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与君临天下 >

第85部分

与君临天下-第85部分

小说: 与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后,阿娘,大捷!父皇已经率大军进入邺都了!”宇文璟的声音都带着亢奋。
  
  云澜正在案前提笔写着字,豆卢云正在一边站在静观,两人听到宇文璟的声音,还是豆卢云先开了口:“平时看太子沉着老练,今日倒是难得有了一点少年郎君的影子。”
  
  云澜微微一笑,搁下笔看向豆卢云道:“既是太子,自然不能像一般孩童那样了。况且今日确实是大事,阿璟激动也属应该的。陛下已平定齐国,想来就快回长安了,就是齐王他们兄弟也会跟着回来了,阿云你也不用跟着担心啦。”
  “母后,五叔娘。”宇文璟忙收敛神色,揖袖为礼。
  
  “太子多礼了。你方才那样大的声音,你阿娘和我都听到了,果然是大好的消息,等陛下回了长安,不知明年是否要改元呢?”豆卢云笑眯眯地问道。
  云澜知道宇文邕不会改元,不过她想看看儿子如何回答的,故而也和豆卢云一起笑眯眯地看着宇文璟。
  
  “不过平定齐国而已,父皇志在天下,等他年我大周一统天下之时,父皇定会改元的。”宇文璟带着敬仰答道。
  云澜和豆卢云都笑了,“璟儿说得极好,好了,我和叔母说一会儿话,你去吧。”
  
  待宇文璟行礼退下之后,豆卢云才看向云澜,略带一点担心地道:“世人都说齐皇高纬的淑妃冯小怜天生媚骨,美艳不可方物,不知道陛下会如何处置她。如今长安城里的贵妇人都议论此事呢。”
  “她们是想看我的笑话吧?”云澜不在意地笑了笑,“她们这是觉得我年老色衰还是以为陛下是看重女色之人?”
  
  豆卢云看着年过三十容颜如昔的云澜,也笑了:“这么多年了,我相信留住陛下的,并非不老的容颜。阿澜,你当初选择陛下,并没有错,陛下比我兄长更加是个好丈夫。”
  
  “嗯,我也一直这样认为的。放心吧,齐王也不是重色之人,冯小怜再国色天香,陛下也不会将她赐给齐王的。”云澜心有感叹,希望宇文邕不要将冯小怜赐给那个弟弟了,从前是赐给了越王宇文盛,搞得宇文盛差点逼死了王妃李氏。
  
  只是云澜知道,宇文邕只少还要在邺都呆上三个月才会回长安,云澜想起了前世宇文邕在邺都纳了齐南阳王的妃子郑氏,哪怕知道如今不同于从前,她也不想去赌一个志得意满的男人的自制力。云澜做了一个让许多大臣反对的决定,她同几位王妃将于正月初离开长安赶赴邺都。
  建德六年二月初,云澜一行大队人马到达邺都,而宇文邕并不在城内,因为河东尚有大股齐军游蹿,他领军出城了。
  
  所以待戎甲批身的宇文邕回城时,也看到了城楼下春二月风中微笑着迎接自己的妻子。这一刻,宇文邕才明白,为何人常将江山与美人并提——若无她一笑,江山再壮阔也将失色。
  
  久别重逢,草草说过正事后,云澜和宇文邕,和世间其他任何男女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然后是肢体纠缠好似一体般,直到西边星子下落之时。
  宇文邕摸着妻子的长发,低声笑道:“阿澜邺都,莫不是担心我纳了其他女人?果然是个妒妇……”
  
  “难道你想我贤惠?好呀,听说胡太后、穆皇后都等着上你的龙榻呢。”云澜拧了下宇文邕腰际的肌肉,凉凉地道,“或者陛下您更中意绝色美人冯小怜?”
  宇文邕伏在云澜耳机低低笑了好半天才道:“我有了阿澜就足够了,还有那冯小怜什么绝对美人?祸水倒是真的。至于胡太后、穆皇后,她们算什么?”
  
  “那南阳王妃郑氏呢?听人说陛下都可是没有拒绝呢。”云澜直到宇文邕没有碰郑氏,但是心中依旧不大高兴。
  “我不过是做给其他臣子看的,好啦,明日便让那郑氏归家就是了。”宇文邕有些无奈地道。
  “哼,你可别忘记了当初说与我的话……”云澜嘀咕了一句,随即道:“你预想在邺都再停留多久?”
  
  “河北是北齐重镇,那里还盘踞着四万五千多人的北齐军勇,广宁王高孝珩也带着五千人在冀州一代游弋。等拿下了这两王,高欢一手打下的天下才完全入了我手中了。”
  “高湝?您依旧是让宇文宪领军北上冀州的吗?难怪阿云进成后有些失落。”
  “老五收拾高湝自然就回来了。我现在想的是,幸好有你,也有璟儿……”宇文邕想起今日高氏子孙的下场,更是叹息不已,昔日高欢何等英勇,如今却子孙零落……
  
  次日里,宇文邕在齐国皇宫太极殿里大宴将领与降臣,云澜也第一次看清楚了高纬的样貌,高鼻斜眼,半点也无高氏子弟的伟岸。
  宇文邕也知云澜在看高纬,他嘴角微勾,低声道:“阿澜可知高纬亡国后所求?”
  云澜低眉浅笑道:“定是求要冯小怜陪伴左右对吧?”她深知宇文邕的恶趣味,高纬只想吃喝玩乐,那么好吃好喝地供着他,让他俯首称臣便是了。
  
  “高纬好冯氏,陛下当真舍得送走郑氏?”云澜略带刺探地说了一句。
  “阿澜……”宇文邕微微笑叹,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看向高纬和胡太后,“朕听说温国公极擅歌舞,不如今日让我等一观?”
  
  高纬并没有觉得屈辱,反而言笑如常地随着鼓声跳起了舞蹈,倒是高家的其他人血性未灭,满脸失落与痛苦。
  
  “做人要知机。”事后反是高纬劝那些痛哭得前齐堂兄弟们道,他更是按宇文邕的意思给高湝写了一封家信劝降高湝,说朝廷待他甚厚,其他诸王均无恙。叔若释甲,则无不优待云云。
  宇文邕知道高湝不会投降,宇文家和高家争夺多年,仇怨累及三代,高湝是高欢最小的儿子,也是高欢唯一还在世的儿子。反过来说,若是齐灭周,宇文邕的诸多兄弟也一样,即便战死也不会降。
  
  可惜的是,高家已经军民之心尽失,高湝手下的大将尉相愿领军阵前倒戈,宇文宪率周军冲杀,一战俘斩齐军三万人,活捉了高湝和高孝珩。高氏齐国,再无反军起事之能了。
  
  “高湝倒是好男儿,高家也并不全都是无能可笑之辈的。”云澜知道高湝这样的人是难逃一死的,想到了他的王妃卢氏,颇为伤感。
  “朕敬他是一条汉子,便留他全尸,也赐他王妃自择生路。”宇文邕略带惋惜,有节气者身死,似高纬那样的人,活着倒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周建德六年三月中,大周皇帝携皇后回舆长安城,太子携群臣于春明门外三里相迎。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补完~~嘿嘿嘿嘿,终于写到这里了,写到最后,心中只想着一句苏死得歌词——江山再美也不及你一笑。囧死了,我去洗澡了~~~




65

65、许君一场生死相酬 。。。 
 
 
  大周一统中原,天下震动,南陈君臣更是心中难安,担心周人挟平定齐国之势出兵南方,不想宇文邕回兵长安后,继续派遣使臣赶赴江南建康,并没有和陈人兵戈相向的意图,陈朝上下大多松了一口气,唯独一些有远见的臣子,猜测周帝宇文邕并非是不想对南方用兵,而是在等待时机。
  
  长安皇宫,已经是戌时末了,露寝里依旧是灯烛高燃,宇文邕依旧在案前忙碌着,云澜则是一边帮忙。等得大总管来剪烛心,夫妻俩才发觉时候不早了。
  宇文邕放下手中的笔和册子,他自己可以辛苦些,但是不能拉着妻子一道辛苦。“阿澜,辛苦你了。”
  
  “你不是比我更辛苦?”云澜脸色虽然有疲惫之色,但是想到能够帮到宇文邕,便觉得辛苦些也值得了,她虽然不喜(。。…提供下载)欢李唐靡乱,却也不得不承认盛唐之时万国开朝的盛况让人向往,虽然李唐同从前的朝代一样走向了没落和战乱。若是很可能没有杨隋也没有了李唐,但是她不希望没有那样的盛世。
  
  宇文邕微微一笑,“若是不辛苦,便是昏君了。”他和云澜并肩缓缓回了昭阳殿,梳洗过后,帐幔低垂的宽榻之中,夫妻两人只是相拥低语:“如今平定齐国,朕的声望在朝中无人敢驳,所以这个时候限地方豪族之权,那些世家豪族们占据的土地、蓄养奴婢部曲的人数都需依照大周律法而来。最为重要的是将科举定为常制,不再每年在州郡上考下就罢了。从前限佛,朕已经被和尚们骂是暴君了,只怕以后又要被世家豪族给记恨上了。”
  
  云澜并非无知妇人,她知道,世家和皇族并非永远是站在一条线上的,汉末两晋以来的动乱,许多都和门阀世家地方豪强息息相关,那怕她自己本身出自陈郡谢氏这样的世家大族里,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被人骂几句又何妨呢?你我都知道,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太过壮大,皇族若是势弱了,便是江山颠覆,生灵涂炭了。所以为这些事儿必须做的,况且我知道你从来不曾惧怕他人的说辞的。待得事毕之后,安定的不但是宇文氏的江山,也是给天下的庶民百姓一个安定。就是四哥你,或者在史书之上又会多留下一页痕迹的。”
  
  宇文邕拥紧云澜,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双眼微微闭上,“阿澜,再和我说一说李唐的贞观、开元之治吧。”
  云澜依言低声说了起来,低柔的嗓音也不知道是何时停止的,待尚宫女官换班轮值之时,内殿里一片安静。
  
  周建德六年至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整个北方中原日趋生气勃勃,对于庶民百姓而言,朝廷的均田制让他们不但有了安定也有了生活的希望。而朝廷也是诸多变革,其一,就是将西魏恭帝时开始的六官官制大改。此举当然会有诸多老臣,尤其是出身六镇的鲜卑老臣反对了。
  
  “朕乃天子,不但是鲜卑人或其他胡人的天子,也是汉人的天子。”皇帝只对着这些老臣们说了这样一句话,虽然也有人说皇帝如此是不孝,毕竟六官制度是宇文泰做主给弄出来的,但是如今的皇帝声望并不比宇文泰低,且大多有见识的人都知道齐国之所以容易平定,就是鲜卑人和汉人的矛盾太深了,皇帝此举未尝不是防范胡汉对立。
  
  等六官制度废除了,皇帝又开始折腾了,均田令(租庸调制)以及限制蓄养奴、部曲的种种法令的颁布,反对的人更多了,不过皇帝也更加强硬了,在几个地方豪族灰飞湮灭之后,最终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也不敢不从了。而大臣们对皇帝也更加敬畏了。
  
  就在大臣们以为皇帝终于不再怎么折腾的时候,皇帝却又开始了,将从前州郡长官于地方选贤择能之制以诏令形式定为常制。天下良民,无论出身贫贱或者豪门大族,只要通晓文墨有贤能者,皆可报名应试。上榜者齐聚京城长安参加贡举之试,天子亲考问答以定名次。随着诏令的颁布,建德六年秋,大周第一次的科考举行,通过州郡选拔的贡生们齐聚长安,天子亲自出时务策论之题,并于半月之后亲自于乾德殿问答诸上榜者定下名次,其后更是授了上榜者官职。
  
  而此事比前几件事情更快地传遍了大江南北,哪怕是远在江南,也有出身贫寒的士人议论此事,纷纷赞说周帝重英豪。
  
  朝堂之上风云变幻,皇帝的强硬让臣下领教了个够,朝政都够他们忙活了,对于皇帝的私事他们也无暇也没有胆子去多话,在这种情形下,皇帝长女宇文葭受封为永昌公主,下嫁驸马令狐熙时,也并不太惹人注目了。
  
  十五岁的宇文葭穿着嫁衣跪在了云澜面前,头放在了云澜的膝上,低声道:“阿娘,我舍不得您。”
  “傻孩子,嫁人了又不是不能够回来了。”云澜也很舍不得女儿,抚摸着她的头发,欣慰中带着一丝伤感,“该嘱咐你的话,阿娘都嘱咐完了,你好好和令狐熙过日子,受了委屈也不要忍着。好了,去跪别你父皇吧。”
  
  “喏。”宇文葭心中有着不舍更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依言起身后看向一边站成一排的三个弟弟,她对着他们深深一福:“阿父和阿娘,阿弟们多多费心了。”
  阿琳快嘴道:“阿姐你真是啰嗦。”
  宇文璟敲了阿琳一下,朗声道:“阿姐放心,璟已经长大了,会为阿父阿娘分忧的。”
  宇文葭摸了下小弟阿瑞的头,等令狐熙进来对云澜行了大礼这才一起出了露寝去了乾德殿。
  
  令狐熙为人严谨,对于自己娶到皇帝皇后独出的公主,也没有轻浮得意之色显露,比之前更加沉稳了。让长安城中一干眼热的少年郎君们想挑刺也挑刺不出来,只能暗地里说几句酸话了。
  宇文邕在乾德殿里接受了新人的跪拜,看着盛装的女儿,恍惚想起了云澜当年嫁给自己的情形,面色变缓,只嘱咐了一句道:“你们谨记夫义妇贤一词便是了。”
  小夫妻忙跪拜应喏了。
  
  长女出嫁之后,宇文邕于朝政之上不稍微放松了点折腾,隔几日便召集了宇文氏子弟考究学问和骑射,也在冬雪初落之际,携云澜一起身着常服走开修整后的长安大街之上。时不时看见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君身着锦衣打马而过,也时不时可见富贵娘子出入坊市之间……
  
  “年年风雪,我还记得年幼之时随阿父逃离建康北上避难的情景,也还记得初遇四哥你时的样子呢。转眼间,我们已经在一起快十六年了,而阿葭也都嫁人了。”云澜看着年轻人们的样子感叹道。
  
  “是我老了,你还是当年的样子。”宇文邕自过了三十岁后便开始蓄须,看起来威严许多,但是他本就比云澜年长四岁,如今看起来更是年长了十岁一样,他握紧云澜的手,想着少年郎君骑马经过时落在云澜身上的目光,颇有些吃味。
  
  两人进到西市一坊间,却看见诸多男子在伎馆前围观,宇文邕和云澜对视了一眼,身后远远跟着的侍卫很快就打听明白了,原来引得男子趋之若鹜的是那伎馆里面的女人身份不一般,北齐武成皇帝高湛的皇后,后主高位的生母胡氏,以及皇后穆黄花,如今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