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刺梨花开又一年 作者:朱杨(晋江2012-08-23完结) >

第7部分

刺梨花开又一年 作者:朱杨(晋江2012-08-23完结)-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觉得她好,跟她家过去啊,呆在我这里干嘛!” 不但胳膊肘往外拐,还敢顶撞她,真是胆子越来越大了。
  李氏一时委屈,干脆饭也不吃回屋抹泪去了。
  苏雷和他爸放完水回来刚进屋,就看见自己老婆坐在床上,眼睛红红的。
  “怎么了,妈又给你气受了?”他搂着妻子的肩膀安慰道。
  “我哪里敢跟婆婆置气,今天三妹送了一百个粽粑过来,婆婆还不领情,我拿了点芭蕉给她,婆婆就跟我发脾气了。”她自问来到这个家之后每天勤勤恳恳的侍奉公婆,谁知道还是不受待见。
  “一百个这么多?”苏雷也有些吃惊了,往年最多是五十个的。
  “还不是中午的桃子弄的,大嫂刚才跟我说了。本来桃子还没熟,那几个桃子是阿藜和小婷摘着玩的,后来伯娘见几个孩子喜欢,就让先送点过来给孩子们解解馋。妈看就那么几个,就不乐意了。”
  “还送桃子了?”苏雷也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
  “对啊,小婷拿过来的桃子有三十个,要说也不少了,家里人又不多,哪里吃得了那么多,况且,伯娘家的桃子哪年熟了不是随便我们摘的,偏偏妈见阿藜先去了大嫂家,就以为肯定不止这么点,嫌人家给得少了。苏婷下午在伯娘家帮忙包粽粑,就顺口说了出去,这不,伯娘就让阿藜送了一百个粽粑来,苏婷她们家、大姐家都才五十个呢。”她这个婆婆简直不通情理,好心当成驴肝肺。
  苏雷是知道的,甭管三十、五十,往年每家的粽子都是一样给的。
  “还有啊,咱们凭啥就年年拿大伯娘家的粽子,之前大哥说过去帮忙栽秧,妈还把他叫了回来,最后大伯娘家还是掏钱请的人,听说花了一百二呢。”幸好苏婷去帮着拔了秧子,她家苏斌太小,不然也叫他去。
  苏雷跟苏军一样,原本打算是过去帮忙的,那天大哥才刚刚过去说了,就被妈叫了回来,说什么他们家明天也要栽秧,大哥去问了爸爸的意见,爸爸还没开口呢,就被妈一通骂,说他没出息。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不就是心里过意不去给了阿藜几个芭蕉吗?那值几个钱,妈就心疼的不得了。”李氏跟丈夫小声抱怨道。
  “你做得对,别跟妈生气了,啊,怎么说她也是我妈呀。别生气了,好不?”苏雷摇了摇怀里的小妻子
  “嗯。”要她不是你妈,我才懒得受这个气呢,李氏心里暗暗想到。
  李氏心结解开之后自然笑靥如花,直看得苏雷心猿意马,急急地扑到李氏,两人自是一夜风流不提。
  
  再说苏茨藜这边,她拿着二嫂给的香蕉回家之后,不一会儿苏妈也回到了家,篮子里居然也装了东西。阿藜走进了一看,居然是二十个咸鸭蛋。
  “你大姐给的,说是她们家自己腌的,正好明天煮几个来吃,也应个景儿。”苏妈找了个坛子将几个咸鸭蛋小心的放好。然后招呼苏爸过来吃饭。
  晚饭是早做好了的,因为去送粽子,所以耽搁了一会儿。由于天色有些暗了,他们就没把饭桌搬到院子里。苏妈用青椒炒了今天的蘑菇,看还有剩余,又做了个汤,然后热了早上没吃完的炒土豆丝,虽然简单,但三个人吃得很香。之前她本来是要留苏婷母女吃晚饭的,正好常常这个蘑菇,结果黄氏硬是没答应。本来做了蘑菇汤想送一碗过去,想想还是罢了,中午为那点桃子钱氏就那副样子,这个蘑菇又不大,还是自己家吃了算了。
  “对了,阿藜,明天你要不要吃粽粑,吃的话就去捡一些防水桶里泡着,明天我给你煮。”苏妈知道阿藜最喜欢吃这个了,明天肯定是要煮的,她就是提醒她该泡了。
  “你不说我还忘了,我洗了碗就去泡。”
  苏妈做的蘑菇很香,汤也很美味,完全是大厨的级别,阿藜吃到最后直接把自己的饭倒进了所剩无几的炒蘑菇盘子里,取了个勺子拌匀就开始大吃特吃了,吃完了还吧唧吧唧嘴,就差把盘子舔干净了。
  “你这么喜欢这个蘑菇,这两天放假怎么不去刘家松林?”苏爸看女儿吃得高兴随口问道,刘家松林是他们这里盛产蘑菇的一个树林,因为住在周围的村民大多姓刘而得名。苏茨藜的四姐,也就是钱氏的四女儿就嫁到了那个村子里。
  对哦,她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儿给忘了,要说小时候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就是去刘家松林采蘑菇了顺便偷人家的花生了,还可以采很多野菜回来。
  “就是,我怎么给忘了,过两天就去。”苏茨藜欢快的答应道,妈妈做的菜真好吃,她都吃第三碗饭了。
  “就知道吃,看看你的肚子,都鼓起来了。”苏妈笑道。
  “没办法啊,谁让您手艺这么好的,爸爸,是吧?”关键时刻该撒娇还是要撒娇滴!
  “是啊是啊。”苏爸朗声大笑道,虽然已经六十多了,但他身体还是很健康。
  要是两个姐姐也在就好了,那该多好。阿藜默默在心里想到,大姐今年过年该回来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咸鸭蛋和粽子使我们那里端午必备的吃食,求收藏求评论,求推荐哇~~~~各位路过的筒子们六个脚印~~~某在这里谢过了。




☆、生意

  苏爸休息了一天之后,吃过早饭继续去走街串巷买粑粑了,阿藜很想让他不要去了。但是,爸爸不去,那谁去,她吗?家里目前还少不了爸爸的这份工作,而且,这两天正是农忙,下地的人很多,有些来不及回家吃饭的就经常买苏爸的粑粑吃,所以苏爸当然要趁着这个好机会多挣一点儿。
  阿藜很无奈,这两天她晚上除了学些就一直在想怎么发家致富,但是还没想到啥好点子。她永远都记得小学的时候有次开家长会,爸爸去的,结果老师居然问:“苏茨藜,这是你爷爷吗?”她当时只觉得老师很不懂礼貌,连这是她爸爸都看不出来,现在想来,却只剩心酸了。不能让家里人这么辛苦了,她一定要尽快想个办法出来。蒸这个粑粑,每天妈妈要三四点就起来引火,严重的睡眠不足,她怀疑上一世妈妈的离世跟这个有很大关系。
  对了,她的头发还没卖掉呢,不过那能卖几个钱,完全不能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干脆让妈妈今天就上街去?不行啊,卖菜要早上才行,只有等明天了。她还是乖乖看书吧,哎,只有三天就要开学了。
  
  苏妈之前答应苏茨藜跟她上街,除了卖一点自己家种的小菜外,还要买一些苏爸做粑粑用的原料,顺便把端午节的饺子皮也买回来,反正家里现在就他们三个人,啥时候过都一样。
  苏茨藜她们这里对端午的习俗其实不是很看重,只是在那天象征性的包个粽子、吃顿饺子就行了,有些人家嫌麻烦干脆就不过,也不包粽子。譬如苏婷她们几家,也只是在端午那天包个饺子而已。而且,因为他们这里都不怎么吃面食,所以没有人自己擀饺子皮的,都是上街去买的。
  所以,苏妈才会觉得哪天过端午都一样,不然像她这么注重传统的人,怎么可能随意过过就算了。而阿藜之所以对端午的印象那么深刻,纯粹是因为有好吃的粽子和炸饺子。
  今天没什么事儿,她送苏爸出门之后,就开始煮阿藜昨天泡下的粽粑。煮粽粑没啥讲究,放上适量的水,加点盐用慢火煮两小时就行了。不过因为这次有甜的粽子,所以她分了两次煮。
  先出炉的是红枣的和绿豆的,她尝了一下,还不错,绿豆的有一股清香,红枣很甜,适合喜欢甜食的人吃。再就是土豆的和黑粽子,黑粽子自然是没啥变化的,不过的土豆的也还凑合。土豆丁也是她加了各种调料炒的,一口咬下去软软的,口感也不错。苏茨藜比较喜欢绿豆和黑粽子,红枣的太甜了,她不太喜欢,土豆的她觉得虽然也不错,但比不上自己做的土豆丸子。苏妈刚煮出第一锅就叫她来试吃,她现在已经撑得不行了。
  “妈,还不错吧,你不吃我可一个人吃啦!”阿藜边摸着圆滚滚的肚子边说道,她这几天吃得太多了,以后得控制饮食,不然又要长胖了。
  “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呢,不过我觉得除了那个土豆的不怎么样其它的倒是还行,以后改进改进都不错的。就是没加糯谷灰,吃多了坏肚子。”苏妈比较担心这个。
  “吃不了就少吃点儿呗,给她送那么多还不领情。妈,咱们家剩下的粽子还有多少?”一想到钱氏她就来气。
  “还有一百来个吧。怎么了?”
  “咱们除了明天给姐姐带点儿,自己吃点儿,应该吃不了这么多吧?”她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哎呀,都怪我被你婶婶一气就做多了,这可怎么办,吃不完可就要坏了。”苏妈想到这些粮食可能要浪费了,就心疼的不得了。
  “妈,这不是还有三天就要开学了吗?我们煮五十个去学校门口卖怎么样?就买五毛一个。”她连价钱都想好了,她们这里会包粽子的并不多,想苏妈这种好手艺的就更少了。所以,这门生意还是有谱的,学生嘛,谁不想尝个新鲜,五毛钱现在大家都还拿得起。
  “要是卖不掉咋办?”自己家又吃不完,煮过的粽子就更不能放了,第二天就会变味儿。
  “肯定卖得掉的,妈,你相信我,实在不行,到时候我拿去送老师和同学们吃。”苏茨藜安慰妈妈道,给老师同学?她还心疼呢。
  “是应该拿些给你老师,要不咱们别卖了,一个老师送点儿?”苏妈忽然觉得这是个办法。
  “妈,非亲非故的,我给老师送东西算啥子?别人知道了还不知道说啥呢。”有些老师还死清高,学生带点特产过去,硬是让人家原封不动的拿了回去,虽然很有原则,但是让学生很尴尬。她上一世可是领教过了。
  “就这么定啦,五毛钱一个又不贵。肯定能卖掉的。”苏茨藜真心觉得不贵,她记得学校外面一直有摆摊买东西的,炸洋芋,炸粑粑什么的都是五毛钱一份。不过这个就是吃个新鲜,要长期卖还是不行,哎,还得重新想个长久之计啊。
  “好吧,就煮五十个试试。”如果能卖掉的话,就有二十五块钱,抵得上他爸一个星期的收入了。嗯,不算成本的话。
  苏茨藜见说服了妈妈,就继续看书去了,英语和语文经过她这几天的琢磨,已经完全掌握考试诀窍了,到时候绝对一鸣惊人;数学也还行,慢慢看书,慢慢做题就好了;历史和政治到时候背一背就行,这个她最擅长了,而且她记得自己中考那年政史改成了开卷的,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了;幸亏中考没有地理,不然她就完了,她完全是地理白痴的;至于化学,要下半年上了初三才会学,凭她之前高考化学部分就几乎满分的水平,应该不是难事;不过她还是很头疼物理,那些电路什么的,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她现在看下来,总是有些地方理解不清楚,只好多请教老师了。
  这一天苏茨藜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一边看书一边学习,速度地做完了书包里的几张空白卷子,然后洗漱睡觉去了。明天她要早起和妈妈上街,所以要早睡。她没有留意到的是,四篇英文作文中她用的句式,有的是高中才讲的,有的是四六级作文经典句式,而有的,则是考研英语里面的。她因为考研背了很多范文,所以看到那几个话题完全是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的,因为忙着赶作业,她完全没有留意到里面的不对劲。幸好数学题都是按书上的方法套过来的,不然到时候万一搞一个微分去计算重量,还不得把老师吓死。英语可以解释为借鉴作文上的,这个怎么说,我预习了大学的课程?
  
  第二天,苏茨藜跟妈妈天不亮就起了。她们要先到菜地里去摘菜,这样当天摘的菜卖相才会好,也能多卖点钱。苏妈摘了一篮子豇豆,一篮子玉米,再砍了不少的青菜,用扁担挑着就出发了,而苏茨藜则背着一个背篓,里面是三四十斤的小瓜,她手里还提着一个小篮子,里面是给姐姐的二十个粽子和她准备卖掉的头发。。
  现在进城的车还不是公交,而是那种乡下用来拉货的农用三轮车,五毛钱一个人,因为她们挑了一旦东西,司机多收了五毛。车子启动的时候,从排气管里冒出黑色的浓烟,阿藜晕车就是因为受不了这种味道,闻着就想吐。但是为了她的money,她还是忍住了。
  农用三轮车颠颠簸簸了将近四五十分钟,终于到了城里,阿藜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此时天还没亮,只隐隐约约能看到人影。从这里到菜市场还有一段路,大概要走半小时的样子,而苏妈和她就要分别负重一百斤和五十斤走这么一段路,所以其实很辛苦,这些菜全部卖掉的话,估计也就四十块不到的样子,而苏妈几乎把家里这一茬的豇豆玉米小瓜都摘完了。为什么那么多农民希望卖血都要让自己的娃读书,就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摆脱这种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无奈生活。
  她们俩走到集市的时候,两人都累得满头大汗,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菜市上已经来了不少人,苏妈赶紧找了一个还不错的位置,放下了自己的担子,然后接下苏茨藜的背篓。彼时大约不到七点的样子,苏茨藜知道,她们这些菜要在十点之前卖完,十点之后城里人就开始回家做饭去了,那时候贱价卖也不一定有人要的。
  苏妈把自己带的秤拿了出来,顺便取了一个灌满水的矿泉水瓶出来。这个矿泉水瓶的盖子是处理过的,上面用针扎满了小孔,只要稍微用力,水就会从瓶盖喷出来,这是用来防止蔬菜因缺水而蔫了,卖不起价钱。这里几乎所有菜市里卖菜的农民都会准备一个的。
  没一会儿,第一个顾客上门了。
  那人问了问豇豆的价钱,苏妈说一块一斤,那人也不还价,摇摇头就走了。
  出师不利呀。
  




☆、生意2

  苏茨藜母女虽然开始出师不利,但随着人流的慢慢增加,三样蔬菜都还是卖掉了一部分。不一会儿有个城管模样的人过来,每个摊子收了五块钱的摊费。苏妈手里的钱还没捂热呢,转手就给别人了。这可是十斤小瓜的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