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姣妇 作者:贡茶(晋江vip2013.11.14正文完结) >

第44部分

姣妇 作者:贡茶(晋江vip2013.11.14正文完结)-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
  王正卿眉头蹙了起来,这周姨娘,不能再留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

☆、59

  王正卿对周含巧有些意见;可是周含巧谨慎,一时之间;他却挑不出错来;只好暂时搁开要送走她的想法。
  那一头;唐晋明却几乎跳脚;和谋士陈鸣远道:“岂有此理?明明是本王辛辛苦苦排了戏,把戏班子送到道观;请父皇看戏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功。可是父皇居然忘记了本王,半点赏赐也没有,反倒赏赐了那甄氏,还御笔亲封了她为女榜眼。更气人的是;上回跟这甄氏约了半个月之期;现时间已过了,她却毫无消息,这是视本王如无物么?不教训她,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以为凭着九弟和王正卿,就能保住她了么?”
  陈鸣远劝道:“王爷,皇上既然御笔亲封甄氏为女榜眼,在某方面来说,她却要算是皇上的人了,王爷想动她,还得思量。”
  “照你说,本王就该放过她了?”唐晋明气恼,“不整治一下她,如何吞得下这口气?”
  陈鸣远道:“王爷,大事要紧,这个把女人,搁开手也罢!”
  唐晋明虽说是慕甄玉的才华,想招为已用,莫如说,更加慕甄玉的色。若甄玉是一个丑女,相信他兴趣不会这样大。他这会被陈鸣远看破心事,脸上一红,只得问道:“你有何计?”
  陈鸣远道:“京城兵权掌在九江王手中,王爷其实并无胜算了。如今只能联合安慧公主,借助安慧公主手中财权资助养私兵,以之对抗九江王。”
  唐晋明道:“皇妹不好拉拢,想要和她联合,甚是不易。”
  陈鸣远道:“投其所好便是。”
  唐晋明想联合安慧公主,四王爷唐晋山一样想联合这位皇妹,只和一早就勾搭上的绿裳打探安慧公主最近喜欢何人何物。
  绿裳悄悄和唐晋山道:“公主这段日子颇喜欢听戏,犹喜欢甄氏所写那两出戏,更感叹甄氏和当年的甄榜眼一样好文采,一时恨不得甄氏是男子,便要招进府为驸马的。”
  唐晋山叹道:“可甄氏毕竟不是男子。”
  绿裳娇笑道:“就许你们男子养男宠,不许女子爱女宠了?”
  唐晋山一惊,“皇妹转了口味?”
  绿裳挨近唐晋山胸口,俯在他耳边道:“公主最近是转了口味,身边服侍的人换了一批,更喜欢有才情的侍女服侍着,红袖添香什么的。昨晚上,还召了红衣去暖床。今早红衣出来时,脸色潮红,神情不对的。想来呀……”
  唐晋山会过意,吃惊道:“真有此事?”
  绿裳道:“公主当年得不到甄榜眼,可是挠心挠了好久。如今却又思慕甄氏,真跟姓甄的人抗上了。王爷若有法子助着公主顺当得到甄氏,没准公主就和王爷联手了呢!”
  唐晋山一向知道安慧公主行事不按常理出牌,任性妄为,她突然喜欢了女子,为了这位女子甘愿付出一些代价之类的,他却是相信的。只是甄氏现下封为女榜眼,且又有九弟和王正卿看顾着,哪儿是容易下手的?
  绿裳又道:“过些日子便是万寿节,到时王爷和公主自要往道观中给皇上贺寿,这甄氏封了女榜眼,定然要跟着状元爷一道去贺寿的,到那时,人多眼杂的,王爷设个什么法子,让公主如愿,之后的事,便好说了。”
  唐晋山伸手探进绿裳衣内,捏了一把道:“好主意。这些时日好好服侍皇妹,有什么风吹草动,及早通知本王。放心,将来成了大事,一定跟皇妹说一声,把你讨到本王身边好好养着。”
  绿裳嘤咛一声,倒在唐晋山身上。
  九江王正在备寿礼,想在万寿节这一天,讨皇帝欢心,只是准备来准备去皆不满意,一时和申氏商议道:“若不然,除去原备下的,再把你绣的屏风献上?虽礼轻,到底是一番孝心。”
  申氏也希望所献的寿礼能出挑,一时略沉思,隔一会道:“皇上近来喜欢听戏,更为了一出好剧本,封了玉娘为女榜眼。王爷何不请玉娘再写一出好剧本,得了剧本后,悄悄排了戏,到时送过去,让戏班子上演,只怕更讨皇上欢心呢!”
  九江王一听,眼睛一亮道:“王妃所言甚是。”
  甄玉闻得让她再写剧本,倒没有推托,熬了两晚便写了一本新的剧本献给九江王。
  九江王一看,哈哈笑道:“甚妙,父皇定然喜欢。”
  写完剧本,甄玉只和王正卿商议着,要搬到窖矿那儿住一段时日,好捏制出渡仙盘和飞天鼎。
  王正卿想及上回刺客这事,虽则那刺客是针对九江王的,可到底想起来心惊,这会如何放心甄玉住到窖矿去?
  甄玉见王正卿不放心,便道:“窖矿那处不是我大哥在负责么?有他看顾着,怕什么呢?”
  王正卿皱眉道:“那处全是男子,你一个女子住过去,如何放心?”
  甄玉道:“那处近着金沙庵,我就安歇在金沙庵,日间才到矿上去。”
  王正卿寻思,现下王府事多,自己实在脱不了身,无法陪甄玉到窖矿上去,但是照两人的计划,若能烧制出渡仙盘和飞天鼎,在万寿节献上,定然会引皇上注意,到时谋得好,没准就把原来握在安慧公主手中的瓷器经营权等分到九江王手中了。
  甄玉见王正卿犹豫,便又道:“你再要不放心,就让史铁手跟了我过去,让他护卫着就是。”
  王正卿只得答应,转过头嘱了史铁手好多话,最后怕史铁手不够细心,又让章飞白也一道跟了甄玉过去。
  一听甄玉要到窖矿上住一段时间,最近自感不妙的周含巧着了慌,求到甄玉跟前,让甄玉把她也带上。
  甄玉倒有些察觉到王正卿的意图,有心护着周含巧,便应承了。至出发时,不单带了立夏半荷,还捎带上周含巧和春柔。
  甄玉在窖矿这一待,便待了十天,等王正卿过去接她时,她捏出的渡仙盘和飞天鼎,已是烧制出来了,几位制壶师傅正围在旁边啧啧赞叹。
  十天不见,王正卿品度甄玉,见她虽黑些瘦些,却更有韵味,一时心痒痒的,又恨人多,连手也不得摸一下。
  甄玉算计着万寿节的日子,眼见王正卿来接她,一时松口气,不会误了送寿礼的日期便好。
  因看着天也不早了,两人一商议,决定到金沙庵用膳,用完便回城。
  趁着空隙,章飞白悄悄跟王正卿禀报这十天里发生的事,又道:“三夫人确实有才,不输男子半点的。不过十天,就收服了几个制壶大师,令他们言听计从的。现让他们捏制一批巴掌大的紫砂壶,他们本来说壶太小不好捏,且怕将来出炉,销量不好,三夫人不知道说了什么,他们又听从了,照着三夫人的意思办呢!”
  王正卿含笑听着,心下道:她是甄榜眼呀,当然有才。
  周含巧缩在一众人身后看王正卿一眼,略有些惆怅。这十天里,三夫人让她照顾大家起居饮食,更让她给史铁手和章飞白缝缝补补的,这两人本来对女子不假辞色,见着她倒是客气。她恨不得日子一直这样过下去,不用担忧某一天被赶走。可是如今,不回也得回了,好日子到头了么?
  一行人回了城,到得府门前,早有人迎出来,接了他们进去。
  宁老夫人得知甄玉这段日子在窖矿捏制渡仙盘,是为了万寿节送贺礼,助王正卿在皇帝跟前涨脸面,一时也感叹,玉娘越来越能干了。因听得她回府,便着人请了过去说话。
  甄玉见过宁老夫人,被她勉励几句,这才回房。
  第二日却有一众夫人来拜访,甄玉正好带了十几个小小紫砂壶回府,便一人一个赠送出去,笑道:“这可是我亲手捏出来的紫砂壶,底部刻有我名号的,你们不要嫌弃,拿回去观赏也好,送人也好。”
  钱氏见紫砂壶精巧,便赞道:“玉娘巧手哪!”
  季氏也夸了一句,笑道:“还有没有?要有的话,再送我一个。”
  “你以为这紫砂壶是自家地里种出来的萝卜呀,一拨一堆,随意送人?”钱氏笑着打趣季氏,“玉娘送你一个,你就赶紧拿了,还想多要一个,太贪心了。”
  一席话说出来,众人皆笑了。
  送走各位夫人,甄玉倒是沉思了起来,人说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这段日子太顺了,就怕接下来会出什么事。像万寿节这么一个日子,要给自己和三郎使绊子的人,一定很多,还得小心防着。
  到了万寿节这天,虽则唐习武一再说一切从简,一干有职位有身份的人还是一早就赶到城外道观中叩见拜寿。
  早有小内侍接了他们进侧室,安排着坐下,等候皇帝召见。
  九江王和安慧公主等龙子龙女,自然是最先进去见了唐习武,献上寿礼。
  其中各式寿礼中,唐习武果然对甄玉捏制的渡仙盘和飞天鼎感兴趣,问起来历。
  九江王忙一一答了,又笑道:“这盘和鼎,却是父皇亲封为女榜眼的甄氏所捏。”
  “哦!”唐习武大感意外,点头道:“不错,那甄氏倒有才。”
  待九江王带来的戏班子上演剧目时,唐习武又问剧本是何人所写?
  九江王忙忙献上剧本,笑道:“是甄氏所写。这一回,甄氏跟着王正卿同来给父皇贺寿,正候在外间。”
  唐习武有些感兴趣,开口道:“召王正卿和甄氏晋见!”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求撒花表扬!
  
 


☆、60
  今儿到贺的;皆是五品以上的官员,那些品级低的;根本到不了道观中。
  甄玉这位挂名的女榜眼;虽是虚职;品级却正好是五品;因能随了王正卿一道来贺。
  众官员苦候在外,只等着见皇帝一面;不想内侍传话出来,却要召见王正卿和甄玉。
  自打甄玉进来,众官员其实已有些侧目了,待听得皇帝召见,自更是心中一突;咦;这位女榜眼倒入了皇上的眼,看来不简单哪!
  甄玉今儿是穿了皇帝所赐的官袍,只她容颜俏丽,纵是官袍也掩不住窈窕身段,杂在人群中,极是醒目。
  王正卿见甄玉在众人侧目中落落大方,心下与有荣焉,咱家的榜眼爷,从前也好,现在也好,总是引人侧目的。
  一时王正卿和甄玉随了内侍进去,来到道观一所楼阁内,候在外间,待内侍进去禀报,听得传喊,这才抬步进去。
  唐习武看着戏,见内侍引进一对身穿官袍的壁人来,待他们自报官名,行礼叩拜后,这才示意他们起身,一时看甄玉,笑问道:“官袍合身否?”
  甄玉见唐习武询问,壮了胆子道:“太合身了,极像臣下剧本所写的,那位女榜眼所穿的官袍,就是袖角这儿,也跟剧本所描写那样,多了一道花纹,比我朝男式官袍更显眼。”
  唐习武一听哈哈笑了,“这可是朕示意内务府的人特意照着剧本所制的榜眼官服。”
  甄玉一怔,这位皇帝也实在太有闲情了。不过,能把朝政舍给三位儿子监管,自己跑来道观中胡闹的,自然不能以常人想法度之。想远了,今儿主要讨这位皇帝欢心,谋得所要谋的东西,别的不宜多猜测。
  唐习武又道:“榜眼巧心思,剧本写得好,所捏制的渡仙盘和飞天鼎,也颇精巧。来人,赐榜眼一个金盘和一个金鼎。”
  甄玉忙谢恩。
  内侍那儿忙忙记下一笔,只等甄玉回府,赏赐下的礼物自然也要送过去。
  唐习武又赐座王正卿和甄玉,让他们坐下一道看戏。
  王正卿和甄玉又谢恩,一时落座,只偷眼看一下九江王,见九江王微微点头,两人便松了口气,看来今日之谋,应该不会落空才是。
  甄玉所写的新剧本,戏名叫《八仙过海》,大意是八位凡人修道,最后借着手中法宝,渡过大海,成为神仙。
  唐晋明和唐晋山听着戏,再看看甄玉所献上的寿礼,心知今儿这风光,绝对是甄玉得了,他们且得靠后。一时都暗瞪九江王,恨不得撕了他,好个老九,上回使了法子哄得父皇把京城掌兵之权交到你手中,这回又使妖蛾子,不知道要从父皇手中哄走什么呢?
  安慧公主听着戏,对甄玉又起了兴趣,这位甄氏么,言行举止像了以前的甄榜眼,这份文笔风流也像了七八分,倒教人上心,若她不是王正卿的夫人,少不得……,只她这样的身份,却不好强来。
  戏演了一会儿,八位凡人全露了脸,各自修炼手中法宝,想借法宝渡海。他们的法宝各不相同,有一位手中的法宝是渡仙盘,还有一位的法宝是飞天鼎,这两件法宝却和甄玉献上的寿礼——渡仙盘和飞天鼎一模一样。
  唐习武惊奇地看看一边的寿礼,再看看台上戏子所拿的渡仙盘和飞天鼎,问道:“是一样的么?”
  九江王忙答道:“戏子所拿的,是木雕的盘和鼎,并不是五色土所捏就的。”
  唐习武笑着点头道:“有意思!”
  九江王趁机禀道:“父皇,现下儿臣经营着紫砂矿开采,制壶等事务,只这些却和皇妹掌管的瓷器经营权有冲突,待要把紫砂矿事务也归拢到皇妹手中,又怕皇妹一介女子,总揽事务太多,太过辛苦。且儿臣手下几位制壶大师,又死心塌地跟着儿臣,一时倒不好办了。”
  唐习武在道观中清修,不喜人拿杂务来烦他,只这会高兴,却答道:“既然如此,就让安慧把手中瓷器经营权移交到你手中,让你总揽瓷器和紫砂壶事务好了。”
  “谢父皇!”九江王大喜,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一时暗暗佩服王正卿和甄玉,一出戏,一个盘和鼎,便夺了安慧公主手中的瓷器经营权,实在高招。
  唐晋明和唐晋山听着九江王禀话,已觉不妙,待听得把瓷器经营权移交他手中,不由大惊,九弟已握有京城兵权,再握了瓷器经营权,兵权财权皆在他手中,这太子之位,别人还夺得到吗?
  安慧公主先是愕然,接着震怒,什么?让本公主交出瓷器经营权?她未及开口,却见唐习武扫一眼过来,一时想起这位父皇现下虽在道观中清修,性子好转些,从前却是一个不许人反驳一星半点的,自己现下开口反驳,定然讨不了好,因又禁了声,心下恨恨。
  王揎虽也来贺寿,却没有被召见,只在外叩头贺了寿,就静候在侧室中喝茶,因听得皇帝召见王正卿和甄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