秦炼问。
    “织造府的差事应该是和后世的公务员差不多吧,都是吃皇粮的,差事好,竞争也强,派系斗争应该会不少。但他怎样入了绣容的眼,具体就不知道了。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推理一下的,绣容是一个深闺女子,是不能直接抛头露面的,就算是旗人对女儿没有许多条框,但是她也不能直接参与到管理织造府的事物中。她只能间接的接触。通过为海保做助理,她可以为自己物色人选。首先,这个人不能是从京城来的。因为要在苏州做生意,当然用地头蛇比强龙妥当。再有,”边峰停下,喝了一口茶,接着说,“这个时代对旗人在外地置产一事管理的很严。她不可能大张旗鼓的开店买地。”
    边峰点头,“对,所以她要找一个对她家忠心的当地人出面办这件事。余勇应该也是那种会来事的人,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如入这位小姐的法眼。”
    梅兰妮问,“那他们的生意好不好?”
    边峰说,“上个月在他们打折期间,我买来的那些点心和菜肴,你们也吃过了,你们觉得怎样呢?”
    楚源说,“小窝头,豌豆黄,小麻花,还可以,萨其玛没我们家做的好。菜肴就一般了,我看别打御膳房的牌子,盐商的私家菜都比它好吃。”
    边峰说,“这就是了,刚开始时,大家去吃个新鲜,吃下来并没什么特别好的味道。加上价钱又特别的贵,六个小窝头就卖一两银子。谁吃的起。讲到排场,那御膳房再怎么装修,也只不过是间常见的饭店。和苏州林园的私家菜是不能比的。”
    梅兰妮同意,“这倒是的,干将河北的宜园是个小园林,当家的奶奶姓陆,烧的一手好菜,就在家里开了饭店赚钱。一天只烧一桌菜。按着季节变换菜肴。根据四季,宴席摆在不同的地点。当然是享受食物的同时还享受景物了。金伯给他家送过菜,金伯说,那讲究的,别说餐具,地点了,就是这一天一桌的派头,要吃他家的宴,都要排上几个月。一桌菜没有三十多两银子下不来。我打算带你们去吃一次,”所有的人眼睛都亮了,但是,梅兰妮接着说,“当然要等你们再大些。”那些目光又暗了下来。
    齐逸说,“在苏州开这样的饭店实际上是很危险的。打着皇家的旗号,就要有相应的东西去配。靠满人家的那点水平是远不够的。就是眼下的宫廷菜肴,说真的,还是不能和江南菜肴相媲美的。清宫菜的发扬光大,是在乾隆下江南之后。这会还落后着呢。”
    边峰说,“就是这理,吃过的人认为就那味还御膳?有人还说,皇上就吃这东西?还没普通苏州人吃的好。价钱又特别贵,一顿普通点的饭菜就要二十两左右的银子。所以,这个月门前罗雀了。可惜了那个好地段。”
    楚濂说,“其实不用叫‘御膳房‘,那是给自个找茬,叫‘京味馆‘就好。”
    梅朵说,“叫了‘京味馆‘六个小窝头能卖一两银么?”
    梅兰妮问,“那‘御膳房‘真有御厨吗?”
    边峰说,“有一个老御厨,应该是做白案的,所以面点还不错。但是萨其玛真还没我们家的好吃。”
    齐逸说,“能比吗,我们家的配方是后世恭亲王家的配方。谁都知道恭亲王家的萨其玛是北京的独一份。这会子连恭亲王他爷都还没影呢。”
    秦炼好奇的是另外的事,“这样的经营,结果就是破产。别的不说,就是前期的投入都还没有收回。”
    华家人通过办窑场,知道了收回成本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
    边峰说,“这种经营风格一看就是来自后世,急功近利,虚张声势,肯定是那位大小姐定的方针。至于是否能盈利,再看吧。后世不是还有公款消费这一说吗?”
    几个人正说的起劲,梅香回来了。梅兰妮起身到厨房里去帮做晚饭了。边峰问梅香哪队赢了。
    梅香说,小乙那队赢了,五比三。
    五月初五是端五节,老乐在所有保安队员的额头上,用酒黄画了个王字。鲁妈也在天香的额头上画了王字。梅兰妮也有样学样,在自家的男孩额上画王字,在两枝梅的眉心点了个红痣。
    这天小孩子还要带香包,而且是带一串,鲁妈给天香缝了小茄子,小辣椒,小南瓜等物形的小香包。
    梅兰妮没有时间做,真是应了俗语,“卖油的娘子水梳头”。
    她在三胞胎的香薰球里塞上切细的薄荷,藿香和艾草。自有一股清香溢出。梅兰妮给两枝梅各买了一个一寸高的银制漏空瓶,用细银链吊在颈上。瓶内也塞满了香草丝。
    秦炼和边峰坚决不要这些‘娘娘腔的东西‘。
    080 买卖西厢
    更新时间2013…12…29 1:01:20  字数:3195
    三胞胎把剩下的六个鼻烟壶画了一套:‘惊艳‘,‘烧香‘,‘听琴‘,‘探病‘,‘拷红‘,‘长亭‘。
    学堂里是逢五休沐的,十五这天,他们要把这套鼻烟壶卖掉。再加上,人总有好奇心,三胞胎也想去见识一下‘御膳房‘。
    所以,这天他们要去报恩寺。十五日,寺庙前总有庙会。他们带着六个鼻烟壶想去斩肥羊。
    边峰带着三胞胎,小乙现在的外号是黑狐,是边峰的好助手。他当然要跟去的。三胞胎小胳膊小腿的,肯定不能走远路,所以,梅兰妮让他们雇脚力。
    秦炼说,“雇什么脚力,家里不是有现成的驴子吗?”
    边峰想,这也是好安排。但是如果要骑驴,那一定得带上小甲。小甲是最肯苦干的。外号是水牛。家里的牲畜就听他的话。
    所以,牵了三头驴。小甲,小乙和边峰各带一个三胞胎。这六人,沿着卧龙街北去。
    梅兰妮开始还有些担心。被秦炼劝导了。
    报恩寺是苏州的古寺,因为它在城北,所以当地人称它为北寺。
    北寺的高塔是苏州城标志性的建筑物,九层八面的塔,是南宋的建筑。檐角上挂着惊鸟,风吹过来,丁丁冬冬的。苏州人管这座塔叫做北寺塔。北寺塔至今还是有名的。
    报恩寺最终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中,但在乾隆年,这座寺庙的香火还是很旺的。每逢初一,十五,寺庙前的庙会是很热闹的。
    边峰他们选择去北寺,因为上几个月在苏州城南面斩了几次旗人,怕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换了地方。苏州城北比城南更热闹。这里旗人少,官衙少,所以人们更自在。庙前,人来人往的,小商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三胞胎眼睛都来不及看。小甲牵着驴等在外面。过去讨饭时,这种地方小甲小乙老来了。所以没有三胞胎这般好奇。
    边峰抱着匣子,跟在他们的后面。三胞胎见有惠山泥人卖,就在那里细细的看起来。惠山泥人分粗细档,粗的就是那些大阿福之类。细的是故事人物。有桃园三结义,西厢故事等,三胞胎看见了一堂十八罗汉,捏得精细,钱也不贵,只要五百文。三个人便商量着要不要买下。
    突然齐逸被一人抓住,“好小子,总算让爷找到你了。”
    三胞胎都被吓了一跳。边峰朝那人一看,便悄悄的隐在人群中,朝小乙摆摆手,指指那人,小乙会意了。
    齐逸定眼一看,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第一次斩的肥羊,叫见明的那个。立刻心定下来了。
    他说,“这位爷,你那鸟食罐没给你长脸?”
    见明说,“鸟食罐是没说的,你那好东西怎么都不先想到爷?那保的鸟笼和鸟食罐是你卖给他的?”
    齐逸说,“我知道那保是谁啊?再说,苏州城里的好东西多了去了,哪里都是我家的。”
    “先别说那保了,我问你,起明那套一百零八将,是你的吧?”
    齐逸没回答,见明就当他默认了。便忿忿地,“他把那一百零八将送给了旗统领,转眼间就得了个好差事。我爹直骂我没用。我这招谁惹谁了我,如果没那一百零八将,大家伙不是一样混日子。”
    楚源说道,“爷,你是忿不过那人得了好差事,还是气他得了一百零八将?”
    见明看了看楚氏兄弟,这两人穿着打扮和齐逸一样,“这是你兄弟?呵,还是三胞胎?”他把这三人拉一块稀罕了一回,“告诉你,爷是气不过他用一百零八将换了好差事。”
    楚源说,“这不值得气,苏州城里好东西多了去了,眼前就有一样。”
    “哪样?”
    楚源指着十八罗汉,“这堂十八罗汉就不错。”
    见明没兴趣地,“你以为统领象你这般孩儿稀罕这东西?我问你,”他转向齐逸,“你那好的烟壶还有没有?”
    齐逸撅着嘴,“就是有,我也做不了主。”
    见明一脸见了曙光的样子,“还真有?让爷看看?”
    齐逸说,“哪有啊?”低声嘟囔着,“有,你也买不起。”
    “呵,看不起爷啊,你有一百零八将,拿出来,爷照样买你一套,不带少一文的。”
    楚濂说道,“人家一百零八将,你也一百零八将,到底也不稀罕了。你就不能换一种人家没有的吗?”
    “小子说的还挺有理的。你有什么新玩意?”
    齐逸说,“别的没有,还有一套西厢,虽说,一套只六个,可画的比一百零八将精致。只是价钱不便宜。二百两银。”
    “二百两?你小子讹人吧?”
    齐逸说,“我说你买不起吧,当初人家买那一百零八将可是按一个人二十五两银算的。这套西厢,一只瓶上至少有三个人,二百两六个瓶,怎么都比那一百领八将便宜了。”
    见明说,“别废话了,东西拿来让爷瞧瞧。”
    三胞胎领着他来到边峰面前,“哥,这位羊要看壶。”
    边峰朝他一看,“谁你们都敢领来,这位上次顺了我们二十两银子去,还敢和他玩?”
    齐逸对见明说,“看,我说吧。”
    见明见边峰不过一小孩,便道,“怎么了,爷看看都不行?爷今儿还非要看了。”
    “可以看,压银子,一文都不能少。”
    “嘿!”
    边峰说,“你可以不压,我又没要卖与你。”说着头扭去一边,看都不看他。
    见明套出一张银票,“给,小屁孩,还真当爷没钱?”
    边峰扫了一眼银票,见是一百两的。收了下来,拿出一个烟壶给他。
    “爷要看那一套。”
    “你压这点银子,还想看一套?又想顺吧?想看就一个个看,想买就给足银子。”
    见明拿起烟壶对着太阳一照,那烟壶呈半透明状,在看上面的人物,神态,形象都是上品。换了一个,又看。
    这时,旁边站着一个贵公子模样的,直接问边峰,“你这套烟壶怎么卖?”
    “整二百两,不二价。”
    那公子对一个跟班说,“长贵,付钱。”
    “嗻。”长贵给了边峰几张银票,边峰一加,整二百两的通汇票号的票。就把手里的一盒烟壶递给他。他接过后,顺手把见明手里的那个拿了下来,放进盒子里。然后就去追自家的公子去了,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似的。等见明反应过来,人家早没了影。边峰把那一百两银票往他手里一放,带着弟弟们走人。
    “嘿,小子哎,你们敢耍爷,等着爷收拾你们。”
    “这怪谁?要买你早买了,你不是动了心思想顺我们的东西,会是这个结果吗?”小乙带着苏州音的官话。
    这几个平时都不出门,趁了这个机会还不好好玩玩。先进了报恩寺去参观。
    这报恩寺连梅兰妮都没有来过呢。
    三胞胎对于参观古建筑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