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到古代搞建设 >

第87部分

穿到古代搞建设-第87部分

小说: 穿到古代搞建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贵国不肯答应,我大吴军队明天就会跟贵军决一死战,到那时,我相信贵国大王不会再有谈判机会!”

“是!是!在下马上回去呈给我家大王,必在天黑前给贵国回复。”唐司马接过纸张连连点头。

楚朝辉提出第一条要求是将唐国六分之一的国土,南部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划归吴国,这里面包括煤矿,小海湾和北方大河入海口。

第二条是唐国赔偿吴国军费八十万金。

第三条是吴国商人在唐经商得受到保护,不能任意扣押货物或者多征商税。

四是两国边境,唐国这边不能设常驻军,吴国同时保证不会对唐国主动发起战争。

唐王看完楚朝辉提出的四个条件,发现没有要求他割让聚宝盆一样的盐场,不由大大松了口气。唐王最怕吴国反过来要求他割赔盐场。

楚朝辉第一个要求唐国割让的土地,有一大半是山丘,只有大河入海口周围是平原。割让面积虽然占了唐国国土六分之一,却不是唐国的主要赋税区。第二条的货币赔偿数目在唐王心理承受范围之中。第三条唐王根本没认为是个问题。至于第四条,经过这次战争,加上以后的赔款,唐王本身已经没有财力在边境设置常驻军,楚朝辉不特意提出,唐王也会如此去做。

唐司马回营一个时辰就返回了两国谈判大帐,向楚朝辉递交了割让土地的地图,承诺赔偿的合约。楚朝辉用军事总理事的大印在合约盖过章后,两国协议正式生效。

第二天一大早,唐王仅带着大臣和亲随,率领五千多虎贲从吴国留出的空缺口通过,他把另外幸存下来的一万多辅兵给抛弃了。

唐国军队中的虎贲出身都是贵族,辅兵不是虎贲带来的家仆,就是被强征入伍的平民。被吴军围困后,唐军在缺粮少衣少燃料的情况下,军中吃穿燃料取暖都是先供给虎贲,辅兵只有少量军粮供应。寒流降临后,辅兵冻死冻伤的最多,军粮稀缺后,唐王下令断了辅兵的口粮供应,当楚朝辉带着吴军进到唐军营地,营地中的帐篷已经被唐王拆除带走,所剩无几,遗留的营帐和空地上,到处都是奄奄一息的等死辅兵,辅兵们骨瘦如柴,两眼无神,有些神智已昏的辅兵在生噬同伴的尸体。许多吴军看到这场面当场呕吐。

唐王可以抛弃自己的国民,楚朝辉却不能抛弃他们。这些唐国辅兵大部分是唐王在边境地区强征入伍,这些地区已经属于吴国,边境地区的辅兵已经算是吴国国民,他们将是吴国宝贵的劳动力。

楚朝辉抢救唐国辅兵的命令发出后,吴军进入比跟唐军作战还要紧张的状态,早一步喂给辅兵食物,早一步让辅兵得到烤火,就能早一步救治他们生命。

立刻,被唐王遗弃的营地重新扎起了营帐,营帐中用煤炭生起塘火,有口气的唐国辅兵被抬进营帐。营帐外架了上百只铁锅熬起粟米粥,粟粥熬好后,有力气就自己拿碗盛了喝,没力气的,吴国士兵就端了去喂,蔚山大军有许多士兵是唐国人,他们救治起自己家乡乡亲最积极。吴军的随军军医忙忙碌碌,救治那些有希望活下来的唐国辅兵。死亡的唐军尸体被搬运到营地外排放,寒冷的气温能保证尸体不发生腐烂,等唐军的辅兵身体恢复后,再来处置这些尸体。

“楚将军!那些唐军的尸体要不要叠成京观?”东司马和南司马看到营地外排放的尸体询问。

“不,不要叠成京观,战争光靠威慑是赢不了的。等唐国辅兵恢复后,让他们将认识的遗骸带回故土安葬。”楚朝辉摇了摇头。

大秦诸侯习惯将战败敌军的尸体堆在道路两旁,盖土夯实,形成金字塔形的土堆,以此威慑敌国,炫耀本国武功。

“喏!”东司马和南司马恭敬低头领命。没有楚朝辉和郑钰铭两人,他们的家眷绝对被漪姬谋害,而他们自己,在断了粮草之后,会落到眼前唐军一样的下场。没有郑楚两人,站在这里讨论叠京观的就不是他们两人,而是唐王和他的臣子。

“我大吴的动乱到此结束,以后要全力重建家园了!”

楚朝辉凝目注视远方,心中升起一股豪情,这大片江山,以后就要由他和郑钰铭两人来泼墨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很多古书中都有京观的记载,如《史记》中的长平之战、项羽坑杀20万秦军战俘;《汉书》中王莽坑杀反抗者;《三国志》、《晋书》、《宋史》、《明史》等等众多。

110、第 110 章

西侯旧疾复发躺倒在床,姜圭为西侯检查完,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表示西侯的大限将至,要郑钰铭做好心理准备。

西侯的独子世子笙在西侯继承王位后,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吴国的太子。自西侯病倒在床,太子笙就日夜不离左右,谁来劝说都不予理会。太子笙脑子一根筋,脸上的表情自然不懂得掩饰,对自己父亲可能会死的恐惧和悲伤表露无疑,他没有明白他们父子的身份已变,依然仅将父亲当成一位慈父、生命的依靠。

太子笙在父亲病榻前的一举一动都被前来探视的吴国贵族们看在眼里。西侯对儿子的深深不舍,太子笙对父亲的极度依恋,两人自然而然,毫不掩饰的亲情交流让他们感动。

“大王!你安心养病,吴国还等着大王兴建。”骠骑大将军红着眼眶安慰西侯。

漪姬的尸骨再怎么被他的大斧粉碎,都无法换回大将军府三百多口人的性命,骠骑大将军八个儿女,二十几个孙子孙女,都永远的离开了他。重新修葺的大将军府,只剩孤零零的三个主人。眼前父子相互牵挂的样子,骠骑大将军就好似看到自己将来百年归天,两个幸存的孙子在榻前哀伤的场面。

骠骑大将军年轻时跟着吴王父子冲锋陷阵,虽然早有妻妾,却没多长时间跟妻妾相聚,等到年近三十出头,骠骑大将军才有时间跟妻妾团聚。他的嫡子和庶子就是从那开始陆续出生。当骠骑大将军的儿子们可以满地跑时,跟骠骑大将军年纪相仿的世家子弟孙辈都有了。骠骑大将军因为自己年长后才有孩子,对儿辈比别人要宠爱。王城大乱之夜的灭族之祸,让骠骑大将军心痛难忍,以致夜晚经常梦魇。

西侯对儿子的不舍,骠骑大将军深有感触,他比别人理解西侯对儿子的疼爱。

西侯枯瘦的手轻轻拍拍眼前这位情绪落寞的老将军,表示无声的安慰。王都安定后,郑钰铭派工匠将骠骑大将军府修葺一新,被姜大夫和其同党抢走的钱物追回奉还,从王宫中挑选了二十几个侍者侍女到将军府照顾骠骑大将军起居,在王都大乱之夜幸存下来的四五十个家仆陆续返回。有了八、九十人居住的大将军府恢复了人气,只是没有了以前的热闹。

西侯和骠骑大将军相对唏嘘时,郑钰铭举着捷报进来。

“大王!唐军投降签订了赔偿合约。”郑钰铭朝西侯和太子笙行完礼,跟骠骑大将军又互相见礼,骠骑大将军对郑钰铭还的是公子礼。

在王庭之上,骠骑大将军官爵等级跟郑钰铭的总理事平级,只是手上没有郑钰铭那样的实权。骠骑大将军本来可以行同僚拱手礼,但郑钰铭在他心中是货真价实的公子明,骠骑大将军一直坚持对郑钰铭行臣礼。有骠骑大将军带头,吴王庭所有大臣都跟从行臣礼。

“念给孤听听。”西侯脸上有了笑容。太子笙看到父亲脸上有笑容,立刻跟着傻傻发笑。

郑钰铭将合约内容逐一读出,并解释这四条合约背后包含的目的。

“原来那种黑色的燃料产地在唐国啊。”西侯点了点头,他所躺的宫殿突击修建了暖墙,保证宫殿内温度有十几度以上。暖墙所用的取暖燃料就是从唐国走私过来的煤炭。

“除了有煤,唐国割让的地方太贫瘠,这样太便宜那个昏君了,公子应该要求唐国割让盐场。”骠骑大将军对唐王非常痛恨,唐王是他家族发生惨祸的推手,如果不是深知吴国精力不够,骠骑大将军希望吴军能一举将唐国吞并。

郑钰铭没看上唐国的盐场:“唐国的盐场附近海水浓度不够,那地方本来不合适建盐场,把那盐场拿过来,不如我们在东海之滨改变制盐方式,提高制盐产量。”

“改变制盐方式?”骠骑大将军一愣,炎帝时的宿沙氏开创用海水煮盐方法后,人们就一直沿用至今,整个大秦除了用生火煮海水消耗水分得到食盐,再没有第二种获得食盐的方法。

“就是在海边建盐田晒盐,这样可以提高十几倍的产量。”郑钰铭不准备用海水滩晒来制盐,虽然海水摊晒比火熬制盐省力高产,不浪费柴火,但这种方法生产周期长,产量不高,效益较低。这不是最佳的制盐方式。郑钰铭准备派人到东海之滨勘探,找到地下卤水开井抽取卤水晒盐,这种方法就是二十一世纪盐场的井滩晒盐式海盐生产方式。

卤水来源于海水,生成于海侵期的海退阶段,是经过蒸发浓缩、聚集和海陆变迁埋藏形成。地下卤水分布在滨海平面海岸区,形成环海岸的大型矿带,具有分布普遍性特征。

东海之滨的地下卤水浅就开凿普通井,深的话可开凿卓筒井。

“可以提高十几倍?”不但骠骑大将军倒吸口冷气,躺在床上的西侯脸色也动容,食盐产量番上十几倍,代表国库收入多上十几倍。

郑钰铭想了想,觉得自己说的倍数还有点保守。

“钰铭今晚留下陪孤一起用膳。”西侯没精神再说话了,他得睡一会才行,不过他有许多话要和郑钰铭商量,想等睡醒再和郑钰铭说话,便在昏睡前留话。

“喏!”郑钰铭和骠骑大将军见西侯闭眼养神,连忙告辞退出。

“公子,现在国内平定,那些被漪姬杀害的封主封邑,是不是从他们的旁支挑选继承人来继承?”骠骑大将军府邸的门槛快最近快被人踩掉,漪姬为了儿子坐稳王位,杀了许多世家和封主,这些人往往都是灭族。被灭族的贵族都有封邑,近亲被漪姬一杀而光,现在平反,没有了直接继承人。贵族的旁支对远亲的封邑很心动,想得到继承权,纷纷在王庭各找门路走动,骠骑大将军府邸是他们活动最频繁的地方。

“这事得待大王定夺。”郑钰铭皱眉,他不会给那些无主的封邑再找主人。

不但这些死了主人的封地不会再被册封出去,他还要剥夺许多活着的封主封邑,比如漪姬余党姜大夫和他的同党,吴王的庶弟。

政权的血腥来回更替,让吴国死掉废掉一半封主,以后吴国王庭直接控制的土地达到了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

骠骑大将军以为郑钰铭是不肯擅自做主,对这件事当即不再提起。他心中不是非常想帮那些走关系贵族的忙,只是被烦得无法脱身才到郑钰铭面前探口风。一般封主没有直接继承人,封地是不是由旁支继承得看君王心情。

“魏文宰还是不肯离开蔚山君的灵柩。”郑钰铭曾拜托骠骑大将军去宽慰魏慎。

魏慎被西侯封为王庭文宰,可是魏慎一点兴趣都没,他整日守候在公子光灵柩前,为公子光灵柩大葬做准备。后天就是公子光灵柩风光大葬进王室陵墓的日子,那一天,姜大夫和西司马等漪姬余党,将在公子光下葬前处死。

“以后不要再去劝他了。”郑钰铭眼帘低垂。魏慎和他一样在自责,自责懊恼没有早一步将漪姬阴谋揭穿,以致给了漪姬毒害公子光的机会。

“楚将军现在应该班师回来了吧。”骠骑大将军见气氛低沉,转变话题提起郑钰铭高兴的事情。

“恩,周成带领五千士兵去接管唐国赔偿的土地,楚将军和两位司马率大军班师回都,再过一两天应该到了。”提到出朝辉,郑钰铭脸上不自觉的带了愉色。

“周成……”骠骑大将军本来想说周成只是个奴隶,身份太低,不够格成为驻边将军。不过吴国内战的胜利,全靠这些奴隶兵们奋勇作战才取得,没有奴隶兵的存在,王都不会如此快速平定。想到这里,骠骑大将军缩住舌头。

郑楚二人还没有对有功将领论功行赏,周成现在身份还是郑楚两人的奴隶、家仆,只在军中按楚朝辉自行制定的军衔当了统领,在王庭上没有一点政治地位。周成在王都大臣的眼里,就如楚朝辉的管家,代替楚朝辉管理着那支军队。

郑钰铭明白骠骑大将军没有说出的话中意思,不过他装着没有听见。周成一帮山谷奴隶军官的奴隶身份,是郑钰铭必须解决的问题。

当天晚上,西侯喝了点人参提神,感觉有精神了就将郑钰铭召到面前。

郑钰铭是和太子笙一起进的内殿,太子笙遵西侯的命令陪伴郑钰铭在外殿用晚膳。太子笙原来胃口很好,西侯身体不佳后,太子笙愁苦得不想吃饭,原来圆滚滚的身体瘦了好多,脸上的皮肤变得松弛。

太子笙一进内殿,就挨到西侯身边,偎在父亲身边不动。

西侯摸摸儿子头发,抬起眼直视郑钰铭:“郑钰铭,你要记住我们的约定。”西侯这次没有称呼郑钰铭为公子明。

“大王放心,只要有钰铭一口气在,就会保太子平安。”

西侯很相信郑钰铭的为人,郑钰铭在蔚山所作一切都让人们称颂,而蔚山大军对待俘虏的仁慈,更凸显郑钰铭的善良品质。

“笙儿,以后要听明的话,明的意思就是为父的意思,知道了吗?”西侯慎重对儿子交待,他对郑钰铭的称呼换了回来。

“嗯,笙儿明白,明就如父王。”太子笙傻傻点头。

“……”西侯额头又出现了黑线,不过他拍拍儿子的头,没有矫正太子笙的错误说法,但愿郑钰铭能看在儿子天真无邪的份上,一直保他幸福平安。

西侯突然想起封地巫医临死前说的话,说他儿子福气是大秦第一,现在看来,巫医的话好似被一步步印正。

“明,孤三年前已经为笙儿定了亲,是封地一家田姓小贵族的长女,田氏温婉娴淑,本来准备今年年底完婚的,现在看来来不及了。”西侯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郑钰铭连忙点头应承,西侯百年之后,他会帮西侯为太子笙举办婚礼。

“田氏如若生下嫡子,以后就不要为太子纳姬,有嫡子足够了。”西侯继续交待。

“是!”郑钰铭答应,西侯自己是庶子,饱受冷落,吴国嫡庶公子间血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