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刺梨花开又一年 作者:朱杨(晋江2012-08-23完结) >

第52部分

刺梨花开又一年 作者:朱杨(晋江2012-08-23完结)-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安南回来的时候,苏茨藜正教陈炯认图画书上的小动物,见他进门,叫了声“二姐夫”又继续抱着陈炯逗乐。
  陈安南见自己的小姨子还是这副样子,“阿藜,你知不知道——”他正想告诉她自己刚刚得到的消息却被妻子打断了。
  “安南,阿藜,快洗手过来吃饭。”苏燕此时已经做好了饭菜。
  
  陈炯性格活泼,吃饭的时候却难得的规矩,端碗,夹菜,吃饭,虽然小小年纪,却也能看出受过良好的教养。
  “二姐夫,你想问我什么?”苏茨藜低头拨饭,二姐夫跟那人真的太像了,就连陈炯都遗传了他们的眼睛。
  “哦,我想问你知不知道张教授那边最近的进展?”张教授是一个水蛭研究专家,他们跟此人合作进行水蛭新药的开发。他们目前已经生产了之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疾病的水蛭药品数十种。
  陈安南还是决定不说自己得到的消息了,阿藜到现在连他都不敢看。
  “我上个月拜访过他,他最近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还在进一步的实验,我看短期之内出不了成果。”
  “阿藜,你还是少在外面跑吧,女孩子家的赶紧结婚嫁人才是正紧事,爸也每天盼着呢。”苏燕不忍心自己妹妹那么累,苦口婆心的劝道。
  “姐,我有分寸的。”
  “那你现在那个男朋友怎么样?打算什么时候结婚?”苏燕穷追不舍。
  “姐,我们还小,暂时不想考虑这个。”苏茨藜放下碗筷,“对了二姐夫,我明天回家一趟,过两天回来,到时候再跟你商量水蛭的事情。”
  
  “为什么急着回家?”苏燕见她吃好了,递给妹妹一杯清茶。
  “后天有个高中同学聚会。” 苏茨藜捧着手里的茉莉花茶,浅浅尝了一口,笑道,“茶很好喝。”
  
  告别二姐,苏茨藜趁着夜色去了长安街。六月中旬,银杏叶依旧青翠欲滴。
  想起梅晓阳和二姐夫欲言又止的神色,苏茨藜心底暗笑。
  不就是陈敬回来了吗?陈安茜五月的时候就告诉她了,一个个都当她玻璃人似的,其实她哪里那么脆弱了。
  她也不急,沿着北苑环岛一直走到胡各庄的新华大街,总长8公里的道路两侧共种植将近了1800多棵银杏。虽然还未变成金黄色,此时的银杏树依旧很漂亮,扇形的树叶也非常美。
  她记得自己刚到北京那个秋天,长安街上的银杏树都变成金黄的了,金黄的树叶在蓝天的映衬下,炫目的美,让人惊叹。俩人常常牵着手走在银杏铺就的人行道上,银杏熟了的时候,陈敬会抱着大树用力摇晃,她就负责捡拾落在地上的银杏。
  装在袋子里的银杏可以带回家做粥,陈敬一直很喜欢吃。
  
  那时候俩人如胶似漆,从学校退了宿舍住到陈敬家在北京的一处房子。
  苏茨藜上网一查,才知道他们的家乡本就是古银杏的王国,5000年以上的银杏树大约有9棵。她很喜欢秋天的银杏叶,它们变化是步调一致的,先是一夜之间全浅黄,然后,一夜之间完全金黄。一棵树很少有黄绿相间的时候,和其他树不一样,有种不顾一切向冬天迈进的气概。
  大二的时候,她和陈敬在家乡偶然发现一雌一雄的两颗已逾千年的银杏,下而盘根错节,上面枝叶相连,不能分开,两人大为感动,各自在两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时候他们虔诚的希望自己的爱情可以如千年古树般长长久久。
  后来苏茨藜才知道,那棵树的一代树早已经死去了,心也空了,在外围的其实是二代树。
  
  走得累了,苏茨藜停下来买了杯冰水。
  超市旁边是一个大大的电影院,三三两两的情侣手牵手走过。
  
  巨大的LED灯上闪烁着一些电影的宣传语。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那是童话,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那才是青春。”
  苏茨藜几乎不看韩国电影,可她忽然想去看看这部《建筑学概论》。
  买了观影必备的可乐和爆米花,她走进了影院。
  男女主角都不是她所熟知的,两人演绎了在大学建筑学概论课堂上相识的一对男女,在多年后以建筑师和客户的身份重逢而发生的一段爱情故事。
  将近两个小时的影片,苏茨藜看完怅然若失。
  男主和女主最终没有在一起。
  假装纯真时的胆怯和那瞬间的犹豫注定了让他们将渐行渐远。
  
  两年前陈敬问她,“阿藜,你到底爱不爱我?”
  她一时犹豫,最终陈敬失望而去。
  也许那个时候结局就注定了吧,犹豫不决让她错失了一个真心相爱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应弥月姬的要求加更一章,今天三更啦




☆、毕业情怀

  刚下飞机苏茨藜就看见了站在大厅里的袁继。
  就算只是一身普通的银灰色西装,依旧无法掩盖他的光芒。坦白来说,袁继长得很不错,比起当红的明星也丝毫不差,而且他身上还多了商场多年打拼的积淀,可以说是女孩子趋之如骛的类型。
  苏茨藜曾经问他喜欢自己什么,袁继笑笑不说话。“喜欢需要什么理由呢?”
  
  苏茨藜走过去挽住袁继,他接过她手中的行李放到车上。
  袁继体贴的打开后门,“要睡会儿吗?”
  “不了,在飞机上就一直睡着的。”苏茨藜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
  袁继有些诧异,随即露出了大大的笑容。他启动车子,问道:“顺利毕业了?”
  苏茨藜拿出包里的毕业证书递给袁继,兴奋道:“这下再也不用听周老头的絮絮叨叨了。”
  “对了,下个月阿亮结婚,你收到喜帖了吧?”袁继见她一扫往日的阴霾,心里也跟着高兴起来。见苏茨藜点头,他继续道,“到时候咱们一起去吧?”
  “好啊。”苏茨藜笑得开心,“完全没想到吧?最后他居然跟梅晓阳凑在一块儿了。”
  “我倒是不太意外。”袁继慢条斯理的开口。
  “哦?”
  ……
  从机场到家里需要一小时的车程,俩人一路有说有笑。苏茨藜忽然觉得这样的氛围很好,也许两个人未必要相爱才能走在一起。
  
  回到家苏茨藜先去见了老爸,苏爸如今每天带着自己刚满月的外孙,生活过得还算如意,只是偶尔还是会想起先自己而去的两位妻子。知女莫若父,他哪里看不出几个孩子是起着想用外孙绊住他的打算。回想这一年来他一个人住在老房子,很多往事浮现心头,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初的伤痛也渐渐过去,如今这种种种花草,带带儿孙的日子也算过得去。
  “阿藜,你这回过去把事都办好了?”看着自己最小的女儿也大学毕业了,苏爸心里宽慰许多。
  苏茨藜接过苏爸手里的外甥南南,“嗯,爸我以后就留在家这边了,多点时间陪你。”
  苏爸摇头,“你们的事我也不懂,如今是想管也管不了了。你们也不用一个个的往我身边凑,儿孙自有儿孙福,该干啥干啥去吧,偶尔能想起来看我这个老头子就行。”
  “爸,您这是有了外甥忘了女儿吗?可不兴这样的,”苏茨藜逗逗怀里的小外甥,“我的公司本来就是在这边的,以后自然要住在这里啦!”
  苏爸闻言笑道,“都那么大的人了,还撒娇。”
  “那是,我可是你的‘幺儿’呢。”苏茨藜得意洋洋道。
  “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因为是家里最小的,苏爸一直称呼自己的三女“幺儿”,一直到苏茨藜长大之后才慢慢改为阿藜。苏爸的这句“幺儿”从苏凤传到苏燕,最后成为苏茨藜的专属称呼。
  “当时姐姐们都嫉妒死我了,什么都要紧着我这个‘幺儿’,好吃的也让我先挑,那时候你还在太阳底下的院坝里给我掏耳朵呢。”
  “我记得你小的时候啊,总喜欢将脚伸到我的背后捂着……”
  俩父女聊了很久,苏茨藜才回了自己的房间。这三室一厅是她用卖域名的钱买下来的,紧挨着姐姐苏凤家。
  苏凤刚出月子就开始四处忙公司的事,如今并不在家。苏茨藜打开电脑,群邮件里发来了明天同学聚会的具体安排,日程排得很满,早上回母校参观和见老师,下午农家乐聚餐,晚上K歌,正是时下的年轻人最流行的聚会方式。
  她回了邮件确认参加,看了看名单,并没有见到陈敬的名字,终于放下心来。
  
  第二天一大早袁继就开了车过来。苏茨藜正好在做早餐,干脆叫了他一起吃。
  袁继很健谈,没说几句就将苏爸逗得乐呵呵的。
  “你们俩处了也一年多了,打算什么时候办呢?”苏爸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袁继一时语塞,随即恢复了笑容,“苏伯,我们都还小呢。事业也才刚刚起步。”
  苏爸有些生气,“哪里小了,成家立业成家立业,要先成家才能立业,你可不能这样对我闺女。”
  苏茨藜见爸爸误以为是袁继不想结婚,连忙解释道:“爸,袁继跟我提过了。”早在半年前袁继就跟她求过婚了。
  苏爸纳闷,“那你怎么没跟我说起过?”
  苏茨藜不知如何作答,难道要跟爸爸说自己没同意吗?
  袁继忙打圆场,“苏伯,当时阿藜还没毕业呢,我们就想着先把这件事缓缓。”
  “我先把话说在这儿,”苏爸松了口气,神情严肃道:“阿藜现在也毕业了,这件事你们可得好好商量,你们俩处了一年多了,我家闺女可不能没名没分的跟着你。”
  
  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漫步在洁白的栀子花从,闻着淡淡的花香,苏茨藜的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
  袁继送她到了门口就回去了,很体贴地没有提及早餐时的话题。老爸说的事她不是没想过,她可以不管不顾嫁给袁继,可是心里总觉得有些对不起他,毕竟是从小认识的朋友,越是熟悉,她越是不忍伤害。
  她见时间还早,沿着山路去了老校长的家。
  老校长在她心中一直是个神一样的人物,年纪轻轻就事业有成,中年之后就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了教育和医疗行业,然而他却不将B中的辉煌和市医院的荣誉看在眼里,总说目前的状况离他想象的还有很远。民智未开,就算身体强健又有何用?
  
  苏茨藜大三的时候在本地一个商业聚会上认识了他,老校长得知刺梨基地出自她手,连连说她促进了当地的民族产业。得知她是自己学校毕业的学生,老校长感叹道:“要是多些你这样的孩子就好了。”
  那天两人聊了很久,老校长字里行间都是对现在的学生毕业之后的选择感到遗憾。他并不反对大家去赚钱,毕竟他自己也是以此起家的,然而现在的很多孩子“凡是只看钱”,他想起来只能感叹在自己在教育上还要多加努力。
  之后将近八十高龄的老校长将苏茨藜引为知己,还亲自去了南山寨观看无籽刺梨的栽种情况。
  他的老伴已经过世,俩人的一个女儿也嫁到了外地,他不愿远离家乡,如今家里只有一个阿姨负责洒扫煮饭,苏茨藜在家的时候偶尔会去陪他聊聊天,两人可以说是忘年交。




☆、山中访友

  老校长的家依山而建,是个小型的别墅。房子修得很复古,远远看去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屋顶大红色的琉璃瓦。
  苏茨藜摁了门铃,李阿姨过来开了门。一见是她,埋怨道:“阿藜,最近两个月你怎么都没来了?你一走啊,老爷子整天嫌我做的菜不如你。”
  苏茨藜笑笑,“阿姨,下次他再这么说你就别给他做饭,看他还嫌弃不嫌弃!”
  “什么别给我做饭,你这孩子尽出些坏主意!”老校长打完太极,悠悠走了过来。一身月白的长衫空落落的挂在身上,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架势。
  “一看您就没好好吃饭,怎么瘦成这样了?”
  老校长嘿嘿笑了两声,以眼神示意她李阿姨还在呢。
  “不就是嫌我做的菜不好吃吗,你现在倒想起来在阿藜面前给我留面子了?”李阿姨对自己的厨艺不被欣赏很是郁闷。
  
  “我之前说让二老到我家去住,正好也跟我爸做个伴,您又不愿意,如今却不好好吃饭。”苏茨藜扶着老校长走进屋子,指着他的长衫道,“看着衣服都空成什么样子了。”
  老校长反驳道,“这是最近流行的趋势好不,你这么多天不来还好意思说我!对了,今天给我准备了什么菜?”
  “没有,您没见我空着手来的吗?”苏茨藜摆摆手。
  “你骗我,肯定早就给李嫂了。”老校长说着就要往厨房走去。
  苏茨藜无奈,“这次真没有。”
  老校长停住脚步,愤愤道,“阿藜你如今都不关心我了,哼!幸好我还有杏仁酥可以吃。”
  
  “什么杏仁酥?”
  老校长不妨自己一时说漏嘴,忙道:“哪有什么杏仁酥,阿藜,厨房有现成的菜,要不先给我做了饭再走?
  苏茨藜并不吃他这一套,直接问了李嫂。
  李嫂本就将苏茨藜当作自己女儿一般,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前些天一个学生来的时候带的,说是从哪里带来的特产。他最近喜欢吃甜食,这两天几乎天天都在吃那个,我劝也不听。”言语之间充满忧虑。
  “真的很好吃。”老校长此时护食的举动就像一个小孩子。
  
  “一个学生?”苏茨藜腹诽,什么人这么没水准,不知道老人家不能吃太多甜食吗?
  “好像叫什么成精的,我也不认识,以前没来过。”李嫂答道。“不管他了,阿藜你要不要在这里吃完饭再走?”
  “什么成精,那是我以前的老战友孙子。”严老打断李嫂,笑道:“阿藜,我给你介绍个男朋友怎么样?”
  “啊?”苏茨藜心想这话题转换也太大了吧?
  “怎么样?”严老校长笑眯眯的,“那人是我老战友的孙子,小伙子人品还是不错的,今年刚从美国回来的高材生。”
  “严老,我有男朋友了。”苏茨藜无奈道。
  严老校长闻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