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小富即安 作者:桑叠云(晋江种田文vip2014.1.27正文完结) >

第10部分

穿越之小富即安 作者:桑叠云(晋江种田文vip2014.1.27正文完结)-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斯文文,秀秀气气的,何时见过这么粗狂的汉子。这环境切换的有点快,吴应廉有些不适应。

    再看左边卖炸年糕的,那人脸上居然有一条刀疤,看着十分狰狞;斜对面卖肉丸子的老板娘,正一手躲着碎肉,一手指着男人鼻子骂来得迟了,一副活脱脱的泼妇形象。

    有了前头的对比,当他看到长相不吓人,身材也没什么威慑力的冉樱后,才觉得见到了一个还算正常的人。

    想到自己和娘初来乍到,怎么的也要和附近的打个招呼。

    冉樱正和大牛和小宁叠放纸杯子,突然听得一声:“这位小姐,在下姓吴,名应廉。和家母第一次来夜市做营生,还请小姐多多关照。”

    这么文绉绉的说辞,不用看也知道是旁边那个瞧着像书生的少年。

    冉樱回过头去见了个礼:“小女姓冉,吴公子客气了。小女也是昨日才开始出摊,既然大家的摊位都挨着,若公子出摊有什么不便,也是应该帮一把的。”

    当然,这种帮忙,是不会涉及借钱这种事的。

    吴应廉见眼前的女子进退有度,回话又很有礼貌,好感不禁又多了几分。又向冉樱请教了些卖吃食的技巧,夜市出摊等问题,冉樱都一一应了。

    不一会,天渐渐黑了下来,食客们就陆陆续续来了。

    冉樱不慌不忙的倒好了油,煎着土豆块,不一会,就有六七个客人被香味吸引过来。

    靠着锅巴土豆的香味,顾客虽然还没到源源不断的程度,但也不愁今晚带出来土豆块卖不完。

    旁边吴家母子卖的是赤豆米糕,装在竹制的蒸笼里,放在炉子上热着,一股甜香味就飘了出来。冉樱闻着,一时间有些嘴馋,遂去买了几分给大家尝鲜。

    米糕中镶嵌着几粒赤豆,味道甜而不腻,松软绵糯。冉樱刚吃了份自家的锅巴土豆,来块又甜又软的米糕,正好缓解嘴里的辣味。

    吴家的米糕闻着香,吃着不错,生意也不错。

    亥时是夜市最热闹的时候,冉樱在这个时辰里卖出去了绝大多数锅巴土豆,还剩十多份左右。大家都决定,卖完了再回家。

    刚卖出去一份,小宁正收钱时。旁边突然传来了一阵喧闹。

    原来是有六个流氓要来收保护费,可是那卖肉丸子的老板娘硬是不给,双方就吵了起来。

    地痞牛氓是没什么耐心的,见卖肉丸子的夫妇不给,动手就要砸摊子。

    偏偏那位妇人又是个泼辣的,今晚上才卖出去两百文钱,这群痞子一下子就要一百五十文保护费,她当然不依,指着痞子头破口大骂。

    那位流氓头子哪里受过这种气,怒道:“他奶奶的,大爷们每旬才来收一次,每月不过三次,你他娘的还不知足。我早就跟老大说过,对这帮蛮子越宽容,越不识好歹。再不交,老子就砸了你的摊子,三天两头就来收保护费,榨死你们这群不是好歹的。”

    说完就要去动手掀摊子。

    附近的小贩们一听,这群流氓要增加收费频率,都急了。丢下摊子不做生意了,忙跑过来劝架,连连责怪那肉丸子的妇人坏了规矩。说了好一会,那妇人才不舍的付了钱。流氓们都收了钱,又捞了些肉丸子,吃着去收下一家。

    流氓们每到一个摊前,摊主们都笑眯眯的招呼着,规规矩矩的交出一百五十文钱,还送了些吃食,流氓们也没有为难乖乖交钱的小贩。

    等走到冉樱的推车钱时,那流氓头子伸手从推车里拿了根牙签,边剔牙边打量:“哟,这位姑娘新来的,懂不懂规矩?”

    夜市里有流氓收保护费这事,冉樱早在前几天来夜市打探环境时就听说过了。这些流氓们每隔十日就来收一回,不论生意好坏,标准都是一百五十文。

    冉樱笑很狗腿,拿出早已用麻绳串好的一百五十文钱,递给那头子:“大爷,小女自然是懂的,这钱您拿好了,要不要来点我家的土豆?”

    流氓头子接过钱,掂了掂,没数就直接扔给了负责收钱的手下,摸摸肚子,打了个饱嗝道:“够爽快,这素食,大爷就不吃了。”

    不吃还好,还省了几分,多卖点钱呢。

    冉樱见流氓的收费标准,不仅有些感叹,这些流氓怎么也懂科学发展的道理。知道把羊养肥了,隔一定的时间再减羊毛,这样羊就不会因为频繁的被减毛而变秃,有保证了长期有羊毛可以减。

    流氓们走到吴家的摊子,吴敬廉虽然很是愤愤不平,但又不敢反抗,只得乖乖一规矩交了。

    等到流氓们走的远了,却又愤愤念叨:“有没有天理,有没有王法,这群蛀虫。”

    冉樱听了,劝道:“吴公子还是少说两句吧,强权压不过地头蛇,何况这地头蛇的头子还是县老爷的亲戚。小心祸从口出。”

    当强权和地头蛇都是一窝的时候,就别幻想了,除非空降个青天老爷来。

    那边,吴公子依然愤愤不平,还在念叨着什么贪官奸佞当道,政治不清明等等,活脱脱一副清廉正直的读书人形象。

    其实,吴敬廉的话本身没有错,不过是在为底层百姓鸣不平。但是古代本来就是个强权压人的社会,如其有时间动嘴皮子,还不如想着怎样被少压榨些。

 第十六章



    平日里冉家起床最早的当属冉妈妈和冉敬。

    由于冉樱、大牛和小宁都还是孩子,身板肯定比不了经常干些粗活的冉妈妈。出夜摊每天要站着忙接两个半时辰,三个孩子回来后都很疲惫。冉妈妈和冉夫人见此,早上也不叫醒,让他们多睡会。

    这日早上,冉妈妈一起来,就扎进了厨房,开始张罗起早饭来。而冉敬一起床,就来到院子里,准备练五禽戏。

    冉敬今天六十有二,看着却像五十中段的人,身体也很健康,这得益于他三十多年来,每天早上坚持练一套五禽戏。

    他来到院中的一颗枇杷树下,伸了伸腰腿,正准备摆了个姿势开练,突然瞥见墙角下有个黑布包。

    黑布包绝对不可能是冉家人所有,一定是外人从里面扔进来的。冉敬自从上次被冤关进大牢后,对这种来历不明的东西就多了一丝谨慎。

    他蹲着打量了下黑布包,不禁联想到,万一是某个江洋大盗,盗了某个大户人家里的传家宝。被官府追赶得走投无路,逃跑过程中,就顺手扔在某户人家的院子里。官府没查到,过几日就去回来取;要是官府发觉了,就把罪名转移到那户人家的头上。

    第二种情况就不用说了,冉家定会吃不了兜着走。要是第一种情况,那江洋大盗回来取宝贝,也不会留下活口。不管哪种,遭殃的都是冉家。

    冉敬一时有些慌了神,他连忙把此事告诉了冉夫人和冉妈妈。

    冉夫人倒是没那么多猜想,她提起黑布包,重量估摸着有两斤多左右。一把解开布袋,见里面根本不是冉敬猜想的什么宝贝,而是白花花的四十两银子。

    三人都吃了一惊,怎么会白白的在院中出现四十两银子。

    冉夫人赶忙提着那袋银子给冉樱瞧。

    此时冉樱正在梳洗,见娘和冉妈妈神色不定的提着个黑布袋进屋来,有些奇怪。

    “樱娘,刚刚堂叔在院子的墙角处发现了这个。”说完就把布袋摊开,露出四锭银子。

    冉樱走过去拿起银子,每锭银子下面都有官府铸银的印戳,十两一锭,共有四锭。

    冉妈妈见这银子来得蹊跷,不由得想起来刚刚冉敬那番担心,开口道:“会不会是窃贼盗了某户人家的银子,被追赶不及,情急之下就从外面扔了进来?”

    “倒也是有这个可能,娘,妈妈,女儿倒是觉得这银子的数目太过巧合了一些。上次堂祖父那件官司,我们不就是出的四十两吗?”

    “数目虽是一样,但总不可能是有英雄好汉拔刀相助,见冉家失了四十两,就送了四十两来吧。”

    绿林好汉拔刀相助,劫富济贫,是武侠小说中的常见桥段。可在要真落实在现实生活里,基本不可能,除非跟绿林好汉是亲戚。

    冉樱瞄了眼黑布包,突然灵光一闪,一把拿过黑布包,翻了起来。

    果然,那布包里的角落处缝了小口袋,冉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道:王家所得银四十两,还于冉家。

    “娘,爹在蜀地是不是有什么亲戚或者结拜兄弟,当了绿林好汉?”虽然这个问题很荒谬,但冉樱找不到更合理的理由来解释这件事。

    难道蜀中绿林豪气冲天,还真有劫富济贫这档子好事?

    “这孩子,瞎说什么呢,你爹就一个本分商人,怎么会结识江湖上的朋友。冉家的亲戚们都是以老实手段谋生的,要不然你爹就山上当绿林了。”冉夫人被冉樱的胡思乱想逗乐了,又见家中多了四十两银子,不禁乐开了怀。

    不管如何,既然确定了不是来路不正的银子,冉家也就大方收下了。

    冉敬听说了银子的来龙去脉,也很惊奇。不过随后他就恍然大悟,这事肯定是那小子干的。

    想明白缘由后,冉敬摸着胡子嘻嘻一笑,并不打算把这事说与冉家其他人。

    多了四十两银子,就意味着冉家日后的生活更有保障,意味着离开店又更近了一步。

    以目前冉樱在夜市卖锅巴土豆的收入来算,平均每天可以净赚两百文左右,一个月就有六两银子。除去每月上交保护费四百五十文,也有五两半。

    成都城里最繁华的两条街,分别是城东的锦春街和城西的芙玉街,这两条街的商铺是有市无价,大多数都被城内的大户人家买了,自家开铺子用,出租的铺子很少。就算有出租的铺子,那也是众人抢香饽饽。

    冉樱看中的是离冉家不远的锦南街。锦南街单从人流量来看,并不亚于前面两条街。锦春街和芙玉街卖的都是高档商品,目标客户是富人,虽然成交单数不多,但利润极大。锦南街则是平民和小康之家的天堂,各个商铺都是采取薄利多销的方针,靠数量弥补利润上的不足。

    锦南街的商铺平均价格在八两左右,需按目前的赚钱速度,一年后就能赚够租金和请伙计的钱。

    这只是全家人不吃不喝的理想状况,要是扣除冉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一年的时间恐怕不够。

    既然有了四十两,冉樱决定,多开发产品的类型,多增加每月收入。

    如今眼看着天气快入夏了,正是卖凉菜和卤味的好季节。冉樱决定吃了早饭,就和冉妈妈出门买些做卤味的香料,尽快配好卤料方子开卖。

    二人才踏出家门,就被邻居马大娘叫住了。

    “樱娘和冉妈妈是要出门置办东西?”

    “是啊,大娘,您有什么东西要买的,列个单子我们帮您带回来。”

    马大娘的脚有些跛,上街很不方便,上次就是托的冉樱帮忙带的。

    马大娘听了这话,心中十分舒服:“好孩子,没有。我是想给你们说,昨天晚上,王潜远回家时,被人打断了腿,还丢了一百两银票,今早上才被人在王家附近的小巷子里发现的。”

    还有这事!昨晚上王潜远丢了银票,今早上冉家就在院子里发现四十两银子,看来这事果然是绿林好汉所为,打劫富人之余还不忘济贫。

    冉樱一副很吃惊的样子:“那王当家的不知惹了什么仇家,下手这么狠。”

    “哎,生意场上的事,谁说的清楚。说不准是在外面和别人争粉头,结下了梁子。”

    老大娘就是爱八卦,这种事都能联想出来。

    “大娘,我和妈妈先去置办东西了。就先走了啊,回来再和您聊。”还有正事在身,冉樱不想再多做停留,再和马大娘说下去,她能把你拉着说道天黑。

    “好好,你们去吧。”马大娘笑眯眯道。

    王潜远被打断腿,还丢了一百两银子之事,一时间传遍了城东,称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过,冉樱关心的是那位绿林英雄的到底是谁,有恩不报也说不过去呀。

 第十七章



    这次和冉妈妈去集市上买好了所需的香料,冉樱决定先少做一点卤味,吃了试试看再说。

    冉家住在京城时,冉樱就在家中做过卤味,大家的反响都不错。但橘生淮北则为枳,北方的香料熬出来味道不错,不代表长于南方的香料味道好。

    冉樱先把买回来的冰糖包在一张干净的白麻布里,再放在案板上,用锤子敲碎。这样就避免了大力敲打之下,冰糖碎沫乱飞的情况。

    然后把敲碎的冰糖和油一起下锅,用小火熬,熬至深红色时就差不多了。

    这个过程中,掌握火候很关键,必需要用小火。火稍微大些,就容易把糖熬糊了,到时候卤肉吃起来会有股苦味。

    加入适量沸水,烧成蜜色后,冉樱又加入了两大碗早上冉妈妈熬的大骨汤。再把从药店买来的丁香、肉桂、八角、茴香、甘草、豆蔻、花椒等香料,分成两份装在两个纱布口袋中,把口子系好,放入锅中。又把姜拍破,把几根带根须的葱挽成结放入汤中,最后让了些盐,慢慢熬着。

    熬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后,厨房溢出一股各种香料混合的五香味,卤水就熬好了。

    冉樱趁热打铁,把冉夫人刚刚去了毛的猪蹄剁碎了,又在沸水中滚一遍,去除血水。捞起来用开水又冲了一遍,放入卤水中煮熟。

    要想卤猪蹄又香又糯又入味,只煮熟不行,还得把它放在卤水里浸上半个时辰左右,让卤水的中香料充分和肉的鲜美相融合。

    冉樱和冉妈妈二人,从早上吃了饭后出门采买,又回来倒腾卤水和卤猪蹄。一转眼就已经快到巳时末,该准备午饭了。

    等到开饭时,冉樱的卤猪蹄也差不多了。她拿了把漏勺,从卤水里吧猪蹄都捞了出来。只见卤好的猪蹄呈现蜜色,闻着有一股众多香料夹杂在一起产生的香味。夹了块来尝,又软又糯,肉味的鲜美和卤料中的香料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吃多了也不会觉得腻。

    冉樱之前用惯了北地产的香料,同样的比例和分量,蜀中的香料熬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