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到古代搞建设 >

第115部分

穿到古代搞建设-第115部分

小说: 穿到古代搞建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四十岁年纪在吴王笙心里是非常非常老了,其实他已经二十五岁。

田王后听到丈夫维护自己,心底趟过一股热流,再听到吴王笙说要走不动再纳姬妃的孩子话,不由‘噗哧’一笑。

“庭议对此事有没有定论?”田王后笑完又开始忧郁,这件事由不得她不去正面对待,王宫中又有几个有身份的女官在想法靠近吴王笙,真是赶走一批又来一批。

“最后是楚大将军建议,纳姬妃之事等大王而立之年后再议,在此之前,王庭不再讨论此事。”

“还有五年。”田王后心底一宽,丈夫孩子气的维护让田王后做了决定。

吴王笙没有回后宫吃午饭,直到傍晚才从前宫回来。

“蔷,我们下个月去蔚山游玩。”吴王笙表情很兴奋,对即将到来的远游期待。

“到蔚山?”田王后帮丈夫脱去冕服,取下冕冠。

“我喜欢达城。”吴王笙对达城有好感,那里有他和父亲在一起的温情时光。

“妾也喜欢那里。”田王后微微一笑。“是不是明公子也去?”

“是啊,都去玩。”吴王笙脱掉沉重的冕服,感觉舒服多了。

“哪里是玩,是去巡视。”田王后用手指点点丈夫脑门。

“明是去巡视,我们去是玩,孤要带蔷去爬蔚山。”吴王笙憨笑。

田王后盯着丈夫的憨笑心中一动。“大王,我们今天晚上来玩个游戏。”

“好啊!好啊!什么游戏?”吴王笙拍手。

“就我们俩的游戏,不能告诉其他人。”田王后脸上有点神秘,也有点红晕。

“哦,孤知道了,不告诉别人。”吴王笙点点头,过了一会又问:“连明都不能告诉吗?”

田王后的脸更红了:“只能我们俩做的游戏,不能告诉第三个人。”

“一定很有好玩。”吴王笙开始期待。

夜幕降临后,吴王夫妻的寝宫早早熄了灯火,黑暗寂静中,不时传来吴王笙的惊呼,只是惊呼声总发出一半就被什么吞没,之后只有隐隐约约微微的喘息声传出。

吴王笙夫妻做游戏的时候,唐国国君正在自己王宫秘密召见一位游侠。

“魁吉,汝想扬名天下否?”唐国君王面前站着一位矮小精悍的年轻人。

“大丈夫人生在世,当轻生死,能得千古留名,是魁吉毕生追求。”魁吉豪情万丈。

“好!壮士不愧是燕国第一游侠!”唐王的小眼闪着精光。“吴国落雁公子闻名天下,壮士如若将此人刺杀成功,大秦必人人知晓。”

“落雁公子?就是那第一美人 ?'…3uww'”魁吉对郑钰铭的名声早有所闻。

“不错,壮士想名扬天下,无再有比刺杀公子明成功轰动。”唐王现在最恨郑钰铭和楚朝辉,这两人让他失去国土,失去盐场盈利,还得赔偿吴国巨款。唐国的财政已经陷入崩溃,唐王认为能将财政扭转的途径,就是消灭造成目前状况的罪魁祸首,这罪魁祸首就是郑钰铭和楚朝辉,两人之中,又以郑钰铭为最重要。

“哈哈!不错,亏大王提醒!“魁吉是这时空燕国的游侠,从小立志要扬名天下,成年后是击剑能手,一直专注扬名目标。尽管魁吉很努力,只在燕国家乡博得点小名气。魁吉对自己不能大名远扬很不满,携了利剑周游诸侯国,希望找到扬名天下的机会。在唐国王都被唐王宠臣注意,推荐到了唐王面前。

“壮士如若成功刺死公子明,待壮士功成身退之日,孤封壮士为伯,一生用度皆由王室供养,世袭罔替!”唐王许喏。

“即可扬名,又能大富贵,魁吉怎可不做?大王放心,在下定取了那落雁公子性命!”魁吉大笑。

148、第 148 章

五月底康城已经进入夏天,这天的气温比较高,虽然还是凌晨,如果不静心的话,还是感觉到热意,只空气中阵阵微风夹带的樟木叶子清香,吹到人身上,能使人感觉到清凉。总理事府后院的卧室内,有两人却不顾炎热,上下翻滚,拼死奋战,各自汗水流淌到彼此身上,早不分你我。

卧室外的挂钟敲了四响,卧室之内的动静方才渐渐平息。郑钰铭无力地趴在楚朝辉身上,宣告自己已经贡献出全部体力,再无作战能力。

楚朝辉闭目仰趟在靠枕上,半搂着爱人,两手留恋地在爱人光滑白腻的背部滑动。做爱后的静静相拥,让两人总是生出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滋味,这时候,世上一切杂事离他们很远,只有彼此在共同呼吸。

美好感觉总是被用来打破的,卧室外一记钟响,惊醒迷迷糊糊的郑钰铭,卧室外的时钟是皇家钟表厂的样品。

“四点半了吗?”郑钰铭挣扎着想从楚朝辉身上起身,今天楚朝辉要带三千骑从康城出发,开始他的全国巡察,郑钰铭想亲自到北门送别。

“你不要起床送我了,再睡睡。”楚朝辉按住郑钰铭,让郑钰铭头枕着靠枕躺下。

楚朝辉先去西北郡巡察,然后去东北郡,东北郡巡察完,从小海湾坐船去南埠,到南埠巡查刚成立的水师。郑钰铭几天后也要带着吴王笙去巡视蔚山,在蔚山跟楚朝辉会齐后一起返回康城。

因为两人要分别二十天左右,离别前夜当然性情高涨,做/爱差不多做了一宿,楚朝辉长年练武,体力比一直呆办公室的郑钰铭好几倍,一宿激战,楚朝辉小眯了一会,精神就恢复了一大半,而郑钰铭不睡个两三小时是恢复不来的。

“不,我还是送送你。”郑钰铭闭着眼咕噜。

“现在才四点半,时间还早,你再眯会起床,等会我叫你。”楚朝辉将郑钰铭脸上的湿发拢到耳后,俯首吻了吻郑钰铭。

“嗯,等等要叫我。”郑钰铭实在太困,嘟噜完便睡着。

郑钰铭这一睡睡到七点才醒,等他睁开眼,卧室中只有他一人,床前的板凳上有楚朝辉换下的睡衣,楚朝辉没忍心叫醒睡得香甜的郑钰铭,蹑手蹑脚起床后带着护卫直接去了兵营,领了三千骑兵出城开始了他的巡察各地驻军之旅。

也是这时节,一艘一千五百料的大木船行驶在唐国境内大河上,此船从鲁国和唐国大河交界处驶来,大木船底仓装满货物,船面上是押货的行商护卫和一些乘客。乘客中有些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被护卫指定呆在一个船仓。

“都不准乱跑,你们现在已经安全了,到了吴国边境接受卫生检查和消毒,登记资料,就可以去投奔你们亲友。如果不守规矩,到处乱跑,吾船主只能赶各位上岸。”一位木船头目只走到这个船仓门前大声训话,不走进船舱里面,他怕饥民当中有病会传染到。

“不敢,不敢,吾等一定听话,就呆在这里。”木船头目的话音刚落,这些饥民怕被赶上岸,纷纷表示自己会安分守己。

他们都是齐鲁两国人,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从吴的亲友家信中,得知吴国富裕,百姓安康,都生了向往,用吴国亲友接济钱财打点了关卡,躲过检查,幸运的上了这条大木船,另一部分没有亲友在吴,只听说到吴国有活路,便变卖家中财产贿赂关卡偷渡上船。

行驶在大河的木船不是全部都愿意搭载这些可怜的人们,像唐国、齐国、鲁国商人的木船,即使你奉上船资,他们也是不情愿的,唐国境内的士兵对他们搜查很严厉,难民对他们是麻烦,。只有木船上飘着金龙含火球的旗帜的大船,才会搭载他们。金龙含火球的旗帜是吴国国旗。

木船头目见难民都听话,满意地点点头,准备离开。

“东家,现在在唐国,吾等这样呆在船仓中无事吗?”一位年纪有点大的难民小心翼翼问道。木船在齐鲁两国行走时,难民们都是躲在仓底的避开检查的。

木船头目听到难民的担心,一脸不屑:“老儿放心,那唐国士兵无权上吴国商船检查,各位在吾木船上,就等于在吴国般安全。”

年纪大的难民脸上欣喜,压在心上的石头落地,他是鲁国人,鲁国边境处的唐国士兵并不是善茬,杀起偷渡到唐的难民毫不手软,难民越境入唐会消耗唐国粮食,唐王早已下了通杀令。

木船有好几面风帆,这天又是顺风,不过一日,木船就行到唐国都城外的大河码头。木船靠了岸,补充了水和一些吃食,码头边设的关卡士兵果然只是远远望着,不上大木船检查,只是其他诸侯国木船停靠码头,那些士兵都穷凶极恶的上去检查,拿足好处才会离开。

年纪大的老者从舱门看到唐兵呆在关卡不动,刚长舒一口气,却见几人从关卡处走出,径直朝大木船方向走来。

关卡处走来的几人形形色/色,有两人看着像商人,有三人像学子,有一人像游侠。木船护卫见状连忙从跳板上岸,向这几人询问才知,这几人都不是唐人,他们是从唐国经过,想搭乘木船去吴。

木船护卫问清原因,看过各人关牒,让这六人上了船。六人中的精瘦汉子上船后,选了船头位置坐好,从行李包裹中取出一个葫芦,又掏出一个纸包打开,纸包中是肉干。精瘦汉子拔了葫芦塞子,一口酒,一块肉干地吃了起来,干肉的香味传进难民船舱,引得难民们口水连连。

“这位壮士,请问是哪里人士?”木船头目走到精瘦汉子身边。

“鄙人魁吉,燕人,欲往吴国求富贵。”魁吉大大刺刺。

“哦,去吴国求富贵?壮士是武人还是文士?”木船头目来了兴趣。

“武人!”

“壮士必定武艺高超吧!”木船头目在魁吉面前坐下。

魁吉自傲一笑:“百人中可取首颅。”

木船头目闻言不由对着魁吉竖起拇指:“壮士真英勇,不过可惜,壮士今年前去吴国并非最佳时机。”

魁吉一惊,这木船头目怎么好似知道他去吴国要做什么?魁吉斜眼注目这木船头目,一手悄悄按住剑柄,只要木船头目对他怀疑,他便取了这人性命。

木船头目浑然不知眼前游侠已经对他起了杀意。木船负责人只是以常理来推断魁吉去吴的动机,因为不少人都是听说吴国取材不设门第栏槛,吸引他们去碰运气。木船头目以为魁吉就是其中之一。

“吴国明年的二月二才有提拔考试,壮士现在前去,怕要再等半年。”提拔考试隔三年一次,明年正好距第一次提拔考试整三年。到吴国去求官的人士,一律要经过提拔考试筛选,文有文试,武有武试,康城中已经聚集不少国家的文武人士,就等着参加明年的二月二考试,为自己博个前程。

“哈哈,只不过半年,魁吉等得!”魁吉一听才知自己误会,松手离开剑柄。“能定出提拔考试之人必定不凡吧?”

魁吉希望郑钰铭越有名气越好。

“那当然,吾国明公子是天上谪仙下凡,吴国有明公子庇护,方有如今安定。吾国公子大名,哪个小民不知!哪国诸侯不闻!”木船头目脸上骄傲,仿佛他就是公子明。

“呵呵,名扬天下最善!”魁吉兴奋,他已经开始想象自己成功刺杀郑钰铭,天下震动的场面。

两人说话间,木船已经起锚离岸,船上船工升起风帆,大船顺风顺水,船速相当之快,傍晚时分,木船就到达唐吴边境。这点路程,如果在陆地行走,非得两天才可以到达。

木船进了吴国边境,在吴国河道关卡停住接受士兵检查,船上难民都被赶上岸接到难民营,他们需要在那里接受医者检查,身体健康者需要在难民营呆上两周,确认无事才会对他们加以安排。

船上有正式通关文牒的人,士兵验证后,留下记录放行。魁吉在那里转乘了一艘开往高麻地货船,只用两天时间就到了高麻地渡口。

魁吉谢绝了唐王安排的助手,单枪匹马到吴准备行刺郑钰铭,临行前,只让唐王提供能接近郑楚两人的唐人。名单之上,唐国信臣名士弟子符畴的名字赫然在内。

魁吉在高麻地上岸,正好遇见高麻地兵营士兵出营跑步,士兵统一服装,统一步伐,统一口号。过了唐吴边境,两地仿佛是两个世界,一路行来,吴国境内全是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的士兵操练,士兵们散发的士气又让魁吉侧目。

这些吴兵在魁吉眼里,单个看来很普通,可他们聚集在一齐,相仿的行为动作,齐齐口号,竟然散发处一股威压,之中带着浓浓杀气。

魁吉一直到看不见士兵们的背影,才付了一吴元银币车资,坐上渡口处的公共马车进了康城,到了康城,魁吉下车转悠了一会,见四周无人注意,便慢慢踱向北学院。

149、第 149 章

北学院的大门非常气派,大门两侧门柱上新刻着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民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这是郑钰铭为北学院成立三周年所题,他将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的下联国事改成民事,郑钰铭这么做是因为现在的诸侯国百姓没有国家概念,目前阶段,郑钰铭也不能让民众有国家思想,他还想着全大秦的英才都抛弃诸侯国概念投效吴国。

郑钰铭这副对联一出,引起北学院学生沸腾,文汇报纸天天有关于这幅对联的读后感和领悟心得。消息传到蔚山南学院,南学院的师生心中有了不满,因为他们学院门口没有如此发人省醒的语录,王颉洋洋洒洒写了万字书信给郑钰铭,中心思想就是郑钰铭得为南学院也题上一对,郑总理事得公平对待两所学院。结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出来了。南学院学子对这幅对联非常满意,南方报上有关读后感和领悟心得一样热闹了几个月。

魁吉站在让学士们推崇的对联前无动于衷,因为他不识字。魁吉打量着北学院门口进进出出的学子,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有许多从学院内走出的学子手上都拎着行李。

“这位壮士,到学院来有何贵干?是寻人否?”北学院大门处设有门卫,每天有三个门卫在此值守。一位门卫见魁吉腰系长剑,在大门处徘徊打量北学院学子好久,不由上前盘问。

魁吉朝门卫作了个揖:“这位虎贲,在下受位长者托付,来北学院递送封一封书信。”

魁吉见门卫一身胡服紧身衣打扮,腰间悬挂短铁棒,就以为门卫是士兵身份。

“哦,要找何人 ?'…3uww'今天学院开始暑期长休,恐壮士要找的人已经回家或离开学院去了他处。”门卫原来只做过辅兵,听到魁吉尊称他为虎贲,心中高兴,对魁吉热情起来。

“暑期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