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到古代搞建设 >

第11部分

穿到古代搞建设-第11部分

小说: 穿到古代搞建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超市硬塞的玉米就更牛了,它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这玉米是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1494年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到了明朝末年,玉米在我国的种植已达十余省份。

这四种在前时空高产量的作物,以后将成为山谷主要粮食。这四种原产美洲的作物,提前一千多年来到了大秦帝国。两千多年以后,这个蓝色星球的知名学者专家对这四种农作物的原产地争论不休,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推论,争论到后来,谁也没法证明自己的绝对正确,无奈之下,这四种农作物被标明,可能出产美洲或者亚洲。

15、第 15 章

转眼到了第三天,这天早上四点左右,整个别墅里的人都已经起床,郑钰铭忙着做早饭和备干粮,楚朝辉则收拾出一副箩筐,一个箩筐里放满狩猎到的野味,这是准备送给吴大家的礼物。另一个箩筐准备放霍氏兄妹和木头。两个大人不知道要离开别墅几天,所以小孩和木头不能丢在别墅,准备带到南埠委托吴大的妻子帮忙照顾。

霍家兄妹到了别墅丰衣足食后,手脚上的冻疮开始发痒,痒得两个孩子晚上睡觉都睡不好,郑钰铭拿冻疮药膏帮他们抹过后,就不准两个孩子多走动,防止结疤的冻疮伤口开裂。楚朝晖用箩筐装送给吴大的野味,就是方便把两孩子和木头一起挑着带走。

冬末的清晨气温在零度以下,一路上的草地都结了白霜,霍氏姐弟一人手里抱着个两大苹果坐在一块石头上,中间夹着木头,把个箩筐挤得满满。霍家兄妹体重太轻,加起来只有野味筐的一半重量,只得在箩筐放块石头平衡扁担两头重量。

从别墅到出谷外已经走出一条小路,现在从别墅走到缝隙出口的山坡下,只要一个半小时,刚从山坡下去,就在小路上看到了吴大的骡车,原来吴大一大早就驾着骡车来接他们了。

三人见面一阵寒暄,箩筐和人都上了车子,吴大看到两个变得面目全新的光头孩子,惊异得打量了半天,才转过身驾驶着骡车往村子里赶,一边赶一边心里暗叹霍家兄妹是老鼠跳进粮仓,要使劲享福了。

南埠村的村人都已经开始在忙碌一天生计,码头上新停泊了两条木船,木船老板正指挥着苦力往岸上搬运货物,这些货物要运到达城去销售。南埠村除了余奎的酒坊和一个铁匠铺子,再没有其他店铺,人们的日常需要都是跟走南闯北的货郎交易,这些货郎也不是天天来南埠,而是一个月来个一两次,每次到来,货但旁边都会围满交易的村民,今天的南埠码头,就有两个货郎已经到达。木船忙碌的下货,货郎周围嘈杂的交易声,将南埠码头点缀得生机勃勃。

吴大把骡车直接驶进了院子,一进院子,吴大的妻子和吴沣已经站在院里迎接。楚朝辉和郑钰铭下车和吴大妻子见过礼后,就把一筐野味奉上,又从霍家兄妹手上拿了两个苹果递给吴沣,剩下的两个苹果留给了霍家兄妹。这四个苹果是别墅最后的水果存货。吴沣接过苹果满脸欣喜,这苹果又香又甜,水分充足,味道之好是他从未尝到过。前三天给他的苹果,早已被他连皮带核吃进了肚子。

吴大夫妻接受了野味连声道谢,要知道,因为狩猎工具的缺乏,这时空的人们狩猎不易,要进山捕猎都得成群结队,运气好,每人分到的猎物会多一点,运气不好,除了些小动物,人们有时会空手而归。楚朝辉和郑钰铭这次送了两只野猪腿,五只野兔,六只野鸡,这些野味抵得上吴大一家三个月的肉荤。

吴大的妻子和仆妇彭妇日夜赶出了两套深衣,两个穿越人士穿在身上立刻变了气质,在穿越人士眼里是掩盖了现代气变得文绉绉,在古人的眼里是变得有贵气有身份。

换好衣服,吴大、楚朝辉和郑钰铭动身去达城,霍家兄妹和木头就留在了南埠,临走前,郑钰铭又拜托吴大妻子帮霍家兄妹纳两双鞋子,这两孩子脚上都没有合适的鞋穿。

南埠距离达城四十公里左右,骡车要跑三个小时才会到达,一路上要经过三个大村庄,离南埠最近的村子就是吴大上次打尖住了一宿的后坡,后坡过去就是前村、丘庄,丘庄过去四十分钟就到了达城。后坡、前村和丘庄这三个村庄都有土围墙围着村子,南埠之所以没有土围墙,是因为南部是个新兴村庄,十几年前村子里只有现在的一半人口,没人力也没财物给自己村子建上防护,加上处在水道旁,围了围墙也是和外界连通,所以这个时空必建的围墙就没有建造,好在周围没有大股土匪强盗,有小股土匪骚扰都被南埠村民齐心合力赶走。

达城的防护围墙是石块和青砖建筑起来的,城墙也就四、五米高的样子,不是两个穿越人士在电影里看到的有七八米那样高大,围绕着城墙有护城壕沟,壕沟里因为气候干燥,里面没有水,只有点泥浆。达城有三个城门,南城门,北城门,和西城门,南埠在达城的东南方向,进城走的是南门。

南城门口有三、四个守卫,每个进城门的百姓都必须交付进城费,进城费是一人一个吴国铜币,马车则是两个吴国铜币。郑钰铭按物价换算了一下,一个吴国铜币大概是前时空的五元人民币,这样算下来,进城收费是很高的,城门口外路边站着好些衣衫褴褛的百姓,他们舍不得付一个铜币的进城费,就只能在城门外向过路的行人兜售自己的货物,兜售的货物大部分是柴火、自家的农副产品、狩猎到的野味,少数几人售卖的是布匹,没有染颜色,泛着微黄的那种白色粗布。看到这些白色粗布匹,郑钰铭和楚朝辉才发觉,许多百姓身上穿的黄颜色衣服就是这种白色粗布做成,因为洗涤不干净,白色渐渐变成了黄色。在这个时空,染了颜色的布匹价钱比白色粗布要高出三分之一。

城门守卫的个子普遍比吴大高大,身高在165…170厘米的样子,身上穿的是青色粗布衣裳,没有盔甲防护,头发只用衣服同色的青布包扎,手上的武器不一,有铁棍的,有青铜刀的,还有一个使用的是矛。这些兵器都是他们自带,这个时代士兵都是贵族出生,农民是没有资格打仗,前时空统治阶级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战争扩大才允许农民参战。

“吴东家,又来达城发财啦。”守卫中的一个个子最高的士兵和吴大打招呼。

“郭虎贲!各位军门辛苦了!”吴大从骡车上下来,恭恭敬敬对这守卫行礼,虎贲是对士兵的尊称。

“这两位是?”郭虎贲看着从骡车上下来的两位穿越人士,满脸吃惊,楚朝辉183的个子,站在城口仿佛是个巨人,而郑钰铭出众的外貌,更让这位贵族士兵看得目不转睛。

“这两位壮士是海外人士,遇海难漂泊到此,这次来达城是要购买些事物。”吴大介绍楚朝辉和郑钰铭两人身份。

“原来是海外壮士。”郭虎贲朝着两位穿越人士拱手。

楚朝辉和郑钰铭连忙抱拳对守门卫士行礼,这时空的人们崇尚武力,认为强壮高大的人都是天赐神力,两人的身高立即博得守门卫士的另眼相看,卫士们纷纷对着两人还礼。

“郭虎贲,这是城门费。”吴大递上五枚铜币。

“不用付费了,如此出众俊杰光临达城,怎么能收门费。”郭虎贲仍然直盯着郑钰铭瞧,他从未见过如此俊俏男子,眼睛有点不够看。

“那谢谢军门,在下出城定送青酒答谢。”吴大看着郭虎贲痴迷的双目有点无奈,这郭虎贲是有名的以貌取人,长得好看的进城不收钱,长得丑陋的收双份,或者干脆不让进。

楚朝辉觉得这个看城门的实在不像话,不由眯眼扫了□高只到他脖子的郭虎贲。

郭虎贲被楚朝辉冷眼看一扫,醒悟到自己太过失态,连忙举手让同伴搬开路障,放吴大一行进城。

“郭虎贲想和那姣者同床共寝?”

这个时空的同性恋只存在于贵族之间,这些守卫都是贵族出身,亲友间“狎昵娈童”的时有听闻,郭虎贲就偏好男色,他对自己的癖好又从不掩饰,城门几个守卫见郭虎贲对着远去的海外人士背影依然在那痴迷,不由大声起哄。

“要真能得姣者眷顾,郭某死亦足矣!”

“我看姣者身旁有人守护。”同伴中有一人泼郭虎贲冷水。

“要是姣者垂青于我,有无人看护都无关紧要。”郭虎贲对自己好似很有信心。

“我瞧这两位气质不凡,定是出生大家。”两位穿越人士对他们行礼时不亢不卑,进退有度,守门卫士不由对两人身世开始了猜测。

“蔚主风采都不足与姣者比拟。”郭虎贲还是对郑钰铭念念不忘。

“郭虎贲慎言,蔚主是我们国主。”郭虎贲的同伴心底虽然赞同评价,但还是出言阻止郭虎贲的口不择言,他们嘴里的蔚主就是蔚山君,达城的城主,吴国国王的二儿子。

达城的街道是石块铺成,城内的房屋有些是石砖砌成,还有些是泥砖石块混合,有些贵族的房子全部是青砖青瓦,外表看起来整齐好多。这些在穿越人士眼里灰溜溜的建筑,已经是达城周围方圆百里中最得体的建筑了。

城中街道很是热闹,人流熙熙攘攘,有市民和城外的百姓,也有坐在自家奴隶驾着马车里的贵族,还有落魄的武士。这些人看到两位穿越人士都是一个表情,惊异。而两位穿越人士站在哪里都是鹤立鸡群,实在太显眼。

吴大先领着两位穿越人士去住了客栈,然后才揣了玻璃珠去找达城的一位本家,这位本家是吴大的远方堂兄,祖辈都在达城经商,在达城已经有了门路,认识一些本城贵族。吴大就是要通过这位远方堂兄去找玻璃珠的买家。吴大把珠子托付给堂兄后,就回客栈等候消息。

第二天下午,吴大的远房堂兄就派人送来口信,那颗无色的玻璃珠有人出价二十一匹达城布,问这个价钱可否接受。

郑钰铭和楚朝辉听到吴大估价就已经觉得玻璃球贵得离谱,现在听说能卖到二十一匹达城布,连忙让吴大去告诉远房堂哥,他们接受这个价格。

到了傍晚时分,吴大的骡车装着十九匹达城布返回了客栈,少掉的两匹达城布是给吴大堂哥作抽成的,这是吴国商业交易规矩,凡是通过中间人做成生意,都得抽取十分之一的佣金酬谢中间人。

郑钰铭和楚朝辉只收了十五匹的达城布,剩下的四匹送给吴大,他们两人身上的衣服是吴大提供,一路上是吴大照应,玻璃珠又是吴大帮忙卖掉,送上四匹棉布作酬谢,在两个穿越人士眼里实在不算多,这次卖珠子只是探路,别墅里在这个时空算成宝贝的东西有很多,他们需要钱财就必须变卖,有了条可以信任的销货渠道,就可以保证他们以后不缺钱币。

16、第 16 章

买卖做成,两位穿越人士和吴大心中都十分高兴,当晚就在客栈叫了酒菜庆贺一番。

“今天这青酒,为兄要敞开了喝。”吴大捋了捋自己的短胡须。

“这青酒很有名吗?”郑钰铭觉得这跟后世的五粮液、茅台比起来实在太差了点,但看吴大对青酒好似非常推崇。

“青酒当然有名了,楚国三大物产啊。”吴大对两位穿越人士开始科普,达城就处在楚国和吴国的接壤处。

楚国最有名的物产是丝绸,俗称湘丝,湘丝在大秦国是比黄金都贵的东西,普通贵族都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只有王公和大贵族财才享受得起湘丝所制的衣物。楚国第二名产就是铁器,楚国铁器虽然利天下,但从不外销,冶铁技术更不外传。第三就是青酒,这青酒一直是楚王室向大秦进贡的贡品,青酒产地距离吴国达城很近,因为地理原因,可以省略运费,楚国出售到达城的青酒比别处便宜得多,吴国条件中等的百姓因此能品尝到这种佳酿,而别的诸侯国只有贵族才享受得起。

“那吴国有何特产?”楚朝辉和郑钰铭听吴大解说听得津津有味。

“吴国有达城布,有东海盐。”达城周围地区许多田地都种植了棉花,这些棉花由达城村妇在家纺织成棉布,再由封地贵族收去转给商人染上颜料,达城棉布和别处棉布相比,胜在棉布柔软细密,东海盐是吴国东海边的盐场,盐场不在达城城主管辖之内,归吴王所有。

“封地贵族?”楚朝辉敏锐地抓住这个关键词。

“两位贤弟的故乡难道没有封地贵族老爷?”吴大的酒已经喝得六、七分醉,心里没有多想为什么两位贤弟会不懂大秦分封制,反而为两人细细解释大秦的土地制度。

原来大秦灭了周朝后,沿袭了周朝的土地分封制,受分封的大贵族在领地上自成一国,自称国主,国主又把自己的一些封地分封给子孙和亲信,这些封地领主不可以再称国主,只可以对自己的封地收取赋税,当然,这些封地贵族必须向国主朝贡,有时封地贵族朝贡不讨国主欢心,极有可能被剥夺封地。

“南埠是哪个贵族封地?”郑钰铭也感觉到他和楚朝辉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在山谷种植不是合法,山谷那块地不归他们拥有,这个时空的老百姓没有私产,天下土地都归封建主。

“南埠是新开垦出来的地方,那地方没有被城主分封给贵族,南埠田地的赋税是直接交纳给达城城主。”

吴大酒劲上来,说话兴致很高。说了南埠的土地归属后,又告诉两位穿越人士,从南埠到达城经过的三个大村子,有两个村子是归达城地方贵族所有,也就是说,四个村子,只有一半是达城城主直接管辖。这些贵族其实就是地主阶级。不过这些地主对辖内土地不拥有绝对支配权,不可以任意买卖。大秦土地有两种耕种形式,一种是租佃,租佃的是有人身自由的农民,一种是农奴,就是贵族地主家没有报酬的长工,还是没有人身自由的长工,这些农奴像货物一样归主人所有。

南埠的村民属于蔚山君的租佃农,虽然那些土地是村民自己开荒开出来的。

说起南埠的直接地主,吴大对达城蔚山君评价很高,话语里充满感激。原来去年的大旱田地歉收后,蔚山君免了自己封地佃农的一半赋税。因为城主亲自带头减免赋税,达城城主管辖下的贵族们只好都对佃农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