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 >

第77部分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李果那里比着陈家送了一份厚礼,因为三胞平日里是不付他学费的。沈德潜在年前的拍卖会上赚了一笔,加上平日里三胞每月交学费,所以,也按着他其余学生的样送了礼。
    这次的拍卖会,被安排在木渎的沈德潜家的举行,虽然那居所朴实无华,但有一股子文人的雅气,参加的人都是盐商,平日里生活中只竞奢华,见到这文气的居处倒懂得欣赏。沈德潜见了这套作品,也是赞不绝口,还为每幅图题了诗,这使得这套作品比前套更有文名。
    茶水点心,杯碗用具等都是陈步云从苏州运去。这套作品最终被扬州的汪家以十八万价拍得。汪家是盐商中的领军人物,他家对于贿赂官员之事最有心得。所以,他家始终和江淮官场的关系密切。去年,黄家在扬州展出了十二幅美人图,轰动了淮扬,让汪家一时吃瘪,这次汪打听到了有另一套缂丝作品出售,当然志在必得。
    陈步云这次的拍卖场地费包括房舍的整修等,共用了一千两银,给了沈德潜一千两润笔。按照两家惯例,华家得了十四万二千四百两银。当然,梅氏女红的名气已经传出。后来,也有人仿梅氏女红的作品,但是仿品和真品之间的差异,一眼就能分辩。连带着梅氏的双面绣也身价倍长。无箴绣坊的生意也大好。
    下一步的缂丝作品,是李果提供的。是一套册页一尺二寸长,一尺宽,每幅画上并没有名字,只在右下角钤一“枚”字。当时三胞胎一看这套作品,差点要脱口而出“冷枚”二字。
    不错,这正是冷枚的作品。冷枚是山东胶州人,曾师从山东济宁焦秉贞,康熙三十五年,成为了宫廷画家。他的使他名声鹊起,成了供奉画家中的领军人物。
    雍正元年由于政治原因,他被逐出宫廷。当时,李果为了李煦之事上京周旋,因缘所到,两人相识。两人都受一场政治斗争的失败方的牵连,自然成了知己。冷枚虽然长期为宫中供奉,但薪金并不高,加上京城生活成本昂贵,家中没有什么积蓄。一时难免捉襟见肘。李果为人豪爽,解囊相助。冷枚就赠送他这套。李果自然是当之珠宝。冷枚在当时就象徐悲鸿在后世一样,名气大,他的作品真还是有钱没处买。
    三胞胎提出想临摹这套作品,李果大方的把画借给了他们。只是要借的画稿欣赏,三胞胎也大方借出。拿山寨版换正版,那可是占足了便宜!那套和沈德潜的题诗都装裱成了册页。
    三胞胎借了,就请沈德潜为每幅图做诗。这是一组描绘仕女们优雅闲适的生活,分别是:弹琴,赏兰,吹箫,闻香,採芝,种花,纫衣,对镜,品茶,读书。和后世所传略有不同,但是画风是一致的,想来他画了不只一套。
    沈德潜虽然有名气,那时只是一个穷秀才,平日里虽然也替人写东西,但润笔都不高,百八十就算是好的了,这次的到这样大一笔的润笔,心里十分高兴。心情好,文思如涌,看着这十个美人,那笔刷刷刷,每人二十个字就出来了。
    三胞胎开始临摹这十幅画,当然做了适当的改动,冷枚的画虽好,但是,衣纹显的生硬了些。再就是尺寸适当的放大了,成了长一尺六寸,宽一尺二寸便于缂丝。再把沈德潜的诗放在画的上方,这样,第一幅美人图‘弹琴‘就上了机。这幅作品上,有钤“枚”,有钤“宁远阁收藏”,宁远阁是李果的宅名。三胞胎证求李果的意见,李果当然没有意见。“梅氏女红”是必须的。后面还加上“不易居收藏”。上方,沈德潜的钤“归愚”和签名“确士”都不少。这套缂丝打着名人效应。尽管年底事情多,但梅兰妮还是开始新的缂丝作品了。想到自己能赚这么多的银子,梅兰妮当然更不会浪费时间了,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在后世家喻户晓。
    过年的种种琐事就不一一细说了。这年初一这天,梅兰妮给所有东岸的孩子包括天香,每人六文铜钿做压岁钱,她教梅香把六枚铜板穿成了梅花型再结了个如意结。
    金家今年除了给华家的孩子压岁钱,也给了学习班上所有孩子每人两枚压岁钱。但是没有天香的份。
    林永青也给了华家所有孩子包括天香一人两枚压岁钱。因为去年在华家的孩子帮助下,乔制和他也赚了几百两银子。更重要的是,在华家的帮助下他们储存了足够的粮食渡荒年,这个年节,米价已是三两一担了。
    给天香的压岁钱,那是他和老乐惺惺相习的缘故。要说,这个年代的孩子还是很淳朴的,拿着这些铜钱,孩子们个个心花怒放。连上面的结都不舍得拆散,小心存放。
    只有天香觉的自己比众人少了两枚铜钱,有点闷闷不乐,但是他有亲妈在,鲁妈给了他六枚铜钱。小孩子心劲,他立刻拿去显摆,可是,一众人没人鸟他,钱谁没有啊,那六千个铜钿货真价实,要的是个彩头,是旁人对自己的重视。是一个集体的归属感。还有一种资历,前年他们得的那铜钱,很多人都保留着,虽然只有一枚,也是华家对他们的那份心啊。哪里是为了一枚两枚的钱。
    水妮拿到压岁钱的反应是,我都是大人了,哪里还要压岁钱?
    梅兰妮说,没有结婚的都算是孩子,自然有份拿压岁钱。
    华家孩子明面上得到的压岁钱,背后都分给了梅香和水妮,真正得了比较多的压岁钱是这两个人。
    114 年节里
    更新时间2014…2…4 3:57:36  字数:3320
    压岁钱在成人眼里就是一状小事,可是在孩子眼里是件大事。
    小乙打探到了梅香她们多得到的压岁钱的来源,就暗地里找到了边峰,“小老大,你也给我留下一个铜板意思意思,怎么说,我也是你的手下是不是?”
    什么啊,边峰都反应不过来,什么铜板啊?
    “压岁钱啊,听说,你把你的压岁钱全给了梅香她们?”
    “哦,这事啊,难不成小乙你还要同丫头片子争那一文两文的。”
    “谁在乎那钱,我想这是个彩头,也是你小老大手里的赏。”
    “这算什么赏?几个零花钱而已。在咱家里女士优先,我就给了她们。再说,年下为了你们一起人的新衣新鞋,那两丫头晚上都做到了亥时,那时你早睡到了杭州了。”
    小乙没能得到边峰的外快,但他琢磨着边峰的“女士优先”,这是哪里的话,不都说是“丫头片子垫底”吗?
    初二这天,林永青请老乐过去喝酒,老乐也带了盘卤猪肝和盐焗猪心过去添菜。
    两人吃得高兴了。讲着苏州城里城外的新闻。
    林永青说,“你不知道吧,吴县县衙在年底是很很的热闹了一番,那县令剿匪有功,得了皇上的赏,还升了山东州同。你想那太湖的水盗哪里就轻易被剿了去,也不知他是如何做的,那县令年后就要动身,可是也有人说,这吴县的县令要比那州同实惠。说是,有人背后告他贪了人家的功劳。这种事,我们小民百姓是弄不懂的。只是,我想,那太湖的水盗到底是哪一路英雄所为?”
    老乐惊讶,“有这事?说起那起水盗,我们东家的那个庄子上的粮也被抢过呢。”
    说到这里,老乐心里一动,吴县不就是东家庄子所在县吗?被水盗抢了粮,后来东家奶奶带着人赶了过去,又带着席家女儿和水妮她们回来。李根发几个突发的骠悍气势。这一切,难道?
    老乐想着,入了神,林永青说什么,他都没有入心。
    这个念头太撼人了,他在这里坐不住了,便以醉意告辞了。林永青正说的高兴,见状十分不解。眼睁睁见他‘扶醉‘而去。
    老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寻思良久。
    他喊来了于阿根,“阿根,你们上次剿水盗干得漂亮啊。”
    于阿根想到边峰的嘱咐,“乐大叔,这可不是我告诉你的。你可别问我。”
    老乐一听,就明白了,“真是你们干的!你们怎么做到了?”
    于阿根赶紧脱身,“乐大叔,你还是去问别人吧,我真不知道。”
    老乐一个没抓住他,阿根就跑出房门了到了走廊上,见到边峰在和小乙说话,他回头对老乐大声说,“乐大叔,我什么都没说。”
    边峰听了阿根这么说,便猜到什么,对跑近的阿根说,“你还不如明说的好,这样的藏头露尾让人愈发难过。”
    于阿根听了,站住脚,“队长,可真不是我说的,乐大叔问起剿水盗的事,我可什么也没说。”
    边峰说,“你赶紧去玩吧,刚才其根他们在找人打牌呢,三缺一赶紧去。”
    不多时辰,梅兰妮带这边峰来到老乐的房间。
    老乐都不知如何是好,只是站着,恭敬地,“奶奶。二少。”
    梅兰妮大方的带着边峰坐下了,反宾为主地,“老乐,你也坐。”
    老乐拘束的坐下了。他虽然非常想知道一些事情,但是,面对梅兰妮时不知道如何说才好。
    倒是梅兰妮很大方,“老乐你想问我关于剿水盗的事吧?”
    老乐喃喃地,“奶奶你,…我,我不是,…我是听说了吴县剿盗的事了。”
    梅兰妮说,“我知道,你是想知道,那事是不是我干的。”
    老乐看着梅兰妮,虽然不柔弱,但也不强壮,怎么看也不是能剿匪主。
    “是我干的,我领着下湾村的人上泽山把粮夺回来了。此事关系到下湾村人的身家性命,所以我没有告诉你,这事知道的越少,担的干系也越小。”
    “奶奶,你是拿我当了个外人?”
    “我拿你当自家人,我知道你是一条汉子,人被逼急了,就上了梁山。那水盗也太猖狂了,抢了一次又一次,如果不灭了他们,就没法安居乐业。”
    “只是,奶奶,你们是怎么干的,我听说那些个水盗都有些功夫的。”
    “我自有我的办法。不会硬碰硬的干。”
    “那,上次刘小吏?”
    “也是我。”
    “那天我没见您出门子啊。”
    “老乐,还记的那座描金的钟吗?”
    怎么会不记得,那么漂亮的钟。
    “它就是我的兵器。可惜只能用一次。”
    “奶奶,你是说旱雷?”
    “它叫炸弹。”
    老乐惊得无话可说了。
    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老乐更加尊敬梅兰妮,他眼里,梅兰妮不是一个简单的内宅妇人。她做当家人绝对是合格的。梅兰妮把来年家中产业的一些打算告诉了老乐,老乐更是尽心工作。他知道跟着这样的主家没有跟错,眼下少爷们都小,过几年,少爷们成年了,那将是个什么局面!看看保安队的变化,就知道这家人的本事了。老乐是走南闯北的人见过世面的。他是识人的。
    华家的人过年并没有休息。所有的人都在工作。
    梅兰妮在缂丝,计划家里的经营。
    三胞胎在临摹。他们要利用休息时间完成这套缂丝的画稿。
    秦炼和边峰计划着保安队的走向,和培训计划。
    梅朵的农庄计划是制定好了,现在就是要逐渐完善。园子里的小农经济也是不断的发展。最近,她还经常去看望怀孕的黑驴。琢磨着给它加营养的事。
    现在,黑驴成了重点保护对象。当她来到牲畜院时,并没有见到那头黑驴。驴栏里是空的,只有申大斤在那里打扫。
    见到梅朵,他笑了笑,“朵姐儿,这过节呢,你也来视察?”视察这种现代词,通过穿越众也成了保安队口里的常用词了。
    “你不是也在工作?”
    “小甲师傅说了,人有节假日,可这牲口可没有节假。”
    “驴呢?”
    “都出去干活了。”
    “小黑也去了?”
    “哑巴,”他见梅朵的眼斜过来了,忙该口,“李义牛说,怀驴驹子的驴,也要多活动,只是不要干重活就是了。”
    梅朵点头,这理论应该是对的。她对申大斤说,“那你还不跟去看看那驴干些啥样的活?”
    “我做完这点事,就去。”
    在园门口,梅朵遇见了金家两个小姑娘,自初一起,这两个小姑娘就象生在她家一样,天放亮就过来,有时吃饭也在大厨房里吃,直到晚上才回家。古代还有这么管教女孩子的?不是说‘七岁不同席‘吗。
    两人见到梅朵,都亲热地,“朵姐儿。”
    来娣向来大方,阿囡因为和华家人熟了,也少了腼腆。两人齐声的和朵姐儿打招呼。
    “两位姐姐,这一早就过来了。虽说是年假里,难道你们不帮金伯金姆干些活?就整天的玩?”梅朵用长辈的口气说着,她经常忘记自己的生理年龄。
    “是姆妈爹爹让我们来的。”来娣理直地说。
    “金伯金姆当你们自家孩子宝贝,你们不是应该更好的回报他们?昨天,你们在这里玩的时候,我看见金伯一人在菜地里收菜,这冷天,他一个人在地里干介许多辰光,你们帮忙,他不是能早点回屋休息?”
    来娣嘟囔着,“爹爹说怕我们的新衣服弄龌龊,弗要俚(我们)帮忙。”
    “那你们不会换了新衣服去干活?”
    两姐妹转身回家了。
    “啥?”金姆惊讶地,“正月初五还没有过,就赶起人客来了?”
    金伯听了两姐妹的述说后,满脸沉思,问道,“你们在华家这几天,华家的孩子和你们一起玩伐?”
    来娣说,“初一的上午,几个少爷和朵姐儿来玩了一会,其他辰光没有见到他们玩。”
    “保安队的孩子都在玩吗?”
    “小甲和哑巴他们玩的时间少。”阿囡说。
    金伯和金姆私下相对时,金伯对金姆说,“看来,以后我们要安排阿囡和来娣在家多干些活。不能总让她们过去玩。”
    金姆想了想说,“这不是亲生就是难养,让她们多做了事,她们到时候说我们对她们不好,这大年节的都不让歇着。”
    “如果这是亲生的,你待如何呢?”
    金姆道,“我倒是想照着阿梅养梅香,梅朵的样子养。”
    “那就是了,你看她家梅香,朵丫头年节里也在干活。朵丫头还看不惯这姐妹两整天的玩。说起来,这两姐妹都比朵丫头要大呢。”
    “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