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现代重生之山月儿_ >

第13部分

现代重生之山月儿_-第13部分

小说: 现代重生之山月儿_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财务科就在同一个走廊,月儿很快拿到了钱。
  
  钱虽然不多,但月儿心里很高兴,不仅仅是因为顺利将枣子全卖出去,而是高兴自己连明年的销路都定了下来。虽然把枣卖给厂里,价钱比市价低,但销路稳定,节省时间。再说了,毛纺厂既然能收枣,就一定会收其它果子。
  
  告别孙科长临走之际,月儿把自己带来的枣糕,硬是不顾孙科长的推辞全都留了下来:“孙科长,今天非常感谢您。明年咱家的水果全靠您了。这是我妈亲手做的枣糕,很好吃,科长拿着回去给家人尝尝鲜吧。”
  推来让去的,孙科长最终还是收了下来:“我老婆做的枣糕我总觉得不地道,也好,今天就让她尝尝别人做的吧。谢谢你呀,小姑娘,你很有经济头脑嘛。上高中了吗?学习怎么样?”
  陈大哥在旁边插话道:“这丫头能着哩,考到了县一中,今年才上高一。我看将来一定能上大学!”
  孙科长一扬眉毛,惊讶地说:“哦?你也在一中啊,我侄子就在一中,他叫孙俊卿,你认识不?”
  
  认识,怎么不认识。他可把山月儿烦透了。
  月儿含糊着点点头:“嗯,认识吧。那孙科长,我们先走了。”
  
  又郑重道谢了陈大哥的本家兄弟,月儿他们才离开毛纺厂。
  




收果子

  陈大哥一直把他们送到了离家最近的平路上,剩下的路全是山路,拖拉机走不成。
  分手时,山月儿看着陈大哥有些为难,今天他可帮了他们大忙了,又是帮着卖枣,又是帮着找人的,只说声谢谢太轻,给钱吧,又有点俗。
  
  陈大哥倒很爽朗,他笑着说:“别为难了,妹子,我是看出来了,你可不是一般的女子,脑子灵活着呢。你只要帮大哥多想些挣钱的点子,大哥就高兴了。”
  月儿心里轻松了,一高兴随口就说:“大哥,想挣钱还不容易,只要你肯吃苦,那钱还不哗哗地来?”
  陈大哥意外地看着她说:“妹子,你倒说说,都有啥来钱的路数?咱家里的地都交出去了,只有这做醋的作坊了。”
  月儿对于自己冲口而出的话有些后悔,但她仔细想了想,又觉得自己不是信口开河。
  
  “大哥,既然你会做醋,那为什么不把醋的品种做多些呢?咱们现在吃的是粮食醋,醋都是用来调味的。可是很多大城市的人,把醋当饮料来喝呢。也就是果醋,介于饮料和陈醋之间,是能美容健身的。大哥听说过没?”
  
  看陈大哥茫然地摇头,她又接着说:“果醋就是用水果酿造的醋。就是说咱这里的苹果、柿子、梨、杏等都可以作为主要原料。果醋营养丰富、风味优良。听说美国很多长寿老人,就是以果醋为传统饮品。书店里有专门介绍做果醋的书,我觉得和做陈醋差不多。陈大哥可以去找找这类书看看。”
  
  见陈大哥高兴地直点头,她忍不住又说:“大哥,你除了做醋还可以做挂面呀。咱这里的人不是都爱吃面吗?你做成挂面,一定会有人买的。另外,大哥,你不但可以做细粮挂面,还可以做杂粮挂面。例如玉米面、荞麦面、豆面等等。大城市里的人都注重养生,吃粗粮可以减肥降血脂。这样,你的挂面也许就可以远销外地了。当然了,要想生意做的大,挂面质量和卫生条件一定要保证。”
  
  陈大哥陷入沉思中。
  月儿和青墨跟他告辞,他只是敷衍般地说了声:“路上小心点。”就开着拖拉机“突突突”地走了。
  他这样神思不属的,月儿还真有点担心,站在路边看着他的车走远,直到看不见了才转身往家里走。
  
  青墨说:“姐,你别操心了,陈大哥车开得稳着呢,再说,这条路上车少的很,没事的。——今天的枣比去年卖给收购站多了好多钱,咱爸妈一定高兴。姐,你咋知道这么多事呢?”
  月儿看着弟弟兴奋的脸,笑了笑说:“多看书呀,书里的知识多着呢,只要你多看书,一定知道的比我还多。”
  青墨若有所思。
  
  回家跟父母说了卖枣的经过后,月儿把钱全交给了父亲。第一次卖枣卖的这么好,山月儿的父母自然很高兴,当即给姐弟俩一人十元钱。于是,山月儿趁机说了打算收购山里其他人家苹果、梨的事情和明年的收购计划。
  母亲有些担忧,问:“万一,人家到时候变卦不要咱的果子了咋办?”
  月儿还没来得及回答,青墨就抢着说:“不会的,那人是个讲信用的人。再说,就算事情有变化,我们还可以想别的办法。妈,你就别瞎想了。”
  母亲嗔怪地瞪了儿子一眼,见女儿沉稳地坐在一边,便没多说什么。
  
  父亲抽了好几口烟后,说:“好,等我明天去和村里的人说说,让他们收了果子后全交给咱们。价钱么,就按比收购站多一毛钱的要吧。如果乡亲们今年能拿到好价钱,估计明年的收购没问题。”
  月儿长舒一口气,这货源总算定下来了。目前,仅山里的这些果树足够毛纺厂为职工发福利了。
  至于收购更多的果子,赚更多的钱,等以后找到更大的客商再说吧。
  
  她的目光开始看向院子里的苹果树,思绪飞到了山里的梨树和核桃树。
  月儿家的苹果树就院子里这两棵,从果子刚长出来就开始吃,到果子成熟时基本没剩下多少。倒是山上承包地边上有梨树五棵,核桃树五棵。另外还有五棵杏树,只是此时早就没了果实。
  目前,梨子长得还不够大,核桃也没完全成熟。但是,估计十?一过后就是收获季节了。可是这些树能收获多少果子呢?如果没有别人家的果子,就靠自家的这十几棵果树,其实赚不了多少钱。
  
  唉,要是能承包一个果园就好了,想种啥就种啥,想种多少就种多少。只是,似乎没听说山里有成片的果园啊。
  难道要开垦出一个果园来?这件事对目前的月儿来说,难度很大啊。
  
  算了,目前还是先学习,这个就做为将来的发展目标吧。
  
  国庆节学校放了三天假。月儿在这个举国同庆的节日里过的忙碌而充实。
  
  她从毛纺厂借了辆客货车和一台磅秤,和父亲、弟弟在陈二哥(即陈大哥的本家兄弟)的帮忙下,就在离山路最近的公路边收购起乡亲们的苹果和梨。价钱普遍比去年的收购价每斤上调一毛五分,钞票现付,不打白条。
  核桃她已经和父亲说好,过两天打下来后,全让乡亲们送到自己家去,价钱按比去年每斤高出两毛钱来收。因为这个她还要处理后才能送往毛纺厂。
  
  过完称后,一些磕了碰了的果子都被月儿仔细地拣到一边的旧筐里,准备送往毛纺厂的各保个儿都是水灵光滑的。
  
  乡亲们很满意,今年不但果子的收购价格比去年高,而且老山家的大女子收起果子来,没有收购站的人那么爱挑刺儿,还是当场付钱。那些有伤疤的果子如果是收购站的人是绝不会要的,可这女子明明挑出一些表相不好的果子来,却依然按好果子收了,真是好孩子啊,一点没有生意人的奸猾,心实诚着哩。唉,真羡慕人家,咋养出这么个聪明能干的好女子呢。
  
  陈二哥很满意。山月儿这姑娘做事很让人称心。她准备送往毛纺厂的果子都是用新编的藤草筐装的。精心挑选后红艳艳的苹果,黄橙橙的梨子,都装进还泛着草青的筐,看起来干净漂亮。每层果子之间还垫着树叶,以防碰伤,真是细心。即使卖往毛纺厂的价格比她的收购价高出五毛来,也是值得的。
  
  再说,现在的陈二哥心可是偏向于月儿这边的,他呀,早被月儿“收买”了。
  原因很简单。陈二哥宝贝儿子今年上二年级,这孩子极为贪玩,不爱学习,上课调皮捣蛋,考试成绩一塌糊涂,总被老师要求请家长。陈二哥为此头痛的要命,打得太狠吧,舍不得,不打吧,这孩子实在不成器,谁的话都不听,简直无法无天。
  
  话说这孩子的事,让他愁的都快要华发早生了。
  月儿知道后,主动找到了那个小调皮蛋。也不知道两人说了些什么,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和一个十五岁的少女竟成了好朋友,小男孩很听月儿的话,开始收敛顽劣之心,主动学习,学习成绩很快就赶了上来,连老师都连连称奇。而月儿只要有空就和小男孩避开大人说话。
  
  陈二哥感激的不得了,觉得月儿简直是帮了他天大的忙。
  因此,当月儿请他帮忙时,他热心的倾情相助。不但借出了行政科专门拉菜的客货车和磅秤,还亲自开着车过来帮月儿过秤,记账。
  总之,现在的陈二哥被月儿是彻底拉拢过来了。
  
  父亲很满意,自己的大女子如今和从前完全是判若两人。
  从前那女子一天到晚就知道低头看书,家里的活儿说一句才动一下手,和人很少搭腔。家里来人也不知道端茶送水地问候寒暄,就会躲起来。
  很多亲戚背地里都说自己:要嫁出去的姑娘了,迟早都是人家的媳妇,怎么还花钱让她读书。再说这女娃娃是越读书越心野,将来万一不但帮不上家里的忙,反而做出什么有伤体面的事情来就后悔莫及了。
  
  他动摇过,怀疑过。因此,当孩子想接着上高中时,他坚决反对:念上几年书,能识字就行了,上什么高中?将来若是考上大学,家里又没钱供你上,若是考不上,那不是浪费了三年粮食和钱吗?
  
  那女子也倔,一不哭二不闹,闷声不响地回了窑洞,第二天趁着家里没人,就喝了农药。
  唉,若不是秀儿那女子发现的早,怕是自己就白养大了这个娃娃吧。
  
  好在亲家深明大义,送来钱资助孩子继续念书,自己也没啥借口阻拦。
  如今看来让这孩子念书实在是明智之举。瞧她现在变化多大!能说会道嘴巴甜,做事老练有分寸,就连青墨都被她带动的懂事多了,能帮家里挣钱,体恤父母,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懵懂无知的傻小子了。
  看着自己的儿子俨然一个大小伙子般地搬筐,和乡亲们拉话,间或帮姐姐看秤、记账。父亲很欣慰,这两娃娃很快就能帮自己支撑这个家庭了!
  
  山月儿也很满意。乡亲们都很淳朴,送来的果子基本上都是完好无伤的,个别的伤痕应该是搬运过程中磕碰的。她和父亲商量过,要求大家送果子时用新编的藤草筐装,这种编筐用的藤草山上到处都有,比起竹子、柳条等材料易寻,编织快捷。这样的新筐装果子,看起来清新、美观,让人垂涎三尺。
  
  而且她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一个盟友——陈二哥。她所付出的只是给那孩子抽空讲一讲前世很喜爱的卡通片《名侦探柯南》。她和孩子约定好,如果他肯上课听讲好好学习,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各门功课考试成绩好的话,她会至少每周讲一个柯南的侦破故事。
  
  这个小男孩虽然调皮捣蛋,但却极为喜爱侦破故事,这也是她和孩子聊天时发现的。她想过,等柯南讲完了,她就接着讲《少年包青天》。估计等这两个故事讲完了,孩子就懂事知道学习了。
  
  另外,从乡亲们手里收到零散的果子,一转手再卖给毛纺厂,中间的差价每斤能挣到五毛钱,这将近两千多斤的果子就能挣个一千多元钱,是笔不小的数目。
  瞧,父亲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一家人的日子终于能稍微宽松些了。
  
  国庆第三天,乡亲们的果子基本全收完了。月儿和家人一起处理乡亲们陆续送来的核桃。
  
  月儿算过,一斤青皮核桃卖一元二毛钱,可去了青皮的新鲜核桃则卖到五、六元左右。虽说带皮和不带皮的重量不同,但中间的差价也不容小觑。当然如果是剥了皮的核桃仁,那价钱就更高,成倍的上涨。只是那属于精加工,买的人恐怕不多。
  因此,她发动全家人踩皮、去皮、洗核桃。
  
  一个个被洗干净的核桃晒在太阳底下,在月儿眼里那都是钱。说真的,这些核桃她自己都舍不得多吃。吃一个就少几毛钱呢。
  
  看着被核桃皮染黑的手,她觉得心里和这日头一样,暖洋洋的。
  

作者有话要说:虽然贴之前使劲查找错误,但还是只有等文章贴出来了,才发现又有错误,所以我改之。请大家不要认为我是伪更,话说我也才听说还有伪更这个词。




学习•;竞争(上)

  “月儿,你看的什么书?”书店里,杨彩霞走了过来问道。
  “哦,随便看看。”月儿把手中翻完的书放回书架上,说,“你挑好书啦?”
  “嗯。你看。”杨彩霞把书递给月儿,月儿随意翻了翻,是一套言情系列小说,每本薄薄的,却要价十块多钱。便不以为然地说:“又全是言情小说啊?”
  这丫头把父母给的零用钱全用来买言情小说了,每天沉迷在那些缠绵悱恻、肝肠寸断的爱情小说里无法自拔。
  杨彩霞有点不好意思:“没办法,我喜欢看啊。”
  月儿大略翻了下内容后说:“象这类小说租着看就可以了,何必花钱买呢?要买言情书也应该买些值得买的。”
  “咱们县的租书店你还不了解,那些书被人翻的又脏又烂的,谁有心看?你倒说说,哪些是值得买的?”杨彩霞珍惜地把书拿好,准备去交钱。
  
  “象古灵啊,于晴啊,席绢啊,楼雨晴的书就值得买,她们的小说看起来不会腻味,感情描写细腻,写作水平好。而且要买也买那种简装合订本,价钱便宜,看起来过瘾。就是不知道这里有没有。”
  “哦,你知道的这么多,是不是看过那些书?”杨彩霞笑嘻嘻地说。
  “那当然了,想当年,我也是看那些书成长起来的。”月儿脱口而出,随后警觉地看了眼彩霞。好在她正忙着交钱,顾不上反驳她的话。
  
  月儿长舒一口气,居然说露了嘴。
  不过,当年十五、六岁的她的确是看着台湾言情小说成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