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刺梨花开又一年 作者:朱杨(晋江2012-08-23完结) >

第16部分

刺梨花开又一年 作者:朱杨(晋江2012-08-23完结)-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下来的时候男人就去了。她那个婆婆也不是个好相与的,把她男人的地都收了回去,弄得周氏只能自己大着个肚子肚子去开荒,不然连几个孩子都养不活。她那婆婆还每天支使她干重活,说是她不能再家里吃白食,差点儿没弄得周氏早产。女人家啊,要是能守着儿子过,谁还愿意这样委屈自己啊?”大婶语重心长的说道,谁不愿享福啊,关键是要有那个命。
  “有次我去走亲戚,正好遇到周氏去看她的三个孩子。这些事我还是听我家亲戚说的,周氏那个恶婆婆是出了名的心狠,两个媳妇儿都被她不当人看。我给大家讲一件他们那儿家家都知道的事,话说周氏男人死了之后她婆婆不是把什么都收回去了吗?周氏没柴煮饭,开始还能去捡一些小树枝,后来实在没办法了,就去自家院子后面砍了一些竹子当柴烧,要说这竹子是周氏当年嫁过来的时候和她男人一起种的,每天看看也算是个念想,结果她那个婆婆知道了,居然说她砍的是她家的竹子,因为竹子是种在她家的土地上的!你说这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吗?要说周氏这么和善的一个人,怎么就摊上这么个恶婆婆。”大神一边说一边叹气。
  “所以说啊,女人嫁人就是第二回投胎,一不小心投错胎啊,大半辈子都毁了。”另一位小媳妇儿颇有感触的说道。
  “就是这话了,不过周氏现在也算不错。虽然男人大她十多岁,但是两人这么多年都是和和气气的,愣是没红过脸。我家那个还算不错的了,喝醉了还打过我呢。”大婶说起自家的汉子,也是有些不满意的样子。
  “你怎么知道人家没红过脸,说不定人家背地里不知道打了几回呢。要我说啊,女人不听话的时候就得教训教训。”不然他们这些人多没面子,那汉子说道。
  那汉子刚说完,恰巧就被来叫他吃饭的老婆听到了,他老婆也是个强悍的,伸手就扭着他的耳朵回去了。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不过他家那几个虽然是女娃,倒是都还不错。前两天不是就有人来相看老二吗?老大也不错,人大大方方的,也很能干。倒是那个老三,虽然学习好吧,人太皮了一点,咱们这些庄稼汉大字不识一个,也用不上那个。我看苏老大要享福还是得靠他大女儿。”
  阿藜就这样被这群人评价为最没用的了,她听苏凤跟她说起的时候,当即无奈道:“知不知道‘知识就是生产力’啊?真是没眼光,不过我也觉得大姐最能干了。不过你是怎么听说这些事的?”
  “咱们村里昨天哪家的鸡被偷了,今天哪家的小孩儿又不吃饭了,哪件事有大家不知道的?”不过苏凤没有告诉苏茨藜那些人前面说的话,所以阿藜虽然知道妈妈之前很苦,但也不知道原来苏妈的日子过得这么艰难。等她知道的时候,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后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大年三十,苏茨藜一家人正在忙碌的准备年夜饭中。年夜饭从来都是苏妈亲手掌勺,苏凤,苏燕,苏茨藜都是不让进拿锅铲的,只能洗洗切切、打打下手,而苏爸则是负责一切鸡鸭鱼的处理。
  “小凤,阿藜,赶紧过来帮我捉鸡!”阿藜家里今年喂了大概二十只的样子,昨天已经卖掉了一些。因为养的都是乌骨鸡和土鸡,所以价钱都还不错,苏爸还专门留了一只最肥的自己家里吃。他本来正一只手按住鸡,另一只手拿着把刀打算抹鸡脖子,谁想这只鸡一挣扎,他不小心手一滑,那鸡就跑了。
  “马上就来。呀,别让它跑到鱼塘里去!”阿藜放下手中正在剥的豌豆,刚刚走出堂屋,就看见那只鸡快要跑出院坝了,她急忙跑过去跟苏爸一起捉鸡。那鸡的脖子已经被苏爸划了一刀,居然还没死。
  “爸杀鸡这么多年,从来都是一刀下去它们就咽气了,今天这个倒是命大。”苏凤也出来了,看见那只鸡弄得院子里都是血,顿时觉得这只鸡的运气真是好。
  “运气再好,最后还是要被吃掉滴!妈说要做成辣子鸡,嘿嘿‘”此时阿藜已经捉住了那只鸡,虽然还在挣扎,但是看得出,它因为流血过多已经快要不行了。“姐,二姐怎么还不回来?她不是说下午就回来吗,一会儿咱们都该吃饭了。”苏燕那次跟同事换了班来接了苏凤之后就回去上班了,最近几天都很忙,不过听说超市过年会给员工发些年货,也算是不错了。
  “她说四点下班的,应该快回来了吧,咱们吃饭还有两个小时呢,不急,肯定赶得及的。”苏凤答道,家里一般是六七点吃饭,年夜饭自然也不例外。
  果然没过多久苏燕就回来了,手里还拧着大包小包的吃食。她今天除了自己的工资以外,老板还另外给了200元的红包,两瓶1000ML的饮料以及一斤散装饼干,听说主管给得更多,光是红包就好几千。
  “妈,我另外还买了一尾鱼,好像是鲤鱼的,我也不太懂。”苏燕把东西都放下之后,提着鱼到厨房跟苏妈说道。
  “嗯,这个是鲤鱼,你先拿去给你爸杀了,一会儿我弄个红烧的。”苏妈此时正忙着准备各种食材,一会儿就要开始炒菜了。
  阿藜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只要一到过年就非常开心,不但有新衣服穿,可以吃好东西,还有压岁钱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无非就是一群亲朋好友互相打电话发短信拜年而已,每年的春晚也总是在大家一片吐槽声中度过,慢慢就觉得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尤其是苏妈过世那一年的年夜饭,苏爸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碗筷,那时候自己看着空空的位置强撑着吃完一碗米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忽然就觉得现在很幸福。
  她想,不管是不是做梦,这样的日子都要好好珍惜。
  
  村里年夜饭的传统也很有讲究:所有的饭菜都做好以后,要将所有的菜、汤都摆在堂屋里家神(祖宗牌位)下面的八仙桌上,然后再取八副碗筷,每个碗里面舀上一些米饭。这个舀米饭也是很有讲究的,大年三十这天的米饭一般都会可以做很多,这样一顿吃不完第二天继续吃,寓意家里的粮食很多,可以从年头吃到年尾。舀的时候还要从边上开始,吃完了之后剩下的米饭要像一个小山包一样。
  米饭舀好之后,每个碗上面摆上一双筷子,然后男主人烧完点燃香烛纸钱,开始请祖先吃饭,苏爸每年大约是这样说的:“我的老天天们,老祖们,……,爷爷奶奶们,阿藜她爷爷奶奶,阿藜的外公外婆,还有各路亲戚朋友,我们全部都请了!”请祖先的时候要一个都不落下,而且如果当年有新过世的亲人,那么也要加进去。之后就是男主人先在饭桌正前方给祖先磕头,苏爸磕完头就会去放一串鞭炮,这样别人听到了就会知道:“这家已经开始祭祖先了。”然后是家里的几个孩子去磕头,一般这个时候,苏妈是不用磕头的。
  磕头结束之后,一家人就要在堂屋外面等上二十分钟左右,等着祖先吃饭,中间不能进入堂屋去打扰。这段时间阿藜她们几个小的就要去请小叔,婶婶,大姐,大哥,二哥家的所有人来家里吃饭。“请人”要一个不落,虽然这个时候大家因为要在家里吃都是不来的,但是也要一个个殷勤的请上好几遍,邀请的月殷勤,说明两家的关系越好。比如阿藜过去喊苏婷的时候,就是直接用拽的,不过自然没能把人家拽到自己家来。阿藜小时候特喜欢“请人”,因为这个时候还能拿到压岁钱,钱氏虽然不喜欢她们,但是出于礼节,还是不会不给的,只是少一些而已。现在她们姐妹大了,自然没有压岁钱了。
  她们三姐妹“请人”结束之后,一般祖先也就吃完饭了,然后一家人上桌开吃。正吃着饭呢,苏婷、苏明、苏斌、苏泽四姐弟又过来请他们家了,苏妈自然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给几个孩子,然后留几个孩子在这里吃饭,他们自然是不应,回家去了。不一会儿,苏军和黄氏见孩子们没请到(虽然知道请不到,但是为了自己显示对大伯的重视),又亲自过来请他们,自然又是一番折腾。所以说,“请人”真是一个费时费力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去的话,村里人就会认为这家兄弟不和睦,所以尽管麻烦,每年都还是要去的。
  就这样,等他们一家人真正开始吃饭的时候,饭菜都已经凉了。苏妈无奈,只好把菜都拿到厨房去热。
  
                          
作者有话要说:啦啦啦~~~某样最近弄毕设愁得不行,老师出国去了,完全不管俺,只能自力更生。现在白天调代码,晚上码字,不知不觉就发现脸上好多痘痘了哇。




☆、过年2

  吃完年夜饭,阿藜一家人就打开电视看春晚。
  “妈,我去炒点瓜子来吃吧,正好一边看电视一边嗑。”阿藜看得有些无聊,干脆找点事做。
  每年这个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会买一些瓜子花生什么的来待客,因为没有农活,村里人都会到处走亲访友,嗑瓜子,吃花生武艺是最能消磨时间的了,分量小,吃也吃不饱,而且瓜子的味道是非甜非咸的,总让人吃了一粒还想吃一粒(一般的事务,如果完全是甜的或者完全是咸的,很容易就会吃腻),而且价钱还便宜,用来待客是最好不过了。苏妈前几天就买了十多斤生瓜子在家里备着,阿藜已经炒过几次了。
  “现炒太麻烦了,还是吃我们超市发的饮料和饼干吧,里面好多口味都还不错的。”苏燕说着就把东西拿了过来。
  “还是炒一点吧,明天来人了也好拿出来请人家吃。”苏妈说着就要自己去炒,阿藜赶忙拦住。“妈,还是我去炒吧,你还怕我炒得不好?” 说完阿藜就自己去柜子里取了瓜子去厨房。炒瓜子其实也很快,一般慢火半个小时左右就好了。等她炒完回来的时候,那一斤饼干和饮料都还没动过。
  “阿藜,你炒完了?来,这个你拿着。”苏凤见她回来了,连忙接过她手上炒好的瓜子,递给她五十块钱。苏燕见状,也拿出了五十块要给阿藜。
  “姐,我都这么大了,哪里还兴要压岁钱的,而且你还给我买了衣服了。”阿藜知道姐姐们赚钱都不容易,自然不肯要。
  “我让你拿着你就拿着,你读书的钱现在我还帮不上,这五十也不多,你拿着买点自己想买的东西。”苏凤见妹妹不要,硬是把钱塞到了阿藜的裤兜里,苏燕自然也照做了。
  “你姐要给你,你就拿着,反正我们是不给了!”苏妈笑道。
  苏茨藜心想,自己活了这么多年,居然要两个不到二十的姐姐给自己钱,真是惭愧啊。不过她一直很敬重两个姐姐,自然也不好拂了她们的心意。
  “爸、妈,吃饼干。我去拿杯子来倒饮料。”阿藜看着丝毫未动和饼干和饮料,还有自己兜里的一百块钱,顿时有些说不出话来。
  什么是家人,这就是了。
  “呀,今天还没烧水洗脚呢。”苏妈本来看小品看得正开心,忽然想起还有这件事没干。这年三十洗脚也是很有讲究的,一家人都在一个大盆里洗。而且,洗脚的位置不能高过膝盖,如果高过膝盖了,那么这一年中,你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主人家都是已经吃过饭了;但是也不能只洗到脚踝,那样的话,你去做客的时候主人家都还没开火呢。
  阿藜想起小的时候自己对此深信不疑,每年洗脚都要仔细看着的样子,忍不出笑了出来。
  
  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主持人宣布了2005年的到来。不过此时苏茨藜家的电视机前却是空无一人。
  因为,她们都抢金水,银水去了。
  村里很多年前就流行着抢金水、银水的习俗。金水就是新年从村子水井里的打出第一挑水,银水自然就是第二挑了。传说抢到金水、银水就会一年都很有福气,抢回来的一挑金水初一用来洗脸或是煮饭,用过后都不能直接倒掉,一般都是用一个大桶收集起来,等到初二再用来喂猪,喂鸡鸭,这样家里的牲畜也都能健健康康的。一般吃过年夜饭后,每家都会备好香烛纸钱和鞭炮,就等着十二点的钟声敲响,然后放完鞭炮打水。阿藜家因为水井就在旁边,已经抢了好多年的金水了。今年她们自然也早早的去了,苏燕负责打电筒给几个人照明,苏妈负责看时间,阿藜负责点燃香烛纸钱,苏爸负责鞭炮(要先放鞭炮才能抢水,没放鞭炮不算的),苏凤自然就是负责挑水了。这个时候水井旁已经有好几户人家在做准备了,只等十二点一到就放鞭炮开抢。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苏妈手上的表指向十二点,有两家的炮仗就一起先响了,然后别的几家也陆陆续续的响了。苏凤听到第一声响也不看,赶紧把水桶放到水井里打了一桶水上来。待打完之后一问,苏爸确实是第一个放的鞭炮,苏凤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挑着水回去了。路上正遇到挑着水桶的钱氏和苏五,钱氏一看她们把水都挑回来了,急忙往水井跑去,等她到的时候,连前十都没排上。
  抢完金水,阿藜一家人才睡觉去了。
  
  大年初一苏家人都起得很晚。
  初一的禁忌很多,不能天亮起床,不能催人起床,不能开抽屉,柜子等,不能扫地,不能洗衣服,不能吵架,不能打破东西,不能拨火,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哭,女孩子去别人家不能进大门,只能在院坝里等等,每年苏妈都要跟三姐妹念叨一遍。
  早上照例是要做汤圆祭祖先的,苏妈做的都是豆沙汤圆,用红糖加上甜酒(醪糟)煮了,光是看着就让人流口水。阿藜因为不喜欢甜食,一般只能吃两三个,不过汤她倒是喝了好几碗,还吃了很多醪糟。
  吃饱喝足之后就是走亲访友,以前初二的时候阿藜三姐妹还会跟苏妈一起去外婆家,后来外婆过世了,这两年也就没去了。苏爸、苏妈都去看村里人打牌去了,每年这个时候村里总会聚集起很多人打牌,当然也有赌博的,不过阿藜她们家人从来不沾。
  苏凤现在已经用上了手机,也被以前的同学叫出玩了。苏燕则是跟苏大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